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学(第4版)(全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十三五”(临床专科)规划教材)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五节 炎症的临床分型与结局

一、炎症的临床分型
一般根据炎症持续时间(病程)的长短将其分为超急性炎症、急性炎症、亚急性炎症和慢性炎症四类。
1.超急性炎症(peracute inflammation)
超急性炎症起病急,呈暴发性经过,持续时间仅数小时至数天。炎症反应剧烈,往往以变质和渗出性改变为主,组织和器官在短期内发生严重的损害,甚至导致机体死亡。此类炎症多属变态反应性损害,如青霉素药物过敏反应,若处理不及时,严重病人可在发病数分钟内死亡;又如器官移植超急性排斥反应,一般于接通血管后数分钟即可引起移植器官或组织严重坏死,导致移植失败。
2.急性炎症(acute inflammation)
急性炎症病程较短,往往持续数天,一般不超过一个月。起病较急,局部病变常以变质和渗出为主,炎症灶内浸润的细胞主要是中性粒细胞,如急性阑尾炎、急性扁桃体炎等。发生于体表的急性炎症,红、肿、热、痛和功能障碍等局部临床表现明显。全身症状主要表现为发热(体温可高达40℃)和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升高(伤寒和少数病毒、原虫感染除外),其中以中性粒细胞计数升高尤为显著,且“核左移”明显。
3.慢性炎症(chronic inflammation)
慢性炎症的病程较长,可达数月至数年。可由急性炎症迁延而来,或由于低毒力的致炎因子长期刺激,一开始即成慢性经过,如结核病或自身免疫性疾病等。慢性炎症时,局部病变多以增生性改变为主,变质和渗出较轻,炎细胞浸润多以淋巴细胞、巨噬细胞和浆细胞为主,组织的再生修复明显,甚至可以引起组织、器官的改建和畸形。临床上病人的全身症状不明显,但常继发有严重的功能障碍,例如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关节畸形和肝硬化的肝功能衰竭。外周血白细胞总数一般不增多,但淋巴细胞常增多。慢性炎症也可加剧,转化为急性炎症,称慢性炎症急性发作,如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必须指出,有少数急性炎症是以细胞增生性改变为主,如链球菌感染后的急性肾小球肾炎,病变以肾小球的血管内皮细胞和系膜细胞增生为主;伤寒病时,病变以单核-吞噬细胞增生为主。
4.亚急性炎症(subacute inflammation)
某些炎症的临床经过介于急性炎症与慢性炎症之间,病程在一至数月,称为亚急性炎症。此类炎症大多数由急性炎症转化而来,如急性重型肝炎,是以肝细胞大量坏死为特征的炎症,病人常因肝功能迅速衰竭而死亡。若经过一至数月时间,通过残存肝细胞的再生,病变肝脏除有大片肝细胞坏死外,还会形成多量肝细胞再生结节,即转化为亚急性重型肝炎。亚急性炎症也可一开始病变就较缓和,呈亚急性经过,如亚急性心内膜炎。
二、炎症的结局
炎症过程中,既有损伤又有抗损伤。致炎因子引起的损伤与机体抗损伤反应决定着急性炎症的发生、发展和结局。若抗损伤反应占优势,则炎症趋向痊愈;若损伤过程占优势,则炎症逐渐加重并向全身扩散;若损伤因子持续存在,或机体的抵抗力较弱,则急性炎症迁延为慢性。
(一)痊愈
在炎症过程中致炎因子被清除,坏死组织和渗出物被溶解吸收,通过周围健康细胞的再生性修复,完全恢复原来组织的结构和功能,称为完全痊愈。如炎症病灶内坏死范围较广,或渗出的纤维素较多,不容易完全溶解、吸收,则由肉芽组织增生修复形成瘢痕或粘连,不能完全恢复原来组织的结构和功能,称为不完全痊愈。
(二)迁延不愈或转为慢性
如果致炎因子持续或反复作用于机体,机体抵抗力低下或治疗不彻底,使炎症迁延不愈,急性炎症转化为慢性炎症,病情可时轻时重。
(三)蔓延播散
在病原微生物毒力强、数量多且机体抵抗力低下的情况下,病原微生物可不断繁殖并沿组织间隙或脉管系统向周围和全身的组织、器官蔓延播散。
1.局部蔓延
炎症局部的病原微生物可经组织间隙或器官的自然管道向周围组织和器官蔓延、扩散。例如,结核分枝杆菌可沿组织间隙向周围组织蔓延,使病灶扩大;亦可沿支气管播散,在肺的其他部位形成新的结核病灶。
2.淋巴道扩散
病原微生物经组织间隙侵入淋巴管,随淋巴液进入局部淋巴结,引起局部淋巴结炎。例如,足部化脓性炎可引起腹股沟淋巴结炎,肺结核播散引起肺门淋巴结结核。
3.血道扩散
炎症病灶内的病原微生物侵入血循环或其毒素被吸收入血,可引起菌血症、毒血症、败血症和脓毒败血症等,严重者可危及患者生命。
(1)菌血症(bacteremia):
炎症病灶的细菌侵入血流,无全身中毒症状,但从血液中可查到细菌,称为菌血症。一些炎症性疾病的早期都有菌血症,如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和大叶性肺炎等。
(2)毒血症(toxemia):
细菌的毒素及其代谢产物被吸收入血,引起寒战、高热等全身中毒症状,称为毒血症。常伴有心、肝、肾等实质细胞的变性或坏死,但血培养找不到细菌。
(3)败血症(septicemia):
侵入血液中的细菌大量生长繁殖并产生毒素,引起全身中毒症状,称为败血症。临床上患者常有寒战、高热、皮肤黏膜多发性出血斑点、脾大及全身淋巴结肿大等,严重者可并发中毒性休克。血培养常可找到病原菌。
(4)脓毒败血症(pyemia):
是由化脓菌引起的败血症,临床上除了有败血症的表现外,化脓菌可随血流到达全身各处,常在肺、肝、肾、脑和皮肤等处形成多发性迁移性小脓肿,称为脓毒血症或脓毒败血症。这些脓肿体积小,分布较均匀,其中央及小血管内常见细菌菌落。该脓肿是由于化脓菌团块栓塞组织器官内的毛细血管引起,故又称栓塞性脓肿(embolic abscess)。

(张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