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房颤流行病学
房颤的流行病学进展
心房颤动(房颤)是临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其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高。小于60岁人群房颤患病率约为1%,75~84岁人群患病率上升至12%,80岁以上人群患病率可超过1/3。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口的老龄化问题日益突出,房颤的患病率及发病率不断增加。房颤不仅明显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还可导致血栓栓塞、心力衰竭等多种并发症,致使患者残疾、认知功能障碍、住院次数增多等,给患者及社会带来巨大的经济负担。房颤相关流行病学研究能够提供不同地域、不同种族人群之间房颤患病率、发病率、合并症以及治疗情况等方面的数据,可为房颤的防控、治疗策略提供针对性的数据支持,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一、房颤的患病率及发病率显著增加
近年来,大规模的房颤流行病学研究多来源于欧美国家,因时间、地域、确诊手段及房颤定义的不同,房颤患病率及发病率的具体调查结果存在一定差异,但各项研究均发现房颤患病率及发病率存在显著增加趋势。目前,所有房颤的流行病学研究一致认为房颤患病率被低估,最主要原因是阵发性房颤的漏检和无症状性房颤的就诊率偏低,且随人口老龄化加剧,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危险因素的人群增加,房颤的患病率也在不断增加。
美国著名的Framingham心脏病队列研究近期发布的研究结果表明,历时50年(1958—2007年)的队列研究(202 417人年)发现房颤患病率及发病率均显著升高。该研究每10年分为一组,对比1958—1967年组与1998—2007年组,后者校正年龄后的房颤发病率为前者的4倍(男性患病率由20.4/1000人年增至96.2/1000人年,年龄校正后的发病率由3.7/1000人年增至13.4/1000人年;女性年龄校正后的患病率由13.7/1000人年增至49.4/1000人年,年龄校正后发病率由2.5/1000人年增至8.6/1000人年)。多数研究均提示男性患病率高于女性,但也存在例外,如韩国、意大利等国家的研究显示女性房颤患病率显著高于男性。
Chugh等对1980—2010年全球发表的与房颤发病率、患病率、致残率及死亡率相关的文献进行了系统综述,共纳入184篇文献,数据分析显示在2010年全球罹患房颤的总人数约为3350万,在校正年龄因素后,2010年房颤的发病率、患病率、致残率及致死率较1990年均明显增高,在发达国家这一表现更加明显。
二、房颤患病率及发病率的地域和种族差异
(一)地域差异
全球各地区的房颤患病率和发病率存在差异。2010年发布的全球疾病负担报告称,在其研究的21个地区中,亚太地区房颤发病率最低(男性为33.8/1000人年,女性为19.8/1000人年),北美地区房颤发病率最高(男性为264.5/1000人年,女性为196.3/1000人年)。
国家的发展程度不同,房颤的患病率及发病率也有差异。研究发现,发达国家房颤患病率在1%~2%,而许多发展中国家则在0.5% ~1%。与之相似,发达国家的房颤发病率约为发展中国家的2倍。此外,不同发展程度国家之间,同年龄的亚组间房颤患病率也不同,高收入国家患病率在1% ~1.5%,<55岁者患病率为0.1%,≥80岁者患病率可达9%。低收入国家房颤患病率的年龄分布与之不太一致,<55岁者患病率更高。
美国心脏病协会公布的数据显示,美国成年人房颤患病率在0.4% ~1.0%,男性高于女性;80岁以上人群患病率高达8%;欧美地区的流行病学研究显示,欧美等地区房颤患病率在0.4%~2%。欧美地区以外的人群房颤患病率调查结果差异较大,印度为0.1%,以色列为3%,澳大利亚最高,为4%。
我国房颤相关的大型流行病学研究较少,2003年胡大一等进行多中心整群抽样,对我国13个省份共29 079人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其中房颤患者244例,房颤患病率为0.77%,年龄校正后房颤患病率为0.61%。年龄亚组分析显示,80岁以上人群房颤患病率为7.5%;2010年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的数据对该抽样调查重新标准化后,得出房颤患病率为0.65%;随后的一些规模相对较小的房颤流行病学调查也提示,我国不同地区房颤发病率和患病率存在一定差异。姚娟、谢翔等在我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23个市、7个地区、5个自治州抽取35岁以上城市及农村游牧居民14 618人,统计的房颤患病率为0.04%,标准化率为0.35%,男性患病率高于女性(0.53%vs0.28%,P<0.05)。太原市5个社区经整群抽样观察,对9309名20岁以上常住居民进行现况调查,结果提示该地区房颤患病率为0.90%,男性患病率高于女性(1.00%vs0.86%,P<0.05)。上海市陆家嘴地区60岁以上居民房颤患病率为5.3%(660例,男性为6.8%,女性为4.0%)。绵竹市农村35岁以上人群房颤患病率为0.8%(男性为1.1%,女性为0.4%)。邢爱君等开展的开滦矿区男性血压与心房颤动的相关性研究数据显示,81 103名男性煤矿工人中房颤患病率为0.49%。但我国房颤的流行病研究多局限于横断面研究,房颤发病率相关资料缺乏,有待更大型的前瞻性队列研究。目前仅中国台湾地区有相关数据,如Chien等对中国台湾地区人群的研究显示,房颤患病率为1.07%(男性为1.4%,女性为0.7%),发病率为1.68/1000人年。
(二)种族差异
除地域差异外,流行病学研究还发现,不同种族之间的房颤发病率和患病率同样存在差异。Martinez等应用英国临床实践研究数据链(UK clinical practice research datalink,CPRD)对2001—2013年≥45岁的200多万英国地区人群进行分析,发现不同种族的房颤发病率不同,白种人发病率最高(8.1/1000人年),其次为亚裔(5.4/1000人年),黑种人最低(4.6/1000人年)。
