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能量器械
一、超声刀
超声刀通过刀头55.5kHz的高频振动将组织氢键断裂并重组,使得蛋白变性达到切割凝血同步完成(图2-16)。优势是没有电流通过身体;产生较少的烟雾,利于在不能使用吸引器的人工气腹、气胸环境使用;止血效果比较满意,可以闭合5mm以下血管,术野比较干净,是腔镜下游离食管、胃及清扫淋巴结的主要工具。
图2-16 超声刀手柄
需要注意的是超声刀头的工作面温度较高,热量会随振动侧向传导一定距离,停止击发后刀头工作面还会保持一段时间的余温。游离重要神经(如喉返神经)时工作面应远离神经操作,避免神经侧向热损伤。保持刀头工作面在视野范围内避免接触周边神经、血管、脏器造成附带损伤。术中可准备湿纱布垫随时降低刀头温度。一定要注意超声刀的正确安装和养护,避免损坏超声刀头和线缆,否则影响止血效果,增加出血风险。
二、电外科器械
电外科的基本工作原理指的是将220V/60Hz的低压低频电流通过高频能量发生器变频变压,变频为频率0.3~5MHz、电压为千伏以上的高频交流电,这种高频交流电能量作用于组织后仅产生热效应,达到对组织的切割和凝血效果,而不会对人体产生电击风险。电外科设备切割和凝血所使用的电压应尽量选择临床所需的尽可能低的电压,以减少对医师及精密仪器的影响(图2-17)。
1.单极电凝
单极技术通常由设备主机(电外科设备)、作用电极(单极器械)和中性电极(负极板)三部分组成(图2-18)。工作时,设备主机产生的高频电流通过单极手柄传导至靶组织,再通过人体传导至负极板,最终流回设备主机,形成一个工作回路。负极板可将电能量高效分散,减小电流密度,减少负极板处组织发生热损伤的风险。
图2-17 电外科工作站
图2-18 单极电刀回路
当电外科设备作切割使用时,作用电极处的切割电流使细胞膨胀、破裂、汽化,产生切割带,达到对组织切割效果;作电凝使用时,电极处的凝固电流则使细胞干燥凝固、达到止血目的。电外科设备可通过改变输出电流波形达到以上目的。
电钩为最常用电外科器械。刀头为L形,根据个人习惯刀头有细微变化(图2-19)。依据医师喜好可以采用手控或脚控。电钩操作简单,可以挑起组织,产生安全距离,达到安全分离、止血的效果。操作者应当熟悉电钩设置,达到最佳切割凝血效果。使用电钩时容易产生烟雾,因为在气胸或气腹条件下无法持续使用吸引器,限制了其应用。
图2-19 L形电钩
其他还有铲形刀头和球形刀头。一些分离钳和吸引器也可以接单极电凝,在钳夹血管或压迫吸引血管的同时进行凝固止血达到很好的效果。
2.双极电凝
双极技术工作时通常由设备主机(电外科设备)和作用电极(双极器械)两部分组成。工作时,设备主机产生的高频电流通过双极器械的一极发出,通过人体组织到达另一极,最终回流至设备主机,形成工作回路。它的作用只限于器械两极间,对人体组织的影响范围远比单极模式小,常用于手术中对出血组织的止血。
3.结扎速
结扎速(Ligasure)高能电刀,通过融合血管壁胶原封闭血管,再通过刀刃切断,7mm以下血管止血效果确实。但刀头较粗大,不利精细解剖,多用在游离胃网膜(图2-20)。
图2-20 结扎速各种刀头
4.氩气刀
氩气刀原理是惰性气体氩气在高频高压的作用下,被电离成氩等离子,通过传到高频电流至靶组织产生热效应,达到治疗或止血的效果,是一种非接触式的电凝技术,避免了电极与组织的直接接触。氩等离子束可以避开高阻抗区域,而自动流向低阻抗区域,实现对靶组织浅表均匀的电凝效果,有效控制凝固深度,避免穿孔和过度电凝(图2-21)。由于氩气刀的特点和优势,在手术中可对胸膜、肺创面及纵隔渗血进行弥散性止血,可获得满意效果。对于经过内镜黏膜剥离术治疗后的食管癌残余病变,也可通过氩气刀治疗进行灭活,降低其复发率。此外,还可以进行氩气保护下的电切,在切割靶组织的同时喷出氩气从而隔绝周围空气,减少组织的氧化、炭化(烟雾、焦痂、异味)。
图2-21 氩气刀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