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皮肤病临证心得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疖、有头疽(疖、痈)

疖是一种生于肌肤浅表部位,以局部红、肿、热、痛,突起根浅,肿势局限,脓出即愈为主要表现的急性化脓性疾病。《诸病源候论·卷五十·小儿杂病诸候·疖候》中记载“肿结长一寸至二寸,名之为疖,热痛,久则脓溃,捻脓血尽便瘥。”“疖,亦是风热之气,客于皮肤,血气壅结所成。”《证治准绳·疡医》中记载:“疖者,初生突起,浮赤而无根脚,肿见于皮肤之间,上阔一二寸,有少疼痛,数日后则微软,薄皮剥起,始出清水,后自破……脓出而愈。”
有头疽是发生在肌肤间的急性化脓性疾病,其特点是初起皮肤上即有粟粒样脓头,焮热红肿疼痛,迅速向深部及周围扩散,脓头相继增多,溃后状如蜂窝,好发于项、背等皮肤厚韧之处。疽之病名始见于《灵枢·痈疽》:“何谓疽?……热气淳盛,下陷肌肤,筋髓枯,内连五脏,血气竭,当其痈下,筋骨良肉皆无余,故命曰疽。”
疖相当于西医学中的毛囊炎或者疖,有头疽相当于西医学中的痈。
一、病因病机
(一)中医病因病机
总因脏腑燥热,外因感受风热,两者相搏,蕴于肌肤而成。
1.热毒蕴结
多因湿热或热毒之邪,蕴阻肌肤所致。
2.暑热浸淫
因夏季炎热,腠理不密,暑热浸淫而成。
3.正虚毒恋
由于身体虚弱,皮毛不固,肌肤不洁,毒邪侵入引起,常反复发作,缠绵难愈。
(二)西医病因
疖是一种感染性皮肤病,病原菌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其次为白色葡萄球菌。皮肤擦伤、糜烂等均有利于细菌侵入及繁殖,皮脂溢出也可为其诱因。对于疖病患者,其鼻腔或肛周常有葡萄球菌,而成为感染复发的来源。
有头疽是多个相邻的毛囊及其所属皮脂腺或汗腺的急性化脓性感染,或由多个疖融合而成,常先有一个毛囊底部起病,经由阻力较弱的皮下脂肪柱蔓延至皮下组织,且沿深筋膜扩散,侵及邻近的脂肪组织,再上行波及毛囊群而形成。糖尿病、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以及免疫缺陷者,易患有头疽。
二、临床要点
1.发病年龄
疖好发于青壮年。有头疽好发于中年人。
2.好发部位
疖好发于面部、颈部、背部、臀部。有头疽好发于项、背等皮肤坚韧、肌肉丰厚之处。
3.皮损特征
疖为毛囊性炎症性丘疹或结节,伴有红肿压痛。数日后顶端出现脓疱,破后排出血性脓液,结痂而愈。有头疽为初起皮肤上即有粟粒样脓头,焮热红肿疼痛,迅速向深部及周围扩散,脓头相继增多,溃后状如蜂窝。
4.伴随症状
患者常伴有发热、头痛不适等全身症状,附近淋巴结肿大。营养不良患者,可引起脓毒血症或败血症。
三、诊断及鉴别诊断
诊断:疖为局部红、肿、疼痛的小丘疹或结节,炎症后期结节中央出现黄色脓头,脓出即愈。
有头疽患部明显浸润,表面多个脓头,自觉剧痛及全身症状明显。
鉴别诊断:
1.痱疖 为汗腺的化脓感染,多见于儿童,夏季发生。特点为形似疖,坚实性紫红色半球形结节,但中心无脓栓,也无毛发贯穿。
2.蜂窝织炎 局部呈弥漫性红肿、浸润,境界不清,表面无多个脓头。
四、辨证论治
1.热毒蕴结型
症候:轻者疖肿单发,损害重者可散发全身,发无定处,此愈彼起,四季均发,伴发热口渴,头身痛,溲赤,便秘。舌质红,苔薄黄,脉浮数。
治法:清热解毒。
方药:五味消毒饮加减。
野菊花15g,赤芍15g,蒲公英15g,金银花15g,紫花地丁10g,当归10g,甘草10g,浙贝母12g,天花粉12g。
2.暑热浸淫型
症候:好发于夏秋季,以儿童或产妇多见,可伴有发热,口渴,舌苔薄腻,脉滑数。
治法:祛暑清热,兼以化湿。
方药:清暑汤加减。
连翘15g,花粉15g,赤芍15g,银花15g,甘草15g,滑石15g,车前15g,泽泻15g。
