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神经外科学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六章 X线成像技术

概述
头颅平片(radiographic examination of skull)是用X线检查颅内病变的最基本方法,可为某些颅脑疾病诊断提供重要的信息,并为进一步检查提供依据。它主要适用于①头颅先天性疾病,如形态、大小畸形等;②颅骨病变,如炎症、肿瘤及肿瘤样病变;③外伤;④颅内异物定位,如电极片、金属异物等。但头颅平片检查的敏感性较差,因此有较大的局限性,检查阴性者并不能排除颅内病变。
常规头颅平片包括头颅后前位及侧位。良好的后前位片,要求端正,岩骨锥和内听道正好与眼眶重叠,矢状缝和鸡冠结构位于正中。后前位可观察到颅骨正常形态,颅腔大小,以及内听道的形态。良好的侧位片要求两侧中颅窝、前床突和内外耳孔彼此相互重叠,侧位片尤其可观察到蝶鞍的形态,以及前中后颅窝的关系,颅缝,血管压迹,脑回压迹,以及钙化松果体的位置。由于颅骨结构复杂,常相互重叠,因此常需特殊位置作补充。如颏顶位(颅底位)用于观察颅底结构,30°额枕位(汤氏位)用于观察后颅窝等。
脑室造影是将气体或碘剂直接注入脑室内以显示脑室的检查方法,目的是使脑室与蛛网膜下腔显影,根据脑室及蛛网膜下腔的位置进行脑内结构的定位,或根据其位置及形态变化确定病变的位置和性质。由于其创伤性,并发症多,以及CT、MRI等影像技术的发展,现已很少应用。
(于爱红)
第一节 C形臂成像
一、C形臂透视机的组成
一部C形臂透视机由X线管、C形的弓臂、增强器、脚踏开关、控制面板及计算机处理的影像显示系统组成(图6-1-1)。在C形臂透视机中,一束射线通常从下面穿透组织,把影像送到增强器,然后图像就可以呈现在显示器屏幕上,同时它还可以在不同的方向上旋转,以便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物体。控制面板的功能键可以调整图像的生成和质量。图像系统不仅能显示透视图像,而且还能储存图像,以便对比、浏览和转存。
图6-1-1 C形臂的组成展示图
(照片由北京西典门诊提供)
二、C形臂成像图像的特点
1.C形臂成像的实质是X线成像,X线图像属于灰度成像,是由黑到白不同灰度的影像组成。这种灰度成像是通过密度及变化来反映人体组织结构的生理和病理状态。
2.人体组织结构的密度与X线图像的密度不同。前者是指人体组织单位体积物质的质量,后者是指X线图像上所显示影像的黑白程度。两者之间又有一定的关系,即物质的密度越高,比重越大,吸收的X线量就越多,在图像上呈白影。相反,物质的密度越低,比重越小,吸收的X线量就越少,在图像上呈黑影。在临床工作中,描述图像上组织结构黑白程度时,通常以低密度、中密度和高密度来表示,相对应的分别为黑影、灰影和白影。图像上所示影像密度的高低与组织结构类型有关,还与其厚度有关。组织和器官发生病变时,X线图像上可显示原有的密度发生改变,可称之为密度减低或密度增高。
3.X线图像是X线束穿透某一部位内不同密度和厚度组织结构后的投影总和,是该穿透路径上各个结构影像的相互叠加。这种叠加的结果可使一些组织结构或病灶的投影因累积增益而得到很好的显示,但也可使一些组织或病灶的投影被覆盖而影响显示。
4.C形臂显示的图像属于数字化X线图像,可以在显示器上改变影像的灰度和对比度,从而使组织结构及病灶得到最佳显示。
三、正常脊柱影像特点
C形臂在脊柱相关慢性疼痛诊疗中的作用至关重大,脊柱的平片不能直接显示椎间盘、脊髓等软组织密度的影像,但能提供颈、腰椎骨性结构情况,包括颈腰椎骨质改变和顺序改变、椎管前后径、椎弓根间距、椎间孔大小改变、韧带钙化等,从而间接推断脊髓和神经根的异常。因此熟悉正常脊柱的影像特点必不可少。
