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一节 遗尿症
一、概 述
1.定义
遗尿症(enuresis)俗称“尿床”,是指5岁以上或智龄相当于5岁的儿童反复出现发生于白天或黑夜的排尿失控现象,该现象与患儿生理年龄及智力不符,也非服用利尿药或躯体疾病所引起。遗尿可以作为单一症状存在,也可伴有更广泛的情绪和行为障碍。
2.分类
按照是否伴有日间尿路症状,遗尿症可分为单症状性夜遗尿及非单症状性夜遗尿。前者指患儿仅有夜间遗尿,不伴有日间下尿路症状(如尿急、排尿延迟等),也称夜间型。后者指患儿不仅伴有夜间遗尿,还伴有日间下尿路症状。
根据遗尿症发生前患儿小便失控情况,遗尿症可分为原发性遗尿症和继发性遗尿症。原发性遗尿症指患儿自小一直尿床,直至5岁后仍有遗尿现象。继发性遗尿症指儿童已经能够继续控制小便半年或半年以上,但又出现遗尿问题。原发性遗尿症更为常见。继发性遗尿症可发病于任何年龄,但5~8岁最为多见。
根据遗尿症状发生的时间,遗尿症又可分为夜间型、日间型和混合型。夜间型遗尿症,遗尿只发生于夜间;日间型遗尿症,遗尿只发生于白天。三种类型中夜间型遗尿症最为常见。无论何种类型,总体讲,严重的遗尿症昼夜均有遗尿现象。
3.流行病学
遗尿症在儿童中患病率较高。调查显示,不同国家和种族的患病率略有不同。IO Akil等的一项对416名儿童(其中216名男孩,200名女孩)的研究发现白天遗尿患病率为6.7%,夜间遗尿患病率为16.6%,两者共患率为4.1%。Shoba Srinath等对印度的4~16岁儿童进行调查,发现该障碍的总体患病率为6.2%。A.Elbakry等对埃及达卡拉(Dakahlia)8所城市和农村小学共6003名儿童进行了调查,发现夜间型遗尿症的患病率为17.3%,患儿中73.7%来自农村。Butler RJ等对英国4.5~.5岁的13973例儿童的调查发现,4.5、7.9.5岁儿童的遗尿症患病率分别为8%,3%和1.5%。Alexopoulos EI等对525名儿童的睡眠监测的回顾性研究提示伴有打鼾的儿童中67.7%患有遗尿症。Bharat Choudhary等对来自3所小学的1820名学生的调查发现遗尿症患病率为12.7%,而原发性夜间遗尿症的患病率为8.2%。
在我国,文建国等对河南省11799名5-18岁儿童进行调查,发现遗尿症总患病率为4.07%,5岁的患病率为11.83%,12岁降为1.72%,15岁时降为1.21%,男性和女性的患病率均随年龄增加而降低。此外,在台湾和香港调查发现6~12岁小学生中遗尿症患病率分别为5.52%和5.2%。香港另一项研究结果显示,在5、7.5、9.5岁的儿童中每周遗尿超过3次的发生率分别为7%、3%和2%。总体与国外报道结果类似。
遗尿症中男孩更为多见。在DSM-Ⅳ及DSM-5引用的患病率中,5岁儿童患病率为5-10%,男孩为7%,女孩为3%;10岁儿童患病率为3%~5%,男孩为3%,女孩为2%;15岁以上患病率约1%,18岁时,男孩为1%,女孩更少。随着年龄增长和发育成熟,部分患儿的症状会自发缓解,每年的自发缓解率为5%~10%。
二、病因与发病机制
该病发病机制十分复杂,涉及中枢神经系统(若干神经递质和受体)、生理节律(睡眠和排尿)、膀胱功能紊乱、尿动力学、精氨酸加压素分泌成熟延迟以及遗传等多种因素。目前较公认的观点是,中枢睡眠觉醒功能与膀胱联系的障碍是单症状性夜遗尿的基础病因,而夜间抗利尿激素分泌不足导致的夜间尿量增多和膀胱功能性容量减小是促发遗尿的重要病因。也有研究表明低社会经济状态、糖尿病、睡眠呼吸暂停等可能与遗尿症有关。母亲大量吸烟、母孕期小于20岁也增加儿童发生遗尿症的风险。各种应激事件和创伤性经历也与患儿的遗尿症状有关。在日间遗尿的原因有时仅仅是因为儿童不愿如厕、存在社交焦虑或全神贯注于玩乐活动,也可能和破坏性行为障碍有关。
