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五、中西医综合治疗
(一)西医治疗方案
1.经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后,针对性的使用相应抗生素。但一般药敏试验需要3~7天,此期间需要经验性用药,针对易透过血-脑屏障对革兰阳性菌有效的足量抗生素治疗,一般选择三代头孢(如头孢曲松钠,成人4.0g,每日1次,静脉滴注)、糖肽类(万古霉素,成人1.0g,每12小时1次,静脉滴注)、碳氢酶烯类(美罗培南2.0g,每8小时1次,静脉滴注)。待药敏试验回报后,调整敏感抗生素全身静脉滴注治疗。
2.严重感染者应选择足量易透过血-脑屏障的抗生素,同时鞘内注射抗生素,使脑脊液尽快恢复正常。常用药物:庆大霉素注射液4000U,每日1次,鞘内注射;万古霉素10~20mg,每日1次,鞘内注射。为减少粘连及药物对脊神经刺激,可酌情加入地塞米松0.5~1mg,鞘内注射。
3.祛除病因,抗炎持续时间均在2周以上。此外加强营养,增强免疫力,全身支持对症治疗,物理降温(冰毯、冰袋、温水擦浴等),药物降温(赖氨匹林、对乙酰氨基酚等),补液、对症治疗。
4.对于颅内严重感染和脑脊液白细胞显著增高的患者,根据病情及感染因素采用不同的脑脊液引流置换装置,如腰大池持续引流、生理盐水置换脑脊液,脑脊液置换次数、治疗时间等根据脑脊液生化指标变化和病情情况做出调整;同时可以通过腰大池引流管行鞘内注射给药,给药后夹闭引流管3~6小时。腰大池引流管一般留置1周左右,局部加强换药。
5.治愈标准为临床症状消失、体温及脑脊液检查恢复正常、外周血常规恢复正常范围。
(二)中医治疗方案
1.辨证要点
感染发热的性质是指感受风寒之邪,温热之邪或湿热之邪,新感之邪或新感引动之伏邪,部位是指在表里,半表半里或入里哪一脏腑。辨证要素有察热型与寒型、汗型、审寒热真假和别阴阳虚实4个方面。
(1)察热型与寒型:
外感高热热势较高,病情较急,变化较速,脉洪而数,热甚伤阴,可见谵语、神昏、动风等兼证。热型可见如下。
1)发热恶寒:
是指发热与恶寒并见。《素问·调经论》曰:“上焦不通利则皮肤致密,腠理闭塞,玄府不通,卫气不得泄越,故外热。”卫阳被遏,不能温熙体表,故恶寒。发热重恶寒轻多见于风温证,恶寒重发热轻伴无汗,多见于风寒证。发热恶寒均重,甚则憎寒壮热,是热毒所致。正如《素问·至真要大论》“病机十九条”中云:“诸禁鼓慄,如丧神守,皆属于火。”刘河间亦云:“战栗动摇,火之象也”。说明热毒、火毒皆可出现憎寒壮热,并非古人所谓:“有一分恶寒,便有一分表证”。
2)壮热:
多见于伤寒的阳明病和温病的气分阶段,身大热,口大渴,汗大出,脉洪大;邪毒内陷之气营两燔,亦可见到壮热,但常并见发斑、神昏、谵语或抽搐等症。
3)潮热:
多见于阳明腑实证,证见身热,于午后3~5时加重,中医学称之为“日晡潮热”。伴汗出蒸蒸,腹胀满痛拒按,大便秘结,小便黄赤;阴虚内热亦可见潮热,症见低热不退,午后渐升。伴五心烦热,颧红虚浮,骨蒸盗汗,咳嗽、咯血,舌红苔少,脉细数。
4)寒热往来:
是指寒热交替出现,如疟疾之状,往往一日数次发作。多见于少阳郁热证、邪伏膜原等证。
5)发热夜甚:
是指发热昼轻夜重。多为热入营血或瘀热互结之证。
(2)测汗出:
审津液之存亡,气机之通塞也。汗型可分为如下。
1)无汗:
多见于热病初起,邪在卫分,为邪郁肌表,闭塞腠理所致。症见发热恶寒、头身疼痛,口不渴等证。温病邪入营分,热灼营阴,营阴耗损,汗源匮乏也可致少汗甚或无汗,并见灼热烦躁、舌质红绛、脉细数等证。
2)时有汗出:
