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七节 支气管哮喘
(一)疾病概述
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由多种细胞(如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T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气道上皮细胞等)和细胞组分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这种慢性炎症导致气道高反应性增加,常伴广泛多变的可逆性气流受限,引起反复发作的喘息、气急、胸闷或咳嗽等症状,常在夜间和(或)清晨发作、加剧,多数患者可自行或经治疗后缓解。
【病因】
目前认为哮喘的发生受宿主因素和环境因素双重影响。
1.宿主因素
与宿主的遗传基因、特应性、气道高反应性、性别和种族及肥胖等因素均相关。
2.环境因素
环境中存在的变应原、职业性致敏物、药物、食物及添加剂、烟草暴露、空气、环境污染均是诱导哮喘发作的重要因素;另外,呼吸道感染亦与哮喘的形成和发作有关。
3.其他因素
如精神因素、运动和通气过度、天气改变、月经、妊娠等生理因素同样亦可诱导哮喘发作。
【临床表现】
大部分哮喘患者有典型的症状,但部分哮喘患者在不发作时可无任何症状。
典型的支气管哮喘表现为反复发作的胸闷、喘息、呼吸困难、咳嗽等症状。在发作前,患者常有鼻塞、喷嚏和眼痒等先兆症状,发作严重者可在短时间内即出现严重呼吸困难和低氧血症。有时咳嗽可为唯一症状(咳嗽变异型哮喘)。在夜间或凌晨发作是哮喘的特征之一。哮喘症状可在数分钟内出现,症状轻者可自行缓解,但大部分需积极处理。
【治疗原则】
治疗的目的为控制症状,防止病情恶化,尽可能保持肺功能正常,维持正常活动能力(包括运动),避免治疗不良反应,防止不可逆气道阻塞,避免死亡。脱离过敏原是哮喘治疗最有效的方法。治疗药物主要分两类:①支气管舒张药,主要作用为舒张支气管、缓解哮喘发作;②抗感染药,主要治疗哮喘的气道炎症,控制哮喘发作。
(二)健康教育
1.休息、活动与环境
有明确过敏原者,应尽快脱离。提供安静、舒适、温湿度适宜的环境,保持室内清洁、空气流通。室内不宜摆放花草,避免使用皮毛,羽绒或蚕丝织物。哮喘发作时应卧床休息,恢复期可进行散步、打太极拳等,避免剧烈运动。对花粉过敏者,春天开花时节应减少外出或戴口罩。
2.饮食指导
不适当的饮食可诱发或加重哮喘,应提供清淡、易消化、足够热量的饮食,避免进食硬、冷、油煎食物、若能找出与哮喘发作有关的食物,如鱼、虾、蟹、蛋类、牛奶等,应避免食用。某些食物添加剂,如酒石黄、亚硝酸盐(制作糖果、糕点中用于漂白或防腐)也可诱发哮喘发作,应当引起注意。戒酒、戒烟、忌过咸食物。酒和过咸食物可以加强支气管的反应,诱发哮喘。
3.用药指导
帮助患者学会观察药物疗效和不良反应;随身携带止喘气雾剂,学会哮喘发作时进行简单的紧急自我处理方法;切忌使用成分不明的药物。
(1)β2受体激动药:
主要通过舒张支气管平滑肌,改善呼吸道阻塞,是控制哮喘急性发作的首选药物。常用的短效β 2受体激动药有沙丁胺醇、特布他林和非诺特罗,作用时间为4~6小时。长效β 2受体激动药有丙卡特罗、沙美特罗和福莫特罗,作用时间为10~12小时,适用于防治反复发作性哮喘和夜间哮喘,用药方式首选吸入法。指导患者按医嘱用药,不宜长期、规律、单一、大量使用。因为长期应用可引起β 2受体功能下降和气道反应性增高,出现耐药性。
(2)糖皮质激素:
主要通过多环节阻止呼吸道炎症的发展及降低呼吸道高反应性,是当前防治哮喘最有效的抗炎药。可采用吸入、口服用药。吸入治疗是目前推荐长效抗炎治疗哮喘的最常用方法。吸入药物治疗,全身性不良反应少,少数患者可出现口腔念珠菌感染、声音嘶哑或呼吸道不适,喷药后必须立即用清水充分漱口以减轻局部反应和胃肠吸收。口服用药宜饭后服用,以减少对胃肠道黏膜的刺激。雾化吸入糖皮质激素可减少其口服量,当用吸入剂时,通常需同时使用2周后再遵医嘱逐步减少口服量,不得自行减量或停药。
