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节 上消化道超声内镜检查护理
一、术前准备
1.患者空腹8h以上,年老体弱及行胃大部切除术后者应延长禁食水时间。幽门梗阻者应禁食2~3天,必要时胃肠减压或催吐。
2.询问患者过敏史、用药史及既往史。如有活动义齿,嘱其取下。
3.讲解检查过程及存在的风险,签署相关知情同意书,做好围术期心理护理。
4.协助患者取左侧卧位,两腿半曲,保持腹部肌肉放松。
检查前15~30min口服祛泡剂及祛黏液剂,嘱患者检查时不要吞咽。未行麻醉超声内镜检查术者通常对咽部进行局部表面麻醉。
检查前可使用解痉剂,减少胃肠道蠕动。使用前须排除青光眼及前列腺肥大等疾病。临床上推荐无痛苦检查,但须进行详细的术前评估,把握好适应证。
超声内镜连接好,确保各方面均正常后将内镜垂直悬挂后备用。
主要为活检钳。使用前检查是否可以正常使用。
贮水瓶中装入适量无气水,避免剧烈晃动水瓶,以免产生气泡。水温要冷热适宜,在体外试验性注水,确保正常工作。
安装前检查有无破损等现象,将囊置于专用推送器中,使大孔径一端橡皮圈翻折覆盖于推送器边缘,卡住其凹槽内,将推送器套在超声内镜前端,使翻折橡皮圈卡在超声内镜前端的大凹槽内,拔出推送器将水囊小孔径一端橡皮圈卡到超声内镜前端小凹槽内(图4-1,图4-2)。安装完毕后,向水囊内注水,直径以3cm为限,如发现边缘渗水可调整水囊位置;如有漏水应更换;如发现明显偏心状态,用指腹按压校正。同时,注意囊内有无气泡存在。若有气泡,将内镜头端部朝下,反复吸引、注水将囊内气泡吸尽(图4-3)。
检查超声系统线路,开启电源并启动超声,确保图像及探头正常。输入受检患者一般资料。
吸痰管、冲洗用水、冲洗注射器及心电监护仪等。常规配备急救物品与药品。
(1)使用微探头须用2.8mm以上活检钳道胃镜。
(2)在活检钳道口安装微探头专用注水接口及阀门。
(3)连接超声驱动装置。
(4)观察波形是否正常。如前端有气泡,轻轻捏住前端,向下轻轻甩动,排除气泡。
二、术中配合
超声内镜检查时,以两名助手为宜,一名负责扶住患者头部及固定内镜口垫,同时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及患者的反应;一名负责注水、活检及超声主机面板操作。
当插镜至咽喉部时,协助患者轻抬下颌,使咽部与食管呈一直线便于插入。可嘱其做吞咽动作。
1.发现病灶后,向受检部位注水,以超声探头与受检部位之间无空气为宜。
2.为获得满意图像,必要时可变换体位,根据不同病变部位可采用不同体位,改变体位时应暂时停止注水。
3.一次注水量不超过500ml,避免患者恶心、呕吐后误吸入肺内,导致肺部感染。注意患者有无呛咳及不适,及时吸尽分泌物及呕吐物。
4.检查完毕提醒操作者尽量将水吸尽,以防术后因注水过多引起患者腹痛、腹胀。
胆胰疾病检查因反应大,恶心、呕吐明显,嘱患者做深呼吸,按压合谷穴以减轻症状。及时处理呕吐物,注意观察口垫有无脱落,防止咬损内镜。
适用于消化道病变直径<10mm的微小隆起性病变。
1.发现病变后,向受检部位注入水,使病变浸没于水中。
2.助手手持超声内镜探头前端,并递交给操作医生。
超声主机面板是重要部件,助手需要熟练掌握操作面板中按键的作用。
三、术后护理
结束后取下口垫,清除口鼻分泌物,协助患者下床,并交代术后注意事项。无痛患者需在复苏室进行监护,待完全清醒后且有人陪伴下方能离开,以防意外。
检查结束后,应立即对内镜进行再处理,具体过程略。
一次性物品术毕应毁形、丢弃。其他物品应执行相关再处理流程。
诊查结束后的超声内镜及微型超声探头应充分干燥后储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