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艾叶的性味、归经和升降浮沉
一、性味
药物的性味指药物的性质和气味,即四气五味。四气指药物的寒、热、温、凉四种特性,又称四性。五味原指药物的辛、甘、酸、苦、咸五种味道,后扩展为体现药物功能归类的标志。辛味有发散解表、行气行血作用。甘味有滋补和中、调和药性及缓急止痛作用。酸味有收敛固涩作用。苦味有清泄、燥湿作用。咸味有泻下、软坚散结作用。五味之外,还有淡味及涩味。淡味有渗湿、利尿作用。涩味与酸味作用相似,也有收敛固涩作用。
艾叶性味的最早记载见于《名医别录》,载其:“味苦,微温。”其后的本草医籍多承其说,如唐代的《新修本草》,宋代的《证类本草》,元代的《食物本草》《汤液本草》,明代的《本草纲目》《本草品汇精要》《本草乘雅半偈》及地方性本草《滇南本草》、医籍《医宗必读》,清代的《本草易读》《本草择要纲目》和《本草撮要》等均载其味苦,性温(或微温)。可见,在古代认为艾叶的性味以苦、微温为主。但在明代,李时珍在肯定艾叶味苦、性微温的同时,首次提出了“苦而辛”“生则微苦太辛,熟则微辛太苦”的观点,最早提出艾叶除了具有“苦”味外,还具有“辛”味。稍后之《群芳谱》亦载其性味“苦而辛”。明·李中梓著《本草征要》,为《医宗必读》之一部,他在肯定艾叶性味“味苦微温”的同时,又指出艾叶“辛可利窍,苦可疏通”,可见李中梓亦认为艾叶味“苦、辛”。清初名医汪昂撰有《本草易读》《本草备要》等本草学专著,前者载艾叶性味“苦温”,后者载艾叶性味“苦、辛,生温熟热”,亦认为艾叶有“辛”味。其后,《本草从新》载艾叶味“苦、辛”,《本草述钩元》载艾叶“味苦而辛”“艾叶生则微苦大辛,熟则微辛大苦”,清《本草求真》亦载艾叶“辛、苦,性温”。可见,明清时期已基本上肯定了艾叶的“辛”味。
关于艾叶的“性”,最早记载为“微温”,但后来出现了“生寒熟热”和“生温熟热”的记载。明《本草纲目》艾叶气味项下载有:“恭曰:生寒,熟热。”《中药大辞典》艾叶性味项下也有“《唐本草》生寒熟热”的记载,据此,“生寒熟热”似乎是《唐本草》最早提出和记载的,但据《证类本草》载“唐本注云:《别录》云艾生寒熟热”,可见最早提出艾叶“性”为“生寒熟热”的是《名医别录》。事实上,尚志钧教授在辑复《名医别录》时已将“艾生寒熟热”的内容辑入该书中,只不过是《唐本草》延续其说而已。明《本草蒙筌》续承此说,载:“艾叶,味苦,气生寒熟热。”同时代的朝鲜医家许浚也承此说,他在《东医宝鉴》中载:“艾叶……其性生寒熟热。”明·缪希雍在《本草经疏》中在肯定艾叶性味“苦微温,熟则大热”的同时,也论述了艾叶的“生寒”性和其“辛”味,他指出:“(艾叶)辟风寒,其性辛温也,捣汁服止伤血者,生寒而兼辛散也,杀蛔虫者辛而苦也。”,明·李时珍又首次提出了艾叶性“生温熟热”的观点,他还在《本草纲目》中对“生寒”观点提出了批评:“艾叶……生温熟热……苏恭言其生寒……则见其能止诸血……遂谓其性寒……误矣。”此说得到后世不少医家的赞同,明《群芳谱》,清《本草备要》《本草从新》《本草述钩元》等均将艾叶性味载为“生温熟热”。
《本草纲目》首载艾叶“生温熟热”药性
近代对艾叶性味的认识可归纳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20世纪50~60年代,此期间的医药专著如1956年出版由前世界书局编的《中国药学大辞典》,1960年出版由南京药学院编的《药材学》,1961年出版由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编的《中药志》等一些重要药物学著作均载其性味为“苦,微温”。第二阶段是70年代以后,随着药性理论研究的深入,已认识到艾叶具有不容忽视的“辛”味,故此期间一些重要的药物学专著均将艾叶的性味记载为“苦、辛,温”,如《中药大辞典》、《全国中草药汇编》、《中药学》(高等医药院校教材)、《中国医学百科全书》(中药卷)、《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1977年版至2015年版)等。