三、临床表现
遗尿症患儿主要表现为在达到能够自行控制排尿的年龄,也即5岁后(对于存在发育障碍的儿童,智龄5岁后),却不能够自行控制小便,而此现象并不是由于服用利尿剂所引起,也不是由于各种躯体疾病或其他精神障碍所致。具体表现可为夜间睡眠中尿湿床单,少数患儿表现为白天控制不住小便而尿湿裤子,或两种情况兼而有之。
长期夜间遗尿常常给患儿及其家庭带来较大的疾病负担和心理压力,对其生活质量及身心成长造成严重不利影响。研究发现遗尿症儿童倾向于内向、忧虑、抑郁及自卑感,有报道遗尿症儿童中难养型比例(30%)明显高于正常儿童(11%);他们也易于合并情绪行为障碍。有研究报道,32%的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符合遗尿症诊断标准,29.6%的选择性缄默儿童存在遗尿症。
四、诊断与鉴别诊断
1.诊断步骤
需对患儿进行客观详细的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和必要的辅助检查,进一步明确诊断,以除外其他躯体疾病如泌尿、神经、内分泌系统疾病引起的遗尿。全面的病史采集可以帮助排除潜在疾病和寻找病因,同时也有助于遗尿症的诊断和治疗。临床上可采用病史采集表及书写排尿日记。最后综合上述结果并结合诊断标准进行诊断。
2.诊断标准
DSM-5诊断标准如下。
(1)不管是否非自愿或故意识,反复在床上或衣服上排尿。
(2)此行为具有临床意义,表现为至少连续3个月每周2次的频率,或引起有临床意义的痛苦,或导致社交、学业(职业)或其他重要功能方面的损害。
(3)实际年龄至少5岁(或相当的发育水平)。
(4)此行为不能归因于某种物质(例如,利尿剂、抗精神病性药物)的生理效应或其他躯体疾病(例如,糖尿病、脊柱裂、抽搐障碍)。
标注是否是仅在夜间:仅在夜间睡眠时排尿;仅在日间:仅在觉醒时排尿;在夜间和日间:兼有上述两种亚型的组合。
DSM-5中“其他排泄障碍”,是指那些临床表现具备排泄障碍的典型症状,且引起有临床意义的痛苦,或导致社交职业或其他重要功能方面的损害,但未能符合排泄障碍类别中任一种疾病的诊断标准。如“低频率遗尿症”或者在急诊室环境下由于信息不足而无法做出特定诊断的情况。
ICD-10精神与行为障碍分类的临床描述和诊断要点中,无具体的遗尿症诊断要点,但指出如果遗尿症伴有某种情绪或行为障碍,只在不随意排尿至少每周数次,而且其他症状随着遗尿而消长时,遗尿症才构成原发诊断。
3.鉴别诊断
躯体疾病所致遗尿症状隐形脊柱裂、泌尿系统感染(尤其女孩)、糖尿病等均有可能导致患儿出现遗尿或小便控制不良现象;其他精神障碍所致遗尿症状严重的精神疾病、严重的发育障碍(精神发育迟滞、广泛发育障碍)均有可能使儿童出现遗尿症状,在应激状况下,儿童也可能出现短暂的遗尿症状。需全面了解病史,进行必要的辅助检查(如放射线、尿常规等)以及全面的精神检查以除外。
五、治疗和预后
遗尿症儿童的治疗需结合患儿的年龄、症状的严重程度、患儿及家长的意愿以及排尿日记等信息综合考虑。在制定积极的临床教育和生活方式指导的基础上,根据患儿的治疗需求制定个体化的治疗策略。在所有的治疗中,有循证医学证据的治疗有去氨基精加压素(desmopressin)及遗尿报警器疗法。它们是目前多个国际儿童夜遗尿指南中的一线治疗方法。可有效治愈大部分儿童单症状性夜遗尿。