(一)颈椎正位
颈椎正位片,可显示椎弓根、钩椎关节、横突、棘突、气管等。椎弓根类圆形高密度影,投影在椎体外部,椎弓根间距自上而下逐渐递减,上部颈椎椎弓根常显示不清。颈椎椎体上缘呈浅杯状凹陷,其两侧的唇状骨缘形成钩突,与上位椎体下面侧方的斜坡相应钝面构成钩椎关节(亦称Luschka关节)。钩突的前外部为椎动脉、椎静脉及包绕的交感神经丛,外后侧参与构成椎间孔的前壁,有颈神经根通过,因此钩突的退行性增生常可引起相应的临床症状。第7脊椎横突向下倾斜,第1胸椎横突向上倾斜。棘突为中线上卵圆形影或叉状影。
(二)颈椎侧位
可显示颈椎顺列、椎体、椎间隙、关节突关节(椎间关节)、棘突等(图6-1-2)。椎体呈长方形,从颈椎、胸椎到腰椎逐渐增大。椎体前缘、椎体后缘和棘突前缘皮质线的连线呈自然连续的弧线。上、下关节突构成的关节突关节(椎间关节)呈自前上向后下斜行的透亮线影。枢椎棘突较其上方的寰椎后弓和下方的颈 3棘突突然显得肥大,颈 7棘突最长。
图6-1-2 颈椎侧位片
(三)颈椎斜位
由于椎间孔位于正中矢状面的45°处,向前开放,由于颈椎的形状和重叠,椎间孔还向下15°。因此为了“展开”并在X线片显示颈椎间孔,需要采用45°斜位,同时X线束向头侧15°。左后斜位时,显示右侧小关节及椎间孔,反之,右后斜位时显示左侧者。可以清楚地看到关节面及关节突起有无骨折和脱位。椎间孔略呈倒置的泪滴状,上部较宽而下部较窄,椎间孔内含神经根袖和脂肪(图6-1-3)。
图6-1-3 颈椎斜位片
(四)颈椎张口位
观察寰枢椎时必须用张口位,齿状突直立而显示清楚(图6-1-4)。寰椎前弓与齿状突重叠,前弓影像较浅,与侧块相连,后弓与横肋突相连。注意齿状突与寰椎侧块之间的距离及寰枢关节间隙的大小。一般齿状突与寰椎两侧侧块间的距离应相等,但有时由于关节松弛而致齿状突偏于一侧,如不合并其他异常,则不一定是病理现象。
图6-1-4 颈椎张口位
(五)胸椎正位
由于胸椎的自然后凸及椎体边缘互相重叠,多数椎间隙看清。椎体的厚度应一致,胸椎横突较短,棘突可见于脊柱中线。
(六)胸椎侧位
椎体呈四边形,椎间隙较易看清,棘突向后下突出,横突则呈轴位。胸椎呈轻度后凸,椎管亦是如此。
(七)腰椎正位
腰椎构造同胸椎,但体积更大,椎间隙亦较宽。两侧横突应对称等长,棘突轻度下斜,因此,其尖端投影于所属椎体略下方,与下一个椎体相重叠。棘突间距离大致相等。上下关节间隙均清晰可见,在椎体边缘间画横线时,椎间隙上、下两线应互相平行,各椎体及其椎间盘(椎间隙)的厚度大致相等(图6-1-5)。
图6-1-5 腰椎正位片
(八)腰椎侧位
侧位像椎体呈四边形,分析椎体与椎间隙的形态、大小比正位容易,整个腰椎呈轻度前凸,需注意各个椎体的序列(图6-1-6)。两侧上下关节突可以看出,但会有一定的重叠,棘突稍向后下方倾斜,至第四、第五腰椎棘突接近水平。
图6-1-6 腰椎侧位片
(九)腰椎斜位
任何骨及其组成在斜位像上都比常规的正面或侧位像上难于识别。椎骨也不例外,然而腰椎的斜位像却有助于观察。在良好的45°斜位像上,腰椎呈现一个“Scotty狗”的影像(Brown RC和Evans ET,图6-1-7)。狗的头和颈部可能是最容易识别的结构,颈部是椎弓关节突部,狗耳是上关节突,眼睛由椎弓根构成,横突形成狗鼻子,下关节突形成狗前腿。另外椎弓峡部裂在这一位置最容易显示。
图6-1-7 腰椎斜位显示“Scotty狗”的影像
四、C形臂下造影
人体内有些组织和器官缺乏自然对比,用X线片检查无法显示它的内在结构,需要引入一种高于或低于它本身密度的物质以造成对比,这种方法称为造影。在脊柱相关慢性疼痛的诊疗中常用的造影有:
硬膜外造影:
可以显示硬膜外显像情况和神经根走向,对硬膜外注射以及经椎间孔硬膜外注射有确切的指导作用。
椎间盘造影:
