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名家名师讲稿丛书第四辑·孙广仁中医基础理论讲稿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四节 中医学的思维方式

讲述内容:
1.中医学思维方式的产生基础。
2.中医学的常用思维方式。
讲述要点和难点:
1.思维方式与世界观的关系。
2.天地人一体的整体思维方式。
3.形象思维方式。
4.辩证思维方式。
5.类推思维方式。
本节内容,原先写作“中医学思维方法的特点”,讲述中医学具有:注重宏观观察,注重整体研究,擅长哲学思维,强调功能联系4个思维方法方面的特点,并且讲述了中医学常用的思维方法如中和思维和类比思维等。现在我主编的《中医基础理论》教材上作了改进,改写为“中医学的思维方式”,重点讲述中医学特有的思维方式,以帮助中医初学者更深入地理解中医,更快地踏进中医学的大门。
本节“中医学的思维方式”,主要讲解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为什么中医学有这样独具特色的思维方式?二是中医学常用的思维方式主要有哪些?
一、中医学思维方式的产生基础
中医学思维方式的产生,来源于中国古代特有的世界观,因为世界观是思维方式形成的基础。诞生于中国古代的精气学说、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等哲学思想,是中国古人建立的独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中医学以精气学说、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等古代哲学思想作为哲学基础,因而培育了中医学所特有的思维方式。
所谓思维方式,是指思维活动中相对稳定的模式、程序和习惯。思维方式是一个民族、一个社会群体或“科学共同体”的共同的思维框架和稳定的思维传统,是这个民族、社会群体或科学共同体“精神遗传”的最根本内容,同时也制约着或影响着人们的认识以及整个思维活动。
世界观是思维方式产生的本原。世界观为人们认识和把握外部世界提供了思维背景和认识框架,从而决定了人们的思维空间和思维内容。如中国古人用精气学说的观点去观察和认识世界,认为宇宙中的一切事物都是由精或气构成的,精或气是构成天地万物包括人类共同的原始物质,因而形成了中华民族传统的天地人一体的思维方式,这与西方的分析性思维方式完全不同。所以,世界观的不同,思维背景和认识框架的不同,必然导致思维方式的差异。
中医学以古代哲学的精气、阴阳和五行等思想,作为中医科学共同体的世界观,因而产生了天地人一体思维方式、形象思维方式、辩证思维方式和类推思维方式等特有的思维方式。
二、中医学常用的思维方式
中医学常用的思维方式,也是特有的思维方式,主要有:天地人一体的思维方式,形象思维方式,辩证思维方式和类推思维方式四种。
1.天地人一体思维方式
天地人一体思维方式,是我们常说的“整体”思维方式,是指无论看待何种事物,都将他们置放到由天、地、人三大要素构成的宇宙框架之中去分析,去衡量,以寻找他们的本质和规律,预测他们的未来变化。
中国先民的天地人一体思维方式可上溯至远古。《夏小正》把一年十二个月中天象、气候、物候、社会活动与农事对应起来,把自然界事物的运动与人类的活动视为一个有机协调的整体,具有天地人一体的思维取向。《周易》以天地人一体的思维方式看待自然环境的变化与人的社会活动的关系。其卦画中的五、六两爻代表天,三、四两爻代表人,初、二两爻代表地,说明天、地、人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但又各具不同的特点和规律。对于人来讲,其行动是否能获取成功,关键看他的行为是否与天地之道相符合。所以《周易·系辞上》说:“天地变化,圣人效之。”
