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脾胃病学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二节 辨证

中医的辨证论治,是临床诊疗过程的核心内容,也是中医诊疗的主要特征。通过辨证,落实病因、病位、病性、病势、病机转化、诊断等程序,以达到临床辨证诊断的准确性。
诊治脾胃病,常用的辨证方法有病因辨证、脏腑辨证、八纲辨证及气血津液辨证。
一、辨致病因素,分析外感内伤
导致脾胃病发生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有外感六淫、情志因素、饮食劳倦等方面,概括起来分外感和内伤两大方面。
(一)六淫所伤
胃肠道是与体外相通的空腔器官,生理功能极易受外邪影响。如李东垣在《脾胃论》中所说:“肠胃为市,无物不受,无物不入,若风、寒、暑、湿、燥一气偏盛,亦能伤脾损胃。”外感六淫即指风、寒、暑、湿、燥、火六种外感病邪。
外感风邪,可直接侵袭脾、胃、大肠、小肠而发病。《素问·至真要大论》云:“风淫所胜……民病胃脘当心而痛,上支两胁,鬲咽不通,饮食不下,舌本强,食则呕,冷泄腹胀,溏泄……”由此可见,外感风邪可致胃痛、呕吐、泄泻、痞满、腹胀等消化系统病证。
冬季寒冷或气候骤然变冷,寒邪由肌表经络而入里内传,或经口鼻而入,内客于脾、胃、大肠、小肠。寒为阴邪,其性凝滞,易伤阳气,寒邪直中脾胃,脾阳受损,便可见脘腹冷痛、呕吐、腹泻等症状。外感寒邪又可直中厥阴肝脉,而见胸胁苦满、腹痛肢冷等症。
暑为夏季的主气,暑邪致病有明显的季节性。暑为阳邪,其性炎热,夏季感受暑邪,侵袭于胃,耗伤胃阴,进而耗伤胃气,以致气阴两虚。暑多夹湿,故感受暑邪后可见胸闷呕恶、大便溏稀而不爽等中焦湿阻症状。
湿邪为病,有外湿、内湿之分。外湿多由长夏多雨季节,或气候潮湿,或涉水淋雨、居处潮湿等外在湿邪侵袭人体所致。内湿则是由于脾失健运,水湿停聚所形成的病理状态。外湿和内湿虽有不同,但在发病过程中又常相互影响。伤于外湿,湿邪困脾,脾失运化则易形成湿浊内生,形成内湿;而脾阳亏虚,水湿不化,亦易招致外湿的侵袭。湿性重浊、黏滞,以阻滞气机,病见大便稀溏、下痢脓血黏液,排便不畅。
外受秋燥之邪,虽易犯肺,但胃为燥土,同类相召,亦易感受燥邪。胃为燥邪所伤,耗伤胃阴,可见口渴咽干、饥不欲食、干呕呃逆、大便干燥、小便短少,甚则出现干呕呃逆,舌红少津等症。
夏季气候炎热,感受火热病邪,或急性热病,邪热入里,耗伤脾、胃、大小肠阴液,可见咽干、口渴、溲赤便秘;邪热灼伤胃肠血络,迫血妄行,可见吐血、便血;火邪郁结,形成热毒,伤及胃、肠、肝、胆,而成胃痈、肠痈、肝痈、胆火等病证。
(二)七情所伤
七情即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志变化。七情过度,则直接影响相应的内脏,使脏腑气机逆乱,气血失调,导致种种病证的出现。消化系统疾病与七情过度密切相关,如《脾胃论》云:“皆先由喜、怒、悲、忧、恐,为五贼所伤,而后胃气不行。”七情中尤其怒、忧、思对脾胃病的发病影响最大。郁怒寡欢,或情绪紧张,肝气郁结,疏泄失司,乘犯脾胃,出现肝脾不调、肝胃不和等证。忧思过度,损伤脾气,出现脾失健运证,可见纳呆、脘腹胀满、便溏等症状。
(三)饮食所伤
饮食失宜是脾胃病发病的最主要因素。饮食所伤包括饮食不节、饮食不洁、饮食偏嗜等因素。
1.饮食不节
饮食过量,暴饮暴食,食积于胃肠而壅滞不通,可出现脘腹痞满疼痛、嗳腐吞酸、呕吐呃逆、泻下臭秽等症。正如《素问·痹论》曰:“饮食自倍,肠胃乃伤。”饮食过少,气血生化无源,脾胃运化受纳功能亦随之减弱,出现面黄肌瘦、神疲乏力、食后腹胀等症。长期饥饱失宜,或饮食不定时,不仅损伤肠胃,进而伤及脾,致脾气亏虚,即李东垣所谓“胃伤脾亦伤”。
