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医院精神障碍诊疗:疑难危重案例解析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17.装脑起搏器后的“高官”——脑深部电刺激治疗后躁狂样发作

作 者:雷美英 李红政
关键词:帕金森病,脑深部电刺激,躁狂,抑郁
一、病例资料
患者男性,32岁,干部。因“四肢震颤3年,脑起搏器植入术2个月,兴奋话多1月余”于2008年12月5日入精神科病房。患者家属提供病史。
现病史:患者于2005年底出现行动迟缓、四肢发抖、肌肉僵硬,在某三级甲等医院确诊为“帕金森病”,予“美多巴、金刚烷胺”等药物治疗效果差。四肢活动不便、肌肉僵硬等现象仍逐渐加重,伴情绪低落、自卑。日常生活如穿衣、洗漱等均需人帮助,无法写字,难以用筷子吃饭。因药物治疗效果差,工作生活受影响严重,于2008年9月在北京某医院行“脑深部脑起搏器植入术”,术后联合小剂量“美多巴、金刚烷胺”治疗,症状明显缓解。术后1个月,患者出现兴奋话多,说话滔滔不绝,半夜给别人打电话聊天。爱吹牛,认为自己了不起,自称将到总后勤部任职。乱花钱,无明确理由花五千余元钱请二个下属在五星级酒店吃饭,住总统套间。行为轻率,就餐前后在宾馆草地上匍匐前进,引来许多人注目与围观。性欲增强,反复强迫妻子过性生活,妻子不同意则对妻子打骂。爱管闲事,曾非法穿部队制服到宾馆抓嫖娼反而自己被抓。与同事相处情绪暴躁,对领导不尊重。因疑为精神异常住精神科治疗。入精神科前一个月睡眠需求明显减少,食欲增强。大小便正常。
既往史、个人史、家族史无特殊。
体格检查:体温36.8℃,脉搏92次/分,呼吸20次/分,血压130/78mmHg。心、肺、腹未见异常。四肢肌力正常,肌张力稍高,腱反射稍亢进。无明显震颤。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
精神状况检查:意识清晰,定向准确,接触主动,兴奋、话多,讲话滔滔不绝,难以打断,对答尚切题。否认幻觉。有夸大妄想,认为自己有才干、会做人、受领导赏识,准备要接任高官。情绪高涨,诉“以前都是白活了,从来不知道人生原来如此精彩”,认为自己的病全好了。情绪易激惹,顺其意则高兴,嘻嘻哈哈,稍有不顺则发怒。情感反应协调。动作增多,意志活动增强。自知力部分存在。
入院后查三大常规、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甲状腺功能、心电图、头颅CT、脑电图均未见异常。杨氏躁狂评定量表评分35分(极重度)。
入院诊断:脑深部电刺激治疗后躁狂样发作;帕金森病。
诊疗过程:入院后予碳酸锂片(0.25g/次,3次/日)、富马酸喹硫平片(300mg/次,2次/日)控制精神症状,予多巴丝肼片(1/2片/次,3次/日)、盐酸金刚烷胺片(50mg/次,2次/日)抗帕金森病治疗。住院治疗2个月后患者精神症状有所控制,未引出夸大妄想,情绪高涨较前减轻。但仍较兴奋,存在易激惹现象,自知力基本恢复。杨氏躁狂评定量表评分16分(中度)。因患者家属要求而自动出院。
随访:患者出院一个月后再次到北京某医院就诊,调整脑起搏器刺激电量,调整电量后帕金森病症状加重,并出现抑郁症状,在籍贯地医院精神科治疗(具体情况不详)。1年后患者突然离家出走,下落不明。
二、讨论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一种常见的中老年患者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其病理生理改变主要有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进行性退变、路易小体形成、纹状体区多巴胺递质降低、多巴胺与乙酰胆碱递质失平衡等。临床表现为震颤、肌强直、动作迟缓、姿势平衡障碍等运动症状,以及嗅觉减退、睡眠障碍、情绪低落等非运动症状,主要依靠病史、临床症状及体征对其进行诊断。
PD的治疗方法和手段主要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运动疗法、心理疏导及照料护理等。药物治疗为首选,且是整个治疗过程中的主要治疗手段,手术治疗则是药物治疗的一种有效补充。目前应用的治疗手段,无论是药物或手术治疗,只能改善患者的症状,并不能阻止病情的发展,更无法治愈。因此,治疗不仅要立足当前,而且需要长期管理,以达到长期获益。应坚持“剂量滴定”以避免产生急性药物不良反应,力求实现“尽可能以小剂量达到满意临床效果”的用药原则。常用药物有抗胆碱能药、金刚烷胺、复方左旋多巴(苄丝肼左旋多巴、卡比多巴左旋多巴)、DR激动剂、MAO-B抑制剂等。关于药物疗效,早期药物治疗显效明显,而长期治疗的疗效明显减退,或出现严重的运动波动及异动症。药物治疗对中晚期PD患者疗效欠佳。青年时期发生的帕金森病常常起病急,进展快,致残率高,药物治疗效果差。传统的立体定向苍白球毁损术远期疗效、手术的安全性方面不容乐观,偏瘫、构音障碍、吞咽困难等并发症发生率较高。
