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皮肤病临证心得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冻疮(冻疮)

冻疮是指由于气候寒冷引起的局部皮肤反复红斑、肿胀性损害,严重者可出现水疱、溃疡。病程缓慢,气候转暖后自愈,易复发。隋《诸病源候论·卷三十五冻烂肿疮候》始称其为“冻疮”,“冻烂疮”。《诸病源候论·冻烂肿疮候》:“严冬之月,触冒风雪,寒毒之气,伤于肌肤,气血壅涩,因即涿冻,焮赤疼肿,便成冻疮,乃至皮肉烂溃,重者肢节堕落。”明代申拱辰《外科启玄·卷九冻疮》提出冻疮的病因病机除寒冷外袭外,还与本身弱有关;“冻疮多起于贫贱卑下之人。受其寒冷,致令面、耳、手足初痛次肿,破出脓血,遇暖则发烧。亦有元气弱之人,不耐其冷者有之。”《医宗金鉴·卷六十一外科心法》记载:“此症由触犯严寒之气,伤及皮肉着冻,以致气血凝结,肌肉硬肿,僵木不知痛痒。”
相当于西医学中的冻疮。
一、病因病机
(一)中医病因病机
冬令时节或寒冷潮湿环境,素体气血虚弱,或因久坐,或因饥饿,复受外寒侵袭,耗伤阳气,气血运行不畅,经络阻塞,气滞血瘀,寒凝肌肤,病所失于温煦而发病。或暴冷着热,或暴热着冷,也可致气血瘀滞腐烂成疮。若寒邪太重,耗伤阳气太过,则可因阳气耗竭而亡。
(二)西医病因
寒冷是主要病因,潮湿和冷风刺激可使病情加重。患者的皮肤湿度、末梢微血管畸形、营养不良、内分泌障碍等因素也可能参与发病。手足多汗潮湿、缺乏运动、鞋袜过紧及长期户外低温下工作等因素均可致机体发生冻疮。
二、临床要点
1.发病年龄
多见于妇女、儿童和末梢血液循环不良者。
2.好发部位
好发于四肢末端,面部和耳廓等暴露部位。
3.皮损特征
常见损害为局限性紫红色隆起的水肿性红斑,境界不清,边缘鲜红,表面紧张。局部按压可退色,去压后红色逐渐恢复。严重者可发生水疱,破裂形成糜烂或溃疡,愈后可遗留色素沉着或脱失,或萎缩性瘢痕。
4.疾病分度
局部性冻疮根据复温解冻后的损伤程度分为4度。
Ⅰ度(红斑性冻疮):
损伤在表皮层。局部皮肤红斑、水肿,自觉发热、瘙痒或灼痛,约在5~7天后开始干燥脱皮,愈后不留瘢痕。
Ⅱ度(水疱性冻疮):
损伤达真皮层。皮肤红肿更加显著,有水疱或大疱形成,疱内液体色黄或呈血性。疼痛较剧烈,对冷、热、针刺感觉不敏感。若无感染,局部干燥结痂,经2~3周脱痂愈合,少有瘢痕;若并发感染,愈合后有瘢痕。
Ⅲ度(腐蚀性冻疮):
损伤达全皮层或深及皮下组织。创面由苍白变为黑褐色,皮肤温度极低,触之冰冷,痛觉迟钝或消失。一般呈干性坏疽,坏死皮肤周围红肿、疼痛,可出现血性水疱。若无感染,坏死组织干燥成痂,脱落后形成肉芽创面,愈合后形成瘢痕。
Ⅳ度(坏死性冻疮):
损伤深达肌肉、骨骼。表现类似Ⅲ度冻疮,局部组织发生坏死。分为干性坏疽和湿性坏疽,干性坏疽表现为坏死组织周围出现炎症反应,肢端坏死脱落后可致残;并发感染后成湿性坏疽,出现发热、寒战等全身症状,甚至合并内陷而危及生命。
全身性冻疮者,初起出现寒战,继则感觉迟钝,疲乏无力,视物模糊,幻觉,嗜睡,不省人事,体温逐渐降低,瞳孔散大,对光反射迟钝,呼吸变浅,脉搏细弱,甚至呼吸、心跳停止而死亡。
5.伴随症状
