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常用中医外治疗法的作用机制及在耳鼻咽喉科的应用概况
(一)针灸疗法的作用机制及在耳鼻咽喉科的应用概况
针灸疗法是在特定穴位采用针刺或艾灸的方法以达到疏通经络、调理脏腑、治疗疾病目的的方法。耳鼻咽喉口齿疾病常用的针灸疗法,包括体针、穴位注射、耳针、灸法、穴位埋线、刺血法等,可针对不同部位的不同病证有选择地加以应用。针灸疗法在耳鼻咽喉科疾病中有广泛的适用性,不论寒热虚实、病程长短均可应用。
1.针刺疗法的作用机制及其在耳鼻咽喉科的应用概况
针刺疗法是用毫针在选定的穴位上运用手法施行针刺的一种治疗方法,传统中医学认为针刺的主要作用有三:①疏通经络:针刺可以通过对腧穴的刺激达到疏通经络的作用,经络“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运行气血是其主要的生理功能之一,经络不通,气血运行受阻,可出现多种临床症状,针刺腧穴使经络通畅,气血运行正常;②调和阴阳:针刺调和阴阳的作用可使机体从阴阳失衡的状态向平衡状态转化,针刺调和阴阳的作用是通过经络阴阳属性、经穴配伍和针刺手法完成的;③扶正祛邪:针刺扶正祛邪的作用是通过刺激腧穴,扶助机体正气驱除病邪。现代研究证实针刺对机体的免疫系统、神经系统甚至大脑中枢都有调控作用,通过对这些系统的调控而达到治疗的目的。
针刺疗法在耳鼻咽喉科的应用非常广泛。其中,耳病常用穴位有:手少阳三焦经的中渚、外关、翳风、天牖、瘈脉、耳门等;足少阳胆经的听会、率谷、侠溪、上关等;手太阳小肠经的听宫等;手太阴肺经的少商等;手少阴心经的神门、灵道等;手阳明大肠经的迎香、合谷等;督脉的百会、神庭等。鼻病常用穴位有:手太阴肺经的中府、少商等;手阳明大肠经的二间、偏历、合谷、迎香等;足阳明胃经的巨髎、四白等;足太阳膀胱经的眉冲、玉枕、天柱等;足少阳胆经的目窗、承灵、风池等;督脉的囟会、上星、素髎等;经外奇穴的印堂、鼻通等。咽喉病常用穴位有:手太阴肺经的列缺、鱼际、少商等;手阳明大肠经的商阳、合谷、曲池、扶突等;足阳明胃经的人迎、气舍、内庭等;手太阳小肠经的少泽、天窗、天容等;足少阴肾经的涌泉、照海等;手少阳三焦经的关冲、中渚、支沟、四渎等;督脉的哑门、风府等;任脉的天突、廉泉等。
目前临床上针刺疗法可谓是百花齐放,针具上除了普通的毫针外,还有头皮针、圆利针、火针、刃针等,针刺穴位和方法也是多种多样,有腹针、切脉针灸、平衡针、浮针等,在临床上运用于不同的疾病当中,例如腹针擅长慢性疾病调理,平衡针更擅长即时缓解症状,刃针用于眩晕急性发作有奇效等。总之,各种针刺疗法需要因时、因地、因人采用,所谓“法无定法,穴无定穴,具无定具”就是这个含义。
2.艾灸疗法的作用机制及其在耳鼻咽喉科的应用概况
艾灸疗法的作用机制是通过温热的刺激,作用于经络腧穴,发挥温经散寒、舒经活络、温通气血、扶阳救脱、升提阳气、消瘀散结等作用,以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
艾灸疗法在耳鼻喉科多用于治疗虚寒性疾病。悬灸法(温和灸)、直接灸、温针灸、隔姜(盐)灸等都在耳鼻咽喉科有很好的适应证。耳眩晕、耳鸣、耳聋、耳胀等属虚寒证者,可配合灸法,常用穴位:百会、中脘、关元、足三里及肾俞、脾俞等;鼻鼽、鼻渊、鼻槁、鼻窒及虚证鼻衄,可配合灸法,常用穴位:上星、悬钟、合谷、百会、内关、膈俞、囟会、鼻通、迎香、风池、大椎及肺俞、胆俞、肾俞等;喉痹、梅核气、喉瘖等病证属虚寒者,可配合灸法,常用穴位:足三里、合谷、曲池、内庭、少泽、涌泉、外关、天突、天容等。