将对比剂直接注入椎间盘髓核内,以显示椎间盘髓核的形态变化,为椎间盘髓核本身的退变及其引起相关腰痛的定位和定性诊断提供可靠的证据。
脊神经根造影:
神经根造影可以选择性地只显示某一个脊神经根,对于某些复杂的腰腿痛病例来说可以起到进一步鉴别诊断的作用。
临床上在进行脊柱相关慢性疼痛的注射治疗过程中,为了确认穿刺针的位置,经常会打造影剂,C形臂下透视确认位置,常用的有骶管造影、骶髂关节造影、膝关节腔造影等。
五、总结
C形臂的实质是X线成像,其特点决定了它只能显示二维的图像,有一些报道和研究将C形臂与手术导航系统相连进行骨科、介入科的相关手术指导,但随着术中CT、O形臂以及导航系统的不断发展升级,术中三维重建、与导航无缝连接、无射线暴露下实时指导手术等均有了飞速的发展并在临床上得到广泛的应用。然而C形臂具有轻便、快捷、实时、高效等优点,其将会继续在慢性疼痛疾病相关诊疗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朱宏伟 张晓磊)
第二节 O形臂成像
一、O形臂影像系统简介
O形臂(O-ARM)影像系统是专为手术室环境手术应用而设计的可移动X射线系统。该系统提供基本的透视、多平面2D影像和3D影像,其中3D影像可以提供三个正交视图(轴位、矢状位、冠状位)的快速3D重构显示。
(一)O形臂的组成
O形臂影像系统由两个主要组件组成:O形臂底盘和移动影像站(MVS),两种装置通过单芯电缆内连,提供电源和信号数据。
O形臂底盘的主要组件是台架和机柜。台架组件包含内圈、X射线发生器(源)和平板X射线探测器的转子装置。外部台架组件包括一个伸缩门,可以打开使患者通过,走向手术台,可使用无菌盖布(图6-2-1)。包含LED的光圈,可指示X射线源和探测器的位置。机柜提供X射线控制用户界面,称为悬垂控制面板,自动运动控制装置,电动化机械组件和包含电池电源的贮能元件。通过悬垂控制面板,可以将自动控制台架组件进行精密的纵向、侧向、向上、向下、摆动和倾斜定位。
图6-2-1 O-ARM的组成图例
(照片由北京西典门诊部提供)
移动影像站可以在手术期间提供图像处理机和用户界面。平板监视器可以高清晰度显示活动和存储的图像。根据不同的X射线采集模式,监视器上的影像将在2D模式的双影像显示、多2D模式的四影像显示和3D模式的三正交影像显示之间进行切换。标准键盘可使用户向影像站输入患者数据、添加注释等。
(二)O形臂的X射线类型
O形臂系统使用的两种X射线类型是:脉冲透视和脉冲曝光。
脉冲透视模式包括标准透视和高级透视,用于生成2D和2D多平面影像。
脉冲曝光透视法用于3D影像,时间限于每次面板扫描13秒,减少动态模糊。
(三)O形臂的运行模式
O形臂影像系统提供三种运行采集模式:
2D透视模式(2D)、多平面2D模式(M-2D)和3D模式(3D)。通过位于O形臂底盘上的悬垂控制面板、MVS键盘或无线鼠标可以选择每种模式。通过与机架连接的手动或脚踏开关可以激活每种模式。
2D透视模式:
采集模式使用脉冲X射线,提供高分辨率实时患者影像。
M-2D模式:
在此种采集模式下,可以存储或预置多达四个单独的台架位置和相关的透视设置,供操作员调用。第五个预定位置用作“停放”定位,使台架远离外科医师工作区域。
3D模式:
通过360°旋转台架转子,可以创建一系列的脉冲X射线曝光,系统可存储曝光,重建算法,生成患者相关解剖部位的三维影像。此时在MVS监视屏可以显示轴位、冠状位和矢状位正交平面的高分辨率影像。
(四)O形臂的其他功能
患者测验数据功能:
通过MVS键盘访问,本菜单可输入患者的测验信息和有关医师信息,从而将患者影像集成到保存的测验记录,存入系统数据库。系统还可以重新调用每个患者的全套测验记录,该记录列举了每项已经执行的研究。选择特定的系列影像,影像将出现在监视屏的左侧窗格内。选择的影像可以DICOM格式导出到本地,保存到快照文件,然后下载到外部存储器,或发送到视频图形打印机,在胶片或纸张上打印出来。
