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二节 应激的心理应付方式和防御机制
面对应激源,个体会运用心理应付方式和心理防御机制来缓解过强的应激体验,努力维持正常的心理和生理功能。心理应付方式与心理防御机制的概念有所重叠,分别源于不同心理学派的学术思想。详细了解这些应付方式和防御机制对于认识和防治应激相关障碍是相当重要的。通俗地讲,心理应付方式是意识控制下的反应,防御机制往往是下意识或者潜意识影响下的表现。
一、心理应付方式
应付方式一词源于社会心理学研究,指那些人们有意识采取的活动,如对应激源的主动回避等。心理应付方式用以减轻应激事件引发的强烈情绪和躯体反应对自己所产生的影响,以维持当时的正常生理心理状态(尽管长时间很难做到)。心理应付方式的运用是有意识的活动,与个体的经验有关。
应付方式有两类:问题解决(problem-solving)方式和缓和情绪(emotion-reducing)方式。前者用来改善不利境遇,使其应激强度减低;后者则是改变自己对应激性境遇的反应。
问题解决方式包括:①寻求他人帮助:获得有助于问题解决的信息与建议;②解决问题:制订与实施解决问题的计划;③面对问题:捍卫个人权利或劝说其他人改变行为。
缓和情绪方式包括:①宣泄情绪:向另一个人倾诉并表达出自己的情绪;②评价问题:判断哪些是可以改变的并试图改变之(通过问题解决策略),以及哪些无法改变而需接受;③积极评价问题:认识到难题的积极面,如丢了现在的工作是找到一个更好职位的机会;④回避问题:拒绝去想所面对的难题,避开引起问题的人或能引起回忆的事。
上述应付方式通常在解决问题或缓和情绪方面有一定用处,但并非总是适应性的。适应性良好的心理应付方式通常是有益的,包括求助、积极解决问题,适应和面对现实,发泄或倾诉负性情感,回避痛苦情景,接受或推卸责任等。适应性不良的心理应付方式通常是无益的,如过度使用烟、酒、镇静药等成瘾物质来缓和自己情绪反应或降低自己对应激处境的反应,再如有些人用攻击行为表达愤怒,用自伤或自杀行为等来减轻内心的紧张或表达需要帮助。
上述有益的和无益的心理应付方法都可以缓解即刻的应激反应,但无益的应付方法对于持久的应激反应不但无效,反而损害身心健康。应注意,有时有益的心理应付方法如果长久应用也可能损害心身健康。如回避痛苦情景,在应激早期是有益的,可以减轻过强的痛苦体验,但如果持久使用这一心理应付方法,则不利于个体积极地解决问题或面对现实。因此一个人不仅要有使用应付方式的能力,同时还要能够判断在特定情形下应该运用哪一种应付方式,并及时调整应付方式,使之更加有效。
当同一个人在不同的处境下反复采用某种应对机制时,就构成了所谓的应对风格(coping style)。有些人能根据情况变换自己的应付方式,如在工作中采用问题解决方式去应对,而在身体不适时则会回避问题。还有些人则习惯性地采用不良性应对方式,如在应激压力下反复酗酒或服用过量的药物。国内学者李凌江、张亚林等曾对湖南省城乡社区人群精神应激的应付方式研究发现,社区人群面临精神应激时常用的应付方式依次为“倾诉”“压抑或否认”“超脱”“升华”“消遣”“发泄”“物质滥用”“自我惩罚”,这些应付方式可进一步归纳为言语表达性应付方式、正性行为应付方式、负性行为应付方式三种。
二、心理防御机制
心理防御机制源于精神分析学派,最先由西格蒙·弗洛伊德在《日常生活精神病理学》一书提出,用以解释人们的口误和记忆减退,后由其女儿安娜·弗洛伊德(1936)详细阐述。心理防御机制是消除外在应激源以及内心冲突所致焦虑等不愉快情感成分的潜意识心理过程,往往被个体不自觉地运用来缓解心理应激体验,即人们并非有意采用而是意识不到自己的真实动机,尽管以后可能会通过内省或者他人的解释而对之有所察觉。心理防御机制在理解人们处于压力下的日常行为诸多方面是有价值的,特别是罹患躯体或精神疾病者。下面通过举例来说明这些主要的防御机制。
1.压抑(repression)
指将那些为社会伦理道德所不容的,也即意识所不能接受,超我所不允许的冲动、欲望,在不知不觉中抑制到无意识之中,使自己不能意识到其存在。压抑是最基本的一种心理防御机制。如对孩童时期遭受的性虐待等特别痛苦经历的回忆可能多年来一直被拒于意识之外;再如一个想逃学的来访者,总是自己制造伤病,结果不能上学,但自己并不能认识到自己的这种想法。
