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脂肪性肝病的中医学认识
第一节 病因病机认识
一、膏脂痰湿的基本概念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为现代病名,根据其发病和表现,涉及祖国医学中“痰症”、“湿阻”、“胀满”、“积症”、“胁痛”等病证。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清气在下,则生飧泄,浊气在上,则生胀”;《古今医鉴》“胁痛者,……若因暴怒伤触,悲哀气结,饮食过度,冷热失调……或痰积流注于血,与血相搏,皆能为痛”。
关于堆积过多的脂肪,中医称之为“膏脂”“痰湿”“湿浊”等。早在2000多年前的《黄帝内经》中就提到了“膏脂”,《灵枢·卫气失常》云:“人有脂,有膏,有肉”。张景岳评曰:“膏,脂膏也。……为精为血,故上至巅顶,得以充实,下流阴股,得以交通也”。由此看出,膏作为人全身的组成成分之一,是由饮食所化生的津液,经过复杂的变化成为黏稠的膏状物,随津液的流行而敷布,有注骨空、补脑髓、润泽肌肤的作用,是人体生化阳气的基本物质之一。正常的脂与津液类似,源于水谷精微,随血而循脉上下,运行全身以濡养五脏百骸。浊即混浊、秽浊之意。如果嗜食肥甘伤及脾胃,或内在脾虚,运化功能失常,水谷精微不归正化,过剩为害,则变为病理性的痰湿脂浊,注入血液而发病。张志聪云:“溢于外则皮肉膏肥,余于内则膏肓丰满”。
二、脂肪性肝病相关的中医脏腑功能
脂肪性肝病的发生与肝、脾、肾功能密切相关。结合中医学对肝、脾、胃肠及肾等脏腑功能的理解,分析脂肪(膏脂)、湿浊积聚的产生及代谢的生理病理过程,有助于从脏腑本质探寻脂肪性肝病的病理机制。
脂肪性肝病病位在肝。肝主疏泄,疏通全身气机,疏畅气、血、津液,促进脾胃运化,调畅情志。《血证论·脏腑病机论》中指出:“木之性主于疏泄,食气入胃,全赖肝木之气以疏泄之,而水谷乃化。”这表明肝之疏泄功能正常对于精神情志、饮食运化、水液代谢等生理活动维持正常状态非常重要。但是,“肝为万病之贼”。元·朱震亨在《丹溪心法》中提出:“气血冲和,万病不生,一有怫郁,诸病生焉,故人身之病,多生于郁。”一旦肝气郁结,则气机不畅,水液输布和代谢障碍,导致膏脂痰浊瘀阻于肝络而形成本病。
津血膏脂由水谷所化生,膏脂的正常代谢有赖于脾胃正常的运化功能。膏脂在脾胃等共同作用下才得以化生、转运、输布,和调于五脏,洒陈于六腑,充养于全身。许多因素影响到脾的正常功能,均可导致膏脂的运化失常,而阻滞于肝脉。如饮食不节、嗜食肥甘厚味、大量饮酒等而致脾失健运,脾气不畅,气机壅遏;或者脏腑功能失调而致三焦不能正常气化,脾运化失职,水谷精微无法正常运化,水聚成湿,不能正常化脂降浊,膏脂痰浊瘀阻于肝脉而发本病。
膏脂在体内的代谢过程依赖于肾的温煦气化功能,若肾的温煦气化不足,则膏脂和气血津液代谢障碍,久之则水湿、膏脂、痰瘀等不断蓄积于肝而发本病。脂肪性肝病的形成与肾虚有着密切关系。肝郁、脾虚、痰浊、淤血等均可出现在脂肪性肝病的各个阶段,但最终都可导致肾虚,而肾虚又常会引起以上病机和(或)病理产物的产生,从而导致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三、脂肪性肝病病机演变
从单纯性脂肪肝、脂肪性肝炎到肝纤维化、肝硬化的形成需要经历一个较为漫长的病机演变过程,存在一定的演变规律。
多食肥甘、少劳作是脂肪肝形成的始动病机环节。多食肥甘厚味导致能量过多储存并蓄积于体内。食物养分的摄入超过了人体气化所能承受的限度,损伤元气。若同时慵懒过逸,能量消耗不足则会有“膏粱之疾”“膏粱之变”,湿浊内生,痰饮内聚,壅滞肝胆导致痰浊膏脂内积于肝则为脂肪肝。痰瘀郁热积损肝络是脂肪性肝炎形成的病理关键及其预后转折点。痰湿最易化热或与热邪相合,形成湿热之邪,瘀亦可化热,邪热为无形之体,淤血为有形之体,淤血与邪热相互搏结,形成瘀热,往往使热邪久稽不退,淤血久留不散,痰瘀搏结成为新的病因,又使病情缠绵,或病情进展,变生他证,发展为肝纤维化甚至肝硬化。
