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律失常介入诊疗培训教程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十、电生理检查中常用的药物

1.异丙肾上腺素
异丙肾上腺素见效快和半衰期短,是电生理检查中最常用的药物。异丙肾上腺素是纯粹的β受体(β 12)激动剂,具有强大的正性肌力和正性频率作用(β 1作用),即增加心肌收缩力、提高心率作用和微弱的扩血管作用(β 2作用),无α和多巴胺受体作用。异丙肾上腺素具有诱发心律失常的作用。由于此药具有增加心肌收缩力和增加心率的作用,因此增加心肌耗氧量,加重心肌缺血。静脉用此药提高基础心率后,缩短了心脏各系统组织的不应期,提高心肌和传导系统传导能力,电生理检查时常用此药增加室上性和室性心律失常的诱发率,和验证导管消融是否成功。用法:开始时以0.5μg/min,根据血流动力学和心率的反应增加到5μg/min。禁用于冠心病和高血压的患者。
2.阿托品
对于有高血压和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同时无青光眼、前列腺肥大等禁忌证的患者可用阿托品代替异丙肾上腺素,以增加心律失常诱发率。
3.ATP/腺苷
ATP/腺苷具有强有力的扩张冠状动脉的作用,同时具有强大的和复杂的电生理作用。临床上主要用于终止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其急性终止率达90%~100%,其转复室上性心动过速疗效与维帕拉米相似。由于ATP或腺苷半衰期短、代谢快、副作用小、可反复使用的特点,主要对房室结和窦房结有短暂抑制作用,同时可能缩短心房肌的不应期和房室旁路的不应期,对心室肌几乎无影响。ATP用作心动过速鉴别主要是利用其明显短暂的负性房室结传导作用,而房室结是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最薄弱的环节,同时心动过速发作时房室关系或有无室房传导也是判断室上性类型(房速、房扑或阵发室上性心动过速)或室速的重要依据,所以ATP或腺苷是电生理检查中常用的药物之一。由于ATP注射体内后迅速代谢成腺苷,所以其作用与腺苷相似,且性价比好,国内常用ATP,临床医师用药经验丰富。ATP在电生理检查时主要用于下列几个方面:①隐性预激综合征患者,大多数显性预激(WPW)综合征的患者在窦性心律时表现为PR间期缩短、预激波(δ波)和宽QRS波,但有些患者虽然有房室旁路前传但可能仅表现为很小程度的预激或无预激波。这些患者用ATP短暂阻断房室结后,心室预激成分加大,预激波更加显明,从而得以明确诊断和定位。②对于隐匿性间隔旁路患者,由于逆传偏心型传导现象不明显,很难与房室结折返型室上性心动过速相鉴别,用ATP后如不能阻断室房传导,说明间隔房室旁路的存在。但有部分患者ATP不能阻断房室结快径,因此,用于间隔房室旁路的诊断有一定的假阳性。③宽QRS心动过速伴1∶1室房逆传时,需要对室速与室上性心动过速伴差异传导进行鉴别。对绝大多数器质性心脏病,ATP不能终止持续性室速。但可以终止部分无器质性心脏病伴左右束支传导阻滞室速,这些心动过速常被运动或儿茶酚胺诱发,被β受体阻滞剂、非二氢吡啶类钙离子通道阻滞剂和钾通道开放剂抑制。在电生理检查时,快速推注ATP后,阻断室房传导而心动过速持续存在,诊断为室速。如果心动过速被终止,则多数诊断为室上性心动过速,但不能排除部分无器质性心脏病特发性室速。④房性心动过速伴1∶1房室传导,房性心动过速对ATP作用反应不一,静脉注射ATP后心动过速不终止,出现不等比例的房室传导,有助于房性心动过速的诊断。但部分房性心动过速能被ATP终止。有报道ATP只能终止非折返性房速(自律增加或触发活动),但不能终止折返性房速。⑤房室结双径路电生理,存在房室结折返型(普通型由慢径前传和快径逆传)心动过速患者窦性心律时用ATP,76%显示房室双径路特征。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消融慢径后,96%患者双径路特征消失。慢径改良后60%双径路特征消失。ATP试验用于房室结折返消融后复发预测,房室结折返消融后仍然有心悸,如果消融前有双径路特征消融后ATP试验双径路特征消失,强烈提示心悸症状与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的复发无关。⑥房室旁路导管消融终点判断,显性或隐性房室旁路消融后如果没有完全阻断只是损伤,用ATP后原来消失的预激波可重新出现,有些前传阻断但逆传仍然存在,如果消融前通过房室旁路传导很好,消融后用ATP后室房逆传消失(室房分离),说明房室旁路消融成功。但部分房室旁路如慢旁路也能被ATP阻断。所以,在电生理检查时,用ATP作诊断和鉴别诊断时,有一定的假阳性和假阴性,应视具体情况作合理解释。
(单其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