目前,除了一般的悬灸、直接灸、隔姜(盐)灸外,温针灸、热敏灸、雷火灸等在鼻鼽、眩晕中也得到了广泛的运用,并取得了很好的疗效。
3.耳针疗法的作用机制及其在耳鼻咽喉科的应用概况
由于人体的经脉直接或间接聚会于耳,人体各器官组织与耳有着广泛的联系。因此,人体各部器官组织在耳廓上均有其相应的分区与穴位。换言之,就是耳廓各部分分别交感、隶属于人体各脏腑器官,称之为耳穴。耳针疗法是指针刺耳穴以防治疾病的一种方法,具有奏效迅速、操作简便等优点,具体方法有毫针针刺、埋针及耳穴贴压法等。
耳鼻咽喉的多种疾病都可以配合耳针治疗,耳鸣、耳聋、耳胀、耳眩晕、脓耳、耳面瘫、伤风鼻塞、鼻鼽、鼻渊、鼻槁、鼻衄、鼻源性头痛、喉痹、乳蛾、喉瘖、梅核气等都可以配合耳针治疗。常用穴位有:内耳、肾、内分泌、枕、神门、肾上腺、皮质下、脾、胃、肝、外鼻、内鼻、下屏尖、额、肺、咽喉、轮1~6、扁桃体、下耳根等。
这里必须指出的是,耳廓由于皮下组织少、血供差,一旦发生感染很难控制,甚至还可出现断耳疮等疾病。因此,耳针治疗时应注意:①严格消毒,以防感染。耳廓冻伤和有炎症的部位禁针,如见针眼发红,病人又觉耳廓胀痛,可能有轻度感染时,应及时处理。②有习惯性流产史的孕妇,不宜采用耳针治疗。对年老体弱的高血压、动脉硬化患者,针刺前后应适当休息,以防意外。③耳针治疗时也有可能发生晕针,需注意预防和及时处理。
4.刺血法
刺血法是用三棱针、梅花针、毫针、注射针头或其他针具点刺特定部位或穴位,使少量出血,以达到泄热、消肿、止痛目的的一种治疗方法。其理论基础来源于《内经》:“血气不和,百病乃变化而生”,“菀陈则除之”。现代研究认为这一疗法可以调节人体血流变、体温、神经肌肉功能等。具体方法:先在针刺部位上下推按,使瘀血积聚一处,右手持针,拇、食两指捏住针柄,中指指端紧靠针身下端,留出1~2分针尖,对准已消毒部位迅速刺入1~2分,立即出针,轻轻挤压针孔周围,使出血数滴,然后用消毒棉球按压针孔。
该疗法一般用于实证、热证。如咽喉口齿红肿疼痛、高热,常取少商、商阳、耳背、耳尖、耳垂等穴。也可配合运用在一些上盛下虚证的治疗中,如肝阳上亢的眩晕等。谢强教授认为刺营应包括“刺经脉”和“刺络脉”;“一阴一阳结”是咽喉急症发病的经络学基础;强调咽喉急症治疗以刺营放血最为重要,通过咽喉局部刺营,可疏通咽喉局部脉络,使咽喉部经络气血运行流畅,则可促进咽喉功能恢复正常。
(二)中药外治疗法的作用机制及在耳鼻咽喉科应用概况
中药外治疗法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历代劳动人民与疾病的长期斗争中创造、发展并完善。清代吴师机所著《理瀹骈文》一书中说:“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外治之药亦即内治之药,所异者法耳。医理药性无二,而法则神奇变幻”;又说:“外治必如内治者,先求其本。本者何,明阴阳识脏腑也”。即同内治法一样,中药外治法亦是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进行,组方用药亦遵循整体观及辨证论治原则。因其具有“简、便、效、验”之特点而备受历代医家推崇,并在民间广泛应用。应用于耳鼻咽喉科之法可见中药熏洗、含漱、吹药、含服、膏药、丸散、药枕、香囊、足疗等。