1.教育和积极的生活方式指导
对于低龄儿童(如5岁以下)、遗尿对生活影响小的儿童,应首先加强患儿家长的教育,向其讲解关于儿童遗尿症的基本信息。使家长能够运用正确的态度和方法对待和管理患儿,同时还能够使家长积极与医师配合,从而建立起包括医师、家长及患儿在内的良好的治疗同盟,消除不利因素,促进患儿康复。一些患儿仅经生活方式、生活习惯的调整,遗尿症状便可消失。
2.行为及心理治疗
遗尿报警器是利用行为治疗的方法,通过运用条件反射的原理及行为治疗的方法帮助患儿逐渐控制小便,减少遗尿。应先于药物治疗使用。建议在使用前征得儿童的同意和配合。
治疗原理是利用尿湿感应器装置,当患儿尿湿时,警铃报警唤醒患儿起床排尽余尿并清洁床单,通过反复训练建立膀胱胀满-觉醒之间的条件反射,一旦有明显尿意即会醒来,从而缓解遗尿症状。连续使用2~3个月一般可获得满意疗效,直到至少连续14个晚上无遗尿发生才可考虑停用。此期间应每2~3周进行随访。研究表明该治疗的有效率为60%~90%,治愈率高达75%,且复发率低(41%)。对夜间型遗尿症治疗效果最好。若连续使用2~3个月后症状无明显改善,可以考虑停止使用或加用药物治疗。然而由于使用遗尿报警器很容易打扰患儿和家长的睡眠,且起效时间往往较长,因此需要医师与患儿和家长建立起良好的沟通,正确的训练指导是成功的关键。
生物反馈治疗 该方法主要用于存在膀胱功能紊乱,尤其是对合并有功能性膀胱容量减少的患儿常获满意疗效。还有研究报道该治疗对于难治性遗尿症,具有一定疗效。治疗频率一般为每周或每两周1次,疗程至少持续3个月。
其他疗法有膀胱功能训练、责任训练和奖励系统等。然而治疗效果尚不肯定。
3.药物治疗
去氨基精加压素(DDAVP)为抗利尿激素即精氨酸加压素的合成拟似剂,该药有鼻腔喷雾剂和口服片剂两种剂型,均为睡前一次使用,作用时间持续12小时。鼻腔喷雾剂剂量为20-40ug;片剂剂量开始为 0.2mg,可逐渐增加到0.4mg,最大达0.6mg。该药不良反应较小,耐受性较好。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轻度腹痛、鼻出血、头痛、鼻塞。服药期间应定期监测血钠,并注意患儿有无低钠血症、水中毒的症状,如头痛、恶心、呕吐。出现这些症状则应该停药并积极处理。服药后多数患儿尿床频率减少,24.5%~71%的患儿可达痊愈。疗程一般3个月。停药后复发率高达80%~100%。故治疗有效后应继续治疗3~6个月。药物宜逐渐减少,缓慢停用。
当遗尿报警器或DDAVP治疗效果不佳时可考虑使用抗胆碱药物。如奥昔布宁(oxybutynin),起始推荐剂量为2~5mg,年龄较大者可增加至10mg,睡前服用。主要不良反应包括口干、便秘、视力模糊、排尿困难等。需严格在专科医生指导下使用。
三环类抗抑郁药物常见有丙咪嗪、阿米替林、去甲替林等。其中丙咪嗪是既往遗尿症治疗中最常用的一种药物。由于其不良反应较多,目前不常规使用。
有学者认为祖国医学中针灸和中草药等有助于缓解遗尿症状,但尚缺乏充分循证医学证据。
遗尿症预后总体较好,随着年龄增长,多数患儿症状逐渐自发缓解。5~7岁和12岁以后是两个自发缓解的高峰年龄。有研究报道每年有15%的患儿可以自然痊愈。0.5%~2%患儿遗尿症状可持续至成人期。
(李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