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动症儿童的科学教养:写给多动症儿童的父母(第2版)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一章 认识儿童多动症

儿童多动症,学名为注意缺陷/多动障碍(英文缩写AD/HD)是一种儿童时期常见的行为障碍,主要表现为持久而广泛的注意力不集中、多动、冲动,常与学习困难、对立违抗障碍、品行障碍、抽动症及情绪问题共同存在。

第一节 科学家是怎样发现多动症的

让我们来回顾一下多动症作为一种疾病被认识的过程,通过这个过程,我们可以看到,科学家们正在逐渐接近对人类心理、行为的本质的了解。因为行为问题不像发热、肺炎,有明确的检查指标,多动症和正常人之间缺乏清楚的界限,对于这样一些涉及人类高级心理活动的问题,科学家们经历了100多年的认识过程。
早在1854年,德国的哈夫曼写了一首关于好动男孩菲利普的诗配画。
“让我们看看他能否在桌旁安静地坐一刻”,爸爸这样吩咐菲尔;但是顽皮的菲尔,他不能安静地坐着,他扭动着,嬉笑着;
“菲尔,我要生气了!”妈妈瞪大眼睛,严厉地说,
可是菲尔还在摇摆着,砰……哗啦……,菲尔仰面朝天倒在地上,
桌上的饭菜洒在地上,一片狼藉……
……
这可能是最早对儿童多动行为的描述,当时父母们觉察到这些孩子难于管理,但是还没有认识到是病态,希望随着年龄的增长这些行为问题会消失。当时也没有找到合适的处理方法,只能对他们严加管束,其结果当然是无济于事。当这些问题持续到青少年期,这些孩子又会被看做是行为古怪、粗鲁、易激动的社会另类,而对他们采取厌弃的态度。
1902年英国医师司提尔爵士第一次在医学文献上报道了24个多动的孩子,认为他们在学习控制自己的行为和遵守社会规范时出了问题,病因可能属于神经病学范畴,而且惩罚对这些行为没有效果。
1917—1918年脑炎大流行,医生们发现一些儿童患脑炎恢复后,出现了多动症状,联想到与多动症的行为有类似之处,认为多动症的病因亦为脑损伤,而将这种现象命名为“儿童脑损伤综合征”。当时的治疗办法是采用一间特殊教室,除了与讲课内容有关的必要用具外,教室不挂装饰品,老师都穿着朴素,不佩戴任何首饰,认为这样可以减少学生分心。
1937年,一位名叫布雷德利的医生将一种兴奋性药物D-安非他明试用于有行为问题的儿童,发现其在改善行为和提高完成作业的能力方面有着戏剧性的效果,这一发现被誉为儿童精神药理学的开端。
随后几十年的研究发现,大多数多动症儿童并没有大脑的损伤。1963年,在英国牛津召开的国际儿童神经病学研讨会上,专家提出在该症的病因尚未明确之前,暂时使用轻微脑功能失调(简称MBD)这一诊断名称。这一术语到现在还用于一些脑损害患儿。
在20世纪60年代,医生们注意到这些儿童的多动行为,而命名为“儿童多动综合征”,并把孩子的行为问题归咎于父母教养不当,认为是情绪问题导致了儿童的多动症状,并应用长程的游戏治疗或心理治疗来解决情绪问题。
20世纪80年代,人们认识到多动症存在认知缺陷,开始研究注意的本质以及多动症的注意特征,诊断名称也相应改为:注意缺陷障碍(简称ADD)。治疗方案包括:建议父母在家庭内采用行为矫正技术,根据儿童的情况因材施教,还可以采用特殊教育。兴奋剂类药物哌甲酯的应用越来越多,还采用饮食疗法:去除那些人工合成的调味品、色素、防腐剂或糖类等。
随着临床研究的进一步深入,人们发现在这类儿童的临床表现中,多动和冲动症状密不可分,这提示抑制能力不足可能是多动症的根本问题。在1987年改称为目前的名称“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在治疗方面,开始用认知行为治疗帮助儿童提高自我控制能力。之后又发现有的患儿以注意力缺陷为主要表现,有的患儿以多动冲动为主要表现,有的既有注意力缺陷又有多动冲动,2004年出版的美国《精神诊断和统计手册》(第4版)将名称改为“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分为注意缺陷型、多动冲动型和混合型,使单纯注意力缺陷和单纯多动冲动的患儿也能够得到诊断和治疗。2013年出版的美国《精神诊断和统计手册》(第5版)仍使用“注意缺陷/多动障碍”这一名称。对多动症的治疗更提倡多模式治疗,强调药物、心理治疗、教育训练协同,对患儿、家长、学校进行全方位的综合干预。
我国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认识到多动症,开展了流行病学、临床、诊断、治疗等各方面的研究,目前,正在形成一个儿童精神科、儿童神经科、儿科、儿童保健及心理工作者、教育工作者等协同作战的崭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