东南亚:多文明世界的发现(讲谈社·兴亡的世界史 06)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佛土三千世界的大遗迹与大型帆船

三佛齐与夏连特拉—7—9世纪

印度与东南亚的海上贸易之路是地域间的物流通道,同时也是来自印度的精神价值体系的传播之路。笈多王朝时期,印度迎来古典文明的成熟,那烂陀寺带来了佛教教育的发展,在此背景下,传入东南亚的印度教和佛教在吸收了诸多本土信仰的同时,受统治阶层笃信。各地效仿印度寺院建立起庙宇,制作借用印度文字的碑文,地方作坊也生产神佛雕像。

东南亚各个港口城市被纳入连接印度、西方世界和中国的海上中转贸易路线当中,大量的物产运输因为大型帆船的建造、季风的运用、舾装技术及航海技术的发达而成为可能。这些港口组合成为连接印度、西方世界和中国的海上丝绸之路,海上交通呈现盛况并急速发展。新的东西通商发展的结果是,7世纪中叶三佛齐在今天的巨港附近诞生,国土包括苏门答腊岛东岸至沿穆西河往上的内陆河岸地区。中国求法僧义净(635—713)于671年从中国乘船到达这里,所乘的船只就是波斯船。

同一时期,占婆王国在海上中转贸易中,通过采购及运输香料等获得收益,此外,他们还掠夺远洋航行的商船,从而获得巨额的利益(《岭外代答》卷二)。

三佛齐到底是个怎样的港口国家呢?在巨港,以国王为首的大多数居民都笃信佛教。根据最近关于三佛齐的研究(深见纯生),其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7世纪后半叶至8世纪中叶),以苏门答腊岛的巨港为中心;第二阶段(8世纪后半叶至9世纪),处于爪哇的夏连特拉王朝统治下,但它与爪哇主导贸易活动结合,并延续之前的交易;第三阶段(9世纪中叶至14世纪后半叶),随着夏连特拉王朝的急速衰落,再次以中国史料“三佛齐”的称呼登场。这一时期也有来自朱罗王朝的外敌入侵(1025)。

中国史料中所提及的诃陵国,即位于爪哇岛中部的夏连特拉王朝。

彰显王权的婆罗浮屠

在距日惹市内西北方向四十三千米的人工丘陵地带,矗立着“婆罗浮屠”(约770—820,一种说法认为婆罗浮屠是爪哇语“山丘上的僧房”的意思),这是一座具体表现佛土三千世界的寺院。一百二十米的四方基座上,矗立着五层的方形坛和三层的圆坛,最上层耸立着大型的佛塔,构成了壮观的石造寺院。回廊上的浮雕从入口往上长达五千米,一千四百六十个镶板浮雕以易懂的图画方式描绘了本生谭(佛陀的前世故事)、《华严经》等。造型和雕刻都具有独特性。

婆罗浮屠遗迹 边长一百二十米的基座上矗立着七十二座舍利塔和大佛塔

婆罗浮屠寺院要表现什么呢?大致有以下几种说法:第一,表现大乘佛典《华严经》中菩萨修行的十个阶段;第二,大乘佛教提倡的三界之说(欲界、色界、无色界);第三,因佛像整齐放置而提出立体曼荼罗说;第四,最近提出的7世纪末印度出现的《初会金刚顶经》(真言宗经典)的建立说。当时国王的统治力脆弱,因此要建造如此巨大的寺院。这是一座展示强大王权的佛教纪念建筑物。关于为什么建造巨大纪念建筑物,请参照后述的第九章。

7—9世纪,东南亚在本土系统中消化来自印度的诸多思想,使其与当地固有的社会公共建设与独特的文化活动融会贯通,并形成东南亚型体系。这一时期也是建立具有独特理念的建筑、制作民族语言的碑刻、形成与印度风格相异的美术作品等的时代。这是一个通过碑文用本国语言记载历史、高度传颂的时代。此外,东南亚作为连接东西两世界中转贸易的要冲而被纳入其中,开始作为世界史中的重要节点而登场。

