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东南亚历史的形成与展开
东南亚的历史是“由北向南”的
来自西北的印度、东方的中国和日本
在东南亚世界,历史形成过程中与自然环境的联系尤其强烈。这里一直没有衣食住行方面的困扰,以最低限度的努力就可以生存。居民不需要依赖他人或其他区域也可维持生存和日常活动,除去战争等特殊情况之外,几乎没有饥荒,具有很强的地区自给自足倾向。正因为如此,当地的民族、语言、文化等传统能够延续下来,并在各地保持着文化的多样性。我想从这一视角再度审视东南亚的历史发展,通过实证研究概括大约两千年的发展历程。
约公元前500年以后,早期金属文化传播至整个东南亚。此后这里也有了铁器文化,多达数百个的大大小小族群在各地割据。立足于自然的生活条件允许这种情况的存在。这些族群各自生活圈的形成和发展构筑起东南亚世界的多样性,并被继承下来。
公元前后的东南亚与贸易路线
东南亚存在数百种语言和方言,多种多样的族群经营着各自独特的文化。若列举共通的文化要素,则以农业为基础的植物文化、二元宇宙论、女性优势的社会制度、犁耕水稻以及使用金属工具等是该地域的特色。
东南亚世界四面临海,冒险者、航海家、渔民等从西北方向的印度和西亚等地、东方的中国和日本,以及东南方的南太平洋陆续到达这里。尤其是西北方面,印度人应该早在公元前后就到达东南亚。他们从大陆沿岸和岛屿等地获得当地特产,并运回印度销售。当时居住在大陆沿岸的孟族人、高棉人、占族人等长年与印度人交流,受到印度文化的影响,而岛屿地区的爪哇人等也同样受到影响。
东部方面,公元前2世纪中国人抵达华南地区和越南北部。其后,越南吸收、借鉴中国文化的框架建立了国家。
通向印度与中国的航路
以下叙述公元前后航路与交流的概况。从印度出发的船只横渡孟加拉湾到达马来半岛,经陆路穿过马来半岛的中部或北部,或者从海路渡过马六甲海峡,这三条路线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兴衰起伏。来自印度的船只从半岛各地的港口补给淡水和食物,之后再穿过泰国湾停靠在湄公河三角洲附近的扶南港口澳盖,此外也停靠在越南中部的占婆(日南郡、林邑),经过海南岛到达广州。
航路途中的各个港口成为各类货物的转运地,特别是岛屿地区出产世界需求的优质胡椒、丁香等香料。此外,焚香料和香木(龙脑、白檀、沉香等)被运往中国的宫廷和佛寺。印度人将以香料为首的商品,包括金银、珍珠、宝石、象牙、犀牛角、玳瑁(做龟甲用的海龟)等销到世界各地,从中国带回丝绸、工艺品等。
雕刻在婆罗浮屠上的船 这种刻在8—9世纪遗迹上的船只,被推断来往于遥远的非洲与印度尼西亚之间
印度尼西亚人似乎很早就乘着带有舷外托架的船(Outrigger)出海到达非洲的马达加斯加岛。往来于印度与东南亚之间的船只与婆罗浮屠遗迹(约770—820)回廊浮雕上雕刻的船只属于相同类型。
4—5世纪,远洋航线的船只在波斯湾、南海利用季风扬帆航行。412年,中国求法僧法显(约339—420)乘坐定期来往印度、东南亚、中国的船只回到中国。该船大概载有两百人。2世纪中叶至4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成立。东南亚就这样在本土社会之中消化外来文明,形成地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