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医案精选
一、临床用药篇(39案)
(一)筋伤骨痿类
项痹案
案1:
病历卡片:蔡某,男,17岁。
初诊(2008年11月3日):颈后部胀痛不适3年,加重伴活动不利2天。患者系高一时开始出现颈后部胀痛,遇风寒加重,得温痛减,前日因体育课上受风寒故而症状再发且加重,转头不利,夜间颈后部怕冷,遂来就诊。舌质淡,苔薄白,脉濡。
诊断:颈型颈椎病 (风寒阻络)。
治法:温筋散寒、祛风通络。
方药:
羌活10g 独活10g 防风6g 牛蒡子(炒)10g
桂枝10g 僵蚕5g 制草乌6g 细辛3g
秦艽6g 当归6g 法半夏6g 狗脊15g
地龙10g 红花6g 甘草3g
上药3剂,水煎服,每日一剂,分两次服。
二诊(2008年11月8日,电话随访):患者诉服药后自觉四肢温和,双肩以上发热微汗出,颈后部疼痛第二天明显减轻,服药第3剂后症状基本消失,一般情况良好。
按语:本案系典型风寒外侵之颈椎病案,患者年少,求学早出晚归,颈部易受风寒,加之长时间读书伏案,故而发病。方用羌活、独活、防风、桂枝祛风散寒,牛蒡子、僵蚕、半夏化湿通利关节,当归、秦艽、地龙、红花活血化瘀通络,狗脊温补肾阳,草乌、细辛温筋散寒止痛。全方标本兼治,而收良效。
案2:
病历卡片:汤某,男,53岁。
初诊(2008年4月24日):颈后部胀痛伴双上肢麻木3月余。患者于3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颈后部酸困、疼痛,双上肢麻木,颈肩部如有重物压迫感,握物无力,体虚易外感,曾在外院门诊治疗,诊断为颈椎病,给予颈复康颗粒及甲钴胺片口服,疗效不明显,遂来就诊。查体:患者偏瘦,面色偏黄,发枯,颈后肌紧张,C 3-7两侧椎旁有压痛,椎间孔挤压试验(+),臂神经牵拉试验(+),Hoffman征(-)。舌质淡,苔薄白,脉细。X线片示:颈椎生理曲度消失,椎体退行病变,C 6-7椎间间隙狭窄,左侧神经根管受压明显。
诊断:神经根型颈椎病(正气不足、气血亏虚)。
治法:益气养血、活血通脉。
处方:
黄芪20g 白芍15g 姜黄12g 川芎15g
当归15g 钩藤10g 桂枝10g 川羌活10g
生姜3片 大枣5枚
上药7剂,水煎服,日一剂,分两次服。并嘱配合颈椎牵引,电针,灸法。
二诊(2008年5月4日):颈后部胀痛减轻,双上肢麻木好转,颈椎活动稍受限,时觉头昏、胸闷,纳食欠佳,大便无规律,易便溏。
黄芪20g 白芍15g 姜黄12g 川芎15g
当归15g 钩藤10g 桂枝10g 川羌活10g
天麻3g 白术15g 党参10g 生姜3片
大枣5枚
上药7剂,水煎服,日一剂,分两次服。并嘱配合颈椎牵引,电针,灸法。
三诊(2008年5月14日):颈后部胀痛及双上肢麻木基本消失,复查X片示颈椎结构较前无明显改观,嘱停汤药,继续牵引,注意颈部保暖,低枕休息。
按语:患者素体正气不足,气血虚弱,气虚则不能抵御外邪,易外感。血虚则筋失所养,筋脉不荣,故而酸胀麻木。方中以黄芪、当归、大枣益气养血,川芎、钩藤、桂枝行气通脉,并辅以羌活、生姜等发散之品以助邪外出,诸药合用,达到标本兼治、攻补兼施之效。
案3:
病历卡片:刘某,女,48岁,银行职员。
初诊(2009年5月21日):颈肩部疼痛伴头晕、胸闷6月余,加重3天。患者半年前偶有落枕病史,之后时常出现颈后部疼痛,易外感,之后频繁发生头痛、头晕、胸闷、恶心等症状,长时间伏案后或大幅度转头后明显,睡眠不佳,易怒。自服用三七片、颈痛颗粒等药物疗效不明显。查体:颈部活动度良好,C 2-6左侧椎旁有压痛,椎间孔挤压试验(+),臂丛神经牵拉试验(-),Hoffman征(-)。X线片示:颈椎生理曲度变直,项韧带钙化,C 4-5钩椎关节增生,相应椎间孔变窄。舌质红有瘀点,脉弦,苔白腻。
诊断:椎动脉型颈椎病(经脉瘀滞、肝风上扰)。
治法:通脉化瘀,平肝息风。
方药:
天麻15g 钩藤20g 葛根30g 法夏10g
丹参15g 石决明15g 竹茹10g 茯苓15g
僵蚕10g 水蛭6g 陈皮10g 赤芍10g
夜交藤20g 甘草6g
上药7剂,水煎服,每日一剂,分两次服。
二诊(2009年5月29日):患者头晕减轻,头痛近日未发,胸闷发生次数减少,口苦咽干,睡眠仍差,前方去竹茹,加野菊花30g,再服1周。
天麻15g 钩藤20g 葛根30g 法夏10g
丹参15g 石决明15g 野菊花30g 茯苓15g
僵蚕10g 水蛭6g 陈皮10g 赤芍10g
夜交藤20g 甘草6g
上药7剂,水煎服,每日一剂,分两次服。
三诊(2009年6月6日):自诉胸闷、头痛、头晕症状明显缓解,颈后部疼痛减轻,无恶心、呕吐等症状,原方继服2周巩固疗效,嘱患者每日局部热敷颈部,低枕休息,避免长时间伏案动作。
按语:本病以颈部疼痛伴有头晕、胸闷为主要症状,属伤科椎动脉型颈椎病所致眩晕范畴。《景岳全书·眩晕》:“无虚不作眩”,《丹溪心法·头眩》:“无痰不作眩”,《素问·至真要大论》:“诸风掉眩,皆属于肝”。眩晕大体分虚实两类,本病系经脉瘀滞,郁而生痰,髓海失充,肝风内动,上扰于脑。治宜通脉化瘀,平肝息风。方中天麻、钩藤、石决明平肝息风。丹参、赤芍、水蛭通经活血。葛根、半夏、茯苓、僵蚕化痰利湿。陈皮、竹茹和胃降逆。诸药配伍,则息肝风、充髓海、通经络。
案4:
①病历卡片:朱某,男,43岁,娄底人。
初诊时间(2002年5月20日):头颈肩背及肢体疼痛、麻木2个月。患者自诉缘于长期伏案工作,2个月前出现头颈肩背及肢体疼痛、麻木,其痛为刺痛,固定不移,夜间加重,伴有头痛、眼花、失眠、健忘、惊悸、胸闷胸痛,查:手部肌肉萎缩,指端麻木、紫绀,指甲凹陷无光泽,肤燥发痒,下肢无力或拘挛、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脉多弦细或细涩、弦涩。臂丛神经牵拉试验 (+)。
诊断:脊髓型颈椎病 (气虚瘀阻型)。
治则:益气活血,祛瘀通络。
处方:补阳还五汤加减。
生黄芪50g 当归15g 红花3g 地龙10g
丹参30g 桃仁10g 千年健15g 木瓜15g
牛膝10g 川芎10g 葛根30g 蜈蚣3条
每天1剂,水煎服,7天为1个疗程,连续3个疗程后症状缓解。
②病历卡片:张某,男,34岁,长沙人。
初诊时间(2002年3月22日):颈肩臂麻木,疼痛,肢体沉重无力7天。患者自诉缘由缘于长期伏案电脑工作,7天前出现颈肩臂麻木,疼痛,肢体沉重无力,厥冷,肿胀,麻木,步履沉重,坐位起立艰难;全身倦怠困弱,伴有头昏、头重如裹,胃脘胀满,纳呆,大便溏泄或黏滞不畅。舌淡红,苔白腻或浊,脉沉细或缓。
诊断:脊髓型颈椎病 (瘀湿阻滞型)。
治则:健脾利湿,温阳通络。
处方:平胃散加味。
苍术10g 白术10g 厚朴10g 陈皮10g
半夏10g 炒薏苡仁30g 茯苓10g 桂枝10g
细辛3g 巴戟天10g 丹参15g 制狗脊15g
白花蛇1条
每天1剂,水煎服,7天为1个疗程,连续服用2个疗程。
③病历卡片:孙某,女,57岁,长沙人。
初诊时间(2002年6月10日):颈肩臂麻木疼痛,肌肉萎缩,抬举困难2年,持物无力,活动牵强,筋惕肉 ,头摇身颤,步履蹒跚,腿打软易拌足,腰膝酸软,小便无力或二便失禁及性功能紊乱,甚至双下肢瘫痪。舌绛红,苔薄或光剥,脉细涩或细数。
诊断:脊髓型项痹病 (肝肾亏虚型)。
治则:滋水涵木,调和气血。
处方:六味地黄汤或左归饮加减。
生地20g 熟地20g 山萸肉10g 枸杞子10g
当归15g 龟板胶6g(调冲入)丹参30g 甘草5g
山药10g 玉竹10g 知母6g 鲜石斛30g
石决明30g(先煎)。
每天1剂,水煎服,7天1个疗程。
颈部伤筋案
病历卡片:熊某,女,42岁。
初诊(2005年10月9日):寒邪外袭,骤然捩伤颈项,胸椎部牵强酸楚,顾盼不利,舌苔薄白,右脉略见浮数。
诊断:颈部伤筋 (风寒阻络)。
治法:宣散泄风和络。
炒牛蒡9g 炙僵蚕6g 白蒺藜12g 西羌活3g
粉葛根5g 青防风5g 川抚芎3g 炒青皮5g
红花6g 紫苏梗5g 嫩桑枝12g 丝瓜络5g
上药3剂,水煎服,每日一剂,分两次温服。
二诊(2005年10月13日):颈项脊椎之间,扭捩伤筋,寒湿外袭。经针刺及泄风和络,牵强作痛减轻,顾盼尚觉欠利,略作呛咳,痰吐不爽。右脉弦滑,风寒之邪祛除未净。再拟宣散泄风,化痰和络为治。
炒牛蒡9g 嫩前胡5g 炙紫菀5g 象贝母9g
光杏仁9g 橘络红各3g 炙僵蚕6g 白蒺藜6g
嫩钩藤9g(后下)桔梗3g 炒竹茹5g 丝瓜络6g
上药7剂,水煎服,每日一剂,分两次服。
