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百年上海孕育辉煌麻醉
上海―这座有百年以上历史的中国第一大城市,是近代和现代中国的经济文化中心,医药卫生事业(包括医疗仪器和制药工业)非常发达。19世纪初就开始有西方医学传入,麻醉技术也从此时萌芽。1950年前后,李杏芳和吴珏教授先后从美国归来,开创了上海麻醉医学的新纪元。
第一节 百年发展轨迹
1843年11月17日,根据《南京条约》和《五口通商章程》的规定,上海正式开埠。从此,在黄浦江中来往船只变得熙熙攘攘的时候,上海开埠的同年同月,英国基督教会伦敦总部派遣传教士兼医师洛克哈脱(Weillium Lockhart,目前通译:洛克哈特)来到黄浦江畔开创医疗慈善事业。1844年2月初(清朝道光二十四年)洛克哈脱正式创建上海第一家西医医院―仁济医院的前身“雒氏医馆”,由于患者众多,几经搬迁和扩大,于1846年7月定居山东中路并定名为仁济医馆。1844—1856年的13年间,仁济医院共诊治内科、外科、骨科、妇科和眼科等19万患者,其中也有肿瘤患者,并开展了各类手术。有手术就必须有麻醉,早在1849年仁济医院就在氯仿麻醉下开展了外科手术,由此推测上海的麻醉应从此时开始。此后,英、法、美、日、俄等资本主义国家及国内各地商帮纷纷涌入上海,经济发展,人口骤增,医疗手术迫切。相继有迄今已百年以上的老医院如公济医院(现第一人民医院)、广慈医院(现瑞金医院)等迅速建立起来。据不完全统计,上海具有100年以上历史的医院有6家,50年以上历史的则有7家,见表2-1。随着医院外科和妇产科的发展,西方麻醉技术也逐渐传入,为以后尤其是解放初期(20世纪50年代)麻醉学的第一次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还有上海南洋医院(现为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卢湾分院,1918年成立,距今也已有99年历史)。上海胸科医院即由上海南洋医院院长顾凯时先生于1956年南洋医院公私合营后带领南洋医院麻醉科、手术室、胸外科医护人员创办。
表2-1 上海100年及50年以上历史的医院名录
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随着西方医学传入上海,为满足西医外科手术的需要,麻醉也逐渐开展起来,但还没有专职麻醉医师。当时从事麻醉的医务人员,大多数是护士(修女,即嬷嬷),她们在手术医师的指导下开展工作。由于知识缺乏和药物设备简单,麻醉意外发生率很高。局麻药主要是普鲁卡因,全麻药只有硫喷妥钠和乙醚。没有气管导管和麻醉机。
1947年李杏芳教授随同她的丈夫、著名外科专家董方中教授,放弃在美国优越的工作和生活,从美国回到上海,并带来了配备氧化亚氮和环丙烷等麻醉气体的Ohio麻醉机,以及气管导管等麻醉器械,在当时英国人创办的仁济医院从事临床麻醉工作。她是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麻醉学科的创始人,从1954年开始,重点培养了四位麻醉专业骨干:即孙大金、王志增、金熊元和王鞠武教授,分别成为仁济、瑞金、新华和第九人民医院的麻醉科主任。在以后的岁月里,他们都逐步成为国内著名的麻醉学专家。
1950年10月,吴珏教授冲破重重阻力经海道自美返回祖国。在长达62年的从医、执教生涯中,为全国各地培养了大量的临床麻醉工作者。其中著名的有史济湘教授(1952年学习后组建瑞金医院麻醉组,后任麻醉科副主任,1958年转到瑞金医院烧伤科工作,曾主持中国首例大面积烧伤患者邱财康的抢救工作,后成为中国著名烧伤专家)、王景阳教授、李德馨教授、刘俊杰教授、金士翱教授、陈本禄教授、徐启铭教授、应诗达教授和况铣教授等老一代麻醉学家。
