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胡小琴教授
2004年在全国体外循环学会成立大会获终身成就奖
胡小琴教授出生于1932年,1956年毕业于哈尔滨医科大学,后分配至阜外医院工作。1965年任主治医师及麻醉科副主任,1983年任副研究员,1986年任研究员,1987年任麻醉科主任,1989年兼任麻醉、体外循环研究室主任直到1997年,《中国体外循环杂志》编委,硕士、博士研究生导师。
一、临床工作成就
自1956年以来一直从事胸心血管外科麻醉和体外循环工作。继尚德延主任、徐守春主任之后于1987年开始成为麻醉及体外循环学术带头人,主持临床、科研、教学工作。20世纪50年代在动物实验基础上参加临床开展体表冰浴低温麻醉。1958年参加医院多科室合作,经过100余次动物实验,于1959年将体外循环成功地应用于临床。60年代后主要应用上海产滚压泵体外循环机及碟片血膜式氧合器,常规合并应用体表中度低温。80年代后将芬太尼作为心内直视手术主要麻醉用药,吸入麻醉药淘汰了甲氧氟烷,主要用恩氟烷及异氟烷。为适应当时患者就医难的需要及学科的发展,1988年以来将麻醉及体外循环从每天4台增加到12台。80年代后,在她的带领下不断地开发、更新麻醉及体外循环设备,在麻醉及监测设备上有较大改善和提高。建立监测动脉血压及中心静脉压,监测心电图、体温(鼻咽、直肠)、经皮氧饱和度、脉搏率、呼气末CO 2浓度、吸入麻醉药浓度,重症患者监测脑电图、食管超声、脑氧饱和度、Swan-Ganz漂浮导管等,血气由pH-Stat转变为α-Stat,对儿童还监测血糖及胶体渗透压。体外循环方面,80年代后开始引进国外体外循环机,氧合器由反复使用的金属碟片血膜式改变为一次性鼓泡式,体外循环管道也一次性使用,体外循环中动脉血滤器孔眼由120μm改进为40μm,国产化并一次性使用。1985年开始应用国外膜肺,膜肺使用率达50%,1986年开始应用搏动泵,1990年开始应用离心泵,根据手术要求开展多种体外循环方法:常温体外循环、中度低温体外循环、深低温低流量体外循环、深低温停循环、深低温停循环及脑灌注(正灌及逆灌注)、并行循环、左心转流、上下半身分别体外循环、辅助循环等。体外循环过程中建立各种检测手段,使体外循环更加安全。1986年将国产人工肾应用于体外循环中滤出水分取得满意效果。1990年建立灌注师值班制度,提高了体外循环抢救成功率。
她注重心肌保护及自体血液回收的研究。早在1975年就应用和推广心脏冷停跳液,长期以来经升主动脉灌注冷晶体停跳液得到满意效果并沿用至今。除自升主动脉灌注外,还开展右房-冠状静脉窦逆灌注、冠状动脉直接灌注、搭桥手术桥灌注,90年代最先开展含血停跳液的临床应用和实验研究,1994年开始成年患者手术中常规由灌注师用泵进行停跳液灌注。在停跳液种类方面有改良托马液,也曾加入中药如丹参、天门冬氨酸、葛根等。停跳液温度方面有冷停跳液及温停跳液。在组成上有含血及单纯晶体停跳液。在灌注方法上有间断灌注和持续灌注,有多次冷停跳液灌注和温停跳液诱导停跳和开放前灌注。1993年开展了ECMO工作,并为一例行换瓣术后发生急性呼吸衰竭的老年患者进行ECMO抢救,73小时后获得成功,患者康复出院。在自体血回收方面,采用麻醉后在严密监测动脉压、中心静脉压、心电图、尿量等指标下,根据患者血红蛋白浓度从桡动脉或中心静脉放出适量自体血,同步输入液体,包括晶体液及胶体液,血液与液体比约1∶2~1∶3,放出的血液保存在室温下抗凝液中供体外循环后输入患者体内,再加上体外循环后余血回收的技术,大大减少库血用量和由于输库血导致的医源性传染病发生率。
图1 胡小琴教授指导兄弟医院医生做心脏手术的麻醉
二、科研工作成就