1.中药熏洗
熏洗疗法是指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将辨证配伍的中药煎煮后,先利用其蒸气熏蒸全身或局部,再以药液洗浴以治疗疾病的外治方法。其作用机制主要有:物理清洁作用;皮肤吸收作用;经络调理作用;脏腑输布作用;药物刺激作用;局部药理效应等。该法运用于耳鼻咽喉科可分为整体及局部两方面。前者指通过药液熏、洗、浸、浴、渍全身,药物被皮肤吸收而引起整体药理效应或通过“热效应”刺激神经反射来激发人体功能而达到治病强身等目的。现代药理研究表明,一些中药液有良好的抗菌作用,并能促进细胞增生分化与肉芽组织生长,或具有止痛作用等。梅全喜等在《中药熏蒸疗法》一书中总结中药熏蒸疗法机制为:①促进血液循环作用;②促进药物的吸收作用;③产生“发汗”效应;④神经、经络调节作用;⑤抗炎作用;⑥提高免疫力作用;⑦止痛作用。
2.含漱法
选用适宜的药物煎水取液或配制溶液,以漱洗咽喉口腔局部,达到清热解毒、祛腐止痛、清洁局部的作用。作用机制:①液体清洁冲刷作用;②药物直接作用于局部,含漱所用药物多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生津利咽等功效。据现代药理研究,清热解毒药物煎剂多具抗病原微生物之效,局部含漱,药物直达病所,抗病驱毒。该法适用于咽喉、口腔疾病,局部红肿、疼痛、化脓溃烂、臭秽不洁,如急性咽炎、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口腔黏膜病变等,以及手术前后咽喉口腔漱洗。常用的如银花甘草水、薄荷水煎液等,亦有相应中成药含漱液。
3.吹药
吹药,又称喷药,将药物研至极细药末,应用相关工具(如吹药管、喷粉器),将药物吹布于局部病变处,使药物长时间与病变接触,发挥药物治疗作用。该法广泛应用于外耳、中耳疾病,急慢性咽部疾病及各种鼻腔疾患。传统喉科,基本上都很重视吹药而把内服药置于次要位置上。例如《重楼玉钥》《焦氏喉科枕秘》等书,都不厌其烦地谈论外用药,尤其是《尤氏喉科》《咽喉脉证通论》《囊秘喉书》等,就是以吹药为主要的治疗手段。其中《尤氏喉科》的组方都是公开的,且较为全面。
注意:药物粉剂必须制成极细粉末,且易溶解。耳内吹药前必须预先将脓液清除干净,或每次用药前均需清除尽上次吹入之剩留药物,以免积留结块而妨碍引流。每次用量不宜过多,吹入药粉薄薄一层即可。穿孔小、脓液多者忌用本法,因粉剂可堵塞穿孔,妨碍引流,甚者可引起危及生命的并发症。鼻腔吹药时,应让患者暂停呼吸,以免将药粉喷入或吸入咽喉引起呛咳。
4.含服
含服,即噙化法。选用适当的药物制成丸剂、片剂,含在口内慢慢噙化咽下,使药液较长时间浸润于咽喉口腔患处,以对咽喉、口腔病变起到内外综合治疗作用。作用机制:药物经局部黏膜及消化道双重吸收,发挥相应的药理作用。该疗法特点是应用方便,适宜人群广泛,是目前治疗咽喉疾患较为常用的外治疗法之一。药物多具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生津润燥、益气开音等功效,常用于乳蛾、喉痹、喉痛、口疮、咽喉部肿瘤等。目前用于临床的中成药含片种类繁多,常用药如六神丸、草珊瑚含片、健民咽喉片、铁笛丸、咽喉丸、银黄含片等。需要注意的是,此类药物性偏寒凉,多用久用则伤胃生湿、有碍运化,故不宜大量及长期使用,脾胃虚寒者慎用。