三诊(2005年10月21日):颈项扭伤,基本愈好,唯筋络之间气血未和,风邪易留,顾盼尚感牵掣,略有咳呛。再拟宣化和络法。
炒牛蒡9g 炙僵蚕6g 白蒺藜9g 西羌活3g
青防风3g 制半夏5g 炒竹茹5g 橘络红各3g
云茯苓12g 冬瓜子9g 光杏仁12g 生甘草2g
上药5剂,水煎服,每日一剂,分两次服。服药后症状消失。
按语:颈部伤筋单纯由损伤所致的较少,临证多见的是兼有风寒外袭,如《伤科补要》所说的“感冒风寒,以患失颈,头不能转”的病例。本案中虽或有骤然捩伤,或有积劳,但均有风邪袭络。顾老认为除了风邪入络外还须注意两点:①主症是项强,损伤筋脉,气血不和,风邪入络及肝阳上亢皆可致项强。单纯由肝阳致病者,项强板滞而活动受限不甚明显,易于鉴别,有的则是风邪夹肝阳,有的是风邪引动肝阳上扰,辨证施治时当顾及平肝潜阳。②既受风邪,肺失宣肃,内生痰浊,而且风邪闭络,气血失和或者又有损伤,气血凝滞亦滋生痰湿,治疗中须注意豁痰,这是独到之见。
骨痿案
案1:
病历卡片:徐某,女,72岁。
初诊(2006年5月17日):腰背部疼痛20余年。患者20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腰背部疼痛,间断发作,于2001年2月因外伤致腰1椎体压缩性骨折,卧床2个月。伤后腰痛明显加重,活动不利,时常抽筋,纳食差,大便时稀时干。患者47岁行子宫摘除术。查体:患者面色萎黄,驼背畸形,活动受限,不能仰卧,腰背部广泛压痛、叩击痛。X线示:胸腰段脊柱后凸变形,T 12、L 1椎体陈旧性压缩骨折,椎体骨小梁稀疏,呈骨质疏松改变。舌淡,苔薄白,脉沉细无力。
诊断:骨痿 (肝肾亏虚)。
治法:补脾益肾,强筋壮骨。
方药:
熟地黄20g 当归15g 黄芪15g 杜仲10g
茯苓10g 白术10g 淫羊藿10g 肉苁蓉15g
骨碎补10g 丹参15g 陈皮10g 川牛膝12g
千年健15g 伸筋草10g 甘草10g
上药14剂,水煎服,每日一剂,分两次饭后温服。
嘱患者每日晒太阳2次,每次1小时,适当活动,避免外伤,佩戴腰围。
二诊(2006年6月3日):服药2周,腰背部疼痛减轻,自觉全身较前有力,抽筋次数减少,但睡眠仍差,易惊易醒,大便正常。原方加大枣6枚、夜交藤10g,继服2周。
三诊(2006年6月18日):腰背疼痛明显减轻,行走较前自如,全身自觉有力,睡眠改善。嘱患者坚持服用仙灵骨葆及钙剂,以改善骨质情况。
按语:骨质疏松症属中医骨痿范畴,以老年女性多见,加之患者有子宫摘除史及骨折长时间卧床史,筋骨失用,脾肾亏虚,脾胃运化失职。治当补肾益精,兼调理脾胃。方中熟地、当归、黄芪补养气血,淫羊藿、肉苁蓉、杜仲、骨碎补等补肾阳、益精气、强筋骨。茯苓、白术、陈皮益气健脾和胃,丹参、伸筋草活血舒筋,甘草调和诸药。上药共用,有补肾阳、益精血、通筋络、健脾胃、强筋骨之功效。
案2:
病历卡片:林某,女,55岁,退休职员。
初诊(2009年8月15日):腰背痛2年余。无明显诱因,自觉晨僵现象明显,四肢沉重,乏力,腰背酸痛,时轻时重,近1个月症状加重。50岁绝经。服过大量盖中盖等,无明显效果。查体:轻度驼背,活动轻度受限,脊柱广泛压痛,直腿抬高试验阴性。脉沉弦,舌质淡,苔薄白。X线片示:脊柱(胸腰段)后凸变形,各椎体呈鱼尾状改变,骨质疏松。
诊断:骨痿(肾虚髓减,脾弱精衰,骨失充养)。
治法:补肾、益脾、壮骨。
方药:
淫羊藿25g 肉苁蓉20g 鹿角霜15g 熟地黄15g
鹿衔草15g 骨碎补15g 全当归l5g 生黄芪20g
生牡蛎50g 川杜仲l5g 鸡血藤15g 广陈皮15g
制黄精15g 炒白术15g
14剂,水煎服,每天l剂,分两次服。
二诊(2009年9月4日):服上药2周,症状逐渐减轻,唯睡眠欠佳。拟前方加夜交藤25g、生龙齿25g,嘱再服2周。
三诊(2009年9月23日):晨僵、腰酸背痛明显减轻,步履较前轻松、有力,睡眠好转。嘱仍按前方继续治疗月余,后服健骨宝胶囊而收功。
按语:骨质疏松多见于老年人或绝经后的妇女,是腰背痛较常见的原因之一。本病又有增龄性骨质疏松、老年性骨质疏松等称谓。中国传统医学对本病虽无系统的论述,但从其临床表现及骨结构改变上看,当属“骨痿”、“腰背痛”等范畴。《素问·痿论》云:“肾气热,则腰脊不举,骨枯髓减,发为骨痿”。腰脊不举,就是腰部不能挺直过伸,此与骨质疏松症主要特征“圆背”畸形,腰背不能挺直是一致的。由此可见本病的真正原因是肾虚等内在因素为根本,风寒湿邪以及小外伤的侵袭、积累为外因的发病机制。然本病虽属先天之肾气虚,本在先天,日久势必影响后天之脾胃,运化失职,营养补给不充,气血虚衰等症见。故其治当在补肾益精的同时,必须兼理脾胃以求全功,是治法之大要也。本病例是一绝经后妇女,其病因乃属肾脾俱虚之候。故治以自拟方补肾壮骨羊藿汤。药用淫羊藿入肝肾经,补命门,兴肾阳,益精气,以“坚筋骨”也,主腰膝酸软无力,肢麻,痹痛,为君药;合臣药肉苁蓉,鹿角霜之入肾充髓,补精,养血益阳,与君药相配伍,其强筋健骨之力益著;配熟地黄之滋肾阴健骨;骨碎补、鹿衔草入肾补骨镇痛;当归补血;黄芪、牡蛎、杜仲益气敛精,盖有形之血赖无形之气而生;鸡血藤活血补血,通经活络,止痛,以取“通则不痛”之功;黄精、白术、陈皮益气补精,健脾和胃,且可拮抗本方滋补药腻膈之弊,皆为佐使药。以上诸药相伍,有补命门,壮肾阳,滋阴血,填精髓,通经络,健脾胃,坚筋骨之功效。
本方药临床应用30多年,疗效可靠,无任何毒副作用。但在辨证、审因、论治的基础上,加减变通甚为重要。该复方经动物实验结果表明:该药能够明显减轻肾虚模型动物性器官和肾上腺重量减轻程度,并有增加动物的自主活动,抑制体重下降的作用。
案3:
病历卡片:阳某,女,61岁。
初诊(1996年7月12日):腰背疼痛10月余。无明显外伤史,久坐后疼痛明显,卧床时症状改善,长时间自服钙剂,疗效不明显。查体:胸腰椎轻度后凸畸形,形体瘦弱,胸腰段轻度后凸畸形,多处压痛,舌质淡,苔薄白,脉细,X线示:腰椎椎体骨小梁稀疏。
诊断:骨痿 (肝肾不足,气血两虚)。
治法:补肝益肾、益气养血。
方药:
党参12g 白芍10g 当归10g 枸杞子10g
女贞子10g 夜交藤12g 延胡索10g 续断10g
杜仲10g 桑寄生10g 甘草6g
上药14剂,水煎服,每日一剂,分两次服。
二诊(1996年7月31日):腰部仍感疼痛,乏力,口干,舌偏红、苔少,脉沉细。治法:补肾益气,强筋壮骨。
党参12g 黄芪15g 桑寄生10g 制何首乌12g
生地12g 茯苓10g 黄精10g 淮山药10g
山茱萸6g 牡丹皮6g 女贞子10g 大枣6枚
上药7剂,水煎服,每日一剂,分两次服。
三诊(1996年8月10日):腰部疼痛有所好转,仍觉乏力,小便多,难以憋尿,饮食差,易腹泻。查体:腰部活动无明显受限,腰部无明显压痛。形瘦,面色偏黄,舌苔薄腻,脉细。治法:健脾益肾。
黄芪20g 丹参10g 白芍10g 生地15g
茯苓10g 续断10g 制黄精10g 淮山药10g
杜仲10g 桑寄生10g 枸杞10g 陈皮6g
上药7剂,水煎服,每日一剂,分两次服。
四诊(1996年8月20日):腰背部轻微疼痛,腰部活动自如,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小便仍多,大便好转。上方再服14剂,嘱卧硬板床,继续服用钙剂。
1年后随访,偶有腰背部隐痛。
按语:此为骨质疏松症案例,临床表现为慢性腰背疼痛,腰膝酸软无力,当腰部活动时疼痛会加重,严重者腰部轻微受力即可发生骨折,本病治疗中医突出补益肝肾、调补气血、健脾和中等多种治法。本案患者初诊腰背疼痛,辨证为肝肾不足,气血两虚,以党参、白芍、当归益气养血,川断、杜仲、寄生、枸杞滋肾,二诊滋补肾阴,三诊健脾益肾。以证施治,方收良效。
腕关节陈旧伤案
病历卡片:向某,女,58岁。
初诊(2011年10月9日):右腕部疼痛、活动障碍3月余。患者于2011年6月因摔倒致右桡骨远端骨折,在某医院行石膏固定,5周后拆除石膏,感右腕部酸痛,不能屈伸,自觉右腕部周径变小,功能锻炼数月后功能稍有改善,但疼痛未见缓解,时觉局部皮肤烧灼样疼痛但局部怕冷。查体:右腕部局部压痛,局部肌肉萎缩,大、小鱼际肌萎缩明显,握力明显减退,右腕屈伸受限,背伸40°,掌屈20°,右肘关节不能伸直,局部肤温较健侧偏低。舌淡红,苔薄白,脉沉。X线示:右桡骨远端陈旧性骨折,右腕关节退行性变,诸骨呈骨质疏松样改变。
诊断:右腕骨痿(肝肾亏虚,筋骨不荣)。
治法:补肝益肾、强筋壮骨、散寒除湿。
方药:
桂枝20g 白芍20g 生地15g 桑枝15g