DICOM导出功能:
O形臂影像系统可以导出数字化2D和3D影像,以医学(DICOM)格式,通过网络传送到DICOM服务级用户,功能相当于图像档案和通信系统(PACS)服务器或其他DICOM装置。DICOM影像可以从MVS用户界面中导出。
通过外存储装置的导出功能:
O形臂影像系统也可将MVS监视屏上出现的任何影像保存到快照文件。“快照”然后可以传送到CD或USB闪盘。
视频图形打印功能:
位于MVS中的打印机,作用相当于视频图形打印机。它可以将MVS监视器活动窗格上出现的任何影像打印到透明胶片或纸张。
影像指导手术功能:
Medtronic Navigation提供一个可选功能,可使O形臂影像系统连接Medtronic影像指导手术(IGS)系统,使IGS用于整形外科和其他相关手术。
二、O形臂的辐射
自从O形臂投入临床使用的第一天起,人们就开始关注其辐射量。根据文献报道,O形臂在使用过程中对于患者的辐射量要小于CT对患者的辐射量。因为O形臂可以在手术开始前对患者进行三维扫描,然后把相关信息传入导航,手术过程中不需要再次曝光,因此对于医护人员来说实现了零辐射或微量辐射。即便如此,医护人员对于其辐射应该做到足够了解、充分防护。
三、总结
O形臂与导航的无缝对接使其得到了更广泛的应用与发展,但在临床应用当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其三维成像只能针对特定的体积范围内的结构;其对于软组织的显示清晰度需要进一步提升等。相信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以及人们认识的不断提高,O形臂会对外科手术提供更大更多的帮助。
(朱宏伟 张晓磊)
第三节 CT成像技术
计算机X线断层装置(computed tomography,CT)由英国工程师Hounsfield 1969年发明,它是继1895年伦琴发现X线以来,X线诊断方面划时代飞跃。CT自发明以来就在神经系统疾病诊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一、CT的基本结构与成像原理
(一)CT的基本结构
常规CT或性能优越的螺旋CT都包括以下几个重要组成部分:
1.高压发生器
为X线的产生提供一个稳定的直流高压。稳定的高压是CT成像的重要基础之一,因为高压值的大小直接影响X线能量值的变化,而X线能量与吸收系数关系密切,只有在X线能量稳定的情况下,才能准确反映被扫描物体的X线吸收系数。
2.X线管球
作为CT扫描用的X线管与一般X线管相同,是高度真空的二极管。分固定阳极和旋转阳极两种。固定阳极由于热负荷不足,不能耐受阳极产生的高热,已被旋转阳极管球淘汰。高档螺旋CT机管球由石墨或金属陶瓷组成,热容量更高,适于长时间连续扫描。
3.探测器
分固体探测器和气体探测器。一、二代CT的探测器由碘化钠晶体与光电倍增管组成。碘化钠晶体探测器对X线的敏感度比胶片大100倍,后来改用氯化钙晶体和锗酸铋晶体,这些晶体在X线照射时,产生与X线量成比例的可见光线,经光电倍增管放大,并由光能转为电流作为扫描信息输入计算机。晶体中常放入微量的增光或减少余辉的激活物质。三、四代CT装置的探测器主要用氙气电离室或锗酸铋晶体和光电倍增管组成。一般而言,固体探测器较高压氙气探测器性能好。目前,性能先进的CT多采用高效的稀土陶瓷探测器,可降低球管曝光量,保护球管延长寿命,并可维持更长时间扫描。
近几年CT设备的发展主要表现在探测器性能的不断改进,如单层螺旋CT探测器只有一排,而多层螺旋CT的探测器可为几排、数十排甚至更多。
4.准直器