5.膏药
膏药即敷药、贴敷疗法,是用药物敷贴于患部或循经所取部位,用于治疗咽喉病而致的面部或颈部红肿痛,用清热解毒消肿止痛药物,如四黄散、如意金黄散等外敷。如因于阳虚所致的咽喉病,用吴茱萸末或用附子捣烂敷足心,以引火归原达到治疗目的。近年来,各种新膏药剂型出现,显著扩大了膏药疗法的治疗范围。如口腔黏膜剂的出现,将其治疗范围扩大到口腔内疾患,如口腔黏膜溃疡类疾病等。
6.药枕
药枕的使用历史悠久,迄今已知最早的是我国西汉马王堆一号墓出土的“香枕”,既能改善睡眠质量,又有防病治病的效果。其方法为将选用单味药物或组方配伍的中药作为枕芯,制成枕头长期使用。药枕是在中医理论体系局部与整体辩证统一的指导下,以生理活性较强的芳香开窍、走窜透骨、生猛燥烈、气味俱厚为主的药物饮片碎断或研粗末,通过刺激皮肤、经络腧穴、孔窍等部位以发挥其疏通经络、调和气血、解毒化瘀、扶正祛邪等作用,使失去平衡的脏腑阴阳得以重新调整和改善,从而促进机体功能的恢复,达到治病的目的。作用机制:①局部皮肤的接面吸收作用;②药物刺激经络传导与穴位外敏放大效应;③鼻腔的吸收作用;④生物全息和泛控性的整合作用。据现代文献报道,药枕多用于鼻科疾病治疗,如变应性鼻炎、鼻窦炎等,或通过药枕提高睡眠质量从而缓解患者耳鸣。
人一生三分之一的时间都在睡眠中度过,中医认为“头为诸阳之会”,故所选药物多具有芳香开窍、活血通脉、镇静安神、益智醒脑、调养脏腑、和调阴阳等功效。
7.香囊
药物香囊有着悠久的历史,历代均有所发展,至明清达到鼎盛时期,至今仍在临床上被广泛地应用。实验研究证实了中药香囊具有抑制细菌、病毒和调节免疫的作用。香囊的作用机制与药枕类似。目前多用于外感疾病的防治或鼻部炎症治疗。
8.足疗
足疗,即中药浴足疗法。将中药药液、中药粉剂或片剂放入适宜温度的热水中洗浴足部,或辅以按摩手法,从而达到治疗疾病或保健目的特殊外治方法,属于广义的熏洗疗法。因其操作简便、安全有效,一直以来是广大人民群众喜爱的日常保健手段。民间即有“春天洗脚,升阳固脱;夏天洗脚,暑湿可祛;秋天洗脚,肺润肠濡;冬天洗脚,丹田温灼”的说法。足疗作用机制同熏洗疗法。现代文献报道,足疗可用于外感疾病防治及变应性鼻炎的治疗,或改善失眠者耳鸣症状。
9.穴位敷贴(伏九贴)
穴位敷贴疗法是以中医经络学说为理论依据,把药物研成细末,用水、醋、酒、蛋清、蜂蜜、植物油、清凉油、药液等调成糊状,或用呈凝固状的油脂(如凡士林等)、黄醋、米饭、枣泥制成软膏剂、丸剂或饼剂,或将中药汤剂熬成膏,或将药末撒于膏药上,再直接贴敷穴位、患处(阿是穴),用来治疗疾病的一种穴位疗法。该疗法是中药外治与针灸疗法的结合,对于某些刺激性药物敷贴后引起的局部发疱者,又谓之“天灸”。穴位敷贴疗法一方面通过药物对机体特定部位的刺激,调整阴阳平衡,以改善和增强机体的免疫力,从而达到降低发病率和缓解症状的目的。另一方面,药物的有效成分通过渗透作用,透过皮肤,进入血液循环,达到脏腑经气失调的病所,发挥药物的治疗作用。现代医学证明,药物从体外作用于人体穴位、皮肤、神经、血管、淋巴管等均发生一定的变化。