鸡血藤10g 桑寄生10g 杜仲10g 续断10g
独活6g 秦艽6g 姜黄6g 红花6g
木瓜6g 甘草6g
上药7剂,水煎服,日一剂,分两次温服。药渣保留煎药泡手,持续1小时以上。
嘱患者加强右腕关节功能锻炼,同时服用钙剂及维生素D。
二诊(2011年10月17日):患者腕关节疼痛减轻,自觉局部怕冷感好转,腕关节皮肤烧灼样感消失,但腕关节仍拘挛隐痛不适,握东西无力,肘关节经锻炼后活动已恢复。原方继服7剂,嘱患者自备握力器锻炼肌力。
三诊(2011年10月25日):患者右腕关节症状进一步好转,功能逐渐恢复正常。
2个月后电话随访:患者对治疗满意,现右腕关节已恢复日常生活所需功能,仅在变天或遇冷水后感隐痛,尚能忍受。
按语:此案系右桡骨远端骨折固定后引起的急性骨萎缩案,表现为患腕关节局部骨质疏松样疼痛伴皮肤感觉过敏,活动受限,肌肉萎缩等。系损伤后期肝肾气血不足,筋脉失养所致,治疗上予中药辨证内服外敷配合功能锻炼,一般均有效果,但疗程相对较长。此案启示我们中医治疗骨折病时,“筋骨并重”、“动静结合”的重要性。
漏肩风案
案1:
病历卡片:张某,女,54岁,退休。
初诊(2007年10月13日):右肩关节疼痛、活动障碍6天。患者于10月7日晨起时发现右肩关节酸痛不适,并未在意,而后疼痛逐渐加重,且右肩关节不能上举,不能提重物,夜间怕冷,局部热敷后可减轻。纳食可,夜寐因疼痛欠安,二便调,无畏寒发热。查体:右肩关节周围广泛压痛,以肩前肱二头肌起点处压痛明显,右肩外展、后伸受限,不能上举。舌淡,苔薄白,脉弦紧。
诊断:漏肩风 (风寒瘀阻)。
治法:疏风散寒、活血通络。
方药:
牛蒡子10g 僵蚕10g 桂枝15g 白蒺藜12g
独活10g 秦艽6g 姜黄6g 川芎10g
延胡索10g 羌活10g 木瓜10g 乳香6g
没药6g 桑枝10g 海风藤15g 伸筋草10g
上药7剂,水煎服,每日一剂,分两次温服。
嘱患者右肩保暖,局部热敷,加强右肩关节功能锻炼。
二诊(2007年10月21日):1周后复诊,诉右肩关节疼痛较前明显好转,现活动度基本恢复正常,右肩怕冷症状消失。继服5剂巩固疗效。
按语:漏肩风又称五十肩、肩周炎。本案系由风寒湿侵袭,瘀阻关节,导致筋脉气血失和,故而疼痛不适。方中牛蒡子、僵蚕为君药,消痰结,通筋脉。秦艽、独活、桂枝和血舒筋,通达周身,蒺藜、川芎、乳没行气血、散瘀结,桑枝、木瓜、海风藤祛风湿、利关节。全方合用,为开破痰结而宣达气血,导其结滞以通利关节。
案2:
病历卡片:刘某,男,55岁。
初诊(2008年2月19日):左肩部疼痛3个月加重1周。患者于3个月前睡觉时受凉后出现左肩部疼痛,左臂抬举受限,夜寐不安,时有冷痛感。得温后疼痛有所缓解,受凉则加重,自贴膏药,疗效不显,遂来我院就诊。既往有左肩关节脱位病史。查体:左肩关节周围有压痛,外展80°,后伸10°,上举不能,X线示:左肩关节无明显异常。舌淡红,苔白腻,脉细濡。
诊断:漏肩风(寒凝气滞、血不荣筋)。
治法:通经泄风和络。
方药:
桂枝20g 防风10g 羌活10g 独活6g
秦艽10g 姜黄5g 红花6g 木瓜10g
鸡血藤15g 络石藤12g 嫩桑枝15g
上药7剂,水煎服,日一剂,分两次温服。
二诊(2008年2月26日):寒凝气滞,血不荣筋,右肩关节拘挛作痛,寒邪未彻延及肩背,脉细迟缓,再拟温经祛邪通络。
桂枝15g 白芍6g 桑枝10g 炙草乌5g(先煎)
白蒺藜12g 秦艽5g 羌活6g 红花6g
牛蒡子10g 生地15g 甘草3g
上药7剂,水煎服,日一剂,分两次温服。
三诊(2008年3月5日):寒凝气滞,左肩筋膜拘挛作痛较前好转,未能举提后转,苔薄润,脉濡滑,再拟温经祛风,活血和络。
桂枝12g 防风6g 白蒺藜6g 炙草乌5g(先煎)
红花6g 牡丹皮6g 桑枝15g 石楠叶12g
甘草6g
上药7剂,水煎服,日一剂,分两次温服。
随诊追查:患者病情痊愈,至今未有复发。
按语:本案患者既往有肩关节脱位病史,复感风寒邪气,凝滞经脉,阻滞气机,不通则痛,该型症状的典型表现为遇寒加重,得温痛减。首诊中拟予桂枝、防风、羌活等祛风散寒之品,独活、秦艽、木瓜祛风除湿,姜黄、红花活血通络,辅以鸡血藤、络石藤、桑枝通脉舒筋止痛。
腰椎肥大性关节病案
案1:
病历卡片:苏某,男,61岁。
初诊(2006年4月5日):腰部钝痛,活动不利11年余,加重2周。患者既往从事司机工作30多年,长时间开长途货车在外,饮食起居无规律。11年前开始出现腰部疼痛,久坐后或劳累后明显,休息可缓解。曾多次住院治疗,行推拿、针灸、牵引等治疗,症状可缓解,但易诱发。纳食偏差,易便溏。近2周以来腰痛明显,转身不利,影响睡眠。查体:腰背肌肉紧张,未见明显侧弯畸形,前屈、侧屈、旋转因疼痛受限,腰背肌平L 4、5位置双侧压痛明显,双侧直腿抬高试验(-)。X线示:L 3-5椎体边缘骨赘形成,腰椎生理曲度变直。舌淡红,苔白腻,脉沉细。
诊断:腰椎肥大性关节病(脾肾两虚)。
治法:补肾健脾、活血通络。
方药:
生地15g 白芍10g 淮山药12g 茯苓12g
白术10g 丹参12g 当归10g 杜仲10g
川续断10g 千年健15g 桑寄生10g 川牛膝10g
石菖蒲6g 川芎6g 甘草6g
上药10剂,水煎服,每日一剂,分两次温服。患者自有家用熏洗器,故嘱其煎药后取药渣置于熏洗器中煎沸后熏洗腰部,每日1次。
二诊(2006年4月16日):患者腰痛减轻,按压时疼痛较前缓解,但仍觉腰酸乏力,不欲饮食。
熟地15g 白芍10g 枸杞子20g 鸡内金15g
白术10g 丹参12g 当归10g 杜仲10g
川续断10g 千年健15g 桑寄生10g 川牛膝10g
石菖蒲6g 川芎6g 菟丝子10g 茯苓12g
甘草6g
上药10剂,水煎服,每日一剂,分两次温服。患者自有家用熏洗器,故嘱其煎药后取药渣置于熏洗器中煎沸后熏洗腰部,每日1次。
三诊(2006年4月29日):患者腰痛轻微,较前明显好转,压痛点基本消失,弯腰或久坐后略感腰酸不适,休息可缓解,苔薄白,脉弦细。纳食增加,二便正常。原方继服7剂以巩固疗效,嘱患者坐位及站立时佩戴腰围,避免弯腰。
4个月后随访:患者劳累后可发生腰部酸胀不适,但能忍受,日常生活无明显影响,纳食正常,二便调。
按语:腰椎退行性变俗称腰椎骨质增生。本病症状明显者需以治标为先,全身症状明显者重在治本,局部与整体并重者,需标本兼治。本案辨证为脾肾两虚,治宜补肾健脾以治本,活血通络以治标,内服与外治同用,疗效可观。
案2:
病历卡片:牛某,男,48岁。湘潭市人,工程师。
初诊(2001年3月14日):诉腰脊酸、痛、木6年,近年来,以右下肢酸木为甚,曾在市大医院摄片示腰椎4、5前缘唇样增生,舌淡薄白苔,脉缓无力,6年来中西医及理疗、推拿屡屡未效。
诊断:腰椎肥大性关节病(肾气不足,寒凝督脉)。
治法:温通督脉,补肾壮骨。
方药:
鹿角霜20g 补骨脂15g 酒炒川牛膝12g 菟丝子(洗)10g
红参须10g 当归12g 片姜黄15g 炮附子6g
甘草6g
上药10剂,水煎服,日一剂,分两次服。
按语:顾氏认为脊椎增生症,西医谓椎间盘退变,椎间管狭窄,后纵韧带下血肿、纤维化、骨化并形成骨赘,以及横韧带肥厚等原因造成对脊神经根、脊椎、椎动脉的刺激和压迫,导致系列病变。中医学属痹证范畴,临床实践证明本病的病机在于肾脏虚损。肾主骨、主身之骨髓。明代王肯堂云:“有风、有寒、有湿、有闪挫、有瘀血、有滞气、有痰积皆标也,肾虚其本也”。盖肾精充足,则骨髓充盈,骨骼得以滋养,才强劲坚固,动作敏捷。倘肾气虚衰,骨髓空虚,骨骼无以充养,即发生退行性变。益损散气血脾肾同补,且填精益髓,坚骨活血,诸药合用精华尽撷,尤以鹿角温通督脉、阳气大振,不但益阳,而且益阴,不但补髓汁,而且补髓气。
腰痹案
案1:
病历卡片:梁某,54岁,男,出租车司机。
初诊(2004年9月26日):腰部疼痛、活动受限3个小时。患者连续开夜车7个小时后交接班下车时因用力不慎,而致腰部扭伤,当时即感腰痛难忍,屈伸转侧腰部刺痛,不能伸直腰部,站立不稳,步履艰难,双手紧扶患部,小腹坠胀感,腰部怕冷,不能受风,舌淡,苔白,脉弦紧。既往有腰椎间盘突出症病史,否认泌尿系结石病史。
诊断:外感腰痛。
治法:散寒通络止痛。
方药:
当归12g 赤芍10g 炙地龙6g 泽兰10g
延胡索10g 川续断10g 制香附10g 伸筋草12g
沉香6g 乌药6g 木香6g 石菖蒲6g
5剂,水煎服,每日一剂,分两次温服。
二诊(2004年10月2日):进药后腰痛,小腹胀滞明显减轻,已能挺腰行走,唯感起坐少力,督脉之气不足。
方药:
桑寄生15g 川续断10g 补骨脂10g 巴戟天10g
刘寄奴10g 制香附10g 延胡索10g 炙地龙6g