CT扫描时,X线束的准直与否影响X线照射量及重建图像质量。使用较大焦点的管球,半影大,需用准直器;性能优越的小焦点管球,半影小,已无使用准直器的必要。
5.电子计算机
是CT机的中枢,用以数据处理、图像重建、图像显示等多种用途。性能优越的CT,除对球管、探测器有很高要求外,计算机系统的功率也十分关键,它的外围系统中的资料存储设备用以存储包括扫描和维修检测的各种程序指令,可用来存储扫描图像的数据。图像照相系统用以拍摄扫描图像,有多幅照相机和激光照相机。操作控制台可操纵整个系统完成CT检查。
6.图像贮存、显示和记录部分
包括磁盘或光盘,磁带或软磁盘,显示器和照相机等,可用来存储扫描图像的数据,显示、拍摄扫描图像。
CT设备的技术进展主要集中在高功率的球管、探测器和电子计算机数据处理系统方面。如多层CT探测器的材料多为稀土陶瓷,其稳定性好,光输出率高,余辉短暂,X线利用率高。64层螺旋CT探测器的宽度已达40mm。目前球管的发展趋向于大功率高毫安输出球管和高散热率低毫安输出球管。电子计算机数据采集和传输,后处理重建和存贮效率都有了飞速的提高。
(二)成像原理
X线束对人体所选层面从多个方向进行扫描,由探测器收集到许多透过所扫层面不同强度的X线,经模/数转换器转换成数字,输入计算机储存和运算,而得到该层各单位容积的X线吸收值,并排列成数字矩阵。这些数字可储存于磁盘中,数字矩阵经数/模转换器于阴极射线管影屏上转成CT图像,即该层的横断面图像,图像再摄于胶片上。
二、检查方法
(一)普通扫描
也称平扫,指不用造影增强或造影的普通扫描,一般都先做平扫。对于急性颅脑外伤,急性脑卒中,先天畸形等患者,一般只做平扫检查。
(二)造影增强检查
是指先经静脉注入水溶性碘造影剂,然后再行扫描的方法。当病变组织与正常组织X线吸收系数差别小而CT上难于显示时,应用造影增强扫描,可使病变组织与正常组织间吸收差别增高,从而提高病变的显示率。
适用于脑瘤、脑梗死、脑脓肿,外伤患者平扫表现正常以及怀疑血管性病变的蛛网膜下腔出血等患者,多做平扫后的增强扫描。脑瘤患者术后可直接行造影增强检查。
(三)特殊检查
1.薄层扫描
指层厚5mm以下的扫描,可观察病变细节。立体定向CT定位常采取薄层扫描。功能性立体定向手术,有时采用2mm或更小层厚的连续扫描,需要时还可将轴位图像进行矢状位或冠状位重建。需要强调的是,重建图像具有几何图像扭曲效果,因而会增大测量误差,因此重建图像不适合脑内较小核团的定位。
2.重叠扫描
指在依次进行横断面扫描时,层间间隔小于层厚的扫描方法。对鞍区及后颅凹肿瘤有诊断价值。优点是减少部分容积效应,减少病灶的漏诊;缺点是扫描层面增多,照射量加大。
3.脑池造影扫描
是指经蛛网膜下腔注入造影剂或气体充盈脑池后再行扫描的检查方法,可清楚显示脑池,对桥小脑角区、脑干及鞍上池区域的病变,可起辅助诊断的作用,造影后不同时间扫描,还可观察脑脊液的动力变化。由于为侵入性检查,此方法现已很少应用。
三、螺旋CT
(一)螺旋CT的原理
螺旋CT设计原理与机械构造有别于常规CT,常规CT机X线管与扫描架外的高压发生器之间,探测器与计算机数据采集系统之间,都是通过电缆连接的,X线球管与探测器每绕患者一周就必须反向回转一次,以避免电缆缠绕。这就要求X线球管与探测器作反向运动,每次扫描就必须花费一定时间进行启动、加速、匀速取样、减速、停止过程,因此常规CT机的扫描时间受到限制。
螺旋CT采用了滑环技术,其X线球管与高压发生器的电源,探测器与计算机数据采集系统都通过滑环和电刷连接,无电缆缠绕之忧,减少了CT扫描时X线球管与探测器必须在二次扫描间作反向运动的时间。这就允许X线球管与探测器绕患者不断旋转的同时,球管连续产生X线,数据采集也同时进行,而患者则卧于检查床恒速移动,穿过扫描架,导致X线束以螺旋形方式穿过患者,对感兴趣区进行容积扫描和采样,然后通过图像重建方法把容积数据转变为像常规CT一样的横断面图像。图像的质量受层厚、床移动速度、螺矩和内插方式等扫描参数的影响。