一些经常在寒冷的季节发作,而到了暖和的季节才缓解反复发作的慢性疾病,在夏天就进行治疗,以减轻冬天的发作,从而缓解整体病情,就是中医学“冬病夏治”。以变应性鼻炎(鼻鼽)为例,根据中医“春夏养阳”的理论,夏季是鼻鼽相对缓解期,这时人体阳气得天阳相助,在穴位所贴药物更能发挥辛香、逐痰、通经作用,从而达到温阳利气、祛散伏寒、调整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增强身体抗病能力,预防在冬季发作或减少发作。而三九天为一年中天气最寒冷的时候,也是新的一年阳气从封藏到始生的时节,因此,中医认为冬至养生至关重要,予以温阳通络的药物外敷有助于新的一年阳气的升发,所谓“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因此,中医的穴位敷贴尤其强调在“三伏”“三九”这两个特定的时令进行,有助于协调阴阳,平衡脏腑,增强体质,减少疾病的发生。
穴位敷贴在耳鼻咽喉科的应用:根据选择药物的不同,穴位敷贴可用于多种耳鼻咽喉科疾病,一些解热镇痛的药物外敷,如金黄散外敷天容穴,可用于肺胃热盛的乳蛾治疗,针对鼻鼽、慢性咳嗽、反复感冒、肺脾气虚型鼻渊、脾肾阳虚型喉痹等,则用细辛、白芥子、干姜等药物,在伏九天进行贴敷,可调理体质,减轻症状,减少复发。
(三)按摩导引疗法的作用机制及在耳鼻咽喉科的应用概况
1.鼓膜按摩
《景岳全书》说:“凡耳窍或损或塞,或震伤,以致暴聋或鸣不止者,即宜以手中指于耳窍中轻轻按捺,随捺随放,随放随捺,或轻轻摇动,以引其气,捺之数次,其气必至,气至则窍自通矣。凡值此者,若不速为引导,恐因渐闭而竟至不开耳。”即用中指或食指尖插入外耳道口,轻轻按压,一按一放,或中指尖在外耳道轻轻摇动十余次,待外耳道的空气排出后即突然拔出,如此重复多次。也可用两手中指,分别按压耳屏,使其掩盖住外耳道口,一按一放,有节奏地重复数十次。鼓膜按摩的作用机制在于利用反复交替的正负压形成鼓膜的向内和外侧活动,从而增加鼓膜活动度。可用于治疗耳闭之耳鸣、耳聋、耳膜内陷者。
2.擒拿法
(1)单侧擒拿法:
患者正坐,单手侧平举,拇指在上,小指在下。术者站于患者手之正侧面,用与患者同侧手的食、中、无名指,紧按患者鱼际背部(相当于合谷穴处),小指扣于腕部,拇指与患者拇指螺纹相对,并用力向前压紧,另一手拇指按住患者术侧锁骨上缘肩关节处,食、中、无名指紧握腋窝处,并用力向外拉开。如此反复多次,此时患者咽喉疼痛明显减轻,助手则可将汤药或稀粥喂给患者缓缓咽下。
(2)双侧擒拿法:
患者坐在没有靠背的凳上,术者站在患者背后,用两手从患者腋下伸向胸前,并以食、中、无名指按住锁骨上缘,两肘臂压住患者胁肋。术者胸部贴紧患者背部。位置固定好后,两手用力向左右两侧拉开(沿锁骨到肩胛),两肘臂和胸部将患者胁肋及背部压紧,三方面同时用力,以使患者咽喉部松动,便于吞咽,助手则可将汤药或稀粥喂给患者缓缓咽下。
擒拿法的作用机制主要是通过局部物理刺激,能调和气血,疏通经络,减轻症状,以便进食汤药或稀粥。擒拿法常用于急性咽喉疾病,有咽喉肿胀,疼痛剧烈,吞咽困难,汤水难下,痰涎壅盛,口噤难开等症状者。已故国医大师干祖望老先生曾言擒拿是中医专门用于抢救急性喉梗阻、喉痉挛的唯一手段。
3.五禽戏
五禽戏是由东汉末年著名医学家华佗根据中医原理,以模仿虎鹿熊猿鸟等五种动物的动作和神态编创的一套导引术。现代医学研究证明,作为一种医疗体操,五禽戏不仅使人体的肌肉和关节得以舒展,而且有益于提高肺与心脏功能,改善心肌供氧量,提高心肌排血力,促进组织器官的正常发育。有学者认为虎戏主肝,鹿戏主肾,胸戏主脾,猿戏主心,鸟戏主肺。该导引方法既锻炼内脏器官,又锻炼肌肉和骨骼,既养生又练形,达到畅通经络、调和气血、活动筋骨、滑利关节的作用。此法养生保健,对五官科疾病恢复有一定帮助。
(四)声音疗法的作用机制及在耳鼻咽喉科的应用概况
