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十三章 耳及侧颅底肿瘤

第一节 外、中耳恶性肿瘤

疾病概要

外、中耳恶性肿瘤临床上较为少见,约占全身恶性肿瘤的0.75%。
外耳恶性肿瘤是指发生于耳廓及外耳道的恶性肿瘤,以耳廓部最为多见。常见的病理类型有鳞状细胞癌、基底细胞癌、耵聍腺癌和黑色素瘤。临床早期表现多为皮肤小结节或隆起,可无不适;后期肿块可逐步增大,阻塞外耳道引起听力下降,并出现肿块溃破,流脓、流血等情况。
中耳恶性肿瘤即中耳癌,可原发于中耳、或由邻近器官侵犯的恶性肿瘤,多有慢性中耳炎病史。病理类型以鳞状细胞癌最常见,基底细胞癌和腺癌较少见。早期症状常有血性耳漏、耳聋、耳内发胀等,继而有耳深部跳痛,向颞、枕部放射,亦可有张口困难、面瘫、眩晕、脑神经受累、转移性颈淋巴结肿大等症状。
【主诉】
男性,42岁。主因“左耳反复流脓30余年,左耳周疼痛、听力下降3个月,左口角歪斜半个月”就诊。
【印象诊断】
问题:根据主诉,应考虑哪些疾病?最有可能的诊断是什么?
诊疗思维:因患者有长期左耳流脓,伴耳痛、面瘫,应首先排除局部炎性病变如中耳炎、特异性感染等,但在病程较长的情况下,需考虑外、中耳原发或继发恶性肿瘤的可能。
知识点