1954年2月上海首例二尖瓣闭合分离术获得成功,仁济医院李杏芳教授开创了中国心脏内手术麻醉的先河。1956年普鲁卡因复合麻醉在我国应用,成为以后30余年内中国全身麻醉的主要方法。1956年5月和1957年1月,分别在国内首先开展低温下外伤性腹主动脉瘤同种主动脉移植术、先天性心脏病肺动脉瓣狭窄直视切开术的麻醉。1958年上海第一人民医院五官科医师首先在扁桃体摘除术中开展了针刺麻醉研究。1959年9月在全市心血管外科的协作下,采用国产人工心肺机进行了房间隔缺损修补术、室间隔修补术的麻醉。20世纪50年代末和60年代初,由中山医院和仁济医院提供国外样机,上海医疗设备厂(前陶根记医疗器械厂,后更名为上海医疗器械四厂)生产了简易麻醉机,后来改进为我国自制的103麻醉机。1962年,王景阳教授与上海医疗器械四厂合作,生产了野战空气麻醉机。1964年在南京召开的第一次全国麻醉学术会议上,上海的麻醉学术论文占了相当篇幅。1977年和1978年4月上海瑞金医院黄宗明教授分别完成了国内首例肝脏和心脏移植术的麻醉。
20世纪80年代,我国麻醉医师开始走出国门,赴欧美和日本等发达国家学习。1984年后恩氟烷、异氟烷等吸入麻醉药及北美德尔格麻醉机、呼吸机和监护仪等药品和先进医疗设备进入中国市场,国际交流日渐频繁,学术气氛日益浓厚,技术进步日新月异。上海对新药、新仪器和新技术的引进方面走在了全国前列,也推动了上海麻醉学科自身的发展。在麻醉和重症监测治疗方面如动脉直接测压、中心静脉压和肺动脉压及心排出量测定等技术逐步开展。20世纪80年代末,麻醉期间脉搏氧饱和度和呼气末二氧化碳监测在各大医院开始启用,以静、吸复合为主的全身麻醉比率也大幅度增多,麻醉安全性也大大提高。
中国的改革开放给麻醉学的发展提供了良机。1989年5月,卫生部发出“关于将麻醉科改为临床科室”的12号文件通知,使麻醉科的学科建设有法可依,鼓舞了麻醉医师的工作信心,并促进了上海麻醉学科的发展。
1995—2001年,麻醉学科受到上海市政府的重视,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和上海第六人民医院通过竞争共建上海市医学领先专业麻醉学重点学科建设,2002年杭燕南、庄心良、蒋豪和徐惠芳教授主编出版了《当代麻醉学》。同时进行了麻醉与呼吸为主题的多中心研究,并由中山薛张纲教授发表论文。2015年上海市卫计委又启动对麻醉学科的支持,仁济、中山、瑞金、长海、肿瘤医院和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又共同进入重点薄弱学科建设,学科建没和科研经费总共过1000万元人民币。
上海一贯重视麻醉医师临床能力的培养和临床经验的总结。1954年上海医科大学中山医院吴珏教授编辑出版了我国第一本中文麻醉学专著《临床麻醉学》。1972年上海市麻醉医师老中青结合编写了《实用麻醉学》,编委有吴珏、李杏芳、庄心良、金熊元、梁正煊、陈雄斌、孙大金、邹学超、徐振邦。编写该书周期比较长,最后由吴老、梁正煊、庄心良定稿,于1978年由上海科技出版社出版,深受全国麻醉学者欢迎,发行达5万余册,这为普及和提高上海乃至全国麻醉学术水平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同期出版的还有王景阳教授主编、吴珏教授审定的《临床麻醉问题的处理》一书,为临床麻醉医师处理复杂危重疑难患者的麻醉提供了可随时查阅和对照处理病情的参考书。1984年4月谢荣任主编,吴珏、李杏芳、尚德延为副主编,汇集北京、上海、武汉等地的学者编写和出版了《中国医学百科全书麻醉学分卷》。