厚朴9g 沉香6g 小茴香3g
上药5剂,水煎服,每日一剂,分两次服。
三诊(2004年10月8日):腰腹部胀痛消除,腰部有下垂感,不能久坐,脉来细软,腰为肾之府,督为肾之路,治宜滋养督脉。
方药:
党参15g 熟地15g 补骨脂10g 淮山药12g
生黄芪30g 菟丝子10g 巴戟肉10g 当归10g
刘寄奴10g 狗脊10g 甘草10g
上药7剂,水煎服,每日一剂,分两次服。
按语:督行脊中,旁行太阳经,气血循经运行不息。今用力不慎而腰部挫气,脉气受损,太阳阳明之气开合不利,气行壅滞。“气伤痛”故疼痛难忍,难以行动。急则治其标,故先予理气通络兼以活血。以香附、延胡索、木香行气散滞止痛,台乌药顺气宽腰,沉香降气,当归、泽兰、炙地龙活血行痹。气血兼顾以气为主,进药三贴,气行痛自缓。二诊时腰部起坐少力转为主要矛盾,此为肾督之气不足,需标本兼治,故以补骨脂、川续断、巴戟肉、厚杜仲大补肾督阳气,香附、元胡、茴香行气止痛,病情日益好转。然病久体虚,肾督之气一时难复,故最后加重补肾强腰之品。腰部有下垂感为中气下陷,故用黄芪补中气,并以升举为治。
案2:
病历卡片:许某,男,42岁。
初诊(2001年11月7日):腰痛3天。患者前天起床时因过急扭伤腰部,自觉左侧腰臀部瞬时胀气,当即疼痛难忍,不能站立,咳嗽或深呼吸感疼痛加重。患者在家中休息一天,症状无任何缓解,小腹胀满,大便未解,小便短赤。于今日就诊。查体:患者双手叉腰,痛苦面容,腰背肌紧张,腰骶正中及左侧腰背肌广泛压痛,叩击痛,腰椎活动受限,舌质暗紫,苔白,脉弦紧。X线示:腰椎生理曲度稍变直,各椎体轻度退变。
诊断:血瘀腰痛。
治法:攻下逐瘀,行气止痛。
方药:
当归20g 大黄20g 延胡索12g 槟榔12g
续断15g 桃仁10g 杜仲12g 补骨脂10g
枳壳10g 广木香6g 小茴香6g 甘草10g
上药5剂,水煎服,每日一剂,分两次服。大便通下则止。
二诊(2001年11月10日):患者服药两剂后解出大量宿便,即感全身轻松,小腹胀满消失,腰痛明显缓解,舌质淡,苔白,脉沉迟。
当归15g 延胡索12g 黄芪15g 党参10g
续断15g 桃仁10g 杜仲12g 补骨脂10g
枳壳10g 广木香6g 小茴香6g 甘草10g
上药7剂,水煎服,每日一剂,分两次服。
半个月后电话随访:患者腰痛已消失,一般情况良好,患者活动恢复正常。
按语:顾老认为,腰痛的病因颇为复杂,但无论是外力或外邪引起腰痛,均与肾气有关,也就是说肾气不足是腰痛的本质原因,故在辨证用药时加入补肾益气之品,使正气来复,邪去病除。方中当归活血化瘀止痛为君,大黄、桃仁活血下瘀通便,枳壳、陈皮、槟榔、木香、茴香宽中理气止痛为臣,佐以续断续筋通络,杜仲、补骨脂补肾壮骨,甘草调和药性,缓急止痛。
案3:
病历卡片:刘某,女,41岁,会计。
初诊(2011年4月11日):腰部疼痛1月余,加重1周。患者2个月前无诱因出现腰部疼痛,逐渐加重,活动受限,夜间疼痛尤甚,寐不安,纳差便溏,口不渴,曾在当地职工医院做按摩、牵引等治疗无效,休息后稍缓,活动后加重。查体:面色偏白,表情痛苦,两手护腰缓慢趋行,腰部僵硬,肌肉紧张,脊椎两旁弥漫压痛,活动受限,得热及轻轻按摩痛减,伸屈遇凉则痛重,两下肢不疼痛,双侧直腿抬高试验阴性。舌质淡,苔白,脉细。X线示腰椎前屈消失。CT检查示L 3-4、L 4-5椎间盘轻度膨出。
诊断:肾虚腰痛。
治法:温阳补肾。
方药:
骨碎补15g 当归15g 乌药10g 细辛4g
郁金10g 杜仲12g 巴戟天15g 川牛膝10g
甘草6g
上药7剂,水煎服,每日一剂,分两次温服。
二诊(2011年4月19日):腰痛明显减轻,活动稍受限,仰俯仍痛,精神好转,纳可,便溏如前,舌脉同前。
骨碎补15g 当归15g 乌药10g 细辛4g
郁金10g 杜仲12g 巴戟天15g 川牛膝10g
白术10g 黄芪15g 甘草6g
上药5剂,水煎服,每日一剂,分两次温服。嘱适度功能锻炼,佩戴腰围。
三诊(2011年4月25日):腰痛已基本消失,但觉腰硬,活动不便,过度仰俯仍痛,仍便溏,舌质转红,脉有力,前方去细辛,3剂,服法同前。
四诊(2011年4月29日):腰不痛,活动自如,遇一般热冷刺激无明显不适,面色转红,仍便溏,已经上班。继续服中药7剂巩固疗效。
五诊(1个月后):腰不痛,大便实,疾病痊愈。
1年后随诊无复发。
按语:肾虚型腰痛多见于五十岁以上中老年人,人过五旬,肝肾亏虚,精髓不足,气血运行失调,督带空虚,或房劳过度,肾精亏损,筋骨懈惰,腰膝酸软疼痛。腰为肾之府,肾虚则腰痛,尤其是老年体弱,肝肾亏损,精亏髓空者,多见腰膝酸软,治宜益肾填髓兼行气活血。
案4:
病历卡片:孔某,女,69岁。
初诊(2004年2月3日):腰痛乏力4年余,加重2个月。患者诉4年前无明显诱因开始出现腰部钝痛,后渐渐加重,时觉腰部乏力,不能承重,骶尾部下坠感,久坐后感腰部不能立刻伸直,劳累后感腰部不适加重且伴有短气乏力,纳食差,不能憋尿,稍做大幅度运动或大笑、咳嗽即可有尿液流出。舌淡胖,苔白,脉沉细无力。查体:腰部有压痛,但痛点不明显,双侧直腿抬高试验(-),双下肢肌力可。X线示:腰椎退行性改变。
诊断:气虚腰痛。
治法:补气壮腰。
方药:
黄芪30g 党参15g 当归10g 桑寄生12g
川续断12g 香附15g 白术15g 升麻6g
乌药6g 威灵仙10g 枳壳10g 骨碎补10g
益智仁12g 独活10g 甘草6g
上药7剂,水煎服,每日一剂,分两次温服。
二诊(2004年2月13日):患者腰部钝痛有所缓解,但仍觉不适,腰部乏力、小便不能控制等症状明显好转,自觉全身较前有力,舌淡红,苔白,脉细。
黄芪30g 党参15g 当归10g 桑寄生12g
川续断12g 香附15g 白术15g 升麻6g
乌药6g 威灵仙10g 延胡索6g 骨碎补10g
木香10g 独活10g 甘草6g
上药10剂,水煎服,每日一剂,分两次温服。
随访(2004年2月27日):患者诉腰痛缓解,但仍不能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劳累后症状明显,乏力症状改善较明显,一般情况可,嘱患者继续服7剂,同时腰部进行五点式锻炼。
按语:气虚性腰痛其实临床比较常见,但却往往容易被忽视,常被误辨为肾虚型,而采用补肾治法,所以疗效不理想,气虚型腰痛首先以补气为主,佐以固肾壮腰之品。本案中黄芪、党参补脾益气,兼补肾脏之元气,共为君药。当归、骨碎补、续断活血、补肝肾为臣,佐以白术益气健脾,升麻升阳举陷,香附、乌药、枳壳理气,威灵仙、独活、桑寄生通经活络,益智仁固精缩尿为佐药,甘草调和诸药。
腰痛病案(腰椎间盘突出症)
案1:
病历卡片:龚某,男,43岁。
初诊(2004年1月3日):腰痛伴右下肢疼痛3个月,加重1周。患者诉3个月前腰部有过扭伤史,之后时感腰部疼痛伴有右下肢麻木至小腿,后半夜症状明显,时轻时重,近一周症状加重,弯腰不利。就诊时查体:腰背部肌肉紧张,腰椎生理曲度变直,L 3/4、L 4/5、L 5/S 1椎旁压痛,右侧痛甚,叩击腰部时可引起右下肢电击样疼痛、麻木。舌质偏暗有瘀点,苔白,脉弦数。CT示:L 4/5椎间盘向右后方突出,L 5/S 1椎间盘中央型突出,腰椎轻度退行性变。
诊断:腰痛病 (气滞血瘀)。
治法:活血化瘀、通络止痛。
方药:
生地20g 赤芍12g 牡丹皮6g 红花6g
虎杖10g 川牛膝10g 独活10g 土鳖虫6g
地龙10g 延胡索10g 伸筋草10g 合欢皮15g
甘草6g
上药5剂,水煎服,每日一剂,分两次温服。嘱患者多卧硬板床休息,佩戴腰围,进行腰背肌功能锻炼。
二诊(2004年1月9日):患者腰痛明显缓解,但右下肢仍麻木,远行后麻木加重,夜寐差,舌质红,脉沉迟。前方加夜交藤12g,丝瓜络10g,共7剂,继服。
三诊(2004年1月17日):患者右下肢麻木有所减轻,睡眠好转,但时觉口干眼燥,舌偏红,脉沉细。原方去合欢皮,加玉竹15g,麦冬10g,养阴生津,继服7剂。
一周后患者来电话告知,腰痛及右下肢麻木已完全消失,睡眠改善,现活动均自如,告知患者注意佩戴腰围保护,并继续进行五点支撑式腰背肌锻炼。
按语:此案为气滞血瘀型腰痛病,大多为扭伤跌扑气滞血瘀或肝肾亏虚筋络气血衰退、筋脉拘急挛缩所致,本案中投以凉性活血化瘀、通络止痛之品,生地、赤芍、丹皮、虎杖等,配合川牛膝、独活等引经之剂,另配伍土鳖虫、地龙等通脉药物,使得药性增强并能有效到达病灶。
案2:
病历卡片:郭某,男,55岁。衡阳市人,退休。