中耳恶性肿瘤的症状

1.血性耳漏 多为脓中带血,伴有恶臭味。
2.耳痛 早期仅为耳内发胀感,晚期则有明显的耳深部跳痛,多向颞部及枕部放射。
3.听力下降 早期因分泌物或肿瘤阻塞,可表现为传导性听力下降。而后期因累及内耳,可出现混合性听力下降。
4.淋巴结肿大 多位于颈部及耳下,质地多较硬,固定,触痛不明显。
【问诊】
问题:根据主诉,在问诊中需要注意哪些要点?
临床思维:问诊要点:
(1)耳漏的性状(臭味、血性耳漏等),有无治疗及疗效如何。
(2)面瘫的程度、类型(突发性、渐进性还是一过性),有无既往史,有无治疗。
(3)听力下降发生的时间和程度。
(4)耳痛的程度、部位及持续时间。
(5)伴发症状或有意义的阴性症状:是否有颈淋巴结肿大、张口困难;是否伴有眩晕等症状。
(6)慢性疾病史:是否有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外伤手术史、传染病史等。
病史问诊:患者30多年前无明确诱因下出现左耳流脓,黄色,当时无面瘫、眩晕、恶心。到当地医院就诊,给予抗感染治疗后好转,但此后时有外耳流脓表现。3个月前患者自觉头痛,伴左耳听力下降、耳周疼痛、流脓,当时无面瘫、眩晕。外院就诊后,予抗感染治疗,耳道内脓液减少。半个月前,患者出现左侧面瘫,闭眼露白、口角歪斜。同时,耳痛进一步加剧,需服用止痛药物。病程中患者无耳鸣,无眩晕,无高热。既往史:无其他系统性疾病,无结核病史,无耳部手术外伤史,无耳聋家族史。
【查体】
问题:为进一步明确诊断,查体需要注意哪些要点?
临床思维
1.首先应重点检查外耳道及鼓膜,注意外耳道局部皮肤黏膜的性状,局部是否有隆起、溃破或肿块,是否存在肉芽或息肉,鼓膜是否有穿孔,鼓室内黏膜情况及分泌物性状等。
2.其次,应注意颈部是否有淋巴结肿大、张口有无受限,有无脑神经受累的表现。
专科查体:左侧外耳道及中耳见粉红色新生物(图13-1),易出血,表面不光滑,鼓膜暴露不清。右耳道、鼓膜正常。鼻外观无畸形,鼻腔通气正常,未见有新生物和脓性分泌物,鼻甲正常,中隔居中。左侧鼻唇沟浅,口角偏斜,闭眼不全。面神经功能H-BⅣ级。咽部无充血,扁桃体、鼻咽(-),会厌无充血,声带运动正常,无红肿。颈部未扪及明显肿块。
图13-1 耳内镜下表现(左)
见左耳道扩大,耳道内见大量脓性分泌物,清理后于外耳道深部见粉红色新生物,触之易出血,鼓膜未窥及
【辅助检查】
问题:为进一步明确诊断,此时最需要进行何种检查?还应做何其他检查?
临床思维:结合病史及专科查体,外、中耳恶性肿瘤的可能性明显增加。若条件许可,可在门诊取活检明确诊断,为制订治疗方案提供可靠依据。本例患者外耳新生物易出血,考虑到门诊活检的风险,故拟手术日时送冰冻病理检查,术前良好告知患者冰冻病理的意义及其结果对术式的影响。同时,影像学检查对于恶性肿瘤的诊断也有辅助价值。颞骨高分辨率增强CT是最常见的检查,它能够清晰地显示耳部及其邻近组织的精细解剖结构,对各种中耳炎症及颞骨肿瘤等具有较高诊断价值,对手术方案的制订也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如病变范围较大,疑累及腮腺、颅脑等重要组织器官,或颈部淋巴结转移,可进一步行MRI及颈部淋巴结超声等影像学检查。除此之外,还应行听力学检查、面肌电图等。如果考虑感染性因素,应进行细菌学检查。
辅助检查结果:CT:左中耳有软组织影,周围骨质虫蚀样破坏,左外耳道后壁骨质破坏,听小骨吸收,内耳形态正常,肿块向后累及脑膜(图13-2)。增强后见肿块强化。MRI:左侧颞骨见团块状影,呈T1W等信号,T2W稍高信号,增强后呈蜂窝状强化。局部未见明显肿大淋巴结(图13-3)。
图13-2 颞骨CT(轴位)
显示左中耳有软组织影,周围骨质虫蚀样破坏,听小骨吸收,肿块向后累及脑膜
图13-3 颞骨MRI增强(轴位)
显示左侧颞骨乳突见团块状异常信号,侵犯硬脑膜,增强后呈蜂窝状强化,局部未见明显肿大淋巴结
【病情分析】
问题:如何在颞骨CT上判断外、中耳恶性肿瘤?
诊疗思维:外、中耳恶性肿瘤导致的骨质破坏边界较毛糙,增强后明显强化;而胆脂瘤等病变的骨质破坏边界多为膨胀性改变。此外,中耳乳突结核、骨疡型乳突炎、恶性外耳道炎导致的骨质破坏也多边界不清,有时在影像学上很难鉴别。只有靠病理才能判断是恶性肿瘤还是炎性病变或特异性感染,从而明确诊断。
【诊断】
问题:本病例的初步诊断及诊断依据?
诊疗思维:患者有左耳长期、反复流脓等慢性中耳炎症状,近期出现左耳周疼痛、左口角歪斜;查体发现外耳道深部粉红色新生物;影像学检查见左侧颞骨乳突区不规则肿块伴骨质破坏,增强后有强化。因此,高度怀疑中耳癌的诊断。
【鉴别诊断】
问题:除颞骨恶性肿瘤外,本病例还应与哪些疾病进行鉴别?
临床思维:本病还应与以下疾病进行鉴别:
(1)胆脂瘤型中耳炎:可表现为耳内长期流脓,脓量多少不等,常有恶臭,伴较重的传导性听力损失,耳镜检查可见鼓膜松弛部穿孔或紧张部后上方边缘性穿孔。病变处可见灰白色鳞片状或豆渣样无定形物质。颞骨CT可见上鼓室、鼓窦、乳突有骨质破坏。
(2)结核性中耳炎:该病可有脓液、血性耳漏,但较稀薄,听力损害明显,早期可出现面瘫,影像学检查可见局部骨质破坏。全身检查可发现肺部或身体他处的结核灶。病理活检可鉴别。
知识点