根据临床任务和存在问题开展研究,然后将研究成果应用于临床,使科研为临床服务,多年来遵循实践─研究─再实践的方针,使临床工作不断得到提高和发展。1964年发现国外采用的葡萄糖作为体外循环预充液可发生凝血反应,经离体实验后证实葡萄糖与血液在一定比例时可发生凝血反应,从而改变了预充液配方,采用葡萄糖盐水预充,预防了体外循环中微栓的发生。70年代对中药麻醉与针灸麻醉在心血管麻醉中的作用进行了实践和观察。80年代末期观察了体外循环中微循环变化。
80年代为婴幼儿心脏直视手术开展了深低温停循环的研究,首先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麻醉和体外循环方法与步骤,在临床开展深低温停循环过程中发现大剂量地塞米松明显缩短ACT时间,从此临床上均采用甲泼尼龙取代大剂量地塞米松。开展输自体血临床系列科研工作,通过Swan-Ganz漂浮导管、食管超声、血液流变学、激光多普勒观察皮肤微循环以及动静脉血内乳酸含量等方面研究,证实心脏血管手术中应用输自体血是十分安全和有效的,并在全国15个省市宣传和普及此技术。还开展了不同剂量抑肽酶止血和抗炎效果的对比研究。
三、学科建设
每年都带教多名来自全国各地的进修生,编写常规及教材共23本。在心肌保护,新生儿、婴幼儿心内直视手术,成人搭桥,大血管手术的麻醉及体外循环、体表深低温、自体输血等方面不断总结经验,开展研究,使麻醉及体外循环工作居国内先进水平。主编《心血管麻醉及体外循环》专著一本,第一作者发表论文77篇,参加18本专著的撰写。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部级成果奖4项,医科院级奖2项。曾被评为医科院教书育人先进个人、北京市优秀教育工作者。
在中国体外循环的发展中,胡小琴教授是第二代学术领军人物,她以战略眼光培养和提拔人才。在90年代不辞辛苦和苏鸿熙、丁文祥等专家,为建立中国体外循环学会积极奔忙,为体外循环学会的成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图2 慧眼识才、甘为人梯、大力引进和培养年轻人才(左刘进,右龙村)
1986年开始举办全国体外循环短期培训班。1998年开始举办每年一期“全国体外循环理论培训班”以集中学习、专家授课,系统地进行培训,该项目属卫生部成人继续教育项目。1992年开始多次主办全国体外循环学术会议。1995年胡小琴创办了《体外循环通讯》杂志。在她多年的努力下,杂志质量不断提高,杂志内容不断更新,为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培养人才做出了积极贡献,取得了显著成绩,它已成为我国体外循环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外曾赴美国、澳大利亚、意大利、日本、苏联、新加坡、马来西亚,国内曾赴香港、台湾等地进行学习、学术交流和参观访问。1992年获国家特殊津贴。2006年被阜外医院誉为学科创始人受到奖励。
退休后,胡小琴教授仍关注中国体外循环的发展,不顾70多岁的高龄和病弱身体为《中国体外循环杂志》审编大量稿件。为该杂志的高质量进入核心期刊做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胡小琴教授利用其在国内外学术界的影响,协助体外循环学会同心胸外科、麻醉等相关学科建立了和谐的关系,为中国体外循环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氛围。胡小琴教授作为中国体外循环学会顾问,以资深的阅历和经验不时地在关键时刻提出一些点石成金的建设性建议,对中国体外循环的健康发展有积极的作用。
胡小琴教授一心扑在发展我国的心血管麻醉和体外循环事业上,并取得了丰硕的临床和科研成果,为我国的心血管麻醉和体外循环事业的发展进行了不懈的努力,为中国的体外循环事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