初诊(2002年4月20日):腰腿酸痛重木、拘急不适七年,曾经某医院B超和CT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几经牵引、手法复位,仍腰酸腿痛如旧,寒肢冷,舌淡白薄苔,脉沉缓无力。
诊断:腰痛病(肾虚感寒,久病入络)。
治法:温肾散寒,活血通络。
方药:
补骨脂20g 鹿角面15g 酒炒川牛膝12g 菟丝子(洗)10g
红参须10g 当归12g 片姜黄15g 麻黄10g
炮附子6g 北细辛3g
上药10剂,水煎服,日一剂,分两次服。
按语:顾氏认为腰椎间盘突出症属中医腰痛、寒痹范围,风、寒、湿、伤、瘀是致病的外因,肝肾久虚久损,骨骼筋脉失养,则是致病之内因。中医认为足少阴肾经行于腰后,足太阳膀胱经位于脊柱两侧,经腰后下行,循于两下肢后外侧,因足少阴和足太阳相互表里,故腰腿痛,不论何因,均与肾脏的虚损相关。《诸病源候论》云:“肾主腰脚,肾经虚损,风冷乘之,故腰痛也”。椎间盘突出症引起的腰腿痛,比较顽固,治疗较难,但必须认识此症久虚久损,经脉骨骼失养,拘急不适。疏松肥大形似出,并非移位。临床以肾虚感寒和肾虚血瘀为多见,故合用麻黄附子细辛汤更中病机,此方通补兼顾、虚实同治、温通补涩、益损填精、坚骨活血、缓缓斡旋,多能康复。
腰肌劳损案
病历卡片:杨某,女,40岁。株洲市人,教师。
初诊(2001年10月20日):诉腰痛五年,加重两周。腰腿并尾骶酸、痛、重、木五年,久坐、久立、劳累后加重,中西医多方求治,虽诊为腰肌劳损,但用药屡屡未效,舌淡白薄苔,脉弦涩。
诊断:腰肌劳损 (脾肾亏虚)。
治法:补脾益肾。
方药:
补骨脂20g 鹿角面15g 酒炒川牛膝12g 菟丝子(洗)10g
红参须10g 当归12g 片姜黄15g 甘草6g
上药10剂,水煎服,日一剂,分两次服。
按语:顾氏认为腰肌劳损属中医学中之腰痛范围,多因劳伤于肾、肾气久虚至脾肾两损。该方能填精固肾、秘摄真元、涩而兼润、补而能固。方中补骨脂、鹿角温煦鼓荡,由尾闾溯洄而上,直达玉清,补虚兴阳,温而不烈,合参、归、菟丝益气填精,由下元直达玉清。川牛膝、姜黄行气血,通经络,祛风湿且以黄酒助其深入经隧曲道之处,以除虚中夹实。考补骨脂暖水脏、阴中生阳,乃壮火益土之要药也,主五劳七伤,气香而腥,补命门、纳肾气,且此药温能祛寒、辛能散结,润能起枯、涩能固脱而温性较大,长于温寒,尤治虚寒劳损。
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案
病历卡片:杜某,男,40岁。
初诊(2002年8月7日):腰背部疼痛不适,伴活动受限5天。患者诉5天前不慎扭伤腰部后出现腰部疼痛,活动受限,未予重视,自行在家休息5天后上述症状无明显缓解,遂入我院求治。目前患者腰背部疼痛,活动受限,双下肢无疼痛,纳寐可,二便调。查体:腰椎生理曲度存,腰部肌肉紧张,腰椎各椎间隙无明显压痛及叩痛,第三腰椎横突压痛明显,无放射痛,直腿抬高试验(-),股神经牵拉试验(-),双下肢肌力及皮肤感觉功能正常,肛周会阴感觉可。舌质黯,舌苔薄白,脉弦。腰椎X线片:腰椎未见明显异常。
诊断:腰痛病(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
治法:活血化瘀,通络止痛。
方药:
桃仁10g 红花10g 熟地黄15g 当归15g
川芎10g 白芍10g 赤芍10g 延胡索15g
甘草10g
推拿治疗:患者仰卧位,术者在脊柱两侧的骶棘肌、臀部及大腿后侧,以按、揉、推、滚等手法,并按揉腰腿部的膀胱经腧穴,理顺腰、臀、腿部肌肉,解除痉挛,缓解疼痛。再以拇指及中指分别挤压、弹拨、按揉腰三横突尖端两侧,剥离粘连,活血散瘀,消肿止痛。
二诊(2002年8月14日):经上方治疗7天后,患者诉腰背部疼痛已完全缓解,活动功能可。嘱患者注意生活习惯,避免过劳。
按语:腰椎具有生理前突,第三腰椎位于其顶点的中间位置,为5个椎体的活动中心,是腰椎前屈后伸及左右旋转活动的枢纽。其横突较其他腰椎为长,横突所受牵拉应力最大,其上所附着的韧带、肌肉、筋膜等承受的拉力亦大,故此处软组织最易损伤。由于急性损伤处理不当或慢性劳损引起横突周围瘢痕粘连,筋膜增厚,韧带挛缩等病理改变,使穿过肌筋膜的神经血管束受到“卡压”而出现症状。患者系因闪挫致局部气滞不畅,血流瘀滞,经脉闭阻,不通则痛,故出现疼痛,活动受限。予以中药汤剂桃红四物汤加减以活血化瘀,通络止痛。方中以桃仁、红花为主,力主活血化瘀;以熟地、当归滋阴养血;芍药养血和营,以增补血之力;川芎、赤芍、延胡索活血行气、调畅气血,以助活血之功,甘草以调和诸药。全方配伍得当,使瘀血祛、新血生、气机畅。辅以局部针灸治疗以活血化瘀,则腰痛愈。
坐骨结节滑囊炎案
病历卡片:廖某,女,56岁,长沙市人,退休纺织工人。
初诊时间(2005年2月10日):患者自诉右臀部酸痛不适3个月余,患者缘于长期坐着工作30余年,退休时就感觉右臀部不适,当时未在意,3个月前,酸痛不适加重,且有加重之势,遂来就诊。现症见:右臀部疼痛,酸胀,尤其坐着时酸痛加重。查:右臀部皮色正常,屈膝屈髋时右臀部疼痛加重,右坐骨结节处可触及边缘光滑的椭圆形小肿块。骨盆X线:骨质未见异常。
诊断:右坐骨结节滑囊炎 (血瘀气滞)。
治法:活血化瘀,消肿止痛,舒筋通络。
方药:麻桂温经汤(《伤科补要》)。
麻黄10g 桂枝12g 红花10g 白芷10g
细辛3g 桃仁10g 赤芍10g 甘草6g
上药7剂,水煎服,日一剂,分两次服。
外用方:中药熏洗治疗:
五加皮30g 海桐皮30g 伸筋草30g 透骨草30g
红花30g 防风30g 荆芥30g 桂枝30g
川芎30g 石菖蒲30g
每天熏洗一次,并将药水温水泡浴。
手法治疗:患者取俯卧位,先按揉坐骨结节部及其周围2分钟;然后弹拨局部8次,最后,患者取侧卧位,患肢屈膝屈髋,医者掌擦坐骨结节部2分钟,以透热为度。
按语:坐骨结节滑囊炎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多发生于从事久坐工作的中老年人,尤其是较瘦弱的中老年人。坐骨结节滑囊位于臀大肌与坐骨结节之间,由于坐骨结节滑囊长期被压和摩擦,其囊壁渐渐增厚或纤维化引起。患者因为长期坐着工作,长期摩擦臀部,致臀部损伤气血,气血筋络损伤,气血瘀滞,致经络不通,不通则通。运用麻桂温经汤治疗,达到活血化瘀,消肿止痛,舒筋通络的目的,治疗期间应注意减少髋部活动,不宜久坐硬、冷板凳,可使用较软的座位或圆形气垫,以免坐骨结节部继续受压。
臀上皮神经卡压综合征案
病历卡片:李某,男,36岁,长沙市人。
初诊(2005年6月14日):右腰臀部刺痛1周。患者自诉1周前因不慎摔倒后,右臀部着地,当即腰臀部疼痛,自行冰敷后,行红花油涂擦后,疼痛稍缓解,未在意,昨起疼痛加重,且向大腿后方牵涉痛,膝关节以下未见疼痛,查:右腰臀部压痛明显,右髂嵴中点下方3cm处,可有向臀下及大腿后方的放射痛。压痛点深部可触及条索状隆起的肌束,腰椎、骨盆X线未见异常。
诊断:右臀上皮神经卡压综合征(血瘀气滞)。
治法:活血化瘀,行气止痛。
方药:身痛逐瘀汤加味。
桃仁10g 红花10g 秦艽10g 羌活10g
归尾15g 川芎12g 元胡10g 五灵脂10g
香附10g 甘草6g 牛膝10g 没药10g
独活10g 安痛藤15g
上药7剂,水煎服,日一剂,分两次服。
局部封闭治疗:利多卡因5ml+曲安奈德2ml+维生素B 11ml+维生素B 121ml痛点处注射。
中药熏洗治疗:
五加皮30g 海桐皮30g 伸筋草30g 透骨草30g
红花30g 防风30g 荆芥30g 桂枝30g
川芎30g 石菖蒲30g
每天熏洗一次,并将药水温水坐浴。
按语:①臀上皮神经卡压综合征也称臀上皮神经损伤、臀上皮神经嵌压、臀上皮神经炎、臀上皮神经病等。臀上皮神经受损而产生的腰、腿、臀疼痛综合征,临床上并不少见。②臀上皮神经发自腰1~3神经的后外侧支,在骶棘肌外缘穿出,通过腰背肌筋膜进入皮下,跨越髂嵴分布到臀部后方的皮肤。一般认为,在臀上皮神经行程中,越过髂嵴进入臀部时,被腰背筋膜与髂嵴行程的骨纤维管固定。腰部不当运动使神经在髂嵴的骨纤维性管道外口处卡压,或周围瘢痕组织以及脂肪疝嵌顿压迫,或偏出正常的走行位置,神经支瘀血、水肿,形成条索,即中医伤科所称“筋出槽”。也有人通过尸体解剖和临床观察提出臀上皮神经在走行过程中存在多处卡压点的可能。部分臀上皮神经卡压是由于上腰段的小关节紊乱引起,通过手法或神经阻滞可以缓解神经支的卡压症状。神经的多重卡压理论认为神经卡压综合征的产生可以缘于神经干多处受到压迫,即使每处的压迫不足以产生临床症状,而加在一起则完全可能造成功能障碍。提示临床上产生症状的神经卡压,不能仅仅注意该神经的入臀点部位,必须考虑存在其他卡压点的可能。中医学认为是气血受损,经损脉破,血溢脉外,形成瘀血,瘀血阻滞气血经络,致使关节脉络不通,气血运行受阻而致。故当行气活血,祛瘀止痛为法。
