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自己的健康管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4.脾胃养护方法多,少忧食养是关键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这是古人在作战中总结出的经验。就是说,打赢战争的关键,必须保证充足的粮草、畅通的粮道。否则就得“望梅止渴”“画饼充饥”了。
《三国演义》中就有这样的例子:当时曹操正与袁绍作战,袁绍号称有百万雄师,而且粮草充足。曹操处于明显的劣势。许攸在袁绍处得不到重用,投奔曹操,曹操赤脚相迎。许攸建议曹操偷袭袁绍粮草,结果最后反败为胜,成为一代枭雄。由此可见粮草的重要性,在人体里面,管理粮草押运的器官,就是我们的脾胃。所以,养生,自然也要养脾胃。
在中医看来,脾胃是人体的“仓廪之官”,通俗点说,就是负责管理粮草钱财、保障经济供给的,是我们身体的后勤部长。我们吃进去的各种食物和喝的水,经过脾胃的“运化”后,其中的精华(中医叫做“水谷精微”的营养物质)就被提炼出来,运送到人体各处被吸收了。而剩下来的“糟粕”呢,也需要依靠脾的运化功能排出体外。所以人身体的好坏程度,大多取决于脾的这种运化功能。脾的运化功能好,身体自然表现出饮食正常、排泄畅通、肌肉丰满、口唇红润有光等健康状况。那么反过来看,如果脾的运化功能差了,消化吸收功能就会出问题。
脾还有安五脏的作用。一旦脾胃的升提作用减弱了,许多脏器也就不再老老实实安心本位工作了,就开始出现内脏的下垂,比如胃下垂、子宫下垂、脱肛等一系列症状。
另外,脾还具有统血的作用。“统”,就是统一约束、管理的意思。所以,人体出现出血的症状,比如血崩、血漏、尿血等,都可以去找血液的“监护人”,看看这个“监护人”的力量是否有所减弱。如果减弱了,就要重新赋予它新的力量,让它能够真正担负起“统血”的工作来。
总之,如果脾胃功能正常,那么就会体丰肤泽,面色红润,四肢强劲,精力充沛;反之就会肌肉消瘦,面色萎黄,四肢无力,神疲力乏。对于脾胃病情严重的患者,还会威胁到生命。金代李杲的《脾胃论》更是明确指出:“内伤脾胃,百病由生。”由此可见健脾是多么的重要。那么如何补脾呢?
从经络看,胃经经过脚的第二趾和第三趾之间,管脾胃的内庭穴也在脚趾的部位。一般来说,胃肠功能强的人,站立时脚趾抓地也很牢固。通过活动脚趾便可以起到健脾之效。具体做法可以将双脚放平,紧贴地面,与肩同宽,脚趾可练习抓地、放松相结合的方式,对经络形成松紧交替刺激。还可以每天抽一点时间,练习用二趾和三趾夹东西,有意识地活动脚趾。反复将脚趾往上扳或往下扳,同时配合按摩第二、三脚趾的趾缝间。在动脚趾的同时,还可以顺手将小腿从上到下依次按摩一次,效果会更明显,因为小腿上集中了不少消化系统的穴位,揉按这些穴位,都可起到健脾养胃的作用。只要持之以恒,脾胃功能就会逐渐增强。此外,腹部按摩也可以起到健脾之效,早晨起床或晚上睡觉前,可以仰卧床上用双手掌重叠,置于肚脐部位,按顺时针和逆时针方向各按揉60次或至腹部觉热,对于补益脾胃也大有益处。
其次避免过度思虑。中医认为七情过度会致病,《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就有“怒伤肝,喜伤心,忧伤肺,思伤脾,恐伤肾”的论断。所谓“思伤脾”,就是思虑过度,就会导致脾气郁结,从而损伤脾胃。我们说一般文人都很瘦,就是因为文人想得太多,思考得太多,把脾胃给慢慢地损伤了,导致水谷精微不能布散全身,从而日渐消瘦。北宋词人柳永曾有词写道:“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就是思伤脾而致消瘦的典型写照。如何避免过度的思虑?可以多外出旅游,其实中国古人很早就做出了典范,尤其是文人墨客,每当愁思难解之时,往往就寄情山水。今天排解忧思的方法,还可以去歌厅唱歌或者就在任意的地方引吭高歌。
另外可以多吃具有补脾健脾的食物。中医认为甘味入脾,而脾性喜燥,所以性味甘温或者性味甘平以及热性的食物往往具有补脾之效,如山药、榛子、牛肉、狗肉、葡萄、大枣等。中医还认为黄色食物可以补脾,因而可以多吃黄色的食物及其制品,比如黄豆、豆腐、豆浆、玉米、薏米、南瓜、香蕉等。同时,还要尽量少吃损伤脾的食物,因为脾恶湿恶寒,所以应少吃性质寒凉的食品,如冰冻西瓜、冰冻啤酒、冰淇淋等。生冷的水果凉菜也不宜多吃。此外味厚滋腻的鱼、肉也容易阻碍脾气运化,同样以少吃为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