有幸的是,脑深部电刺激(deep barin sitmulation,DBS)已成为治疗中晚期PD的有效方法,这种方法在欧美国家已广泛应用,并基本取代了苍白球毁损术。DBS的工作原理与心脏起搏器类同,它由植入脑内的刺激电极、埋在胸部皮下的脉冲发生器和皮下导线组成。脑内电极质地柔软,直径1.2mm,电极头端有4个刺激触点,供刺激选用。脉冲发生器大小为6cm×6cm×0.5cm,为整个系统的核心部分,持续发出高频脉冲电刺激,通过皮下导线传递到脑内电极,抑制不正常的脑核团放电,抑制帕金森病症状。整个刺激系统均埋在皮下,不影响日常工作和生活。可根据病情选择不同的刺激触点、频率、强度及脉宽等参数,通过体外电脑程序调节,以达到最佳刺激效果,调节时患者无明显痛苦。近年来我国北京、上海、南京多家医院都开展了DBS术治疗帕金森病,取得了良好疗效,尤其是对PD的肢体震颤、僵硬的治疗效果最为理想,对运动迟缓、步态和姿势异常的效果其次,对吞咽、语言及流口水症状效果欠佳。梁秦川等对15例PD伴有抑郁障碍的患者采用丘脑底核DBS治疗,结果表明,可明显改善PD抑郁症状,对焦虑、躯体化和阻滞等症状效果尤其显著。王乔树等对41名PD伴抑郁症状患者进行丘脑底核DBS治疗,证明丘脑底核DBS能改善PD患者的情绪,特别是抑郁状态,进而改善其生活质量。还有研究发现,以不同频率刺激相应的靶点,患者5-HT和NE会发生变化,从而改善抑郁症状。
DBS疗法治疗PD有其适应证,患者选择包括:①PD病程5年以上者;②确诊的原发性PD患者,以震颤为主,经规范药物治疗后震颤改善不理想,且震颤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如患者强烈要求尽早手术以改善症状,经过评估后可放宽至病程已满3年以上;③年龄应不超过75岁,老年患者进行受益和风险的个体化评估后可放宽至80岁左右,严重震颤为主的老年患者可适当放宽年龄限制;④对复方左旋多巴曾经有良好疗效,已经进行了最佳药物治疗(足剂量,至少使用了复方左旋多巴和多巴胺受体激动剂),但目前不能有效控制症状、疗效明显下降或出现了棘手的异动症,影响生活质量者;⑤有明显的认知功能障碍、严重抑郁焦虑或精神分裂等精神类疾病、明显医学共存疾病不适宜传统手术者。
三、经验总结
DBS治疗并发症主要与手术操作、治疗靶点的选择和定位、刺激器装置等有关。本例PD患者发病早,起病急,症状重,病情进展迅速,短时间内出现社会功能受损,药物疗效差,经DBS治疗后PD症状虽然得到明显改善,但诱发躁狂样发作,而调整电量后PD症状重现,同时也出现抑郁症状,提示大脑电刺激强度可能与人的情绪有关。通过本案例,提示DBS将来或许可以用于治疗PD并抑郁的患者,从而开拓该类患者精神外科治疗的新纪元。
专家点评
脑深部电刺激治疗对帕金森病的抑郁症状可能有效,但其作用机制目前尚不完全清楚,但应注意患者接受治疗过程中有可能出现类躁狂样表现。
参考文献
[1] 贾建平.神经病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
[2] 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帕金森病及运动障碍学组.中国帕金森病治疗指南(第三版).药学与临床研究,2014,(4):428-433.
[3] 姜秀峰,周晓平,胡小吾等.脑深部刺激治疗帕金森病.立体定向和功能性神经外科杂志,2002,15(1):34-35.
[4] 赵永波,孙伯民,李殿友等.脑深部电刺激治疗帕金森病研究.中华医学会全国第七次神经病学学术会议汇编,2004,264-265.
[5] 梁秦川,高国栋,王学廉等.丘脑底核脑深部电刺激治疗帕金森病合并抑郁障碍的长期疗效.中华神经医学杂志,2006,5(11):1129-1131.
[6] 王乔树,赵永波,孙伯民等.丘脑底核深部电刺激对帕金森病患者抑郁及焦虑的影响.临床神经病学杂志,2005,18(3):170-172.
[7] 王琦,林卫红,崔俐等.深部脑刺激缰核治疗抑郁症.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2008,25(2):242-244.
[8] 中国帕金森病脑深部电刺激疗法专家组.中国帕金森病脑深部电刺激疗法专家共识.中华神经科杂志,2012,45(7):541-543.
[9] 汪业汉,陈海宁.精神外科过去、现在与未来.立体定向和功能性神经外科杂志,2008,21(1):5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