2.饮食不洁
进食不洁之物,或误食腐烂变质食物,或饮用不洁之水,伤害脾胃,致使纳化腐熟传导失司,可出现恶心呕吐、腹胀腹痛、腹泻或痢下脓血黏液等症。
3.饮食偏嗜
饮食五味偏嗜,过食酸、苦、甘、辛、咸之品,则脏腑功能偏盛偏衰,引起脾、胃、大肠、小肠、肝、胆病变。如《素问·生气通天论》云:“味过于酸,肝气以津,脾气乃绝。”此条经文是说:酸味本有滋养肝脏的作用,但过食酸味,则导致肝气过亢,肝木乘脾土,而使脾气衰竭。过食辛辣,常可使胃肠积热化火。
偏嗜肥甘厚味,内生湿热,可壅滞脾胃、肝胆气机,运化、疏泄失健,而致胃脘疼痛、恶心呕吐、胁肋疼痛、胆道结石等病;过食生冷瓜果,或过度饮用冰冷饮料,均损伤脾胃阳气,化生寒湿,而致胃痛、呕吐、腹痛、泄泻等;嗜食热食,进食过热、过快,日久灼伤食管与胃,可导致胸骨后烧灼疼痛、进食吞咽不利。
(四)劳逸不均
体力劳动过度,是导致脾胃病发生的重要原因。正如《素问·举痛论》云:“劳则气耗。”过度劳累可损伤脾胃之气。李东垣在《脾胃论》中亦认为:“形体劳役则脾病……脾既病,则其胃不能独行津液,故也从而病焉。”脑力劳动过度,也可耗伤脾气。过度安逸,完全不参加体育运动或体力劳动,则“久卧伤气”、“久坐伤肉”,损伤脾胃之气,导致脾气虚弱诸症。脾主肌肉四肢,脾虚则肌肉得不到温养而导致肌肉瘦削、萎缩而失用。
二、辨病变部位,明确脏腑定位
脾胃病的发病部位是指胸骨后、胃脘及胃脘以下至耻骨毛际以上部位,包括的脏腑有食管、脾、胃、大肠、小肠、肝、胆。临床上,根据患者症状或发病部位,以明辨发病脏腑。
患者若见胸骨后疼痛、恶心、吞咽困难,或咽部不利,时有咳逆,病在食管;若见恶心呕吐、纳呆、胀满疼痛部位在上脘至下脘部及周围,或有局部压痛,病在胃;若见恶心呕吐、黄疸、心烦易怒、善太息,胀满疼痛部位在两胁或一侧胁肋部,病在肝、胆;若见大便异常,大便秘结或稀溏,胀满疼痛部位在脐周至耻骨毛际以上部位,病在大肠;若见大便稀溏或久泻不止,完谷不化,纳食减少,乏力消瘦,胀满疼痛部位在脐周,病在小肠;若见纳食呆顿、恶心呕吐,大便稀溏,倦怠乏力、身重嗜卧等症,病在脾;若见心下胃脘坚满而疼痛,胃中有振水音,或水泛而心下悸,呕吐痰涎清水,水入即吐,不欲饮水,病为饮邪在胃;若见水走肠间,辘辘有声,腹部胀满,大便秘结,舌苔厚腻,病为饮邪在肠;若见右下腹胀满疼痛,甚至拒按,发热,病为肠痈腹痛。
此外,各脏腑之间有着相互影响。如表现为胃脘疼痛,并出现攻撑连胁、嗳气频繁、大便不畅,每因情志因素而胃痛发作,此时是肝气犯胃所致,病本在肝。
三、辨寒热虚实,详察病性变化
寒热辨证是辨别病证属性的纲领。虚实辨证主要是辨邪正盛衰。通过辨寒热、虚实,来详查疾病病性的变化。
寒证病性属寒,特点是阴气偏盛,所谓“阴盛则寒”。寒证一般由寒邪或机体功能活动过度减退所引起。寒性凝滞收引,寒者多为冷痛,又有虚实不同。实寒多有受寒或饮食寒凉史,疼痛剧烈而拒按;虚寒疼痛多病程较久,隐隐而痛,喜温喜按,伴泛吐清水,遇寒痛甚,得温痛减,饮食喜温,舌苔白滑,脉象弦紧或舌淡苔薄,脉弱等特点。虚寒者容易感受外寒,外寒既可损伤阳气,亦可入里,损伤脾肾之阳,形成内外俱寒。
热证病性属热,特点是阳气偏盛,所谓“阳盛则热”。热者多为灼痛,实证痛势急迫,实热证在脾胃病中可见胃热证、脾胃湿热证、肝胃郁热证。胃热证,临证可见胃脘灼痛,吞酸嘈杂,或渴喜冷饮,消谷善饥,或牙龈肿痛溃烂,口臭,大便秘结。若兼脘痛及胁,嗳气频繁,性情急躁易怒,口苦口干,则为肝胃郁热证。脾胃湿热证,可见腹部胀满,纳呆呕恶,口苦口黏,便溏尿黄,肢体困重。虚热证多为胃阴亏虚证。胃阴亏虚证多胃脘疼痛隐隐,伴泛酸嘈杂,遇热痛甚,得寒痛减,饮食喜冷,舌红苔黄,脉弦数或舌红有裂纹苔少,脉细弱等特点。
