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儿童伤害报告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一章 总  论

一、背  景

伤害是指由于机械能、热能、电能、化学能以及电离辐射等物质以超过机体总耐受程度的量或速率急性作用于机体所致的急性损伤,也包括在某些情况下(如溺水和冻伤),由于氧气或热能等生命基本物质缺乏所导致的急性损伤 [1]。2014年全球疾病负担研究合作组发布数据指出,2013年全球因伤害导致的死亡人数为478.7万人,占总死亡人数的8.7%,是第四位死因 [2]。2014年我国监测数据(不包括港澳台地区)显示,中国人群伤害总死亡率为49.7/10万,占全死因构成的7.7%,是中国人的第五位死因。
根据联合国 《儿童权利公约》中的定义,儿童指年龄未满18岁的人。维护儿童健康是国际社会的共识,联合国 《儿童权利公约》明确提出,缔约国应确认每个儿童均享有固有的生命权,要最大限度地确保儿童的存活与发展。伤害是影响儿童健康的主要问题,全世界每年约有57.7万0~14岁儿童死于伤害和暴力,其中由溺水、道路交通伤害、跌落、中毒、烧烫伤等非故意伤害致死比例接近90%。因此,减少儿童伤害是各国履行 《儿童权利公约》以及实现千年发展目标的优先领域。中国是 《儿童权利公约》缔约国之一,根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18岁以下儿童人数是2.79亿,约占全国人口总数的21%;维护与促进我国儿童健康不但是中国政府的重要职责,对提高全球儿童健康水平也具有重要意义。2011年国务院颁布了 《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11—2020年)》,明确提出 “要将儿童伤害死亡率在2010年基础上下降1/6”。
作为落实 《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11—2020年)》的基础性技术报告,本报告将对中国儿童伤害流行情况及防控现状进行系统的描述和分析。本报告所用数据(不包括港澳台地区)主要包括:全国疾病监测系统(DSP)(2004—2014年)数据、全国妇幼卫生监测系统数据、2008年全国大中学校学生健康危险行为调查数据 [3]、2006年全国第二次残疾人抽样调查数据、全国伤害医院监测数据 [4]以及江西省 [5]、北京市 [6]、广东省 [7]的伤害流行病学调查数据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