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人类行为的定义、特点、发生与发展
一、行为与健康相关行为
行为是指具有认知、思维、情感、意志等心理活动的人对内外环境作出的能动反应。人的行为由五个基本要素组成:①行为主体——人;②行为客体——行为的指向目标;③行为环境——主体与客体发生联系的客观环境;④行为手段——主体作用于客体所应用的工具或使用的方法;⑤行为结果——主体预期的行为与实际完成行为之间的符合程度。
行为的形成与发展是指个体出生以后,随着生理的发育、心理的成熟以及社会交往的不断扩大,个体行为逐渐产生、不断变化和维持的过程。
(一)个体行为发生的心理机制:条件反射与学习理论
有两个著名的行为形成的理论,一个是经典条件反射理论,另一个是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经典条件反射行为形成理论认为,人的行为的形成是条件刺激与非条件刺激引起的躯体反应之间的联系被反复强化的结果,比如婴儿在第一次见到护士时,因为打针遭受疼痛而哭泣,哭泣(行为)是对打针引起的疼痛(非条件刺激)的躯体保护性反应。去医院打针的事件反复几次以后,只要婴儿一见到护士就会哭泣。“哭”这个行为的形成与受到的外在的条件刺激(护士的出现)有关。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认为,人的行为的形成是一个试错的过程,行为的形成决定于行为的后果或对行为后果的预期,如果发生或出现某种行为后,个体受到奖励,这种行为则会被强化,否则,则会被减弱。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认为,人的行为并非先天形成,而是在试错的过程中被行为后果所鼓励或强化而被固定下来的。
经典性条件反射和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奠定了行为学习理论的基础,即人的行为是习得的,并受到环境条件刺激和行为后果的影响,也是可以通过改变条件刺激和行为后果而改变的。条件反射理论在心理治疗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如对恐怖症的“系统脱敏疗法”,精神病的“代币疗法”,对抑郁症和焦虑症的认知疗法,对高血压等心身疾病的“生物反馈疗法”等,同时也构成了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健康相关行为改变的理论基础。
(二)人类行为的影响因素
行为的形成和改变是人类自身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和学习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在遗传因素相同的情况下,同卵双生子可能因为生活环境不同而形成不同的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相反,当环境因素基本一致的情况下,人们也可能因为遗传因素不同而表现出不同的行为。
对于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者,重要的是要研究影响行为和生活方式发生、发展和维持的环境因素,通过改变环境因素反过来促使人们改变危害健康行为,养成促进健康行为和有益于健康的生活方式。
行为的环境影响因素又可分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两种。人类行为会受到诸如气候、地理特征、居住状况等物质环境的影响,同样也会受到社会环境因素的深刻影响。社会环境因素又可被分为小环境和大环境两种。小环境包括家庭、学校、工作单位等,行为的形成和改变主要受到人际环境的直接影响。社会环境中的大环境包括文化、社会制度、经济状况、就业、道德、法律法规、文化、教育、社会风气等。
PRECEDE-PROCEED 模式把行为的影响因素归纳为倾向因素(predisposing factors)、促成因素(enabling factors)和强化因素(reinforcing factors)三类。倾向因素是为行为改变提供理由或动机的先行因素,促成因素是允许行为动机或愿望得以实现的条件,即实施某行为所必需的技术和资源,强化因素指实施某行为后所得到的加强或减弱性因素。
(三)行为的可改变性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目的是要改善人们的行为和生活方式,根据行为的可改变性又将人的行为分为高可改变行为和低可改变行为。
1.高可改变行为
与人的本能、文化习俗关系不大、刚刚发生、环境不支持的行为。青少年尝试吸烟行为、公共场所吸烟、婚外性行为、静坐的生活方式等均为高可改变行为。
2.低可改变行为
与人的本能、文化习俗密切相关、持续较久已形成习惯、且没有成功改变的先例的行为。酒精依赖、吸毒等成瘾性行为、长期吸烟和过咸饮食习惯等均属低可改变行为。需要指出的是,所谓的低可改变行为,是相对而言的,只要干预方法得当,干预技术适宜,持续时间足够长,干预的频率足够多,所有后天习得的行为都是可以改变的。
二、健康相关行为
从行为的产生来看,可把人们的行为分为本能行为和习得(社会)行为两大类。摄食行为、性行为、睡眠行为和防御行为是人类与生俱来的,可以被称为本能行为。而工作行为、人际交往行为等是在人们为了适应不同的社会环境通过学习而形成的行为,所以也可以叫习得行为或社会行为。无论是本能行为还是社会行为,均会对人们的健康产生显著的影响,这些与健康相关或能对健康产生影响的行为统称为健康相关行为。在健康相关行为中,对健康有益的行为被称为促进健康行为,而对健康有危害作用的行为又被称为危害健康行为,而能直接导致疾病的行为又被称为致病性行为模式。
1.促进健康行为
使人们为了保护和促进自身及他人健康所主动采取的行为和生活方式,如忠于婚姻和家庭、坚持平衡膳食、适量运动、作息规律、保持充足的休息、晒太阳、讲究个人卫生、定期体检、主动接受免疫接种等,这些行为对个体而言起到了预防疾病、保护和促进健康的作用,也是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所要倡导的行为和生活方式。
2.危害健康行为
有可能已引起健康问题、对人们的健康有直接或间接不良影响的行为统称为危害健康行为,如吸烟、酗酒、吸毒、性乱、缺乏身体活动、高脂膳食习惯、过咸饮食习惯、不良就医行为、自杀、不遵守交通法规等,而这些行为正是健康教育行为干预的目标行为。
3.致病性行为模式
有的专家把人的行为分为A 型行为和B 型行为。详见本章第二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