1.五音疗法
五音疗法作为一种独特的音乐疗法,就是根据中医传统的阴阳五行理论和五音对应,用角、徵、宫、商、羽五种不同音调的音乐来治疗疾病。即“宫动脾,商动肺,角动肝,徵动心,羽动肾”。五音疗法是音乐疗法的一种。音乐治疗是以心理治疗的理论和方法为基础,运用音乐特有的生理、心理效应,使求治者在音乐治疗师的共同参与下,通过各种专门设计的音乐行为,经历音乐体验,达到消除心理障碍、恢复或增进心身健康的目的。主要通过物理、生理和心理三种作用影响人体。《灵枢·小针解》说:“五脏使五色循明,循明则声彰。”五音是能与五脏相应进而调整情绪、调节五脏功能的声音。笔者认为,在临床中运用五音疗法治疗耳鸣优于掩蔽或习服治疗的原因在于:一为音乐的心理调节功能;二为音乐对耳鸣的“掩蔽”作用。
2.嗓音治疗
嗓音训练引导、传授并教会患者运用正确的发音技巧。发音障碍患者在言语病理师的指导下,调整呼吸及发音,充分利用胸腔、喉腔、口咽腔、鼻腔及头颅的共鸣作用并通过听觉反射不断循序渐进,纠正不良的发音习惯和方法,以求达到最佳发音效果。通过上述训练,可使一部分患者的发音功能恢复正常。此法常用于嗓音疾病的治疗当中,然而中医的嗓音治疗不仅仅是教会患者发音技巧,还需要同时教会患者“练气”“运气”的技巧,使嗓音有神、有根。
3.鸣天鼓
《内功图说·十二段锦总诀》述:“左右鸣天鼓,二十四度闻”,“记算鼻息出入各九次,毕,即放所叉双手,移两手掌擦耳。以第二指叠在中指上,作力放下第二指,重弹脑后。要如击鼓之声,左右各二十四度,两手共弹四十八声,仍放手握固”。其方法是调整好呼吸,先用两手掌按摩耳廓,再用两手掌心紧贴两外耳道,两手食、中、无名、小指对称地横按在枕部,两中指相接触,再将两食指翘起放在中指上,然后把食指从中指上用力滑下,重重地叩击脑后枕部。此时可闻洪亮清晰之声,响如击鼓。先左手24次,再右手24次,最后双手同时叩击48次。该法最早见于丘处机的《颐身集》,原书这样描述:“两手掩耳,即以第二指压中指上,用第二指弹脑后两骨做响声,谓之鸣天鼓(可去风池邪气)。”《河间六书》:“双手闭耳如鼓音,是谓鸣天鼓也。由脉气流行而闭之于耳,气不得泄,冲鼓耳中,故闻之也。”肾开窍于耳,肾气足则听觉灵敏;耳通于脑,脑为髓之海,髓海赖肾的精气化生和濡养,肾虚则髓海不足,易致头晕、耳鸣。练习时的掩耳和叩击可对耳产生刺激,因此,该练习可以达到调补肾元、强本固肾之效,对头晕、健忘、耳鸣等肾虚症状均有一定的预防和康复作用。另有研究证实,“鸣天鼓”保健按摩法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症状和经颅多普勒(TCD)的平均血流速度的改善均有效。从经络理论上看,“鸣天鼓”点弹的部位分布有脑户、风府、脑空、风池、天柱等穴位,它们分属于督脉、足少阳胆经和足太阳膀胱经,三经直接入脑,均与脑部有着密切的联系。根据“经脉所过,主治所及”的原则,“鸣天鼓”具有宁眩止晕、平肝息风的功效。从解剖位置看,头后枕部是椎-基底动脉在颅内外交接的枢纽,“鸣天鼓”叩击、点弹此部位,能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加强周围组织营养,从而改善椎-基底动脉的血流速度和血流供应情况,以此改善耳部供血,气血通畅,耳鸣自除,是耳鸣、耳聋有效的防治方法。
(五)现代其他中医外治疗法的作用机制及在耳鼻咽喉科的应用概况
1.扁桃体烙法