2.否认(denial)
指一个人的言谈举止看起来好像完全没有意识到一些本来他应当知道的事,与压抑的概念相关。如一个得知自己可能将死于癌症的人,可能表现如常,就像丝毫不知自己的病情一般。在这一例子里,否认是适应性的,因为其有助于减轻抑郁;但若在疾病早期,否认则是适应不良性的,因为其可能会阻碍患者去寻求帮助、拒绝必要的检查和治疗;再如拒绝承认亲人的亡故,仍坚持说其未死。
3.置换(displacement)
指将本来与某人、某物或情境有关的痛苦情绪转移到另一较少引起痛苦的替代对象上。日常所说的“迁怒”就是该机制,通过迁怒可减轻感情上的痛苦。如丧妻之人可能会责怪医生未能尽心治疗,用以避免妻子去世前自己因忙于工作疏于照顾而产生的自责;再如恐惧症来访者所怕的对象大部是正常人不值得恐怖的对象,原因是在无意识中将真正恐惧的对象置换为不值得怕的对象。
4.投射(projection)
指把相似于自己的想法或感受赋予他人,用以使自己的想法或感受更容易被接受。如一个人厌恶某个同事,他可能把类似的感受也赋予对方,认为对方不喜欢自己,这样他就能接受自己这种对同事的厌恶感;又如一个自私自利的人会经常说“人都是自私的”。
5.内向投射(introjection)
与投射相反,指将本来指向外界的敌视、憎恨、伤害等冲动与情感转向自身。如某人对孩子没有考好大学非常生气,但却在不断地谴责自己考试前工作太忙没有照顾好孩子。
6.退行(regression)
指采用一些仅在发育早期阶段才适当的行为,如依赖他人。躯体疾病患者常采用退行机制。退行在疾病的急性期可能是适应性方式,因其能够使患者被动地接受监护治疗和护理措施;但若延续到康复阶段则为适应不良的方式,因其可妨碍患者做自助的努力;再如性变态来访者用幼儿性活动方式来获取成人非常态的性满足,像小儿一样在异性面前裸露生殖器。
7.反向形成(reaction formation)
将意识不能接受的心理内容压抑进潜意识,并以相反的外显行为体现出来。外显行为与内部动机成反比。如对性过分拘谨的态度有时并不总是反映了内心不接受性冲动;再如强迫性个性特征者内心常常怀有无意识的反叛冲动、懒惰、贪婪等,而日常行为则表现为过度有礼、准时、工作狂和吝啬等。
8.抵消(undoing)
指个体违背自己的良心(超我)行事以便把自己从被道德驾驭的感觉中解脱出来。如一位女大学生跟男同学在大学联谊会派对中发生性行为,以证明自己不再是高中时的那种爱伪装讨好人的乖乖女。
9.幻想(fantasy)
指以想象代替个体某些缺陷、满足一些愿望以缓解内心痛苦。幻想内容常与学习经验有关,如儿童时期的幻想偏向于玩具的获得与游戏的满足,青春期少年的幻想则偏向于对英雄的崇拜。幻想可视为一种思维的退化,不必按现实原则和逻辑思维来处理问题。当幻想与现实混淆不清,就会出现歇斯底里、夸大妄想等症状。
10.合理化(rationalization)
指潜意识地为自己某些原本行为提供一种虚假的但可接受的动机解释。如丈夫本因不喜欢妻子的陪伴而独自外出,但他可能会让自己相信妻子是由于害羞而不愿外出;再如来访者考试成绩差,便强调考试时环境不好等理由,以免除因自身努力不够产生的心理压力。
11.升华(sublimation)
指潜意识地把不可接受的冲动转化为某些可以被接受的活动。升华是一种健康、很有建设性的心理作用,能将一些本能冲动或生活挫折中的不满怨愤转化为有益于世人的活动。如将主宰他人的内心需要转化成组织慈善活动(当然慈善活动还有其他各种动机);再如将失恋的痛苦转化成为事业奋斗的力量。
12.认同(identification)
指潜意识地接受他人的某些性格特点和活动,用以减轻分离或丧失所致的痛苦。如一位寡妇可能会承担丈夫以前做过的志愿工作。
13.代偿(compensation)
身体或心理上有缺陷的人可在其他方面力争得到发展,使自卑心理得到代偿,以解除这些缺陷带来的痛苦。如失明的人可努力成为音乐家或某方面的能工巧匠。
(张瑞岭 吕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