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划清药物与非药物的界限
药物或药品,是个科学术语,也是法律术语。其使用相当频繁,药物成了人们日常生活中常用的词汇。但在日常的语言中,药物不仅指人们用来治病的药物,也包括许多比喻、联想的用法,赋予了很多意义。
一些保健食品、甚至食品,还有卫生用品、化妆品等由于在某个方面与药物有类似的地方,可能会被混淆。
对学习药物科学技术的人来说,重要的是区分药物与非药物的界限。这个界限的依据就是国家的药品管理法中对药品的规定。对使用药品的人来说,为了保护自己,不至于花钱买了不治病的东西,甚或贻误病情,也有必要分清这个界限。
下面我们来看看有些说法,这些都是我平时和朋友们接触时遇到的。你先判断一下对还是错,我再来分析。
关于上述问题的分析回答如下:
问题1,错。药店里卖的不一定是全是药物。一些保健食品、化妆品、卫生用品、婴幼儿奶粉等也都可能在药店里出售。按照规定各类商品在药店要有各自明确的专柜。判断是否药品,第一步就是:药物一定得有国家的药品批准文号。而这文号必须在外包装(药品标签)上明显地印出(中药材、中药饮片通常是散装,除外)。可以查到生产厂家。
问题2,错。虽然药品是用于治病、预防疾病和诊断疾病的,但反过来说是不对的。例如,有些疾病与缺乏某种营养素有关,补充这些营养素就可以治疗好疾病。水果蔬菜里含较多的维生素C,可以用于坏血病的预防和治疗。一日一个苹果,可以治好便秘。这就是人们常说的食疗,也能够治疗一些疾病。
问题3,错。药物的使用不一定与疾病有关。在药品管理法中,药品的规定里有一句话是:有目的地调节人的生理功能。一个简单的例子是,用于避孕的计划生育药不是治病。生育不是病,而是正常的生理活动。这类药物的使用是调节生理功能,为了个人或社会的需求来调节的。再如,使用药物来调整月经周期,使用药物来生发等,都不是治疗疾病。
问题4,错。许多药物都具有药片、胶囊等形式,这是人们通常只在药物中才有的外观形式。但,形式不是本质。现在有些保健食品做成了胶囊、软胶囊等形式,也有铝塑包装。一些化妆品,如精华素也做成了胶囊装,这样使用方便,也易保存。从外观上看与一些药物就没有区别,但却不是药物。是不是药物要看本质,要看国家的批文,不能看外观形式。
问题5,对。保健食品是不允许宣传治疗作用的,食品更不能了。因为国家从不审查保健食品的治疗功能。但在生活中,常看到保健食品的宣传疗效的广告,这是违规的。
问题6,错。药皂是传统的产品,其“制法和洗涤皂相同,但在皂基上加入了各种不同的药物和适量杀菌剂,(如酚类、汞化合物、硫黄等)或防腐剂(如硼酸、水杨酸等),对于细菌有着更强的杀灭作用。广泛应用于生活和医药上。”摘自百度百科),常用于消毒。药皂虽含药字,但不是药物,属于日化用品。
药物牙膏也是日化用品。药物牙膏是俗称,容易混淆。规范的说法是功效型牙膏。国家有《功效型牙膏标准》,已于2010年9月起强制实施。标准规定,功效型牙膏是除“具有牙膏基本功能外兼有预防或减轻某些口腔问题、促进口腔健康的牙膏”。但不是药物,不能用于治病。有点类似于保健食品与药品的关系。
总之,是不是药物,要按照药品管理法中的规定。要点是物质性和用途。通常是指法定药物,即由国家批准的“有适应证或者功能主治、用法和用量的物质”,这反映在药品的批准文号中。药物是不允许“山寨”,不允许假冒的。
由于药物管理较严,有相应的治疗作用,通常价格较高。一些不是药物的东东,常想以药物的方式高价出售,大家可要注意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