20世纪90年代初,于布为教授在上海长海医院主持建立了国内首个集临床麻醉、术后恢复和ICU于一体的完全现代化的麻醉手术中心,拉开了全国麻醉手术系统现代化的序幕。此期上海率先引进了许多麻醉新药、新技术和新仪器,如全麻药有丙泊酚、七氟烷和地氟烷;肌松药有阿曲库铵、维库溴铵和罗库溴铵;局麻药有罗哌卡因,以及镇痛药有吗啡控释片和曲马多等。麻醉方法上有静脉麻醉联合用药,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及脊麻和硬膜外联合阻滞等临床应用。心电图、无创血压、脉搏血氧饱和度及呼气末二氧化碳等成为常规监测目,漂浮导管、静脉血氧饱和度监测、脑氧饱和度监测、BIS麻醉深度监测等均为国内领先应用,术后镇痛如硬膜外注药镇痛和患者自控镇痛(PCA)普遍开展,术后恢复室的建立和麻醉科参与或主管ICU工作,进一步提高了麻醉质量和安全性。中山医院麻醉科2002年完成上海市首例“成人-成人”与首例“成人-儿童”亲属活体供肝肝移植术麻醉、亚洲首例“心-肝”联合移植术麻醉。2003年瑞金医院麻醉科完成了上海市首例腹腔内多脏器移植麻醉。
20世纪90年代起我国麻醉专业发展迅速,学术交流数量之多和质量之高前所未有。 世界著名的麻醉学专家如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的Ronald Miller教授、斯坦福大学的Shafer Steven教授、荷兰的肌松药专家Cru教授、美籍华人犹他大学的K.C.Huang教授、芝加哥大学的林重远教授、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李清木教授,以及中国台湾和香港许多麻醉学专家如中国台湾长庚医院的谭培炯教授等被邀请来上海讲学和参加学术交流。同时许多上海麻醉医师赴美、英、法、日、荷兰等发达国家参观、进修学习和参加美国、欧洲和亚太地区的麻醉学术会议,促进了上海麻醉医学的迅速发展并与世界接轨。
许多医师在上海进修后成为全国各级医院的麻醉科主任、教授以至各省市麻醉学科带头人,其中著名或有相当成就的麻醉医师包括:王景阳、刘树孝、刘俊杰、闵龙秋、况铣、谭培森、文俊、王忠懋、陈本禄、王宗朝、李德馨、曹子恩、陈小文、杨建平、刘保江、高玉华、应诗达、李刚、吴言钧、徐启明、连庆泉、任永功、佘守章、胡振快、崔书扬、李立环等。
上海老一辈专家为中国麻醉事业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为此,吴珏(2006)、孙大金(2007)、庄心良(2010)、王景阳(2013)、杭燕南(2015)教授先后获得中国医师协会麻醉学医师终身成就奖。
第二节 21世纪上海麻醉学发展进入快车道
上海各大医院麻醉科的医疗任务十分繁重,除了常规手术病例之外,许多大医院还要进行高难的手术麻醉。如中山医院的成人心脏手术麻醉、肝脏手术麻醉、上海儿童医学中心的小儿心脏手术麻醉每年都有数千例。上海的移植手术虽然在全国最早开展,但与广州、杭州和北京比较,较晚。但近几年已迎头赶上,瑞金、市一、中山、仁济、长征、长海医院等许多大医院都能开展肝移植手术。近几年来,仁济医院肝移植手术每年达到500多例,其中小儿肝移植有200余例。中山、胸科、长海和肺科医院的心肺移植麻醉都做得很成功。中山医院2009年完成上海首例“达芬奇S”机器人辅助腹腔镜肾脏手术麻醉,2010年完成全国首例经皮支架主动脉瓣置换手术麻醉,2015年完成全国内首例经心尖“瓣中瓣”TAVI手术麻醉。各大医院的日间手术麻醉和无痛诊疗手术更是多至不知其数。实践锻炼人,实践出真知,为各种麻醉新药和先进的麻醉技术的临床应用积累了丰富经验。
