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一节 两个不同的照顾模式
医生采用何种照顾模式为患者服务,是医学的发展和医学模式的转换而决定的。所谓的医学模式(medical model)是在医学实践基础上产生的,指医学整体上的思维方式,即以何种方式解释和处理医学问题。在不同的医学模式指导下,比如是从生物学角度去观察人类健康和防治人类疾病,还是从生物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全方位去认识,医生对患者的照顾存在两种不同的模式,即以疾病为中心的照顾模式和以人为中心的照顾模式。
一、生物医学模式——以疾病为中心
14~16世纪的文艺复兴运动为资本主义工业和自然科学带来了长足发展,有力地推动了科学进步,为近代实验医学创造了条件。到了19世纪初,在欧洲,霍乱、伤寒等传染病流行,法国化学家巴斯德和德国细菌学家科赫通过研究奠定了疾病的细菌学病因理论,德国病理学家魏尔啸创立了细胞病理学说,生物学、生理学、解剖学、组织学、胚胎学、免疫学、生物化学、病理学等基础医学相继成型。相对古代医学无法探知疾病本质而采用朴素的整体论和哲学方法,类似于中医的“阴阳五行”学说,古希腊医学的“四元素”学说、“四液体”学说等解释人体和疾病,现代医学更具科学性、客观性,使医生开始探求人体生理与病理机制,对疾病进行特异性诊断与治疗,也使医学分支越分越细,并与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发明了各种高科技的诊断、治疗方法。此时占主导地位的医学观是生物医学模式。生物医学模式建立在生物科学的基础之上,认为每一种疾病都应从器官组织或细胞,甚至从分子水平寻找到可以测量到的形态学或化学改变,都能够确定特定的病因,医学的作用就是能够设法应用精密的技术测量这些变化,从而解释患者的症状和体征,并找到治疗的手段使患者恢复健康。在该医学模式中,医生把患者视为生物体进行解剖分析。这种模式把疾病看成是外来的或独立的实体而设法消除,医生的关注中心集中在疾病,医生力求利用高科技的检查方法和大量客观实验数据来诊断疾病,通过药物、手术等方法治疗疾病。
生物医学模式运用定量研究方法、具有客观性及科学性。该模式的理论方法简单直观、易于推广掌握。用量化方法对疾病进行诊治也便于医学交流和发展,高度技术化的诊治手段也可使急危重症患者得到有效救治。在医学发展史上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推动了整个医学的历史发展。
然而随着医学科学发展和疾病谱改变,生物医学模式逐渐暴露出一些缺陷:①忽略了患者的需求:患者被视为疾病的载体,医生只关注疾病,仅对生理疾病进行评价、只关注疾病的客观变化过程,诊疗过程机械化、失人性化,过分强调精准的诊断和治疗,而忽视了疾病和诊疗措施给患者带来的主观感受及其对疾病的影响。②忽视了人的整体性:现代医学分支的细化使在生物医学模式指导下的各个专科医生把患者从其具体的人文社会环境中孤立出来,只关注一个系统或一个器官的疾病,片面强调症状和体征的客观意义,而忽略了与疾病密切相关的性格、个人经历、经济状况、家庭以及社会支持等因素对疾病的影响,制订的诊疗计划仅限于生物学问题的处理,并不能有效促进健康。③过分强调寻找疾病,导致了过度医疗:在生物学模式指导下,疾病被认为是对正常生理情况的偏离。在这种情况下,医生致力于特异性的精准诊断,利用各种现代化的仪器设备,力求准确分析病因,运用不断发展的各种新治疗手段为患者去除病痛。医疗机构和卫生管理部门在市场经济环境中为了追求更大经济利益,催化了过度检查和治疗,为患者和社会带来了额外的经济负担。④造成患者的依从性降低和医患关系紧张:医生单纯关注疾病相关的资料,过分依赖辅助检查结果,忽视了患者的需求,忽略了患者的社会文化背景,忽视了患者的心理状况。在诊疗过程中,医生的思维局限于生理疾病,对患者的情感因素、人格特征、经济情况、社会地位、家庭及社会支持等因素关注较少,患者关心的问题得不到及时解答,患者就医需求得不到满足,医患关系逐渐疏远、信任度降低,而患者的主观能动性没有被充分调动,患者只是被动地接受检查与治疗,导致患者依从性降低,满意度下降,医患关系紧张。