“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临床一般从患者体质强弱、病程长短,以及精神状况、症状、饮食、二便、舌象、脉象等临床征象,对虚实加以区分。新病体壮,痛势急剧,痛处拒按,固定不移,食后痛甚,空腹时痛减,按之痛甚而拒按,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脉盛者多属实证,并有气滞、寒凝、食滞、火郁、湿热、血瘀之别。气滞者,痛无定处,时发时止,胃痛且胀,多由情志诱发;寒凝者,曾感受寒邪,或嗜食冷饮,得温则减,喜热饮,脉紧弦;食滞者,多有饮食不节史,可伴嗳腐泛酸、大便秘结;湿阻者,恶心呕吐,身困乏力,苔厚而腻,脉滑;热郁者,口臭泛酸,得热则甚,舌红苔黄,脉数;血瘀者,病久痛有定处,痛如针刺,入夜尤甚,舌紫黯或有瘀斑,脉涩。久病体虚,痛势和缓,隐隐作痛,痛处喜按,部位不定,饥而痛甚,脉虚者,多属虚证,有脾胃气虚、脾胃虚寒、胃阴不足之分。脾胃气虚者,痛势绵绵,多伴有食欲欠振,纳后脘胀,神疲乏力,舌淡胖有齿印,脉弱;脾胃虚寒者,胃脘疼痛,空腹易作,得食则缓,畏寒怕冷,大便易溏,脉沉细或细弦;胃阴不足者,胃脘隐隐灼痛,饥不欲食,口干咽燥,大便干结,舌红少苔,脉细。
四、辨气血阴阳,把握病机转化
阴阳是八纲辨证的总纲。正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说:“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只要辨清阴阳两纲,就有利于把握表里、寒热、虚实六纲,有利于指导临证诊断及治疗。
消化系统疾病过程中,脾胃常因阴阳失调出现多种疾病。脾者体阴而用阳,胃者体阳而用阴,若体用之间平衡失调,或太过,或不及,则病矣。脾胃病机有阳虚、阴虚之分。吴鞠通在《温病条辨》中指出,病邪“有伤脾阳,有伤脾阴,有伤胃阳,有伤胃阴,有两伤脾胃”。
脾阳虚临床表现为脘腹冷痛、食纳减少、饮食喜热、泄泻清谷、形寒肢冷,舌淡胖苔白,脉沉细;脾阴虚以食欲减退、唇干口燥、大便秘结、胃脘灼热、形体消瘦、舌红少苔等为主要临床表现。
胃阳虚临床表现为胃痛隐隐、喜温喜按、遇冷加重、得热则减、手足不温,体倦乏力;胃阴虚以不思饮食、脘痞不舒、泛恶干呕、口舌干燥、小便短少、大便秘结、舌光红少苔、脉细数等为主要临床表现。
气血辨证,就是分析气、血方面的病理变化,从而辨识其所反映的不同证候的一种辨证方法。气血病变与脏腑病变密切相关,两者常常相互影响,互为因果。气血辨证是对脏腑病变中气血失常的某些共同病理特征的概括,故气血病变可以反映脏腑病变。
初病在气,久病在血。初痛、胃痛且胀,痛无定处者在气,在气者有气滞、气逆、气虚之分。气滞者,多为阵发,与情志相关,胀甚于痛,攻窜不定,嗳气频频,苔薄白,脉弦;气逆者,可见呃逆、恶心、呕吐,伴见嗳气,食后呃逆,甚则见食物反流;气虚者,多为隐痛、空腹痛,饮食减少,大便溏薄,食后腹胀,舌淡,脉弱。久痛入络,形成血瘀证,表现为痛有定处,痛如针刺,呈持续性,入夜尤甚,舌质紫黯或有瘀斑,脉涩。病在血分,日久有出血、血虚之证。血出于胃,经肠腑而排出,大便一般呈黑色,甚则如漆。出血量较多者,则呕血或吐血,便黑而稀薄,或夹有鲜红色血液。血虚证可见头晕目眩,面色萎黄或苍白,口唇爪甲不荣,心悸神倦,舌淡脉细。
(刘 力 汶明琦 王捷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