多层螺旋CT(multislices spiral CT,MSCT)或称多排探测器CT(multidetector CT,MDCT)代表着CT技术的突破,它不仅有最佳的容积数据三维显示,而且从一个横断面技术转变成一个真正的可以任意切面的三维成像。多层CT采用2个或更多的平行探测器阵列,利用同步旋转管球和探测器阵列技术装备而成,与单层CT相比,其核心变化体现在探测器构成和数据采集系统。MSCT在Z轴上设有多排探测器,并有多个数据采集系统。多层CT为临床诊断带来了巨大的好处:它可减少扫描时间,降低层面的准直,显著增加扫描范围。对于同样的原始数据的层厚进行回顾性重建,提高了空间分辨率和时间分辨率,改善了三维图像质量,使CT功能成像、心脏成像、CT血管成像等一大批新的技术在临床广泛开展。
(二)后处理重建技术
基于螺旋CT扫描技术为基础的诊断工作站,是一个强大的计算机系统,它强大的三维成像处理、分析功能对临床疾病的诊治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1.多平面重建技术及曲面重建
多平面重建技术(multiplanar reconstruction,MPR)解决了传统CT只能对人体长轴作横断面扫描的不足,通过横断面图像上按要求任意划线,然后沿该划线将横断面上二维体积元层面重组,即可获得该平面的二维重建图像。主要包括冠状面、矢状面和任意角度斜面图像,多方位、多角度地观察病灶,把复杂部位的病变充分暴露出来。
曲面重建为多层面重建技术的延伸和发展,用于行径扭曲的血管、支气管等结构,在MPR基础上,沿感兴趣组织划曲线,将沿曲线的体积元资料重组,便可获得曲面重建图像。它可将扭曲、重叠的血管和支气管等伸展拉直,展示在同一平面上。需注意的是曲面图像上的空间关系并不能反映真实情况。
2.表面遮盖法重建技术(surface shaded display,SSD)
按表面数学模式进行计算处理,将超过预设的CT阈值的相邻像素连接而重组成图像,图像表面有明暗之区别。该技术广泛应用于骨骼系统,如颅面部、骨盆、脊柱等解剖结构复杂部位,空间立体感强,利于病灶定位,还可应用于空腔结构的显示,如支气管、血管和胆囊等。
3.腔内重建技术
是计算机技术与三维图像相结合的产物,它是利用计算机软件功能,将螺旋CT容积扫描获得的图像进行后处理,重建出空腔器官表面的立体图像,类似纤维内窥镜,又称为仿真内窥镜技术。适于对喉、气管、支气管、结肠、鼻腔、鼻旁窦,甚至主动脉腔壁的观察,用于不能承受纤维内窥镜,以及纤维内窥镜无法到达的管腔,如阻塞远端、声门结构以下,血管、鼻旁窦内腔等的观察。
4.其他重建技术
容积重建(volume rendering,VR)可获真实的三维显示图像,它将每个层面容积资料中的所有体积元加以利用,可根据要求任意显示高密度的血管或较低CT值的肿瘤灶和小血管。Ray sum重建,对所选择的三维组织或物体内所有图像进行投影,相当于模拟数学X线图像,可观察内部结构,类似于透明法图像,可应用于胆囊、结肠和输尿管等空腔脏器。
(三)CT新技术的临床应用
1.CT血管造影
CT血管造影(computed tomographic angiography,CTA)是血管造影技术与CT快速扫描相结合的一种技术,多用于颅脑及腹部CT血管显影,随着螺旋CT的出现,这项技术进一步完善和发展。多层螺旋CT能在血管内造影剂高峰期快速获得大量薄层图像,并采用SSD、最大密度投影等重建方法,显示血管的解剖细节,对神经血管性病变的诊断有重要价值。如颅内动脉瘤,CT血管造影可充分显示瘤体的三维结构,并可了解动脉瘤内有无血栓形成和夹层;对于颅内肿瘤性病变,CT血管造影可估计颅内肿瘤与血管的关系,为临床治疗提供重要信息。
2.CT灌注成像