外耳道肿块

1.乳头状瘤 多发生于外耳道外段皮肤,是鳞状细胞或基底细胞长期受刺激增殖的结果,单发或多发、表面粗糙不平、带蒂或无蒂的棕黄色肿物,触之较硬,多数基底较广。
2.骨疣 多发生于从事冷水运动的人,如冲浪、游泳等,病变常位于外耳道峡部内侧,外耳道骨质呈宽基底的过度增生,表面覆盖的软组织正常。常为双侧性的多发性骨质隆起。
3.骨瘤 为局限性病变,多为单侧、单发,生长于外耳道峡部附近之带蒂肿块,骨性隆起,表面皮肤正常。
4.外耳恶性肿瘤 早期常为外耳道的小结节或稍隆起的皮肤硬斑,当病情进展、肿块增大后常可见中央溃烂形成溃疡,边缘高起,似火山口状。肿瘤呈浸润性扩展,常破坏软骨。
【治疗方案】
问题1:下一步应当如何处理?
临床思维:该患者高度考虑中耳癌,应收入病房,进一步行术前检查(尤其是病理学活检及影像学检查),制订和实施手术治疗方案。
问题2:手术治疗的原则和目的是什么?
临床思维:中耳癌的治疗主要有单纯手术、手术结合放疗和单纯放疗三种。治疗原则是清除肿瘤的同时尽可能保存患者的相关脑神经功能,注重患者的术后生活质量。外、中耳恶性肿瘤一般采用扩大切除术为主,按肿瘤部位决定切除范围,临床上常见的方式有:外耳道筒状切除、颞骨外侧切除、扩大乳突根治术、颞骨次全切术、颞骨全切术等。目前,国内认为手术联合放疗是较好的治疗方式。若颞骨全切仍不能保证全切肿瘤、或有转移性病灶、或患者身体情况不能耐受手术,可行姑息性治疗如单纯放疗等。
问题3:手术方式的选择?
临床思维:患者的肿瘤侵犯外耳道、中耳,累及面神经,也侵犯硬脑膜,故应采用颞骨切除术。因病变范围较大、脑膜受累,可能切除部分硬脑膜,故需在彻底清除病灶的基础上,取自体组织修补脑膜,填塞术腔,并封闭外耳道,减少脑脊液漏的发生。故本病例拟订手术方案为全麻下“颞骨切除术+腹部取脂术+外耳道封闭”。
问题4:术前交代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临床思维
(1)首先要向患者及家属介绍病情,本病为恶性肿瘤,需积极治疗。若无明显手术禁忌证及特殊要求,手术切除为首选,术后一般辅以放疗。
(2)其次,要向患者简要介绍术者、手术方案、所需的大致时间,交代术中及术后可能出现的各种并发症、表现及对症处理方式等,让患者对术后生活质量的改变有所认识。强调术后可能会出现各种一过性甚至永久性的神经功能损伤或不适,强调术后换药和康复时间可能比较长,令患者有一定的心理预期。
手术经过:左侧耳后C型切口,分两层向后下翻起肌瓣,向前切断外耳道,此时见外耳道肿块,送病理,显示为鳞癌。切除部分邻近腮腺组织,病理显示阴性。磨除乳突骨质,见病变位于颈静脉孔区,外耳道深部,深面侵犯面神经及后颅窝脑膜,面神经2.0mA刺激无反应。切除颞骨鼓部及茎突,向前暴露岩骨内颈内动脉,切除面神经,填塞切除乙状窦,结扎切除颈静脉球,将病变完整切除,硬脑膜表面以双极电凝烧灼,后颅窝硬脑膜有小破口,用片状肌肉填塞,反复冲洗术腔,将颞肌瓣转入术腔,并取腹部脂肪填塞乳突术腔。分两层关闭外耳道,皮瓣复位后分层缝合,头皮下置引流,局部加压包扎。术后病理提示鳞状细胞癌。
【病情观察】
问题:术后应注意患者哪些情况?
临床思维:颞骨全切除术后,除注意观察患者的基本生命体征、意识状态外,还应注意观察是否有面瘫、眩晕、脑脊液漏、进食呛咳等症状的发生。该患者因脑膜破损而采用颞肌瓣修复,局部引流应予轻负压或无负压。
【出院随访】
问题:外、中耳恶性肿瘤术后何时可以出院?出院后应注意什么?
临床思维:若伤口愈合好,无明显并发症,可以在拆线后出院。出院前须联系肿瘤科或放疗科会诊,为后继联合治疗制订方案。出院后应注意伤口的护理,如有面瘫要注意保护角膜,同时注意受损神经功能的锻炼。建议于术后半年、1年、2年时复查影像学等。
小结
外、中耳恶性肿瘤较少见,容易误诊导致延误治疗,应提高对其临床特征的认识。CT技术的出现使诊断更加容易。治疗的选择因人而异,但首选仍是手术切除。手术的方式取决于肿瘤的范围。该病的早期诊断和正确治疗,对于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很有帮助。

(吴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