药性是根据药物实际疗效反复验证而推论出来的,是对药物多种医疗作用的高度概括。药味的确定最初则是由口尝得来的。艾叶最早的性味确定亦是如此,口尝确定为“苦”味,据其有一定的“辟风寒”作用而确定其性“微温”,故最早记载艾叶性味的《名医别录》将其性味定为“苦,微温”。李时珍根据艾叶的功用首次提出了艾叶的辛味。受此影响,现代对艾叶性味的认识也出现了“苦,微温”和“苦、辛,温”两种,不同之处是后者给艾叶的性味加上了“辛”味。艾叶是否有辛味呢?中医学认为,辛味有发散作用,有资料介绍在解表、祛风湿、芳香化湿、温里、理气等类药中辛味药占大多数,辛味能祛寒,辛味药的化学成分以含挥发油者最多,由此可以认为辛味药多具有解表、祛风湿(化湿)、温里(祛寒)、理气等作用。辛味的主要化学成分是挥发油,而艾叶恰具有散寒、除湿、理气血等作用,其主要化学成分为挥发油,故从其功用及化学成分看艾叶当具有“辛”味。可见,李时珍最早提出艾叶具辛味是科学的,现代将艾叶性味确定为“苦、辛,温”也是合理的。
李时珍最早提出艾叶药性具有“辛”味
艾叶的性味当是“苦、辛,温”。
二、归经
归经表示药物作用的部位,药物的归经是药物作用部位所归属的脏腑经络,也就是药物对脏腑经络的选择性作用,古代多用经络名称表示归经,现代则用脏腑名称表示。
艾叶的归经最早见于《本草纲目》,李时珍曰:“(艾叶)入足太阴、厥阴、少阴之经,苦酒、香附为之使;服之则走三阴,而逐一切寒湿,转肃杀之气为融和,灸之则透诸经而治百种病邪,起沉疴之人为康泰。”其后,明·缪希雍著《本草经疏》承其说,载:“艾叶禀天地之阳气以生……入足太阴、厥阴、少阴。”明·张景岳撰《景岳全书》载:“(艾叶)能通十二经,而尤为肝、脾、肾之药。”按脏腑经络学说足三阴经分别是足太阴脾经、足少阴肾经、足厥阴肝经,可见,明代对艾叶的归经认识是一致的。到了清代,《本草备要》《本草易读》《本草从新》《本草述钩元》等均延续明代所说,谓艾叶“入足太阴、厥阴、少阴三经(即肝、脾、肾经)”,其中《本草备要》《本草从新》亦载其能“通十二经”。但亦有不同认识者,清·陈士铎在所著《本草新编》中提出艾叶入脾、肾、肺三经,他在另一部著作《本草秘录》中亦载有:“蕲艾……不若野艾入脾肾肺三经,祛寒而逐痰湿。”可见陈士铎认为艾叶入“脾、肾、肺”三经,而非“肝、脾、肾”三经。其后,清·叶桂撰《本草再新》又提出艾叶“入心、肾二经”,但这些只是作者个人的认识而已,并未被医药界所接受。
现代对艾叶归经的认识基本上是统一的,如《药材学》、《中药大辞典》、《中药学》(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教材)、《中国医学百科全书·中药学》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1977年版至2015年版)等,对艾叶的归经载为“肝、脾、肾经”。可见现代对艾叶归经的认识也是继承由李时珍提出的,为明清医药学家所普遍遵循的艾叶归经范围。
艾叶归经当是入肝、脾、肾经。
三、升降浮沉
升降浮沉是指药物作用于机体的趋向,药物作用的升降浮沉与药物本身的性味、质地、药用部位以及炮制、配伍等有一定关系。
一般来说,味辛、甘,性温、热的药大多升浮,味苦、酸,性寒、凉的药大多沉降;花叶类药多升,种子果实类药多降。按此推论,艾叶性味温辛,亦是质轻的叶类药材,故理当属升浮性质的药物,但艾叶的升降浮沉《本草纲目》载为“可升可降”。明·缪希雍在《本草经疏》中亦载艾叶:“可升可降,其气芳烈,纯阳之草也。”其后,清·杨时泰《本草述钩元》、蒋介繁《本草择要纲目》等均载其“可升可降”。说明艾叶具有升降双重属性,可随不同配伍用药而发挥不同的作用。清·张德裕在所辑《本草正义》中就指出过:“(艾叶)止吐血者宜生用,取其辛开以疏经络之壅,然温升之性,必与上溢之症不合,古人有四生丸之制,以柏叶、荷叶、生地之清肃下降者为主,而后佐以艾叶之辛温,欲其同气相求,易于桴应,非艾之一味可以止上升之吐衄也。其止下利,则以里寒泄泻而言,辛温升举,因其所宜。”清·杨时泰在所辑《本草述钩元》中亦指出:“古方调经,多用艾,与疗崩漏及妊娠下血,皆合阿胶投之,以阿胶入手太阴为气中之阴,艾叶入肝、脾、肾三经,为血中之阳,有升有降,合和以调气血而以固脱也。”
由此可见,艾叶虽略有升举(浮)之性,但仍可通过配伍发挥其沉降的治疗作用,艾叶确具时珍所述的“可升可降”之性,了解和掌握艾叶的这一升降浮沉特性,根据临床实际需要选用不同的药物进行配伍使用,可转变其升降浮沉的不同作用趋向,以适应治疗需要,更好地为临床治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