战国时期,道家黄老学说汇集道、法、儒、墨、名、阴阳、农、兵等众家思想精华,明确提出“天地人一体观”。《黄帝四经·十大经》说:“王者不以幸治国,治国固有前道,上知天时,下知地利,中知人事”。天地人一体观,在战国中末期影响了当时各家思想。《荀子·天论》说:“天有其时,地有其材,人有其治,夫是之谓能参”。《周易·系辞下》说:“《易》之为书也,广大悉备。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兼三材而两之”。天地人一体观,一直影响到西汉学术界,战国末期的《吕氏春秋》和西汉时的《淮南子》,都是以天地人一体为理论框架的。
成书于战国至秦汉之际的《黄帝内经》,引进了精气学说、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等哲学思想,培育了中医学的天地人一体思维方式。精气学说用“精”或“气”来解释天地人宇宙系统的统一,成为天地人一体思维方式的理论基石。阴阳学说则是从物质运动方面,揭示天、地、人的形成、变化、发展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认为阴阳二气的升降、进退、消长是世界万物发展变化的动力和原因,把天地人宇宙系统统一于阴阳二气的变化之中。五行理论把整个宇宙系统看作是一个按五行法则构成的庞大的五行结构系统,这个结构是以五行为中心,以空间结构的方位,时间结构的季节,人体结构的五脏为基本骨架,将自然界天地人的各种事物和现象,按其属性进行归纳,奠定了天地人一体思维方式的结构框架。
天地人一体观作为中医学的特有思维方式,指导着对人体生理、病理的认识,渗透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措施中。《素问·著至教论》说:“子知医之道乎……而道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可以长久。”
所谓“上知天文”,《素问·八正神明论》曾说:“凡刺之法,必候日月星辰,四时八正之气,气定乃刺之。”指出针刺治疗疾病,必须考虑日月星辰,四时八正之气等气候因素。
所谓“中知人事”, 《素问·疏五过论》曾说,如诊病不问“尝贵后贱……暴乐暴苦,始乐后苦……封君败伤,及欲候王……离绝菀结,忧恐喜怒……皆受术不通,人事不明也”。强调诊断和治疗疾病要了解患者的喜怒哀乐、地位变迁、生活条件等人事情况。
所谓“下知地理”,《素问·异法方宜论》又指出:“故东方之域,天地之所始生也,鱼盐之地,海滨傍水,其民食鱼而嗜咸,皆安其处,美其食,鱼使人热中,盐者胜血,故其民皆黑色疏理,其病皆为痈疡,其治宜砭石。”要求了解患者生存的地理条件、地域环境、饮食起居习惯。
天地人一体的整体思维方式,孕育了中医理论的整体观念,使中医学始终把人体的生理病理变化,放在天文、气象、季节、地理条件、地域环境、民俗民风、饮食起居、喜怒哀乐、性格气质、社会地位、社会责任等天、地、人三大要素构成的宇宙框架之中去分析和权衡,以寻找其本质和规律,预测其发展变化。因此,中医学堪称是庞大的多维的生态医学体系。
例如,中医学对某一种疾病的认识和处理,必先要考察它的发生与四时气候变化的关系,所谓“上知天文”;再要考察它的发生与地域环境的关系,所谓“下知地理”;还要考察它的发生与患者体质的关系,所谓“中知人事”。只有以天地人一体的整体思维方式,把与某种疾病相关的因素都考察全面了,考察透彻了,才能做出正确的诊断,施行合理而有效的治疗。
2.形象思维方式
形象思维方式,是以事物的形象(表象)为思维材料的一种思维。形象思维也属于理性认识范畴,也是事物的本质和事物之间规律性的关系在人们头脑中间接的、概括性的反映。它具有形象性、概括性、运动性和创造性等特征。
在形象思维活动中,原始的客体形象仅是起点、开端,作为形象思维结果的形象,已不是客体的原样,而是以客体为原型,能触及事物本质的经过提炼加工的新形象了。