(3)茶碱类:
可通过抑制磷酸二酯酶,提高平滑肌细胞内环磷酸腺苷(cAMP)浓度,拮抗腺苷受体,刺激肾上腺素分泌,扩张支气管,增强呼吸肌收缩,增强呼吸道纤毛清除功能等,是目前治疗哮喘的有效药物。其不良反应有恶心、呕吐等胃肠道症状,心律失常,血压降低和兴奋呼吸中枢作用,严重者可致抽搐甚至死亡。发热者,孕妇,小儿或老年人,心、肝、肾功能障碍及甲状腺功能亢进者不良反应增加。茶碱缓(控)释片有控释材料,不能嚼服,必须整片吞服。
(4)其他:
色甘酸钠及奈多罗米钠,少数患者吸入后可有咽喉不适,胸闷,偶见皮疹,孕妇慎用。抗胆碱药吸入后,少数患者可有口苦或口干感。酮替芬有镇静、头晕、口干感、嗜睡等不良反应,对高空作业人员、驾驶员、操控精密仪器者应予以强调。白三烯调节剂的主要不良反应是较轻微的肠道症状,少数患者可出现皮疹、血管性水肿、转氨酶升高,停药后可恢复。
4.口腔与皮肤护理指导
哮喘发作时,患者常会大量出汗,应每天以温水擦浴,勤换衣服和床单,保持皮肤的清洁、干燥和舒适,患者咳嗽后用温水漱口,保持口腔清洁。
5.疾病知识指导
指导患者增加对哮喘的激发因素、发病机制、控制目的和效果的认识,以提高患者在治疗中的依从性。通过教育使患者懂得哮喘虽不能彻底治愈,但坚持正规治疗,完全可以有效控制发作,达到没有或仅有轻度症状,能进行日常工作和学习。
6.避免诱发因素
针对个体情况,指导患者有效控制可诱发哮喘发作的各种因素,如避免摄入引起过敏的食物;避免强烈的精神刺激和剧烈运动;避免持续喊叫等过度换气动作;不养宠物;避免接触刺激性气体及预防呼吸道感染;戴围巾或口罩,避免冷空气刺激;避免接触滋生于地毯、沙发、床铺、绒制品等处的尘螨;在缓解期应加强体育锻炼、耐寒锻炼及耐力训练,以增强体质。
7.自我检测病情
指导患者识别哮喘发作的先兆表现和病情加重的征象,学会哮喘发作时进行简单的紧急自我处理方法。学会利用峰流速仪来检测最大呼气峰流速(PEFR),做好哮喘日记,为疾病预防和治疗提供参考资料。
峰流速仪的使用方法:取站立位,尽可能深吸一口气,然后用唇齿部分包住口含器后,以最快的速度,用一次最有力的呼气吹动游标滑动,游标最终停止的刻度,就是此次峰流速值。峰流速测定是发现早期哮喘发作最简便易行的方法,在没有出现症状之前,PEFR下降,提示早期哮喘的发生。临床试验观察证实,将每天测量的PEFR与标准的PEFR进行比较,不仅能早期发现哮喘的发作,还能判断哮喘控制的程度和选择治疗措施。PEFR经常地、有规律地保持在80%~100%,为安全区,说明哮喘控制理想,PEFR在50%~80%,为警告区,说明哮喘加重需要及时调整治疗方案;PEFR<50%,为危险区,说明哮喘严重,需要立即到医院就诊。
8.心理社会指导
心理因素在哮喘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培养良好的情绪和战胜疾病的信心是哮喘治疗和护理的重要内容。哮喘患者的心理反应可有抑郁、焦虑、恐惧、性格改变等。给予心理疏导,使患者保持有规律的生活和乐观情绪,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最大限度保持劳动能力,可有效减轻患者的不良心理反应。患者常有社会适应能力下降(如信心及适应能力下降、交际减少等)的表现,应指导患者充分利用社会支持系统,动员与患者关系密切的家人和朋友参与对哮喘患者的管理,为其身心健康提供各方面的支持。
9.复诊指导
遵医嘱定期复诊。如果患者哮喘持续发作,出现面色苍白或发绀、大汗淋漓、脉搏细弱、意识模糊等紧急情况,应立即送医院抢救。
(于洪菊 樊荣 宋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