臀肌筋膜炎案
病历卡片:邹某,男,29岁,长沙市人。
初诊(2006年5月12日):左臀部酸痛2个月,患者自诉2个月前出现左臀部酸胀不适,热敷后疼痛有所缓解,但2个月来,始终酸胀,疼痛不适,为求进一步治疗,故于今日来院求治,现症见:左臀部疼痛,伴有左大腿疼痛,行走困难,查:左臀部明显的压痛。骨盆X线示:未见异常。
诊断:左臀肌筋膜炎 (血瘀气滞)。
治法:活血化瘀,行气止痛。
方药:身痛逐瘀汤加减。
桃仁10g 红花10g 秦艽10g 羌活10g
归尾15g 川芎12g 元胡10g 五灵脂10g
香附10g 甘草6g 牛膝10g 没药10g
独活10g 安痛藤15g
上药7剂,水煎服,日一剂,分两次服。
手法治疗:患者俯卧位,术者在左髋部痛点做滚、揉、捻以及分筋等手法,最后一手固定骨盆,一手握膝在屈膝屈髋下边摇转边下压,并外展外旋伸直下肢数次,可消除肌肉痉挛。手法一般由轻到重,循环渐进。每日一次,十次为一疗程。
二诊(2006年6月25日):经上述中药内服及手法治疗后,患者左臀部疼痛基本消除,再行中药熏洗:
外用方:
五加皮30g 海桐皮30g 伸筋草30g 透骨草30g
红花30g 防风30g 荆芥30g 桂枝30g
川芎30g 石菖蒲30g
每天熏洗一次,并将药水温水坐浴。治疗10天。
三诊(2006年7月8日):患者再次就诊,诉左臀部已无疼痛,行走自如。
按语:臀肌筋膜是引起臀腿疼痛最为常见的疾病。本症主要是臀肌筋膜及其附近组织的慢性炎症,或组织变性所造成。因劳损或风寒湿邪侵犯,导致臀部筋膜、肌肉损伤、刺激神经引起疼痛。中医认为筋膜炎,在外是因感受风寒湿邪、外伤劳损等,导致筋膜受损、瘀血凝滞、肌肉痉挛、经络阻闭、气血运行不畅;在内则是因肾气亏损、肝失所养,内外交迫,从而发病。故中医在治疗筋膜炎上,一方面修复患处;一方面滋补肾阴、调养机制、行气活血,攻补结合,能达标本兼治之效。
膝痹案(膝骨性关节炎)
案1:
病历卡片:王某,女,65岁,建筑公司退休工人。
初诊(2002年10月2日):双膝关节疼痛4年,加重半个月。患者4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双膝关节疼痛,尤以上下楼为甚,起身困难,晨起或久坐后感双膝僵硬,活动可缓解,反复发作遇寒或劳累加重。查体:双膝关节肿大、内翻畸形。膝关节周围广泛压痛,以膝内侧压痛明显,浮髌试验(-),挺髌试验(+),髌骨研磨试验(+),舌质淡红,苔薄白,脉沉细无力。X线片示:双膝关节退行性变,关节边缘硬化及大量骨赘形成,关节间隙变窄,髌骨关节间隙基本消失。
诊断:双膝骨性关节炎(肝肾亏虚,风湿痹阻)。
治法:补益肝肾,祛风除湿。
方药:
独活15g 桑寄生20g 紫河车20g 丹参20g
乳香10g 没药10g 怀牛膝10g 鸡血藤10g
狗脊10g 安痛藤10g 秦艽10g 防风10g
甘草15g
上药10剂,水煎服,每日一剂,分两次服。
二诊:2002年10月13日。服用10剂后,关节疼痛较前有明显缓解,活动不利改善。
按语:膝骨性关节炎属中医膝痹病范畴,它的主要病变是关节软骨的退行性变和继发性骨质增生。它可继发于创伤性关节炎、畸形性关节炎。本病多在中年以后发生。本病的病因病机有二:①肝肾亏损。肝藏血,血养筋,故肝之合筋也。肾主储藏精气,骨髓生于精气,故肾之合骨也。诸筋者,皆属于节,筋能约束骨节。由于中年以后肝肾亏损,肝虚则血不养筋,筋不能维持骨节之张弛,关节失滑利,肾虚而髓减,致使筋骨均失所养。②慢性劳损。过度劳累,日积月累,筋骨受损,营卫失调,气血受阻,经脉凝滞,筋骨失养,致生本病。随着人的年龄增长,关节软骨变得脆弱,软骨因承受不均压力而出现破坏,加上关节过多的活动,导致骨性关节炎的发生。
本病例为退休工人,因长期的体力劳动,积劳损伤,加之风寒湿邪侵袭及肝肾不足,筋骨失养,故辨证为肝肾亏虚,风湿痹阻型。治当补益肝肾,祛风除湿。方中丹参、紫河车为君药,同时配伍怀牛膝、鸡血藤、狗脊、安痛藤补益肝肾,强壮筋骨;乳香、没药、独活、寄生、秦艽、防风祛风除湿,化瘀止痛,甘草调和诸药。本方药临床应用多年,疗效可靠,但在临床应用上,应注意随症加减。
案2:
病历卡片:周某,女,76岁。
初诊(2011年3月11日):双膝关节疼痛,活动不利7年余,加重2周。患者7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双膝关节疼痛,时轻时重,反复发作,症状逐年加重,尤以上下楼梯或下蹲起身时明显,晨起关节僵硬,活动不利,稍活动后减轻。近半个月以来,双膝关节疼痛明显加重,夜间痛甚,有时因体位不佳感关节内刺痛难忍,腰膝酸软乏力,不能支撑感。纳食一般,夜寐欠安,二便调,无畏寒发热。查体:双膝关节轻微肿胀,右膝稍明显,膝周压痛,以膝内侧压痛明显,髌骨研磨试验(+),关节摩擦感(+),双膝呈内翻畸形,左膝活动度可,右膝屈曲可,但不能完全伸直。舌紫暗,苔白腻,脉弦细。X线示:双膝关节间隙变窄,关节内外骨赘形成,呈退行性改变。
诊断:双膝骨性关节炎(肝肾不足,气滞血瘀)。
治法:补肝益肾,通利关节。
方药:
黄芪30g 当归10g 萆薢15g 薏苡仁30g
川牛膝10g 柴胡10g 川芎6g 姜黄12g
莪术10g 郁金10g 刘寄奴10g 威灵仙10g
延胡索10g 牡丹皮10g 甘草6g
上药7剂,水煎服,每日一剂,分两次服。嘱患者适当休息,佩戴护膝保护。
二诊(2011年3月20日):患者诉双膝疼痛减轻,夜间不因疼痛影响睡眠,现肿胀已基本消退,晨起关节僵硬略见好转,自觉日常活动便利,但下蹲起身仍困难,口干,纳食可,夜寐安,二便调。舌淡红,苔薄白,脉弦。
黄芪20g 当归12g 独活10g 鸡内金6g
川牛膝10g 生地12g 川芎6g 姜黄12g
莪术10g 三七10g 刘寄奴10g 威灵仙10g
延胡索10g 牡丹皮10g 甘草6g
上药7剂,水煎服,每日一剂,分两次服。
随访(2011年4月2日):患者双膝疼痛明显减轻,已能满足日常生活需要,上下楼梯虽疼痛,但较前轻松,费力情况好转,一般情况良好。
按语:顾氏认为膝痹病以气血虚弱、肝肾不足为本,血瘀为标,为虚实夹杂之证,气虚不能行血则血瘀,气虚邪恋发而为痹;肝肾不足,精不充髓,血虚血瘀,筋骨失养,而肢体疼痛,活动不利,临证以益气养血,补益肝肾为大法,兼以活血行气祛湿,顾氏强调治疗该病需整体辨证,审证求因,攻补兼施。
案3:
病历卡片:李某,女,47岁,退休。
初诊(2006年4月17日):左膝关节疼痛2月余。患者2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左膝关节疼痛,上下楼梯及下蹲起身时疼痛明显,膝关节酸软无力。查体:左膝关节内侧压痛(+),髌骨研磨试验(+),髌股关节间隙压痛明显,挺髌试验(+)。舌质红,苔薄白,脉细。双膝X线示:左髌骨软骨骨质硬化,左髌股关节间隙稍变窄。
诊断:右髌骨软化症 (肝肾亏虚)。
治法:补肝益肾、强筋壮骨。
方药:
黄芪20g 熟地20g 川牛膝10g 丹参20g
乳香6g 没药6g 骨碎补15g 杜仲10g
鸡内金15g 土鳖虫6g 石菖蒲6g 甘草10g
10剂,水煎服,日一剂、分两次服。
二诊(2006年4月28日):服药10天,左膝关节疼痛减轻,乏力感好转,按原方再服10剂。
三诊(2006年5月8日):患者自述左膝疼痛基本消失,但久行、爬楼梯略觉酸胀乏力,嘱佩戴护膝,尽量避免爬楼梯、下蹲、登山等运动,继服药1周,以巩固疗效。
按语:髌骨软化症可认为是膝骨性关节炎的前期表现,中医学也将该病归属于“骨痹”范畴。顾老认为该病以“肝肾气血虚衰”为根本。肝主筋、肾主骨,肝肾气血亏虚,则筋骨失养,筋骨不濡则膝痛腿软。因此,治疗本病应当使肾气充盈,骨得到坚实、健壮为原则。故运用“肾主骨”的理论为指导。在临床不断的实践中,探索、筛选补肝肾、益气活血药物中,总结本病的治则为:补肝益肾、强筋壮骨之法。
跟痛症案
病历卡片:关某,女,67岁,退休职工。
初诊(2004年12月21日):右侧足跟疼痛7月余。患者于7个月之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侧足跟疼痛,时轻时重,不能远行,不能穿硬底鞋,热水泡脚后可使疼痛缓解。查体:患者面色偏黄,身体羸瘦,右足跟无肿胀,局部压痛明显。舌淡,苔白,脉沉细无力。X线示:右足跟可见鸟嘴样骨刺。
诊断:跟痛症 (肝肾亏虚)。
