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痛规范化诊断和治疗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前言

癌痛是一种需要极度关注的公共健康问题。对于病人而言,癌痛是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缩短生存时间、导致生理功能障碍、引起严重的心理紊乱,甚至导致病人自杀的重要原因。癌痛还可以导致病人家属的身心痛苦,延长住院时间,降低病人接受治疗的能力,增加治疗费用。持续未能获得有效缓解的癌痛可以导致病人严重的营养不良、睡眠障碍、免疫功能低下、肿瘤进展。近年来国内外开展了以癌痛药物治疗效果为目标的临床调查、回顾性研究及多项断面调查,结果非常令人诧异,癌痛治疗非常不充分。
一项欧洲多中心meta分析结果显示,59%的病人在肿瘤治疗过程中会出现疼痛症状,而在晚期肿瘤病人中这一比例达64%,在肿瘤治疗有效的病人中约有33%仍然存在疼痛问题。一项国内断面研究发现,在住院肿瘤病人中,28%存在未能缓解的疼痛。在我国的偏远地区,由于不能获得足够的药物和医生培训,疼痛未能获得缓解的比例更高。不能足量用药的原因主要包括:①癌痛的评估不足;②医生管理癌痛的知识不足,没有获得足够的癌痛治疗相关教育;③病人不愿意主诉疼痛(担心抱怨疼痛影响抗肿瘤治疗、不愿意家属担忧、英雄主义);④医护人员、病人或家属担心成瘾或副作用;⑤费用、阿片类药物管制过严、基层医院不能获得相关药物;⑥没有给予病人和家属相关癌痛管理的教育,病人不会报告疼痛和不能严格按照医生处方用药。改善这种局面的方法是给予相关人员系统全面的专业培训,尤其治疗癌痛的临床医生必须接受专科基本培训。癌痛治疗需要一个团队,除专科医生外,还需要一支经过癌痛管理培训的护理团队,在癌痛病人入院时,责任护士应该给予入院病人疼痛筛查,如果有疼痛,进一步给予疼痛的评估;教育病人学会报告疼痛,理解疼痛评分的方法,正确面对癌痛。
在癌痛没能有效缓解的病人中,疼痛控制困难是与机制相关的。例如,癌性神经病理性疼痛、肿瘤导致的肌肉痉挛性疼痛、骨结构破坏导致的事件性爆发痛、伴有爆发痛的内脏痛、肠梗阻痉挛疼痛等均对阿片类镇痛药物不敏感,单用阿片类镇痛药物效果不佳。有些疼痛与人体的生理功能相关,镇痛药物不能充分改善人体的功能,均需要联合辅助药物和介入治疗。使用介入治疗的目的不是用来替代药物治疗,而是为了改善镇痛效果,减少因药物增加剂量或种类所引起难以耐受副作用的风险。有效的介入治疗可以减少镇痛药物的剂量,减轻副作用,改善了人体的生理功能,提升了病人的生活质量。
癌痛是一种复杂的慢性疾病,常常伴随肿瘤全过程。控制癌痛也是姑息医学的最重要和最关键的技术,有效的姑息治疗可以改善病人的结局。如果要达到缓解癌痛和改善病人生理功能的目的,就需要医患人员具备良好的姑息治疗技能,给予每一位癌痛病人个体化治疗方案。对于难治性癌痛病人需要多学科的思路和技术。希望本书能给读者多角度的帮助并从中获益,以改善病人生活质量。
樊碧发
中日友好医院
2017年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