经过思维加工的新形象,同客体原样相比,具有逻辑概括性。它通过对感性形象的重组、提炼、加工、取舍,去除了偶然的、琐碎的、枝节的、不重要的形象,保留了典型的、必然的、重要的形象;去除了虚假的、肤浅的形象,揭示出真实的、深刻的形象;把握住了深藏于内的事物本质与外在形象间的逻辑联系。这样的形象,同科学的概念有异曲同工之妙,同样是对事物本质的科学概括。
中国古代的形象思维,滥觞于象形文字。中医学的形象思维,产生于精气学说、阴阳学说、五行学说的构建过程中。对于自然界大气、人的呼吸之气和人体散发出的热气的观察与概括,建立了古代哲学的气的概念,而对自然界的水和人体生殖之精的认识,形成了古代哲学的精的概念;对自然界中日光的向背和动物及人类中雌雄两性的观察和分析,建立了具有显著形象特征的阴阳概念;对于自然界中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的形象、性质和作用的观察与概括,建立了带有显著形象特征的五行学说。
例如,“凡是运动的、外向的、上升的、温热的、明亮的、兴奋的属于阳;相对静止的、内守的、下降的、寒冷的、晦暗的、抑制的属于阴”的属性归纳,木的“生长、升发、条达、舒畅”、火的“温暖、向上、明亮”等五行特性的总结,都带有显著的形象性,都是对原始客体形象概括的结果。
中医学在应用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分析人体的组织结构、五脏间的关系及脏腑的生理病理联系,进行疾病的诊断和治疗的思维过程中,始终伴随着形象性思维。
中医理论的以象测脏、审症求因、辨证论治等思维过程,都以人体的生理表现、病理形象为思维素材的形象思维过程。
例如,《内经》所说的“视其外应,以知其内藏”的以象测脏,就是依据外在的可见的生理病理征象为思维素材,以测知内脏的生命活动规律的思维过程。这种思维方式,就属于形象思维。
辨证论治,是将四诊所搜集到的所有与疾病有关的资料,包括症状和体征,作为思维素材,进行分析、概括,并确立为某个证的思维过程。这种思维方式,也属于形象思维。
3.辩证思维方式
辩证思维方式,是以相互联系、相互制约,从矛盾的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观点去观察、研究问题的一种思维。辩证思维的特点,是把客观事物及其在人脑中反映的概念,都看成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着的,是运动、变化和发展着的。
中华民族擅长辩证思维,辩证思维渊源于古代的阴阳、五行学说。中医学的辩证思维方式,是运用概括了自然界的对立统一规律的阴阳学说,在古医家对人体微观结构了解甚少的情况下,运用矛盾分析方法,在对立统一中把握生命运动,揭示生命活动的矛盾运动。为中医先哲们回避人体的组织结构,先研究生命运动的过程、疾病变化规律,提供了思维工具和方法。
阴阳学说的对立制约、互根互用、消长转化、动态平衡理论,起到了对立统一思维律样的指导和认识作用。
阴阳的对立制约思想,揭示生命运动中同一思想的内在差异。如对人体内脏的认识,首先区分为脏(阴)与象(阳),脏中有脏(阴)有腑(阳),而脏又有脏阴与脏阳(如心阴与心阳、肾阴与肾阳等),构建了中医学的“生命就是对立运动”的辩证思维命题。
阴阳的对立互根,把握不同思想间的相互联系。如物质(精气血等)与精神不同,物质属阴,精神属阳,但精神是物质运动的结果,精神对物质运动又有调控作用,揭示了不同思想间互根互用的内在联系。
阴阳的消长转化,认识对立思想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以此来认识、把握人体生理过程中物质与精神、兴奋性与抑制性的转换,病理过程中的表里、寒热、虚实的转化。
阴阳的动态平衡,使对立思想在一定条件下相互结合为整体。正常的生命活动是机体阴与阳两方既对立制约,又互根互用、相互转化而形成的“阴平阳秘”状态,即阴与阳在对立中达成的统一平衡。