治法:补肝益肾、通络止痛。
方药:
熟地黄30g 当归15g 黄芪20g 丹参15g
白芍20g 鸡血藤15g 淫羊藿10g 山茱萸15g
泽泻10g 茯苓10g 延胡索10g 甘草10g
上药7剂,水煎服,日一剂、分两次温服。药渣保留煎药泡脚,持续1小时以上。
配合手法:足跟锤击法(握拳捶击足跟部200次)。
二诊(2004年12月29日):连续一周治疗,患者右足跟疼痛明显减轻,按原方法继续治疗2周。
三诊(2005年1月14日,电话随访):患者右足跟疼痛消失,行走恢复自如。
按语:跟痛症多见于中、老年人,中医学认为系因肝肾不足,或久病体虚。气血衰少,筋骨失养;或久行久立,导致足跟劳损或退变所致,也可因骨刺刺激引起局部无菌性炎症导致。本病起病呈渐进性加重,多为单发,表现为足跟部不红不肿,跟骨的跖面和侧面有压痛,若跟骨骨刺较大时,可见骨性隆起。X线多显示骨质增生,但与症状不成正比。本案系肝肾亏虚型跟痛症,系髓虚不能养骨,血少不能荣筋,治疗宜补肝益肾、养血舒筋、通络止痛而收良效。
(二)外伤类
胸部屏伤案
病历卡片:孙某,男,23岁,大学生。
初诊(2005年10月11日):左侧胸胁部疼痛、活动不利2天。患者于2天前上体育课做仰卧起坐后感左侧胸肋部疼痛,呼吸不顺,不能深呼吸,轻咳即感痛甚,休息两天症状无任何缓解,夜间翻身困难,遂来就诊。查体:左6~9肋腋缘有压痛,但压痛不定,胸廓挤压试验(-),胸廓活动受限,舌淡,苔白,脉弦。X线示:诸肋骨未见明显骨折迹象。
诊断:胸部屏伤 (气滞血瘀)。
治法:活血行气、通络止痛。
方药:
柴胡15g 天花粉10g 当归尾10g 红花6g
穿山甲10g 酒浸大黄6g 桃仁10g 紫苏20g
桔梗10g 川芎10g 延胡索10g 甘草10g
上药5剂,水煎服,日一剂,分两次温服。
二诊(2005年10月17日):患者胸胁部疼痛明显减轻,翻身自如,仅在咳嗽后感胸胁部疼痛,但能忍受,舌淡、苔薄白,脉数。原方去穿山甲、大黄,继服3剂。
1周后电话随访:患者痊愈。
按语:胸部屏挫伤属胸部内伤范畴,是由于负重屏气或受暴力撞击而致胸部气血、经络损伤,分为胸部屏伤和胸部挫伤。胸部屏伤多以伤气为主,导致气机阻滞,运化失职,经络受阻,不通则痛;胸部挫伤以伤血为主,多因筋脉受损,血溢于筋脉之外,瘀血停滞而痛。气和血相辅相成、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故气血往往俱伤。本案以伤气为主,故治疗以理气通络为主,辅予活血通络之品。
踝关节创伤性关节炎案
病历卡片:刘某,女,44岁。
初诊(2003年9月29日):左踝关节肿痛7个月。患者于7个月前因跌倒致左踝关节骨折,经石膏外固定4周后,左踝关节一直肿胀,疼痛,活动受限。查体:左踝关节肿胀,外踝尖及前下方压痛明显,左踝关节屈伸活动明显受限。X线示:左踝胫距关节面毛糙,成骨关节炎改变。
诊断:左踝创伤性关节炎(气滞血瘀)。
治法:活血化瘀、消肿止痛。
处方:
炙马钱子50g 栀子50g 伸筋草25g 透骨草25g
木瓜25g 威灵仙25g 骨碎补25g 川芎15g
五加皮15g 苏木15g 乳香15g 没药15g
细辛15g 枳壳15g 独活15g 川牛膝15g
用法:上药加水浸泡半小时后,煮沸20分钟,加入白醋300g,待水温适宜,置于患关节下熏洗20分钟,然后将药渣布包后敷踝关节20分钟,每日2次,边熏洗边活动关节。
手法治疗:①松解法:用掌根部、大小鱼际、拇指采用按、揉、掖等手法松解踝关节及小腿肌肉、跟腱共5分钟。②理筋法:用拇指指腹顺着或垂直于肌腱走行方向采用捋法、拨法理顺胫前后肌腱、腓骨长短肌腱、趾伸屈肌腱等共5分钟。③点穴法:点按悬钟、复溜、三阴交、足三里、太溪、解溪、委中、内庭等穴,每穴约0.5分钟。④扳法:分别将踝关节置于背伸、跖屈、内外翻位,并保持各1分钟。保持时配合手法按揉进一步松解关节囊。⑤摇转法:一手扶踝背、一手扶足背,分别进行顺逆时针的摇法,可同时施加牵引,共3分钟。以上手法均在中药熏洗后进行。
按语:本方以栀子、马钱子为君药,以达到消肿止痛、抑制软骨破坏的目的;伸筋草、透骨草、威灵仙、独活祛风散寒除湿,通络止痛;牛膝、乳没、川芎活血化瘀止痛;枳壳理气化痰祛湿,气行则津血得行,瘀血痰湿得以祛除。诸药合用,共同起到活血化瘀、祛风通络止痛、利水消肿之功效。本疗法中手法在中药熏洗后应用,既有利于松解关节周围粘连,矫正畸形,改变负重力线,抑制软骨的破坏,又能疏通经络,消肿止痛。
踝关节陈旧性损伤案
病历卡片:王某,男,38岁。
初诊(2012年5月16日):左踝关节疼痛、活动不利5月余。患者于2011年年底因不慎扭伤左踝关节,在当地医院治疗,X线示未见明显骨折及脱位,给予活血通络之品后嘱患者自主制动直至消肿,患者遵医嘱执行,现伤后5月余,仍感左踝部疼痛,不能久行,不能走不平的道路,踝关节内翻活动时疼痛明显。查体:左外踝前侧及前下方压痛明显,踝关节及小腿肌肉萎缩,局部皮肤色暗且有大量色素沉着样改变,踝关节自主活动度良好。舌淡红,苔白,脉弦细。X线示:左外踝陈旧性撕脱骨折?左踝退行性变,左踝诸骨骨小梁较健侧稀疏。
诊断:左踝骨痿 (肝肾亏虚,筋骨不荣)。
治法:补肝益肾、强筋壮骨。
方药:
炙黄芪20g 当归20g 川芎15g 川续断15g
党参15g 狗脊20g 杜仲10g 白芍20g
独活6g 生地10g 熟地12g 白术10g
木瓜6g 甘草6g
上药14剂,水煎服,日一剂,分两次温服。药渣保留煎药泡脚,持续1小时以上。
嘱患者服用钙剂及维生素D。
二诊(2012年11月4日):患者踝关节疼痛好转,行走距离较前明显增加,但远行后仍有不适感,尚能忍受,踝关节及小腿肌肉较前丰厚,颜色转佳,原方有效,继服7剂。
按语:此案系踝关节扭伤后因疼痛活动减少引起的废用性骨萎缩,中药内服予补肝益肾、强筋壮骨之品,配合中药外用能更好地活血化瘀、通络止痛。
外伤便秘案
病历卡片:王某,女,48岁,清洁工。
初诊(2003年6月11日):腰部外伤后疼痛伴腹部胀痛。患者5日前不慎滑倒,腰部着地,顿时感到腰部疼痛,不能活动,家中卧床数日腰痛不减,大便伤后未解,遂来就诊。X线示:L 1椎体压缩性骨折。腹部B超:实质脏器未见明显异常。查:腹部膨隆、压痛,无反跳痛,肠鸣音减弱。舌质暗紫,苔黄厚,脉弦涩。
诊断:便秘 (气滞血瘀)。
治法:攻下逐瘀。
方药:少腹逐瘀汤合大承气汤。
小茴香6g 干姜6g 延胡索10g 没药10g
当归12g 川芎10g 肉桂3g 赤芍6g
蒲黄15g 五灵脂6g 大黄10g 芒硝(冲服)5g
枳壳15g 厚朴10g 苏木10g 甘草6g
上药3剂,水煎服,每日一剂,分两次服,药后得下即停。
二诊(2003年6月15日):服用两次后解出大便,腹痛腹胀消失。
按语:患者因外伤致椎体压缩性骨折,加之疼痛卧床,腹胀、便秘是最常见的临床并发症。在治疗此类病人时,首先采用活血化瘀,通下导滞之法以排出宿便,减轻腹压,以利气畅,气畅则血行,血行则痛减。
(三)小儿类
小儿抽搐案
病历卡片:患儿,男,6岁7个月。
初诊(2007年11月28日):四肢抽搐频发2年余。患儿家属代诉患儿四岁时开始发生四肢抽搐,每日发生数次至十余次不等,夏季次数增多,发作时伴随大汗,每次抽搐时间2~5分钟。曾在多家大医院治疗未果遂来就诊。入院见患儿胆怯怕生,神志不宁,喜动,夜寐易惊易哭闹,纳食欠佳。舌红,苔黄腻,脉弦数。
诊断:小儿抽搐 (痰热内扰、筋失濡养)。
治法:清化痰热,补血养心。
方药:
法半夏10g 茯苓10g 竹茹10g 淡竹叶10g
陈皮6g 当归6g 石菖蒲6g 枳实6g
牡蛎(先煎)6g 龙骨(先煎)6g 甘草6g
上药5剂,水煎服,每日一剂,分两次服。
二诊(2007年12月4日):服药后,抽搐次数明显减少,昨日抽搐2次,患儿明显安静,夜间哭闹次数减少,舌淡红,苔薄腻,脉数。原方加远志6g,继服3剂。
三诊(2007年12月8日):下肢抽搐基本消失,上肢仍时有抽搐,平均每日2~3次,多发生于下半夜,纳食渐增。原方继服7剂,半月后随访,四肢抽搐未再发。
按语:本案患儿系痰热内扰心神导致阴阳失和,筋脉失养而发抽搐。故使用温胆汤清化痰热,使胆气降而筋得所养,并辅以牡蛎、龙骨、远志等安神定志,全方合用以达“通上下而调阴阳”之目的。
小儿遗尿案
病历卡片:患儿李某,男,5岁。
初诊(2008年5月11日):患儿间断发生夜间尿床2年余。患儿家属诉近两年来患儿频发夜间尿床,尤其在患儿运动后次数增多,最多可达3~5次。怕冷,易出汗,易外感,夜寐易惊醒,挑食,纳差,大便时干时稀,身体消瘦,面色偏黄,舌淡,苔白,脉细。
诊断:小儿遗尿 (脾肾气虚)。