二、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20世纪中期以来,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影响人类健康的疾病从各种急慢性传染病、寄生虫病及营养不良转变为以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为主,疾病谱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这些疾病主要由于生活和社会环境变化所致,均包含一定的心理和社会因素,如生活压力、心理紧张、环境污染、不良生活方式等,所以,越来越多的医务工作人员、卫生管理者开始重视心理、社会问题对患者健康的影响及对健康新概念的理解,也意识到医学模式的变化是历史的必然。早在1977年,美国哈佛大学的恩格尔就认为“为了理解疾病的决定因素以及达到合理的治疗和卫生保健模式,医学模式必须考虑到患者及其生活环境,并通过医生的作用和卫生保健制度来对付疾病的破坏作用”,也就是说,人们对健康和疾病的了解不仅包括了疾病的生理(生物医学)解释,还包括患者(心理因素)、患者所处环境(自然和社会环境)和帮助治疗疾病的医疗保健体系。因此,这种超越了生物医学模式的新模式,即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又称恩格尔模式。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基于系统原则,在这个框架里可以把健康或疾病理解为从原子、分子、细胞、组织到人,以及由个人、家庭、社区、国家构成从微观到宏观,生物学和社会科学相融合。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是对生物医学模式的补充和发展,在面对健康与疾病的问题时,以生物因素为前提,同时注重强调心理与社会因素对健康的影响,认为心理与社会因素是通过生理因素来影响患者的健康的。
这一模式的提出,得到医学界的广泛认可和重视,它强调健康、疾病与人的关系,重视研究疾病对患者生活的影响,心理社会问题对患者健康的影响。它还解释了许多生物医学模式下的身心双重病,对于健康和疾病的理解不再绝对,不再认为疾病只是由生物医学功能紊乱所导致。此模式是一种多因多果、立体网络式的系统论思维方式。此模式认为人的生命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它通过与周围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其内部的调控能力决定着健康状况,一个合格的医生应该能够立体、完整地看待健康问题,在生物医学知识基础上,将病患看作一个有思想和感情的社会人,用精湛的医术与真诚的爱心照顾他们,祛除他们躯体的病痛、关注他们的心理问题和社会家庭问题,满足他们的精神需要。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与生物医学模式相比,具有以下几个优势:①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是生物医学模式的延伸,而非替代,它是建立在生物医学模式的基础之上,并对其进行补充和发展;②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强调健康与疾病的同属关系,它强调了健康与疾病同时共存于人体,任何时候和情况下都可以采取手段来提高自身及他人的健康状况,这一观点促使人们更加积极地采取有效措施维护健康。③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使人们对健康的理解不再局限于躯体上,而是强调从生物、心理和社会三方面对健康进行考查,将健康问题置于个人所处的自然和社会环境中去,寻求综合措施维护健康。
在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指导下,健康与健康观也发生了变化。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在1948年成立时宣布的宪章中指出:健康不仅仅是指没有虚弱或疾病,而是包括生理、心理和社会方面的完好状态。这一新的概念是从生理、心理、社会三个方面去界定健康,将三者融为一体,它不是孤立地仅从生理方面考虑健康问题,而是综合认识健康本质,避免在健康问题上的生理、心理和社会的分离。健康的概念引领了医学科学认识论的进步和方法论的综合,展现了医学科学发展的社会趋势,揭示了医学的目的不仅是诊断和治疗疾病,还包括预防疾病、增进健康、延长寿命和提高生命质量。新的健康概念是当代医学先进性和科学性的体现。医务人员尤其是全科医生应充分理解其重要含义,在防治疾病、维护健康过程中,要更加重视生理、心理、社会三个方面的整体性和综合性服务。人们的健康观也发生了变化,改变了原来只有患病或患重病才是不健康的想法。
三、以人为中心的照顾模式