四、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病因病机
目前,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认识:①饮食失节:长期过食肥甘,醇酒厚味,损伤脾胃,以致运化不健,不能输布水谷精微,清阳不升,浊阴不降,湿聚成痰,痰湿(脂浊)内留,痰气交结,或湿郁化热,湿热内蕴;②情志郁结:内伤七情,特别是郁怒伤肝,思虑气结(思伤脾),致使肝脾不调,以致气机不畅,脾失健运,湿浊不化,凝聚成痰,痰阻气机,甚则气机不畅,痰浊(脂浊)与气血搏结,乃成本病;③久病失调:久病失治,以致阴伤气弱,或湿热留恋不去,湿痰凝滞,影响气血运行而继发本病。
归纳而言,本病病因多为饮食失节,或过度肥胖,或情志失调,或久病体虚。病机主要为肝失疏泄,脾失健运,湿热内蕴,痰浊(脂浊)内结,淤血阻滞,最终形成痰瘀互结,痹阻于肝脏脉络。本病以痰瘀互结为基本病机特点,且多虚实夹杂,气血亏虚、肝失调养以及肾精亏耗、水不涵木将会导致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预后不良。
五、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病因病机
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涉及中医“伤酒”“胁痛”“酒癖”“酒胀”“酒臌”“酒疸”等病证。按其临床证候特点,可将酒精性脂肪肝归属于“伤酒”“胁痛”之范畴,酒精性肝炎、酒精性肝纤维化可按“酒癖”论治,而酒精性肝硬化则属“酒胀”“酒臌”“酒疸”。
中医认为酒为体湿性热有毒之品,味甘、苦辛,入心、肝、肺、胃经,少量饮酒可活血通脉驱寒,有益身体,长期大量饮酒则有害。《内经》论“酒性苦热”;《本草纲目》也认为酒味苦、甘辛,大热有毒。少量饮酒,可助血脉,行气血,但如《内经》所云“以酒为浆”可致病,入胃则酒胀气逆,内伤于肝胆。长期大量饮酒是形成酒精性肝病的直接原因,但与体质因素、情志不畅、饮食不节等因素有关。在疾病初期,湿热酒毒为病,病位在脾胃,累及肝脏,发为“伤酒”、“胁痛”等证;中期,累及气血,气滞血瘀湿热与酒毒相互搏结,病位在肝脾,发为“酒癖”;末期,久病及肾,久病入络,气滞、血瘀、水停发为“酒臌”,酒毒湿热之邪熏蒸肝胆,胆汁不循常道,外溢肌肤目窍发黄为“酒疸”,病位在肝脾肾,并且在此期,可变生他证。
总之,酒毒湿热之邪作用于人体,导致肝、脾、肾三脏功能失调是酒精性肝病发生发展的关键病机。初期以标实为主;中期虚实夹杂;末期本虚标实、正虚邪恋;终至气、湿、痰、水、血内停腹中,反映了酒精性肝病病机的演变过程。
六、病毒性肝炎合并脂肪性肝病病因病机
病毒性肝炎合并脂肪肝的病因病机常见有三:其一,因疫毒长期隐伏,邪正抗争,肝郁气滞,肝失疏泄则脾不健运,内生湿热,聚为痰湿膏脂,形成脂肪肝,病原清除有利于脂肪肝的改善。其二,正气不能抗邪所致,其病变不仅涉及肝,且多乘胃、克脾、累肾。其病初期为肝气郁结,血行缓滞,气机受阻,脏腑功能失调,胁肋胀痛,饮食减少,嗳气吐酸等消化功能紊乱。病变日久,脾胃亦受损。然湿热瘀结,又使病深难解,亦可因肝脾功能失调,运化失职,呈现肝阴不足,肾阴亦亏,肾阴不足,肝阴亦虚。如此反复,气郁而湿滞,湿滞郁久化热,热郁而生痰,痰结而血不行。其三,病毒性肝炎患者若复因过食肥甘厚味,湿热内生,蕴毒生痰,痰阻血络,久而成瘀;淤血内阻,更使津液停聚而变生痰浊,痰之黏滞,又影响气血的运行,痰瘀胶结发为本病;久病诸脏腑功能皆受损,终必及肾,肾中精气亏虚,藏精和气化功能失调,则水不养木温土,肝脾不调,膏脂失于正常运化,积于血中为痰为瘀,痹阻于肝,更使虚实错杂,胶结难解。该病病机为肝郁脾肾亏虚,痰瘀互阻。故本病病理性质为本虚标实,本虚为肝、脾、肾虚。其湿、痰、瘀为主要病理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