是指汗出随热势起伏而时有,且为局部汗出。多在热高时而出汗,汗出则热减,继而复热。为感受湿热或暑湿之邪,热蒸湿动,湿遏热伏,气机不畅所致。正如吴鞠通说:“若系中风,汗出则身痛解,而热不作矣、今继而复热者,乃湿热相蒸之汗,湿属阴邪,其气留连,不能因汗而退,故继而复热。”或用辛温解热镇痛药误汗后,出现“太阳风温病”。
3)大汗:
是指全身大量汗出。若气分热炽,迫津外泄,可见壮热、烦渴、脉洪大、苔黄燥等表现。若津气外泄,亡阴虚脱,则见骤然大汗,淋漓不止,汗出黏稠,唇干齿槁,舌红无津,神识恍惚,脉散大。若气脱亡阳,可见冷汗淋漓,四肢厥冷,面色青惨,舌淡无华,神气衰微,脉伏或微细欲绝等证。
4)战汗:
是指在温病发展过程中突见肢冷爪青,脉沉伏,全身战栗,继而全身大汗淋漓的表现。多为热邪留连气分日久,邪正相持,正气奋起鼓邪外出的表现。战汗之后,若脉静身凉,为邪随汗出,病情向愈;战汗之后,若身热不退,烦躁不安,脉象数疾或神情萎靡,甚至昏迷,为邪盛正衰,病情危重。此外,还有全身战栗而无汗出者,多因正气亏虚,不能托邪外达所致,预后较差。
(3)审寒热真假:
在高热急症中,寒热真假的出现,是由于热极或寒极之际,出现的与其本病之寒热不相符合的假象,即真热假寒和真寒假热之象。临证时必须详细询问病情,参合脉证加以鉴别。真寒假热之鉴别要点:身虽热,而反欲得衣被;口虽渴,但喜热饮;脉虽数,而不鼓指,按之乏力,或微细欲绝;苔虽黑而润滑,即阴盛格阳证。真热假寒的鉴别要点:身虽凉伴手足冷,而反不欲近衣;口渴而喜冷饮,胸腹灼热,按之烙手;脉滑数,按之鼓指;苔黄燥起刺,或黑而干燥,即厥深热深证。
(4)别阴阳虚实
1)阳实证:
多见发热恶寒,或壮热、潮热,肌肤灼热,烦躁口渴,呼吸气粗,大便秘结,小便黄赤,舌质红或红绛有芒刺苔黄,脉浮数或滑数洪大。
2)阳虚证:
身冷畏寒,四肢厥冷,神疲乏力,汗出而凉,舌质淡红苔白润,脉微欲绝。
3)阴虚证:
身热不甚,四肢温暖,口渴虚烦,唇干咽干,小便短少,汗少或无汗,舌质红而干,或舌红绛苔少或无苔,光而无津,脉细数无力。
注:神经外科病中较少见到阴寒实证,故略。
2.治法方药
(1)卫分证
主症:
发热,微恶寒,无汗或有汗不畅,咳嗽,头痛身痛,微渴,舌苔薄白,脉浮数。
病机:
温病初起,邪在卫分,卫气被郁,开合失司,则发热,微恶风寒;风热上犯以致咽痛咳嗽;温邪易伤津液,故口渴;邪在卫表,故舌苔薄白或微黄,脉浮数。
治法:
辛凉透表,清热解毒。
方药:
1)常用方:
银翘散加减。药用金银花、连翘、僵蚕、蝉蜕、薄荷、黄芩、竹叶、荆芥、牛蒡子、淡豆豉。
2)方解:
重用金银花、连翘为君,既有辛凉透表,清热解毒的作用,又有芳香辟秽的功效,在透解卫分表邪的同时,兼顾温热病邪多夹浊之气的特点。薄荷、牛蒡子味辛而性凉,疏散风热,清利头目,且可解毒利咽。荆芥穗、淡豆豉辛而微温,助君药发散表邪,透热外出,此两者虽属辛温,但辛而不烈,温而不燥,与大辛凉药配伍,可增辛散透表之力,为臣药。竹叶清上焦热,芦根清热生津,桔梗宣肺止咳,同为佐药。甘草既可调和诸药、护胃安中,又可合桔梗清利咽喉,是属佐使之用。
(2)气分证
主症:
壮热,不恶寒反恶热,汗出烦躁,口渴欲冷饮,小便黄赤,舌苔黄燥,脉洪大数。
病机:
里热炽盛,故壮热不恶寒;热灼津伤,而见烦渴引饮;热蒸外热,故汗出;脉洪大有力,为热盛于经所致。
方药:
1)常用方:
白虎汤合银翘散加减。药用生石膏、知母、元参、金银花、连翘、僵蚕、蝉蜕、薄荷、黄芩、大青叶、炙甘草。
2)方解:
方中石膏清热生津,止渴除烦,为君药;知母清热养阴,为臣药;甘草、粳米益胃护津,使大寒之剂而无损伤脾胃之虑,共为佐使。银翘散方解见卫分证。
(3)营分证
