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案例诊断思维解析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案例5 后部可逆性脑病伴可逆性脑血管收缩综合征

【病例介绍】
患者,女,24岁。主诉:头痛、恶心呕吐6天,抽搐发作3天。患者产后1天出现血压增高,达160/90mmHg,未用药物治疗。6天前出现头痛,继而出现恶心呕吐。就诊测血压170/106mmHg;3天前抽搐发作,伴意识障碍。患者否认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病史,有家族脑血管病史。
【既往史】
无特殊。
【实验室检查】
血乳酸脱氢酶增高396U/L;白细胞绝对值及中性粒细胞绝对值稍增高。
【影像学检查】
影像所见:
双侧顶枕叶见对称性的低T 1WI、高T 2WI信号,T 2FLAIR高信号。DWI显示病灶未见高信号,SWI显示可见小片状低信号,MRA提示颅内大血管多发阶段性管腔狭窄。(图1-5)
图1-5 后部可逆性脑病伴可逆性脑血管收缩综合征
A. T 2WI横断位;B. T 1WI横断位;C、D. T 2FLAIR 横断位;E. DWI;F. SWI;G. MRA;H. MRV
【可能的诊断】
A.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血管炎
B.MELAS
C.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
D.后部可逆性脑病伴可逆性脑血管收缩综合征
E.代谢性脑白质病
正确答案:后部可逆性脑病伴可逆性脑血管收缩综合征
后部可逆性脑病伴可逆性脑血管收缩综合征
【概述】
后部可逆性脑病综合征(posterior reversible encephalopathy syndrome,PRES)可能是由于脑血管灌注压增高,引起动脉调节能力受损,动脉先收缩再扩张,导致毛细血管内皮细胞紧密连接分离,血管通透性增加,引起血管源性水肿。
【影像诊断思路及要点】
(一)临床特点
后部可逆性脑病综合征主要临床表现是急性或亚急性起病,成人多见,女性好发,单向病程。头痛、癫痫、呕吐、视觉障碍,大多数发作时血压明显升高,少数血压轻度升高或正常。可逆性脑血管收缩综合征表现有突发雷击样头痛。
(二)影像诊断要点
1.后部可逆性脑病综合征好发于大脑后部顶枕叶,其他相对少见部位包括额叶、颞叶、脑干、小脑及基底节等,少见部位的病灶多与顶枕叶病灶共存。病灶多为双侧性,可不完全对称。CT多表现为双侧脑内对称片状低密度,可有占位效应,但增强后不强化。MR上较脑灰质呈T 1WI低信号,T 2WI及T 2FLAIR高信号,DWI上信号不高,多位于皮质下脑白质部,也可累及大脑皮质,多不强化。
2.可逆性脑血管收缩综合征多发颅内动脉节段样收缩,呈“串珠样”改变,多在3个月内完全恢复。
(三)鉴别诊断
1.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血管炎
中年男性多见,慢性起病多,最常见头痛及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DSA示血管粗细不均,可呈节段性的狭窄或扩张血管阻塞及血管排空延迟等似“腊肠”样改变,提示本病。但狭窄血管不会在短期内恢复,用以鉴别。
2.线粒体脑病、乳酸性酸中毒和卒中综合征(mitochondrial encephalopathy with lactic acidosis and stroke, MELAS)
MELAS表现为反复卒中或卒中样发作,可累及脑的任何部位,病变范围不具有大血管分布特点,MRS出现明显的乳酸峰。
3.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
患者一般年龄较大,可有相应危险因素或病史,病灶分布符合大血管分布范围,相应大血管可有不同程度狭窄。
4.代谢性脑白质病
多发生在婴幼儿,染色体检查异常,病灶左右对称,发育障碍,可伴有相应生化指标异常。
【小结】
本例双侧顶枕叶见对称性的T 1WI低、T 2WI高信号,T 2FLAIR高信号,SWI见小片状出血的低信号,2周后复查病变大部消失,符合后部可逆性脑病综合征表现。同时患者的MRA提示颅内大血管多发阶段性管腔狭窄,两周后复查部分血管恢复,而由此大脑后动脉出现多发狭窄,血管变化快,有恢复的表现,符合可逆性脑血管收缩综合征表现。本例无典型的雷击样头痛,但是出现了癫痫,而部分患者唯一症状是癫痫,所以当患者出现癫痫时也要考虑到本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