局部性冻疮可伴有自觉瘙痒,受热后瘙痒加重。
三、诊断及鉴别诊断
诊断:常见于冬季,由于气候寒冷引起局部皮肤红斑、肿胀,伴瘙痒,受热后瘙痒加重。气候转暖后可自愈。
鉴别诊断:
1.多形红斑 好发于春秋季节,常有前驱症状,无末梢循环不良表现,皮疹多形,有典型的虹膜状损害,可伴有发热、关节痛等全身症状。
2.肢端发绀症 双手和(或)双足肢端发绀,局部皮温降低发凉,但病人不感疼痛、麻木,寒冷环境下加重,温热环境下减轻但不完全消失。
3.冷球蛋白血症 血中含有冷球蛋白,多继发于某些原发性疾病。常见症状有雷诺现象、皮肤紫癜、水疱和溃疡,以及深部血管受累时所涉及的肾、脑、肝和脾等器官损害。
四、辨证论治
1.寒凝血瘀型
症候:皮肤局部麻木、疼痛,肤色青紫或黯红,肿胀结块,伴局部瘙痒,手足冷,舌淡苔白,脉沉。
治法:温经散寒,活血通络。
方药:当归四逆汤加减。
当归9g,桂枝9g,白芍9g,鸡血藤15g,透骨草15g,吴茱萸5g,细辛3g,生姜9g。
2.寒凝化热型
症候:肿胀冻伤处皮肤溃烂或流脓,周围肤色变黯,疼痛加重,或伴全身症状发热寒战、口干喜饮,舌红苔黄,脉数。
治法:清热解毒,活血止痛。
方药:四妙勇安汤加减。
金银花30g,玄参30g,当归10g,甘草5g,川芎15g,乳香10g,没药10g,赤芍10g,白芍10g。
3.气血两虚、经络瘀阻型
症候:神疲体倦、气短懒言,面色少华,冻疮漫肿色黯,创面久不收口,舌淡苔白,脉细弱。
治法:益气养血,祛瘀通络。
方药:八珍汤合桂枝汤。
当归(酒拌)10g,川芎5g,白芍药8g,熟地黄(酒拌)15g,人参3g,炒白术10g,茯苓8g,炙甘草6g,桂枝9g,生姜9g,大枣12枚。
4.寒盛阳衰型
症候:四肢厥冷,时时寒战,手足麻木,出现幻觉幻视,意识模糊,倦卧嗜睡,甚至神志不清,呼吸微弱,舌淡苔白,脉微欲绝。
治法:回阳救逆,散寒通脉。
方药:四逆加人参汤或参附汤加味。
制附子(先煎)10g,干姜6g,炙甘草6g,人参3g,鸡血藤15g,吴茱萸5g,桂枝10g,生姜6g。
五、常用中成药
1.地奥心血康
活血化瘀,行气止痛,适用于冻疮气血两虚、经络瘀阻证。
2.复方丹参片
活血化瘀,理气止痛,适用于冻疮气血两虚、经络瘀阻证。
3.外用制剂
辣椒颠茄贴膏、湿润烧伤膏。
六、其他中医特色疗法
1.早期红肿者,可选用紫草、茄根煎水,或冬瓜皮、川椒、祁艾、桂皮等量煎水温洗或浸泡,每次30分钟,每日1次。
2.未溃者,外用紫色消肿膏(组成:紫草15g,升麻30g,贯众6g,赤芍30g,紫荆皮15g,当归60g,防风15g,白芷60g,草红花15g,羌活15g,芥穗15g,荆芥15g,儿茶15g,神曲15g)。
3.已溃者,外用化毒散软膏[组成:化毒散20g,祛湿药膏(或凡士林)80g]或紫色疽疮膏(组成:轻粉9g,红粉9g,琥珀粉9g,乳香粉9g,血竭9g,冰片0.9g,煅珍珠粉0.9g,蜂蜡30g,香油120ml),甘乳膏(组成:乳香4g,水飞甘石粉4g,龙骨4g,赤石脂4g,海螵蛸4g,凡士林80g)。