在生物医学模式指导下,医生关注的中心集中在疾病上,进而形成了以疾病为中心的照顾模式。这种模式重点关注疾病,忽略了照顾的整体性,导致了人文精神的缺失,缺少了预防保健服务,因此难以满足患者的需求,使医患关系变得淡漠和紧张。这种以医生为中心的模式使得医生试图把患者的疾患从患者本人中孤立出来,以他们自己的病理学参照框架去解释患者的疾患。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却改变了过去“只见疾病,不见患者,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只治疾病不治患者,不关心患者周围环境”的问题,医生关注的中心由疾病转向患者,全面关注患者的生物、心理和社会等各方面的需求,将生物医学、行为医学和社会医学等诸多研究成果,用于立体多维方式观察和理解患者的健康问题。这种以人为中心的模式要求医生进入患者的世界,全面了解照顾对象各个方面的需求。在生物医学模式指导下,医生关注的只是患者的症状和体征,而在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指导下,医生不仅要治疗患者的症状和体征,还要关注症状背后的精神、社会因素,如家庭生活环境、工作压力等,不仅用药物对患者进行治疗,还要通过改变其生活方式和缓解其心理压力等各方面来全面照顾,此外对其健康问题还要进行有针对性的预防。
(一)全科医生的“患者”范畴
全科医疗定位于基本医疗卫生,基层的全科医生面对的大多是慢性病、常见病、轻症患者以及健康人,因此全科医生的服务对象包括患者、“亚健康”人群和健康的居民。全科医生应该根据不同服务对象提供他们所需的预防、保健、医疗、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等服务。对健康人群提供预防保健,包括健康咨询、生活方式指导、家庭关系协调等非特异性的促进健康的服务,以及对重点人群进行的特异性的疾病预防,为所有居民提供整体性照顾,防治疾病的发生。对于疾病早期的患者,全科医生应该具备高度的敏感性,能够及时识别,早诊断、早治疗,提供适当干预措施,阻止疾病进一步发展,使患者重获健康;对临床期的患者,全科医生应积极治疗其疾病,尽量减少并发症和后遗症、避免残障、提供康复治疗,特别对于病程较长的慢性患者,全科医生应充分理解患者,和患者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提高患者的依从性,鼓励患者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和患者一起制订长期的健康照顾计划。
现代医学通过对与人群疾病有关的情况进行研究,将与疾病相关的“疾病”“病患”“患病”三个概念区分定义,用它们来描述三种不同的情况。“疾病(disease)”是指人体存在的生物学上的异常情况,可以通过体格检查、物理和化验检查及其他特殊检查加以确定,疾病是专科医生关注的对象;“病患(illness)”即患病的感觉,是指一个人的自我感觉和判断,本人认为自己有病,可能同时存在疾病,也可仅仅是一种心理或社会方面的失调。“患病(sickness)”是一种社会地位和状态,指患者对病患采取的行动,也使他人和社会知道此人现处于不健康状态,或因为某种原因装病,需要免除社会责任或需要医务人员照顾。三种情况可单独、同时或交替存在。一个人可能有明显的“病患”,感觉胸闷、心悸,他因此告诉别人或来医院治疗,就被认为是“患病”了,但在医院却查不出确切的“疾病”。或是一个人并无明显的“病患”,饮食起居均无异常,别人也不知道他“患病”,但在单位体检时却发现已患甲状腺癌,其实“疾病”已经发生,只是处于早期并未察觉,此时被别人所知,他也就“患病”了。
“以疾病为中心”的生物医学模式仅仅强调了疾病的地位,忽视了病患和患病两种情况,而“以人为中心”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则强调对这三种情况同等对待。全科医师应具备三种眼光:用显微镜检查患者身体器官上可能的病灶;用肉眼审视面前的患者,了解其患病的体验;还要用望远镜观察患者的身后,了解其社会背景情况。这样,全科医师就具有“立体”或“全方位”的思维方式,并将这种思维方式与患者的需求联系在一起。全科医师在日常诊疗过程中必须以体现高度科学性和艺术性的负责式服务的身份出现,才可能胜任自己的工作而赢得服务对象的满意。
(二)以人为中心的健康照顾的基本原则
1.既关注疾病也关注患者
以人为中心的健康照顾绝不仅仅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只寻找有病的器官,将“疾病”从“患者”中孤立出来单纯分析处理。因为人毕竟不是一架需要修理和更换零件的机器、不是疾病的载体,而是有思维、情感、意志、价值观的,生活在家庭、社区等特定环境中。以人为中心的健康照顾既关注疾病也关注患者,甚至关注患者胜于关注疾病,要以维护服务对象的整体健康为目标。因此,全科医生在医疗实践中,首先要向患者提供人文关怀,要关心、了解、尊重和理解患者,在用科学的方法诊治疾病的同时,还要人性化地去了解患者的心理、健康价值观、患病感受和痛苦体验等,让患者发挥他的主动性,配合医生取得最佳疗效。