2003年庄心良、曾因明、陈伯銮主编的《现代麻醉学》(第3版)出版,2014年邓小明、姚尚龙、于布为、黄宇光主编的《现代麻醉学》(第4版)出版,同年刘进与邓小明共同负责出版了我国第一部《中国麻醉学指南与专家共识(2014版)》,于布为负责的《中国麻醉快捷指南(2014版)》随后出版。邓小明、曾因明等主译的国际麻醉界著名专著《米勒麻醉学》(第6版,第7版,第8版)先后于2006年、2011年、2016年出版。邓小明教授作为全国高等医药院校麻醉学专业第四届教材编审委员会主任委员,集全国麻醉界精英,组织修订的第四轮国家卫计委“十三五”规划教材《麻醉解剖学》、《麻醉生理学》、《麻醉药理学》、《麻醉设备学》、《临床麻醉学》、《危重病医学》、《疼痛诊疗学》(供麻醉学专业用)及其数字教材和学习指导与习题集于2016年出版,其中邓小明为《危重病医学》主编、俞卫锋、缪长虹、王英伟、熊源长分别为《麻醉药理学》、《危重病医学》、《临床麻醉学》、《疼痛诊疗学》副主编;同年开始组织我国麻醉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教材《麻醉学》与《麻醉学基础》的编写工作。邓小明与曾因明等连续主编了国家麻醉学专业继续医学教育教材《麻醉学进展》系列,目前共7部。2016年熊利泽与邓小明主编出版了中华医学会《中国医学发展系列研究报告》系列丛书的首发本《麻醉学进展(2015)》。俞卫锋教授担任《Anesthesiology》(中文版)主编。2017年邓小明教授接任中华医学会《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总编辑。近年来于布为、薛张纲、邓小明、俞卫锋、杭燕南等教授还主编了许多专著,如当代麻醉学(第2版)、当代麻醉药理学丛书、肝胆麻醉和围术期处理等。上海麻醉学专家主编/主译出版的麻醉学专著不论数量和质量在全国均名列前茅,这些著作和期刊成为麻醉医师的重要参考书,为提高我国麻醉从业人员的水平发挥了重大作用。
随着麻醉学科医疗、教学、科研改革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奖项、论文、基金及专利不断涌现。越来越多的上海市麻醉学教授出任麻醉学术团体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除老一辈专家外,2009—2012年于布为教授当选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第10届主任委员,薛张纲(2003—2015年)、邓小明(2015年)、俞卫锋(2015年)分别当选副主任委员。2014—2017年俞卫锋教授当选中国医师协会麻醉学医师分会会长,于布为教授当选为副会长。2014年邓小明教授当选为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医学教育专业委员会常委兼麻醉学教育学组组长。
进入21世纪,于布为教授提出了“理想麻醉状态”和“精确麻醉管理”、“舒适化医疗”、“麻醉无禁忌”等系列麻醉新理念,由此而建立的“日间手术麻醉”,“麻醉门诊”等实践也被国内广泛接受,这些创新的理论和实践不仅提升了麻醉学科的服务能力和水平,也使患者,兄弟科室,乃至社会受益。在探索建立的麻醉与围术期医学科,以及由此形成的新型医院安全舒适保障群的建设道路上,从根本上改变了麻醉学科的传统面貌,促进了医学和社会的发展。
近年来,上海麻醉界人才建设成绩喜人。于布为、俞卫锋教授分别获得第一届和第三界中国医师协会麻醉学分会(CAA)“中国杰出麻醉医师”奖。于布为、邓小明、徐美英教授2016年获得“仁心医者-上海市杰出专科医师奖”,石学银、邓小明教授分别获得上海市领军人才,俞卫锋、王英伟、缪长虹、姜虹、袁红斌教授分别获得上海市优秀学科/技术带头人。更多的年轻麻醉医师崭露头角,他们活跃在麻醉的医教研各个方面,多人获得上海市银蛇奖、上海市科技启明星、上海市浦江人才、上海市卫计委优秀青年等人才计划。
近十年来,上海市科技成果斐然,其中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姜虹教授领衔的课题组项目《头颈颌面部手术麻醉策略与围术期脏器保护的研究和应用》获得2016年度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