扁桃体烙法,即烧灼法。操作时将特制烙铁放于酒精灯上,将烙铁头烧红,经蘸香油后,迅速烙于扁桃体上,根据治疗目的不同,有的医家推崇烙每侧扁桃体3下,有的医家推崇烙10~20次,但都必须警惕,烙时注意慎勿触及其他部位。如扁桃体表面有烙后的白膜,应轻轻刮去再烙,一般隔天烙1次,共需烙20次。经烙后,扁桃体缩小,至平复为止。本法适用于虚火乳蛾、石蛾。当代国医大师干祖望先生亦常用于肉芽增生、乳头状瘤、腭扁桃体肿大等症。
2.鼻丘割治法
鼻丘割治法是对鼻腔特定部位进行割治以达到治疗目的的一种技术。本技术是以中医经络学说及局部解剖生理为基础,即鼻为血脉多聚、清阳交会之处,循行鼻部和鼻旁的经脉多属阳经,而阴阳经脉相互交接,故割治鼻丘有疏通经脉、通利鼻窍的作用;鼻丘割治可以阻滞活性过高的副交感神经对鼻黏膜腺体血管的异常调节,降低鼻黏膜敏感性,从而达到治疗目的,常运用于变应性鼻炎的治疗。
3.穴位埋线
穴位埋线是将可吸收羊肠线埋植在穴位内,利用羊肠线对穴位的持续性刺激作用,从而达到治疗目的的一种方法。迎香穴位埋线,常用于治疗鼻槁、鼻鼽、嗅觉失灵等。喉结旁或天突穴位埋线,常用于治疗声门闭合不全,声带麻痹的声嘶。
4.电针
电针是在针刺腧穴得气后,在针上通以接近人体生物电的微量电流以防治疾病的一种疗法。本法常运用于慢行咽炎、变应性鼻炎、耳鸣耳聋、眩晕等。
5.穴位注射
穴位注射是在特定的穴位上注入药液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一般以局部取穴为主,选择合适的注射器和针头。常规消毒局部皮肤后,将针头按照毫针刺法的角度和方向要求,快速刺入皮下或肌层的一定深度,并上下提插,出现针感后,若回抽无血即将药物注入。通过针刺与药液对穴位的刺激及药理作用,调整机体的功能,达到治疗目的。一般每穴注入0.5~1ml药液,每天或隔天注射1次。
耳病穴位注射多用于治疗耳鸣、耳聋、耳胀、耳眩晕等病证。可选用耳区邻近的穴位1~2个,根据病情,注入调补气血、通经活络、行气祛瘀的药物,如黄芪、当归、川芎、红花、丹参等注射液。鼻病穴位注射多用于治疗鼻窒、鼻渊、鼻鼽、鼻槁、嗅觉不灵等病证。可从鼻部邻近的穴位选择1~2穴,根据疾病虚实不同而选用不同的药液,如实证、热证,可选用柴胡注射液、红花注射液、丹参注射液等,以清热解毒,凉血活血,消肿通窍;虚证可选用当归注射液、川芎注射液、黄芪注射液,或维生素B1、维生素B12注射液等,以补血养血,温经通窍。咽喉病穴位注射多用于治疗乳蛾、喉痹、梅核气、鼾眠、喉瘖、口疮等病证。可从咽喉部邻近的穴位选择1~2穴。药物选用有虚实之不同,实证可选用丹参、红花、柴胡、板蓝根等注射液,虚证可选用当归、川芎、黄芪及维生素B1、维生素B12等注射液。
6.自血疗法
自血疗法实际上就是抽患者自己的静脉血注射到皮下,是一种非特异性刺激疗法,可产生一种非特异性脱敏作用,促进白细胞吞噬作用,从而增强机体免疫力。本法常运用于变应性鼻炎。
有学者提出,自血疗法治疗变应性鼻炎中的机制为:人体血液内含有多种微量元素、抗体、激素和酶类,血液注入穴位后,刺激性质温和,吸收缓慢,起到长效刺激穴位的作用,通过经络的传导,特异性刺激机体产生自身抗体,从而产生一种非特异脱敏作用促进白细胞吞噬作用,从而提高机体免疫力,调节机体免疫功能,提高机体的脱敏性及对病邪的耐受性,恢复机体的正常功能,使疾病得到痊愈。
7.针刀疗法