3.正虚毒恋型
症候:疖肿常此起彼伏,不断发生,缠绵日久,常见于体质虚弱或某些慢性病患者,由阴虚内热染毒所致者,易形成有头疽,常伴口干,消谷善饥,心烦难寐,舌质红,苔少,脉虚数。
治法:补气扶正,托毒祛邪。
方药:托里消毒散加减。
党参15g,炙黄芪15g,当归15g,川芎12g,赤芍15g,生白术20g,茯苓20g,金银花15g,白芷15g,生甘草15g。
五、常用中成药
1.六神丸
清热解毒,消炎止痛。适用于疖或有头疽初起者。
2.裸花紫珠胶囊
消炎、解毒,适用于疖或有头疽初起者。
3.连翘败毒丸
清热解毒,散风消肿,适用于疖或有头疽初起者。
六、其他中医特色疗法
1.火针治疗
针刺局部消毒后,将火针在火上烧红(或至烧白)后,快速刺入病变部位,然后迅速出针,点刺深度不超过皮损基底部,施针间距把握在0.3~2.0cm,稀疏均匀,刺面部皮肤时针烧红即可,刺躯干四肢时针宜烧白。排出脓液后彻底消毒。
2.耳针疗法
取枕、神门、肾上腺穴。针刺后留针30~60分钟,每天一次。
3.中药外治法
初起应清热解毒,用三黄洗剂外搽或外敷金黄膏,脓溃脓尽后用生肌散掺白玉膏收口。
4.针罐兼施法
取委中、曲池、大椎、阿是穴(患处)。方法:采用三棱针点刺后,迅即加拔火罐,留罐10分钟后起罐。
七、预防调护
1.注意皮肤清洁卫生。
2.忌食辛辣油腻以及鱼虾等发物。
3.多发性疖病患者多与糖尿病有关,注意检查患者的血糖并加以调控。
八、临证心得
1.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在治疗本病时,除了应用清热解毒除湿之药,还要注意益气固表,部分阴虚患者注意养阴清热。而正虚之中又以气虚多见,易反复发作,治病求本,当扶正祛邪,以扶正为本,重用黄芪、党参、山药、麦冬、五味子等益气养阴药物。其中黄芪可用到30~60g以扶正固本,人参功能开阖,可助表药领外邪从内而解,现多用党参代替,可用到15~30g。
2.多发性疖病久治不愈者,注意活血化瘀。多发性疖病以内郁湿火,外感风邪者居多,治疗上以祛风清热利湿为法,但风湿已去,久治不愈者,必有瘀证,须细察舌脉,寻找佐证,若舌质黯红或边有瘀点,可投以大剂活血化瘀之品,使血行毒散,瘀祛毒尽。
3.疖病的皮外科换药,要根据疖病的发展转化过程,初期箍毒消肿,中期提脓祛腐,后期扶正生肌。
4.在临床中注意辨部位。发于上部者,加升麻、银花、牛蒡子;发于中部者,加龙胆草、黄芩、栀子;发于下部者,加牛膝、车前子、黄柏。
九、验案举隅
患者姓名:韩某某。
性别:男。
出生年月:1994年9月。
职业:学生。
初诊日期:2013年12月23日。
主诉:头面反复生疖肿3月余。
现病史:患者3月前开始,头面部反复发生疖肿,头部、颈部、面部游走不定,微红,压痛,口服连翘败毒散可以缓解。患者自诉平素喜食肥甘厚味。
专科检查:颈部、面部散在小结节,周围红晕,压痛。口渴,大便干,小便短赤,舌质红,苔黄,脉数。
诊断:疖。
中医证型:热毒湿蕴证。
治法:清热解毒除湿。
方药:1.五味消毒饮加减。
7剂,每日1剂,水煎400ml,分早晚两次,饭后1小时温服。
嘱避风寒,畅情志,规律饮食起居。
2.多黏菌素B软膏。
复诊:二诊(2013年12月30日)
患者皮损好转,新发皮损减少,破溃处结痂。上方加黄芪15g,五味子12g,继服。
分析:患者青年男性,平素喜食肥甘厚味,结合舌脉应属热毒湿蕴证,治应清热解毒除湿,可辅以健脾药物,并嘱其清淡饮食。七情六淫,饮食起居皆可为致病原因,临床上要注意问诊详尽,方可引导患者避风寒,节饮食,调节情绪,去除病因。组方以五味消毒饮为基本方清热解毒,加天花粉清热泻火,连翘、马齿苋清热解毒,防风祛风胜湿,生白术健脾渗湿,生甘草和中解毒。二诊加黄芪托毒外出,久病及阴,五味子滋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