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体外循环60周年纪念集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50周年纪念集序

经过半年的紧张工作,中国体外循环50周年纪念集终于完稿。厚厚的稿件,一张张珍贵的照片,一页一页地翻看,我心中百感交集。50年的历程,是艰辛的。今天的体外循环,来源于老一辈艰苦的创业,几代人的努力。特别是老一辈专家教授在国家一穷二白的物质条件下,顶着“白色专家”的政治压力,兢兢业业、孜孜不倦地工作,追求真理,一步一个脚印地探索着中国体外循环的发展之路。苏鸿熙教授毅然放弃国外的优越条件,自费带着体外循环设备,携家属回国创业,开展了我国第一例体外循环临床工作。从中我看到的是中国知识分子爱国报国的赤诚之心。中国体外循环在几代人的共同努力下,至2007年已达到13万例心脏手术的规模,成为心脏手术数量世界第二的国家。目前中国体外循环已有自己的学会、杂志和大学教育基地,能开展世界上先进的体外循环技术。我相信随着中国改革开放自主创新的不断深入,中国体外循环将会有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
中国体外循环50周年纪念集,是在胡小琴教授的积极倡议下,由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体外循环分会主办,通过以下渠道征稿:①通过《中国体外循环杂志》向全国灌注师征稿;②发文给各地区体外循环专业委员会征稿;③动员学会常委积极投稿和组稿;④联络心血管外科和体外循环前辈和专家撰稿。在稿件和照片的收集过程中得到老一辈专家教授的热情支持,从他们的回忆文章中我们看到了他们对此活动的积极认真的态度。同时,我们亦得到了地方学会的大力支持和广大灌注师的配合。
关于中国体外循环大事记部分,涉及工作面广,人员多,有些老专家教授过世,加上很多工作找不到文字记载,难以全面、准确反映真实事件,一定会有疏漏。因为撰稿人员分散在各地,学会通过电子邮件进行沟通,征求意见,将反馈意见汇总,反复修改,体外循环学会常委会先后召开4次会议,讨论大事记,即使如此仍然会有不到之处,希望得到同行的谅解。
通过中国体外循环50周年纪念集,我们看到中国体外循环的艰辛发展过程,同时也看到了美好的未来,我们将会从中学到很多东西,就像郭加强教授所说“读者将从中得到某些有益的启发和激励”。
最后,我代表学会向参与和支持出版纪念集的同志表示深深的敬意和感谢,并祝我们的体外循环事业蒸蒸日上。
第一届、第二届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体外循环分会主任委员
龙村
2008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