内陆型农业社会的发展—9—11世纪

9—11世纪,东南亚诸王朝以农业为经济基础,开垦可耕地,确保人口资源,摸索建设新型国家。在文化领域,它们继续将从印度、中国吸收的精神价值体系置换到各地独特的文化结构当中,比如各居住点的独特建筑(王宫、寺院等)、反映地方特色的当地美术、佛像、工艺品,以及本国文学的创立、由民族语言写成的王朝编年史等。本土文化开始显现。

越南于10世纪赶走了此地的中国官员并取得独立,但各地豪强割据,日复一日地对抗。1009年,越南李朝(1009—1225)建立,虽然这个时代的越南社会并非“中国式”的,但是国王们将自中国传入的佛教摆在人们面前,炫耀神圣的王权。中国式思想逐渐被以越南的方式理解,似乎固定下来。

马六甲海峡是连接印度、西方世界与中国的海上丝绸之路的要冲。9世纪中期,中文名称叫作“三佛齐”的诸港口联合国家登场亮相。独占了连接印度与中国海上中转贸易的三佛齐在10世纪后半叶至11世纪初迎来了鼎盛时期。

南印度的朱罗王朝(9—13世纪)于1015年首次向中国派遣朝贡使节,但盯上了途中处于繁荣时期的三佛齐的富裕,1025年派遣大型舰队攻击三佛齐位于苏门答腊岛和马来半岛的主要港口,掠夺了巨额财物。朱罗王朝的侵袭使得三佛齐蒙受巨大打击,逐渐走向衰退。

另一方面,在以东爪哇为据点的谏义里朝时期,由于西面强敌三佛齐遭受朱罗的侵袭,贸易集散地转移到东爪哇的海港,各国船只往来于此,商业交易活跃。特别是丁香和肉豆蔻等香料的贸易。谏义里国的政治在远离海岸的首都谏义里盆地进行。在该国腹地肥沃的盆地中,灌溉水稻耕作发展,高人口密度的内陆型农业社会发达。其宫廷内盛行爪哇语的本国文化和艺术,在建筑和雕刻等方面,爪哇中部残留的浓厚的印度式理念及其原型被爪哇式理念取代。

在大陆地区,缅甸蒲甘王朝登场。蒲甘的都城建于伊洛瓦底江的中游东岸。蒲甘阿奴律陀王(1044—1077年在位)统一了许多区(kayain,大型村落)并四处征讨。这一远征的意义在于:第一,引入了上座部佛教;第二,将统治区域扩展到下缅甸地区;第三,在文化意义上,将孟族文化带入蒲甘,国家使用孟族文字书写缅甸语;第四,给蒲甘带来了砖造的佛塔。

根据记载国王活动的玛则迪(Myazedi)石柱碑文,我们可以清楚地知道缅甸语言的演变过程。在11世纪末的蒲甘,除缅甸语和巴利语之外,也有人说孟族语和骠族语;他们借用孟族字母来拼写缅甸语,巴利语则固定成为上座部佛教用语。

到了12世纪前半叶,蒲甘王国逐渐接受了从斯里兰卡传来的大寺派(摩诃毗诃罗住部)上座部佛教。大寺派在缅甸生根立足,并从这里通过陆海两路积极向暹罗(泰国)、柬埔寨和老挝传播,最终使上座部佛教成为王公贵族和高级官员的信仰,并渗透到各个村落。

蒲甘末期的诸国王皈依佛教,正可谓“佛寺成而国灭”。当时中国的元朝统一云南,曾四度要求蒲甘臣服并朝贡。由于遭到蒲甘国王的拒绝,元军于1287年攻占蒲甘,马可·波罗在《马可·波罗游记》中详细叙述了元军进入蒲甘时的状况。

蒲甘时代的遗迹 《马可·波罗游记》中所说的蒲甘是缅甸最早的统一王朝的所在地,图为从苏拉玛尼寺院眺望的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