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读》凡例
是书之作可使便蒙学之记诵,故於药性、脉候、病机悉皆四字成句,叶之以韵。其有辞理关要,文字莫改者,但求意足,韵不强拘,仍须上下贯串,不致聱牙。其①药方则如前贤括以七言诗,丸药自可对方,故不必以诗括也。
① :同“煎”。
病机中所载诸方多止举其名,未及加以汤丸散饮等字者,葢限於句也,如曰排风(排风汤)、曰枳实导滞(枳实导滞丸)、曰败毒(人参败毒散)、曰参苏(参苏饮)之类,故於每篇之后复著方名,使读者易为照应,知某为汤,某为丸,某为散,某为饮也。
病机中所引药名,多止取一字而言者,方括中亦然,是亦限於句也,如曰苍(苍术)、白(白术)、陈(陈皮)、苓(茯苓)、归(当归)、芎(川芎)、天(天门冬)、麦(麦门冬)之类,学者随证详①焉。
① 详:推断。
凡主治方中有应加药品,皆依前人治法,即以某方加某药,不敢妄立他名也,如曰四物桃红(四物汤加桃仁、红花也)、曰二陈芩连(二陈汤加黄芩、黄连也)之类。
伤寒证治甚多,后贤多有歌括成书而为可记诵者,故於此不及繁悉,然证虽未尽具,而方则诗括中皆载之者,葢欲其槩②便於记诵也,如小青龙、大小陷胸之类。
② 槩:同“概”。
方药证治率依前贤,大法如此,至於用舍加減③则应变在人也,故曰大匠能与人规矩,不能使人巧是矣。若谓全舍矩度,惟自作聪明而为制,实非初学者之所能也。
③ 減:同“减”。
方括中药品分两,古人皆有君臣佐使之法、炮制水火之宜,诗中不能尽及,须於古今方书中叅④详考究,用合其宜,庶可期万全之効⑤。
④ 叅:同“参”。
⑤ 効:同“效”。
方括中药味,间於诗之首尾句内举其数目者,使用药时不致於遗漏也。
药方有某汤饮加某药即成某方者,故方括中但举药之数目,即以原汤饮加某药某药者,省文也。
古书中各病论之下方药甚多,今惟取其常用简便者载之,其有珍贵竒①异之方,虽尝取効,恐初学未明药性,轻用试人,或致败事,故不敢入。
① 竒:同“奇”。
药性中之药名,诊候中之脉名,病机中之方名、药名,方括中之药名,皆必上下画为界限者②,使学者知有别也。
② 皆必上下画为界限者:谓都一定加上方框标识。
是作纂集群书而成,然此不过皮表之语,为学医者入门法也。至求其肯綮,必以《内经》《难经》《脉经》、本草及张仲景、孙思邈、王焘、巢元方、刘守真、杨仁斋、张子和、张洁古、张鸡峰、李明之、朱彦修、陈无择③、滑伯仁等诸名家之书,以至当代,余南方则浙直④诸公著述尤多,皆当互相讲究,岁久无⑤,庶有得也。
③ 陈无择:原误作“陈无怿”,今正之。
④ 直:指明代的南直隶,所在为今江苏、上海、安徽地方。
⑤ 无(yì义):不终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