另外一项针对美国地区人群的研究也有类似的发现,非洲裔美国人有不同程度的欧洲血统。Marcus等发现,欧洲血统每增加10%,房颤发病风险增加13%,去除混杂因素后欧洲血统仍是房颤发病的预测因素;另外一项大样本研究同样证实美国白种人的房颤患病率较非裔美国人高。既往研究发现,欧洲后裔40岁后发生房颤的终生风险为男性26%,女性23%,相比之下,尽管非洲裔美国人有更多的房颤危险因素,但其房颤发病率却相对较低。此外,还有研究将中国人群与美国多民族人群进行对比,结果显示中国人、非西班牙裔黑种人、西班牙裔人均较非西班牙裔白种人房颤发生率低。
我国学者近来也对国内房颤流行病学的多民族差异进行了探索。苗海军等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对5398名69岁及以上老年居民(维吾尔族人2544名,汉族人2854名)进行观察,发现房颤粗患病率为3.19%,与既往国内其他研究类似,而汉族老年人(男性为5.01%,女性为3.3l%)房颤患病率高于维吾尔族(男性为3.19%,女性为2.61%)。卢武红等对22 514例新疆30~89岁哈萨克族成年人调查后,估算哈萨克族房颤患病率为0.37%,低于汉族。姚娟等的研究未发现3个民族间的房颤患病率有统计学差异。目前,不同种族间房颤患病率及发病率存在差异的机制尚不明确,考虑可能与不同种族人群的心脏结构、心肌重塑的影响因素、生活方式、饮食习惯等不同有关。
三、小结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逐渐突出,房颤危险因素如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肥胖暴露明显增多,房颤患病趋于年轻化。但目前我国关于房颤的流行病学研究资料相对较少,与国际先进的研究水平仍存在一定差距,有待更大规模的纵向研究的开展。科学的流行病学调查方法不仅能够明确人群的房颤患病率、发病率及其在不同地区、不同种族间的差异,也能够把握房颤的发展趋势,为更好地、有针对性地开展房颤的预防和治疗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马长生)
参考文献
1.European Heart Rhythm Association,European Association for Cardio-Thoracic Surgery,Camm AJ,et al.Guidelines for the management of atrial fibrillation:the Task Force for the Management of Atrial Fibrillation of the European Society of Cardiology(ESC).Eur Heart J,2010,31(19):2369-2429.
2.Lip GY,Brechin CM,Lane DA.The global burden of atrial fibrillation and stroke:a systematic review of the epidemiology of atrial fibrillation in regions outside North America and Europe.Chest,2012,142(6):1489-1498.
3.Go AS,Hylek EM,Phillips KA,et al.Prevalence of diagnosed atrial fibrillation in adults:national implications for rhythm management and stroke prevention:the Anticoagulation and Risk Factors in Atrial Fibrillation(ATRIA)Study.JAMA,2001,285(18):2370-2375.
4.Schnabel RB,Yin X,Gona P,et al.50 year trends in atrial fibrillation prevalence,incidence,risk factors,and mortality in the Framingham Heart Study:a cohort study.Lancet,2015,386(9989):154-162.
5.Chugh SS,Havmoeller R,Narayanan K,et al.Worldwide epidemiology of atrial fibrillation:a Global Burden of Disease 2010 Study.Circulation,2014,129(8):837-447.
6.Camm AJ,Savelieva I,Potpara T,et al.The changing circumstance of atrial fibrillation-progress towards precision medicine.J Intern Med,2016,279(5):412-427.
7.Fuster V,Rydén LE,Cannom DS,et al.2011 ACCF/AHA/HRS focused updates incorporated into the ACC/AHA/ESC 2006 guidelines for themanagement of patients with atrial fibrillation:a report of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 Foundation/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Task Force on practice guidelines.Circulation,2011,123(10):e269-367.
8.Martinez C,Katholing A,Wallenhorst C,et al.Increasing incidence of non-valvular atrial fibrillation in the UK from 2001 to 2013.Heart,2015,101(21):1748-1754.
9.周自强,胡大一,陈捷,等.中国心房颤动现状的流行病学研究.中华内科杂志,2004,43(7):15-18.
10.姚娟,马依彤,黄莺,等.新疆地区成年人心房颤动的流行病学现状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2010,5(14):392-3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