主症:
发热夜重,口干反不甚渴,心烦不寐,甚至神昏谵语,斑疹隐隐,舌质红绛,脉细数等证。
病机:
热入营分,灼伤营阴,故身热夜甚;营气通于心,热扰心营,故时有谵语,神烦少寐;热蒸营阴上承,故本应口渴而反不渴;目喜开、闭不一,是为火热欲从外泄,阴阳不相既济所致;热入营分,虽未入血但已近于血分,故虽未发斑但已隐隐可见;舌绛而干,脉数,亦为热伤营阴之象。
治法:
清营解毒,透热养阴。
方药:
1)常用方:
清营汤。
2)方解:
清营汤方中水牛角苦咸性寒,清热凉血解毒,寒而不遏且能散瘀,为君药。生地黄专于凉血滋阴,麦冬清热养阴生津,玄参长于滋阴降火解毒,三药为热甚伤阴者设,且助君药清营凉血解毒,共以为臣。佐以金银花、连翘清热解毒,轻宣透邪,使营分之邪透出气分而解。竹叶用心,专清心热;黄连苦寒,清心泻火;丹参清心,而又凉血活血,不仅助君药以清热凉血,且可防热与血结。此三药皆入心经,兼有使药之用。全方以水牛角、生地、玄参清热凉血之品,配伍入气分养阴的麦冬,轻宣透热的银、翘,以及清心的竹叶心、丹参、黄连,共奏清营解毒、泄热养阴之效。
(4)血分证
主症:
壮热不退,头痛呕吐,烦躁不安,神昏谵语,或有抽搐、皮肤斑疹,或有呕血、便血、舌质红绛、苔黄、脉滑数或细数。
病机:
温热之邪燔灼血分,一则热盛血沸,且必扰于心神,致烦乱谵语;二则热盛迫血妄行,阳络伤则血外溢,阴络伤则血内溢,离经之血又可致瘀阻而发斑。
治法:
清热透营,凉血解毒。
方药:
1)常用方:
犀角地黄汤。
2)方解:
方用苦咸寒之水牛角为君,归心肝经,清心肝而解热毒,且寒而不遏,直入血分而凉血。臣以生地黄甘苦性寒,入心肝肾经,清热凉血,养阴生津,一可复已失之阴血;二可助水牛角解血分之热,又能止血。白芍苦酸微寒,养血敛阴,且助生地凉血和营泄热,于热盛出血者尤宜;丹皮苦辛微寒,入心肝肾,清热凉血,活血散瘀,可收化斑之效,两味用为佐使。四药合用,共成清热解毒、凉血散瘀之剂。方中凉血与散血并用:一是因离经之血残留成瘀;二是因热与血结致瘀。本方药仅四味,配伍严谨,使热清血宁而无耗血动血之虑,凉血止血又无冰伏留瘀之弊。
以上几种证型可单独发生,也可同时出现,如卫气同病、营卫同病、气血两燔。在神经外科患者中,因手术后已有意识障碍、瘀血、水肿与出血改变并存,继则出现发热、便秘等全身中毒症状,以及瘀热、风火、痰浊等毒邪伤阴伤阳之病理改变,故卫气营血皆可同病,互相转化。
中医辨治总则为“辨证求因,审因论治”。根据临床症状判断感邪的性质及部位,比较宏观。西医审因论治更加微观准确,实验室诊断及影像学新技术的发展,更加明确定位定性及致病微生物之性质,对发热的诊疗水平更加有针对性。但致病微生物也在不断变异,在尚未明确病原微生物的诊断前,或已明确了病原微生物,尚无有效的药物之情况下,中医之整体观念,辨证论治尤为重要。
3.针灸
(1)治则:
清热泻火,热入营血者清营凉血,疫毒熏蒸者泻火解毒,只针不灸,针法取泻法。
(2)处方:
大椎,曲池,合谷,外关。
(3)方义:
大椎属督脉,为诸阳之会,能宣散一身阳热之气;肺与大肠相表里,曲池为手阳明经合穴,配合谷宣肺解表,清泻阳明实热;外关为手少阳之络,通于阳维,宣达三焦气机,疏散风热。
(4)加减:
气分热盛加内庭、十二井、支沟通腑泄热;热入营血加曲泽、委中、神门、中冲清营凉血;神昏谵语加水沟、素髎、十宣开窍泄热;肌肤发斑加血海、膈俞、委中清热解毒,凉血止血。
(5)操作:
各腧穴均常规针刺,泻法,留针0.5~1小时,间歇行针。大椎、尺泽、曲泽、十二井穴、委中、十宣点刺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