针刀,又称“小针刀”,是在古代九针中的镵针、锋针等基础上,结合西医学外科用手术刀而发展形成的,是在治疗部位刺入深部到病变处进行轻松的切割,剥离有害的组织,以达到祛病的目的。目前随着对针刀疗法的发掘,针刀逐渐成为耳鼻喉科的一种常见的外用治疗方法,其主要运用在耳鸣耳聋、眩晕、变应性鼻炎、咽炎等疾病。通过笔者体验发现,针刀在耳源性眩晕急性发作时疗效颇佳,起效快,满足患者急切止眩要求,安全、副作用小,不影响疾病后期的前庭代偿。
8.埋针疗法
作用机制及运用同穴位埋线。
参考文献
1.谢强.耳鼻咽喉科针灸疗法历史渊源探讨[J].中医眼耳鼻喉杂志,2012,1(2):1-2.
2.熊大经,刘蓬.中医耳鼻咽喉科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2.8
3.陈秀华.中医传统外治特色疗法[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12.
4.吴慎.黄帝内经五音疗疾[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8.
5.王士贞.中医耳鼻咽喉科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2:28-30.
6.程爵棠.熏洗疗法治百病[M].第3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3:2-6.
7.韩德民.嗓音医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223.
8.章秀明.药枕治疗机理浅谈[J].中医药临床杂志,2005,17(3):303-304.
9.严启伟.中药香囊的发展概况及研究进展[J].内蒙古中医药,2012,31(19):77-78.
10.朱士顺,朱佳蓉.被头香囊在鼻科病中的应用[J].中医外治杂志,2001,10(6):28.
11.韩小伟,程淑碧,蔡芬芳,等.安神热奄包足浴治疗肾虚不寐疗效观察[J].护理学杂志,2009,24(13):51-52.
12.苏亚平.华佗五禽戏对人体作用新论[J].中医教育,2004,23(5):75-76.
13.侯丽.“鸣天鼓”结合针刺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肝阳上亢证的临床观察[D].南京中医药大学,2008.
14.袁小芳,谢强.谢强刺营论治咽喉急症机理探讨[J].江西中医药,2013,44(9):14-15.
15.刘大新.割治法治疗变应性鼻炎技术操作规范[C]//2012年中华中医药学会耳鼻喉科分会第18届学术交流会暨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耳鼻喉口腔专业委员会第4届学术年会论文集,2012:92.
16.《针灸技术操作规范第11部分:电针》项目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 21709-11-2009)针灸技术操作规范第11部分:电针[J].中国针灸,2010,30(5):416-419.
17.黄少君,郭桂琴,姜蓉,等.背俞穴自血疗法治疗常年变应性鼻炎临床观察[J].上海针灸杂志,2013,32(6):484-4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