治法:补脾益肾、固摄止遗。
方药:
黄芪15g 党参10g 白芍10g 五味子3g
白术10g 石菖蒲3g 覆盆子10g 金樱子6g
生龙骨15g 生牡蛎15g 茯神6g 远志6g
黄精6g 甘草6g
上药5剂,水煎服,每日一剂,分两次服。
二诊(2008年5月17日):遗尿次数减少,近两日共遗尿1次,夜间入睡安静,易疲劳,仍怕冷,纳食偏差,大便稀。原方去石菖蒲、龙骨、牡蛎,加鸡内金6g,当归10g,龙眼10g,继服10剂。
三诊(2008年6月2日):患儿服药后面色微红,精神状况好转,遗尿症状消失,夜寐改善,纳食显著增加,大小便正常。嘱患儿家属加强患儿饮食营养,多进行户外锻炼。
按语:《张氏医通》:“卧则阳气内收,肾与膀胱之气虚寒,不能制约,故睡中遗尿”。尿液的贮藏与排泄依赖于肾的气化功能,肾气不足,就会导致下焦虚寒,闭藏失司,不能约束水道而遗尿。此外,肺位于上焦,为水之上源,有通调水道功能。脾为中土,主运化水湿,两者均能影响尿液的排泄,治疗时需予以兼顾。
小儿厌食案
病历卡片:陈某,男,4岁6个月。
初诊(2009年9月12日):纳食欠佳7月余。患儿系早产儿,出生后体弱,非母乳喂养,食欲差,甚至拒食,时常感腹胀、腹泻。就诊时见患儿面色萎黄,头发干枯,形体消瘦,不欲饮食,夜寐差,易惊易醒,大便时干时稀,每日2~3次,腹微胀。舌淡,苔白,脉细无力。
诊断:小儿厌食症 (脾胃虚弱)。
治法:健脾和胃。
方药:
党参10g 沙参10g 白术6g 扁豆10g
当归6g 鸡内金6g 茯苓10g 麦芽10g
神曲6g 五味子3g 炙甘草3g
上药5剂,水煎服,每日一剂,分两次服。
二诊(2009年9月18日):患儿纳食有所好转,食量有所增加,仍自觉腹胀,大便稀,每日2~3次。原方加陈皮6g,黄芪10g以补气升阳,嘱家长多带患儿外出活动。
三诊(2009年9月25日):进食明显改善,腹胀消失,大便明显成形,每日1次,原方再服5剂,配合饮食调理及运动。
1个月后随访,患儿面色微红,饮食正常,形体健壮。
按语:厌食病变脏腑在于脾胃,病初多为气滞气虚,久病则气血两虚。实证者多为食滞胃肠或湿困中焦,虚证者包括脾胃气虚、脾阳不足和胃阴不足,两者多夹杂出现,故治疗时需仔细辨证。
小儿腹泻案
案1:
病历卡片:曾某,女,3岁。
初诊(2011年7月28日):腹泻1周余。患儿家属诉近1周以来,患儿大便质稀,或成水样,且夹有不消化食物,气味酸臭,每日大便四五次,多则七八次,纳食欠佳,精神差,曾在社区医院用药治疗,未见明显效果,遂来就诊。查体:患儿精神偏差,面色稍偏黄,腹部平软,按之无哭闹,肠鸣音增强,舌淡红,苔薄,指纹风关。
诊断:腹泻 (脾虚湿盛)。
治法:健脾祛湿。
方药:
党参6g 白术10g 茯苓6g 白扁豆6g
陈皮6g 白芍10g 厚朴3g 砂仁3g
马齿苋10g 木香6g 鸡内金6g 谷芽(炒)10g
麦芽(炒)10g 莲子肉6g
上药5剂,水煎服,每日一剂,分两次温服。
二诊(2011年8月5日):大便次数减少,每日2~3次,未出现水样便,不夹杂未消化食物,舌苔白腻。原方去马齿苋、莲子肉、鸡内金后继服5剂。
1周后随访:大便正常,饮食增加,精神良好。
按语:小儿泄泻发生的原因,以感受外邪、饮食所伤、脾胃虚弱多见,其主要病位在脾胃,辨证时需分清寒、热、虚、实。大便的颜色、性状、气味对辨证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如粪便稀薄如水样,色黄、气臭秽多为湿热泻;大便清稀多泡沫,臭气轻多为风寒泻;纳呆腹胀,便稀夹杂不消化食物多为伤食泻;大便清冷,完谷不化多为脾肾阳虚。本案中,患儿腹泻日久,久泻脾虚,导致运化失职,湿邪内侵,完谷不化,治疗当健脾利湿并辅以消食之品。
案2:
病历卡片:聂某,男,2岁5个月。
初诊(2005年8月7日):患儿近2日来腹泻,泻势急迫。日行七八次,为稀水样便,色黄而臭,无脓血,纳食差,腹胀腹痛,小便短少。查体:面色黄。前囟及眼窝轻度凹陷,唇红而干,肺(-),腹部平软,未及包块,无明显压痛,肝脾肋下未及。皮肤弹性可,肛门红赤,舌质红,苔白腻,指纹紫滞至风关。
中医诊断:腹泻 (湿热下注)。
治则:辛开苦降,清利湿热为法。
方药:大苦辛汤合香连化滞丸加减。
厚朴3g 黄芩10g 广木香3g 黄连1.5g
陈皮5g 茯苓10g 泽泻10g 生姜皮1g
炒白术10g 白芍10g 神曲10g 鸡内金10g
上药5剂,水煎服,每日1剂,分两次服。
取穴:清脾经200次,清肝经120次,清心经120次,清肺经120次,补肾经120次,清大肠经120次,清后溪120次,推六腑120次,按揉足三里50次,揉中脘50次,按揉龟尾50次。
二诊(2005年8月12日):服上方5剂后,腹泻明显减轻,大便溏。日行二三次,腹胀症状已除,唯纳食仍较差,舌质红,苔白略腻。乃湿热余邪未净,脾运未健,上方去厚朴,加焦三仙各10g,5剂。服药后诸症悉除,病告痊愈。
按语:湿热之邪蕴结于肠胃,湿热下迫肠腑,清浊不分,则腹泻,泻势急迫,色黄而臭;湿热阻遏气机,碍脾滞胃,故纳呆腹胀;水随粪便走泻大肠,故而小便短少。肛门红肿,舌质红,苔白腻,指纹紫滞至风关均为湿热之象。治疗宜以辛开苦降,清利湿热为法。方中黄芩、黄连、泽泻清热利湿;厚朴、木香行气消胀;陈皮、茯苓、白术健脾助运;白芍缓急止痛;神曲、鸡内金消食导滞;生姜皮利湿健胃,且有反佐之意。诸药合用,收效显著。治五经用“清四补一”法,以清热为主法,重清脾经以清中焦湿热为主,清大肠、后溪,推六腑清热利湿;揉足三里、中脘,按龟尾,调中理气止痛止泻。
小儿哮喘案
病历卡片:朱某,女,4岁。
初诊(2006年5月9日):咳嗽伴气喘半年余。患儿家长诉自去年年底以来,因一次感冒后,患儿体质下降,从此容易外感,频繁出现阵发性咳嗽,反复发作,天气突变或寒冷极易诱发,逐渐加重,近段时间发作时可出现面色苍白、乏力等症状。曾多次在当地医院治疗,诊断为支气管哮喘,抗炎治疗后症状缓解,但容易诱发,未能根治,遂来就诊。见患儿频繁咳嗽,声音低微无力,咳嗽后气喘,痰白质清,面色偏白,自汗怕冷,气短懒言,不欲活动,纳食差,大便时干时稀。舌淡胖,苔薄白,脉细。
诊断:哮喘 (脾肺气虚)。
治法:补脾益肺,化痰止咳。
方药:
黄芪12g 白术10g 防风6g 党参10g
茯苓6g 法半夏3g 白扁豆6g 陈皮6g
浮小麦6g 神曲10g 炒麦芽10g
上药7剂,水煎服,每日一剂,分两次温服。
二诊(2006年5月17日):患儿咳嗽次数明显减少,气喘症状消失,咳嗽较前有力,面色转佳,汗出减少,纳食渐增。原方去半夏,加五味子3g,川贝3g,继服5剂。
三诊(2006年5月23日):咳嗽停止,精神状态良好,喜外出活动。
1个月后随访:患者以上症状未复发。
按语:小儿肺脏娇嫩、脾常不足,如外邪侵袭或肺气虚衰,则津液失其疏布,凝聚成痰,积于肺脏。脾运化失司,水湿不化则凝液成痰,故云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治疗时需脾肺同治、标本兼顾。
(四)其他
自汗案
病历卡片:李某,男,68岁。
初诊(2007年7月2日):自觉上胸部灼热,胃脘部明显,伴有汗出不能自制2月余,间断发作,以睡眠欲醒时尤其明显,每日7~10次不等,咳嗽有痰,色微黄,口干不欲饮,纳食可,二便调,脉寸尺沉细,关脉洪数。舌红苔黄腻。胸透正常。
诊断:自汗 (肺胃郁热)。
治法:清泄肺胃郁热。
方药:
苇根15g 薏苡仁12g 杏仁6g 冬瓜仁10g
煅石膏10g 知母3g 淡竹叶6g 枇杷叶6g
荷叶6g 粳米15g
上药3剂,水煎服,每日一剂,分两次温服。
二诊(2007年7月6日):服药后自觉胃脘部灼热减轻,汗出减少,欲醒时未见大汗,胸部微闷,仍有咳嗽,不欲饮食,小便黄,伴有轻微炽热,大便黏稠,味臭,舌质黄,脉弦滑。为肺胃之热下泄,肺胃失和所致。
苇根20g 薏苡仁15g 冬瓜仁10g 淡竹叶6g
煅石膏10g 茵陈6g 防己5g 姜黄5g
木通3g
上药3剂,水煎服,每日一剂,分两次温服。
三诊(2007年7月10日):服药后自觉发热消失,汗出停止,饮食及二便正常,脉弦有力,舌质淡红,苔薄黄腻,仍有余热未清,治宜调和肺胃续清湿热。继服3剂,痊愈。
按语:汗出有虚实之分,本案湿热余邪,逗留肺胃,遏而不解,热迫汗出,故自觉上胸烘热,继而出汗,脉见洪数,舌质红,苔黄腻,以竹叶石膏汤清阳明伏热,合苇茎汤疏利肺气,清泄肺热,两方合用,使郁热下行。二诊去石膏加茵陈、防己、木通清利湿热,服三剂后热平汗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