4.Ⅰ、Ⅱ度冻疮用10%胡椒酒精溶液或冻伤膏涂敷患处,每天2次,外包敷料。有较大水疱者宜抽出疱内液体后再涂上述药物。局部染毒糜烂或溃疡时,宜用红油膏或黄连素软膏外涂,每天1次。另外可用桑枝90g,甘草30g,或用甘草、甘遂各30g,共煎,先熏后浸泡,每日2次。或红灵酒轻柔按摩冻疮未破溃的部位。Ⅲ度、Ⅳ度冻疮用75%酒精或新洁尔灭消毒患处周围皮肤,抽吸疱内液体,再以红油膏纱布包扎保暖。溃烂时掺九一丹外敷,每日换药1次。如坏死组织溶解时,宜进行清创术。当腐肉脱尽时宜用红油膏掺生肌散外敷。
七、预防调护
1.加强锻炼,促进血液循环,提高机体对寒冷的适应能力。
2.注意防冻、保暖、防潮湿,穿宽松舒适的鞋袜。
3.受冻后不宜立即用热水浸泡或取火烘烤。
4.伴有其他相关性疾病时应积极治疗。
5.对反复发作冻疮者,可在入冬前用氦氖激光或红外线照射局部皮肤,促进局部血液循环。
八、临证心得
1.冻疮宜早治疗 冻疮初期,病情较轻,患者往往不重视,疏于诊治,往往导致病情加重,且容易复发。早期治疗,则可迅速恢复局部气血经络畅通。
2.素体阳虚者,可在冬季口服四逆汤温中祛寒助阳。药用附子(生,去皮)10g,干姜6g,炙甘草6g。素体气血虚者,可在每年冬季内服八珍汤补气养血、温经通络,预防冻疮,药用当归(酒拌)10g,川芎5g,白芍8g,熟地黄(酒拌)15g,人参3g,炒白术10g,鸡血藤15g,吴茱萸5g,桂枝9g。
3.火针疗法治疗 将火针在火上烧红后快速刺向冻疮处,然后迅速出针的方法,火针疗法可以温经散寒、补益阳气,激发经气,故可疏通经络、调和气血阴阳、扶正祛邪;同时火针又能刺激局部,促进局部气血顺畅,加强营养供给。
九、验案举隅
患者姓名:汤某某。
性别:女。
出生年月:2001年9月。
职业:学生。
初诊日期:2013年1月23日。
主诉:双手足背部红肿瘙痒,遇热瘙痒加重。
现病史:患者2年前值冬日骑车上学忘戴手套,出现双手红肿、瘙痒,数天后双足也出现红肿瘙痒,就诊于某医院,诊断为冻疮,予冻疮膏等外用,能够渐渐缓解。随着天气的转暖而痊愈。但是每年冬天会复发。现症见双手足背局部紫黯,伴有疼痛,遇热则痒,平时形寒肢冷,不耐寒冷。二便正常,眠可,舌质淡,脉细。
专科检查:双手第中指、食指、小拇指指掌关节背皮肤紫黯,小拇指处手背红肿中央黄豆大黄痂,双足第4、5指背红肿。
诊断:冻疮。
中医证型:寒凝血虚,经络阻滞。
治法:温经散寒,活血通络。
方药:1.当归四逆汤加减。
水煎服,日1剂,早晚饭后1小时温服。
嘱避风寒保暖,加强运动。
2.外用青鹏软膏。
复诊:二诊(1月30日)
患者诉皮损处红肿疼痛减轻,舌质淡,脉细。
上方减鸡血藤、透骨草。
三诊(2014年2月13日)
患者红肿消退,形寒肢冷较前好转,继续服用上方1周后痊愈。
分析:患者幼年女性,素体气血虚,复感风寒之邪,寒凝血瘀、经络不通,气血运行不畅,不能荣养肌肤,则见红肿疼痛瘙痒等症。当归四逆汤组成为当归、桂枝、白芍、细辛、通草、大枣等,功效为温经散寒、养血通脉活血。方中当归养血活血,桂枝、白芍调和营卫,细辛温经通脉,通草通经通脉,更以大枣、甘草益中气、助营血,诸药合用,温经散寒,养血通脉。临证凡见血虚寒滞、湿痹挛痛之证,皆可得治。二诊复诊,因疼痛红肿减轻,上方减去赤芍寒凉行瘀之品,恐日久寒凉凝滞,阻碍气血运行,二诊用方功专温经散寒,养血通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