中医理论中的许多概念,如阴阳、藏象、经络、精气、气血、营卫、正邪、标本、升降、出入、表里、寒热、虚实、常变、补泻等。都是反映矛盾对立统一的辩证概念。
五行学说,为中医理论带来了整体性、联系性的辩证思维方式,建立起一个以“五行”为思维起点,以自然界的方位、季节和人体的五脏为基本结构的天地人一体的理论框架。使中医理论自始至终贯穿着以五脏为中心的,多因素、多层次联系和运动变化地考虑人体的生理、病理活动的辩证思维观念。
在生克五行模式中,木火土金水五行之间既递相资生,又间相制约,生中有克,克中有生,维持了五行系统的平衡协调。这一辩证思维方式被中医学用以说明五脏之间既相互资助又相互制约以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稳定有序。
在中土五行模式中,居中的土资助、支持、调控四周的木火金水四行,被中医学用作说明居中的脾或心,能够资助和调控其他四脏,以中与四周的主从辩证关系,构建了以脾或心为中心的四时五脏理论体系。
4.类推思维方式
类推思维方式,是以“类”为基础的由已知推出未知的思维活动。类推,也称作推类,是中国古代逻辑推理的基本形式,与现代逻辑的类比推理有所不同。类推,是根据类的已知情况,推测同类同理事物的未知,达到对未知事物的认识和把握。
古代思想家早已认识到类推的作用,《吕氏春秋·察今》说:“有道之士,贵以近知远,以今知古,以益所见,知所不见。故审堂下之阴,而知日月之行、阴阳之变;见瓶水之冰,而知天下之寒、鱼鳖之藏也;尝一脟肉,而知一镬之味、一鼎之调”。强调根据类,由已知推测未知,由现在推理过去,由事物的外在表现推知事物的本质属性。
《素问·五藏生成》说:“五藏之象,可以类推”。是指借助五行(类推模式),推理认识五脏之间的生理、病理联系。 《素问·标本病传论》说:“夫阴阳逆从标本之为道也,小而大,言一而知百病之害,少而多,浅而博,可以言一而知百也。以浅而知深,察近而知远,言标与本,易而勿及”。指出阴阳等作为推理类型,形式简单,但认识事物的作用大,具有以浅知深,察近知远的功效。
后世医家在此基础上,根据对人体的生命运动、疾病变化规律的深入观察和临床实践的反复验证,创建了许多把握了生命运动及疾病变化规律的类推模式,如《伤寒杂病论》的三阴三阳辨证模式、温病学派的卫气营血辨证模式和三焦辨证模式等,丰富和完善了中医学的类推系统。类推,成为中医学由已知(类型)认识未知,以及中医理论发展、创新的重要思维方式。
类推思维方式,是根据“类同理同”原则进行推理的。“理”,是指客观事物的性质、本质及其事物间的内在联系规律。类推思维方式认为,同一类的事物,具有相同的性质、本质特征或共同的联系规律。
例如:五行,是揭示木火土金水五者之间内在联系的模式(类型),五行间存在着生、克、制化、相乘、相侮、母子相及的内在联系规律(理)。由于五脏之间存在着密切的或资助或制约的内在联系,与“五行”同构且同理,中医学在分析五脏间内在联系时,就将五脏代入五行(类型)进行推理,五脏间生理情况下就具有了生、克、制化的内在联系,病理情况下就具有了相乘、相侮、母子相及的内在关系,借此来认识五脏间的生理联系和病理侵害关系。
又如:阴阳,是揭示两种事物或一事物内部的两部分的相反相成、对立统一关系的模式。肺气的宣发与肃降、肝气升发与肺气肃降、脾气上升与胃气下降、心火下降与肾水升腾、肾气的封藏与肝气的疏泄,以及精与气、气与血、气与津液、营气与卫气等既性质对立又密切相关的生命规律,以及疾病过程中的表与里、寒与热、兴奋与抑制等病理变化规律,就可以代入“阴阳”模式,推理认识它们的对立制约、互根互用、消长转化和动态平衡关系。
需要指出,这一类推思维方式,与现代逻辑所说的“类比”推理,有着明确的不同,应注意区别。关于“类比”,上面的“五行学说”已有讲述,可参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