CT灌注成像(CT perfusion imaging,CTPI)的理论基础为核医学的放射性示踪剂稀释原理和中心容积定律。Miles等认为,碘造影剂与放射性示踪剂具有相同的药代动力学,因此放射性核素的示踪原理可用于动态CT的研究。CT灌注是基于静脉内团注造影剂后分析动脉、组织以及必要时包括静脉之间强化的关系,以了解该层面组织脏器的灌注情况。经静脉注射对比剂,同时对选定的某一层或多层进行动态扫描,获得该兴趣层面内每一像素的时间-密度曲线(timedensity curve,TDC),其变化反映的是对比剂在该器官中浓度的变化,即碘聚集量的变化,从而间接反映组织灌注量的变化。根据该曲线利用不同的数学模型,计算出血流量(blood flow,BF)、血容量(blood volume,BV)、对比剂平均通过时间(mean transit time,MTT)、对比剂峰值时间(time to peak,TTP)、表面通透性(permeability surface,PS)等灌注参数,并给色阶赋值,形成灌注图像,以此来评价组织器官的灌注状态。CT灌注成像技术已广泛用于临床,如肿瘤灌注成像、脑缺血性疾病灌注成像、心肌灌注成像、肺栓塞灌注成像、肾脏缺血性疾病灌注成像、正常肝脏与肝硬化的CT灌注测量等。肿瘤CT动态增强和灌注成像指标与肿瘤血管生成、肿瘤增殖细胞核抗原等高度相关,因此该方法的应用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于爱红)
参考文献
1.陈克敏.多层CT的进展及临床应用.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2005,25:981-982.
2.吴恩惠等,主编.头部CT诊断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
3.Brown RC,Evans ET. What causes the“eye in the scotty dog”in the oblique projection of the lumbar spine?Am J Roentgenol Radium Ther Nucl Med. 1973 Jun;118(2):435-437.
4.Hu H,He HD,Foley WD,et al. Four multidetector -row helical CT:image quality and volume coverage speed.Radiology,2000,215:55-62.
5.Miles KA,Hayball M,Dixon AK. Colour perfusion imaging:a new application of computed tomography.Lancet,1991,337,643-645.
6.Pitteloud N,Gamulin A,Barea C,et al. Radiation exposure using the O-arm(®)surgical imaging system. Eur Spine J.2017,26(3):651-657.
7.Wei S,Tao W,Zhu H,et al. Three-dimensional intraoperative imaging with O-arm to establish a working trajectory in percutaneous endoscopic lumbar discectomy.Wideochir Inne Tech Maloinwazyjne. 2016,10(4):555-5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