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医学与分子影像临床应用指南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前言

核医学是研究核技术在医学中应用及其理论的学科,即应用放射性及稳定性核素及其标记物或核射线进行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并探索其机理与相关技术理论的医学学科,是现代分子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及关键的量化与可视化手段。随着各种影像技术的融合应用如PET/CT、SPECT/CT、PET/MRI等相继问世,核医学影像已进入到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为现代分子医学的研究与应用提供了先进而可靠的手段,对现代医学的发展尤其是精准医学的推动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我国核医学开始于1956年,至今已进花甲之年。60年来,核医学经历了从无到有和从设备简陋到齐全,临床价值与作用日趋重要,学术地位与影响不断提升。然而,我们不得不关注到,随着核医学的快速发展及临床的广泛接受,核医学诊疗量迅速增加,人们对核医学诊疗质量与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但全国各地的核医学发展差异较大,从业人员水平参差不齐。因此,不断提高我国核医学的临床工作水平已成当务之急。如何不断提高我国核医学各领域临床工作的水平,努力用好现有资源,在标准与规范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核医学的优势和潜力,提高常规检查项目特别是那些优势项目的诊断水平;主动适应新世纪相关影像设备、技术发展带来的机遇和挑战,使核素显像能够与其他影像诊断技术形成优势互补之势,是核医学普及发展所必须关注的关键性问题。为此,在中华医学会的领导下,2003年由中华医学会核医学分会组织编写了第一部《核医学临床应用指南》,对促进我国临床核医学的普及和规范产生了重大推动作用。然而,随着核医学的快速发展和普及,核医学科的数量不断增加,尤其是近10年,中国核医学从设备到人员变化巨大,日新月异,PET已被PET/ CT替代,数量由2003年的近30台增长到现在的300余台,同时PET/MRI也在陆续安装;SPECT已加速向SPECT/CT过渡,核医学的从业人员的数量与质量快速提升,本科学历以上从业人员超过50%,拥有硕士和博士研究生学历的从业人员数量近1/3;核医学与分子影像的临床地位快速上升,不仅表现在诊疗数量成倍增加,更体现在临床会诊及诊疗决策中的话语权大幅提高,我们的学科跨越到全新的发展轨道中,特别是以 18F-FDG PET/CT分子显像为代表的现代核医学技术在临床应用中的推广和普及,使核医学的临床应用内容发生了巨大的变化,2003年版的《核医学临床应用指南》已无法满足目前核医学新技术临床应用的要求。为此,第九届中华医学会核医学分会在2013年正式启动《核医学与分子影像临床应用指南》的编写工作,经过近百名国内一线知名核医学专家辛勤工作,全面总结并系统提炼各方临床经验,由各层面、多学科专家反复论证不断交流,立足我国核医学与分子影像的实际状况,借鉴国内外相关指南和重要参考文献,依据循证医学理论、多中心临床研究结果及大量循证研究数据,采取问题条款和推荐条款并进的模式精心编写。本书共设26章,内容基本涵盖目前核医学较为优势的相关技术与临床应用,重点突出 18F-FDG PET/CT在临床应用的指导作用。因此,第1~18章介绍了 18F-FDG PET/CT显像技术在各种肿瘤中的临床应用,力图通过简明扼要的表达展示 18F-FDG PET/CT的具体临床价值,并通过文献综合和临床经验相结合对其应用价值进行科学阐述。第19章主要介绍了非 18F-FDG PET/CT显像技术在目前临床应用的内容,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和先进性,为国内临床科室发展和研究核医学分子影像技术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第20~24章主要介绍了传统核医学技术包括骨显像、心脏显像、脑显像以及肾显像等常用的核医学常规显像内容。明确核医学技术在疾病诊断中的作用、特点及适用范围,并通过与各种影像学的比较,客观理解核医学的优势与价值。为体现核医学诊断与治疗的完整性,第25、26章转载了已在中华核医学与分子影像杂志刊登的 131I治疗甲状腺癌及甲状腺功能亢进指南等内容。
与2003年版的《核医学临床应用指南》相比,本次编撰的《指南》在内容上已做了全面的更新,是至今为止首部以循证依据为推荐强度的核医学临床应用指南,显示出三个基本特点:①选择性:本指南并未涵盖核医学内容的全部,而是重点选择了 18F-FDG PET/CT的临床应用及临床常用的常规核医学检查与治疗内容,虽不完整,但体现了有所不为才能有所为的发展思路,使读者较为明确的把握核医学优势;②科学性:针对核医学分子影像的独特优势与价值,立足中国国情,基于循证医学理论与国内外文献数据,经专家反复讨论、不断细化、科学论证、逐步完善,最终形成指南的各章节;③严谨性:整个指南各章节从设计到发布历时3年,在广泛征求不同意见的基础上,从形式到内容,反复修订,数易其稿,最终成文。不可回避的是,本《指南》仍存在一些问题,首先:制定指南的人员组成不够全面,应更多地增加临床各学科的专家代表,还应邀请护理学家、社会工作者和其他卫生人员参与,如有病人代表参加,将更为完善;其次:作为第一次尝试以循证依据为指导的指南编写,证据来源与强度尚不够充分,但我一直认为,万事开头难,只要有第一个以循证为依据的核医学临床应用指南出现,临床的推广与科学应用就有了依据,虽然第一个出现的事物总是不完美,但一定是未来完美的雏形;第三:来自我国核医学的证据尚不够多,由此提示,我国核医学需要组织更多的多中心研究,为下一步修订提供更为直接而符合中国国情的循证依据。
本书编写是第九届中华医学会核医学分会在质量保证体系建设中的重点工作,因此,参加本书编写的专家主要是核医学分会的常委、部分委员以及国内一些优秀的中青年专家。每位作者所写的内容均先后经过多位专家审查修改,汇集了集体的智慧与经验,力图保证全书内容的科学性、先进性、代表性和权威性。参加本书编写的所有人员有一个共同心愿,就是齐心协力精诚合作、严肃认真群策群力,力求做到先进、科学、实用的统一。但限于作者的水平,且核医学与分子影像发展太快,难免存在诸多局限和不足,恳请核医学同行和读者给予斧正,在此先致谢意。需要强调的是:指南是基于客观依据及主观意见,针对特定的临床情况,帮助临床医师及患者做出适宜处理的推荐性意见。随着认识的进步,需要不断完善与更新;指南的编写完成仅仅是工作的第一步,正确运用指南,才能有效地指导临床工作,提高质量与水平。因此,广泛宣传、系统培训和有效推动本指南的临床应用,并将具体内容切实用于日常工作中,才是指南制定的最终目的。
第九届中华医学会核医学分会主任委员
黄 钢
2015年12月于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