2.理解患者的角色和行为
患者角色是指从常态的社会人群中分离出来的、处于患病状态的、有求医行为和治疗行为的社会角色。患者角色包括以下四个方面:①患者可以免除或减轻其在健康状况下承担的日常责任;②患者对自身陷入疾病状态这一事实是没有责任的;③患者具有使自己尽快恢复健康的义务;④患者应该寻求有效帮助,在治疗过程中积极与医务人员合作。全科医生应理解患者角色的意义并了解患病的合理性。患者的行为包括患病行为、就医和遵医行为等。患者的行为取决于患者对所患疾病的理解,这与其个性特征、生活背景、健康信念模式和生活目的等相关。全科医生应关注患者的行为并适时加以指导和帮助,应以患者的需求为导向,营造安全、温馨的就医环境,尽可能满足患者的期望。
3.提供个性化服务
以人为中心的照顾模式体现了个性化整体服务的原则。患者需要个性化的整体服务,全科医生首先应了解的个性化倾向,包括了解患者的背景、了解患者就医的主要原因以及了解患者对医生的期望。全科医生在实践中为患者提供个性化服务包括7个方面:①对患者的生理、心理和社会三个方面的整体性服务,这种服务即“全人照顾”,而并非单纯的对疾病的诊断与治疗;②根据患者的个性特征和背景、健康问题的性质、主要及次要需求等具体情况,给予相应的服务,遵循循证医学原则为患者提供最佳的诊疗方案;③根据患者的个性化特点,给予患者不同的治疗措施,可能“异病同治”亦可能“同病异治”;④根据不同患者的心理特点及人格特征,注重启发和调动患者的主动性,激起患者同疾病斗争的潜能和勇气,树立康复信念,使其形成良好的患病行为和遵医行为;⑤根据患者的健康问题、其原因和转归等特征,对患者本人及其家人进行相关健康问题的教育;⑥正确处理患者的局部与整体利益、暂时与长远利益、个体与群体利益等之间的关系;⑦全科医生应尽量为患者提供心理上、精神上的抚慰与照料,能够把具有健康问题的个体转变成能够解决自身问题的个体。
4.尊重患者的权利
患者接受医疗服务过程中,有提供病情、配合治疗、增进健康、尊重医务人员、遵守医院规章制度、支持医学研究与教学的义务,同时也享有患者应有的、维护健康所需要的一系列权利。现阶段我国患者享有以下基本权利:①患者享有人格和尊严得到尊重的权利;②患者享有必要的医疗和护理权利;③患者享有参与医疗和对疾病认知的权利;④患者享有自主和知情同意的权利;⑤患者享有拒绝治疗和实验的权利;⑥患者享有医疗保密的权利;⑦患者享有监督自己医疗权利实现的权利;⑧患者享有对医疗机构造成影响自身的工作差错、事故有要求赔偿的权利;⑨患者享有一定的社会责任豁免的权利。尊重和保障患者的权利是全科医生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除此之外,全科医生在医疗实践过程中还应注意做到以下几点:①让患者参与到医疗实践中来:事实上,患者本身就是治疗疾病的重要资源,全科医生应根据患者的背景和理解能力,努力让患者了解并接受病情,与患者共同协商决定临床处理方案,使患者充分了解治疗或处理思路,征求患者同意,使其积极投入到处理和康复过程中;②作出的决策应符合患者的利益:医生在做出疾病的决策时务必将患者的利益放在第一位考虑,而做出最有利于患者的最终决策。
5.构建和发展稳定的患者参与式医患关系
建立长期、稳定、连续的合作伙伴式的医患关系是全科医疗服务的核心,是开展预防工作和慢性病管理的工作基础,也是实施以人为中心的健康照顾的先决条件。医疗服务本质上是一种医患互动的过程,医生、患者和医患关系是该过程的三个关键词。医生对于患者而言应该是容易接近、容易沟通和值得信赖的,同时又能够提供满意的服务和具有高超的技术。在积极的医患互动过程中,患者的各种需求得到满足,患者和医生的合作积极有效,患者对自身问题的了解深入,对医嘱的依从性高,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增强,其内在潜能得到了充分调动。因此全科医生要设法通过不同的机会建立、巩固、发展良好的医患关系,在平等的医患关系中,全科医生要与患者及时互通有关诊治疾病和预防疾病的信息,为患者提供个体化、综合性、持续性、可及性的全科医疗照顾。
6.以患者需求为导向,注重患者安全,强调服务的健康结局
全科医疗应以患者的需求为导向,以患者及其家庭为照顾单元,协调利用多学科团队的各种资源为患者提供连续性整体服务,做到防治结合,体现整体医学的要求。全科医疗最终的目标应落脚于照顾对象的整体健康结局的改善上。全科医生在为患者制订诊疗计划时应将个人的经验与循证医学证据相结合,疗效评价应以患者的最终结局为目的,选择的诊疗方案应更安全、经济、有效,减少临床危险事件的发生,提高生命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