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新生儿臂丛神经损伤
第一节 概论
一、概述
新生儿臂丛神经损伤(neonatal brachial plexus palsy,NBPP)是指各种因素导致的新生儿一侧或双侧臂丛神经麻痹,轻者臂丛神经周围水肿、充血,重者可致部分神经撕裂,甚至造成神经干拉断或神经根性撕脱,临床主要表现为伤侧上肢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常继发于分娩过程,其发病率约为0.4‰~4‰。
二、解剖
周围神经由神经元及神经干组成,细胞体和轴索组成神经元,神经干由神经纤维、支持组织和营养血管三部分组成,其中神经纤维包括轴索、髓鞘以及神经内膜。施万细胞包覆在神经内膜上,它是神经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神经再生通道。神经损伤时损伤部位远端会出现Wallerian变性。根据周围神经的解剖学、生理学情况提出了神经损伤的Seddon分类法和Sunderland分类法。
(一)Seddon分类法
①神经失用(neurapraxia):神经传导功能障碍为暂时性的生理性阻断,神经纤维不出现明显的解剖和形态上的改变,远端神经纤维不出现退行性改变。神经传导功能于数日至数周内自行恢复。②轴突断裂(axonotmesis):轴突在髓鞘内断裂,神经鞘膜完整,远端神经纤维发生退行性改变,经过一段时间后神经可自行恢复。③神经断裂(neurotmesis):神经束或神经干完全断裂,或为瘢痕组织分隔,需通过手术缝接神经。缝合神经后可恢复功能或功能恢复不完全。
(二)Sunderland分类法
根据神经损伤的程度共分为五度:①一度损伤:神经纤维的连续性保持完整,髓鞘损伤,损伤部位沿轴突的神经传导生理性中断,轴突没有断裂,仅表现为传导阻滞,通常在3~4周内可自行恢复。②二度损伤:轴突中断,但神经内膜管完整,损伤远端发生Wallerian变性。可自行恢复,轴突以每日1~2mm速度向远端生长。③三度损伤:神经纤维(包括轴突和鞘管)横断,而神经束膜完整。有自行恢复的可能性,但由于神经内膜瘢痕化,恢复常不完全。④四度损伤:神经束遭到严重破坏或断裂,但神经干通过神经外膜组织保持连续。很少能自行恢复,需手术修复。⑤五度损伤:整个神经干完全断裂。需手术修复才能恢复。
绝大部分NBPP是由于过度牵拉引起,没有神经根断裂或撕脱,属于Sunderland分类法的一、二度损伤,可自行恢复。
臂丛神经由第5~8颈神经前支和第1胸神经前支大部分纤维组成,经斜角肌间隙穿出,位于锁骨下动脉的后上方,继而经锁骨后方进入腋窝。5个臂丛神经根(前支)自椎间孔发出,沿走行方向首先合并上、中、下三干(C5~C6组成上干,C7神经根组成中干,C8和T1构成下干),随即分为前、后两股,再重组成3束(上干和中干的前股合成外侧束,上干、中干和下干的后股合成后侧束,下干的前股独立形成内侧束,如图5-1所示)。整个臂丛神经分布于肩部、胸部、上肢,支配这些区域的运动与感觉。
图5-1 臂丛
三、病因
自从1768年报道首例NBPP以来,人们一直在对NBPP的发生机制、危险因素、治疗方案、预后问题等进行研究。目前认为压迫、牵拉(伴或不伴有颈肩角的扩大)、血管破坏、炎症等是NBPP产生的病理生理学机制。①生产因素:孕妇骨盆解剖、高体重指数、胎儿体重过大(﹥4kg)、臀部分娩并伴有胎儿上肢过度外展、肩位难产、钳分娩、真空抽吸、难产、滞产(第二产程)、剖宫产术过程不顺利、子宫异位所引发的神经受压等都是可能的NBPP高风险因素。②外伤新生儿锁骨或肱骨骨折以及肱骨头脱位,可引起臂丛神经的损伤。③先天畸形颈肋[压迫臂丛内侧束和(或)锁骨下动脉]、胸椎畸形、前斜角肌挛缩、血管瘤、第1肋的外生骨疣及臂丛神经行程的新生物压迫等可引起臂丛神经损伤。④其他特发性臂丛神经病(Parsonage-Tuner综合征)、家族性臂丛神经病、放射性臂丛损害、肿瘤浸润、脊髓肿瘤、血管瘤、其他颈部或臂丛神经占位性病变、子宫内病毒或细菌感染导致臂丛神经炎等均可引起臂丛神经损伤。发生在宫内的早期损伤可能合并有上肢萎缩、骨质脱钙、肱骨骨髓炎等体征。
四、临床表现
(一)臂丛神经受损部位与临床症状
NBPP分为上臂丛神经损伤(Erb麻痹)、扩展的Erb损伤、下臂丛神经损伤(Klumpke损伤)及全臂丛神经损伤(图5-2)。
图5-2 臂丛的分支
1.上臂丛神经损伤
上臂丛神经损伤也称为Erb麻痹,是最常见的类型,受累的是C5、C6神经根。其在颈部的位置表浅,极易因外伤冲击而损伤。常见原因是难产、肩部撞击伤等。此型呈现典型的“索小费”姿势——关节内收、内旋,肘关节伸直,前臂旋前,患肢不能做外展外旋及屈肘等活动。
2.扩展的Erb损伤
此型受累的是C5、C6、C7神经根,主要影响腋神经、肌皮神经和桡神经所支配的肌肉,约占损伤的20%~30%。临床症状上除有上臂丛神经损伤的症状外,还合并有前臂、手和腕关节伸展均受限,前臂背侧有局限感觉障碍区症状。
3.下臂丛神经损伤
受累神经主要是C8、T1神经根,又称Klumpke损伤。下干位于颈部较深位置,周围空间较宽松,不易损伤,故损伤非常罕见(﹤1%)。常见原因是前臂受牵拉、颈肋、难产和肺尖肿瘤浸润或压迫等。临床表现上可见手部弛缓性瘫痪而肩、肘、腕关节主动活动良好。如损伤接近椎间孔,可出现Horner综合征,即眼睑下垂,眼裂变小,患侧脸部无汗症状。
4.全臂丛神经损伤
整个臂丛神经束(C5~T1)都不同程度的损伤。整个上肢呈现弛缓性瘫痪,腱反射全部消失、感觉障碍。如神经节前损伤,症状还包括Horner综合征、膈神经麻痹等症状。
(二)Glibert和Tassin/Narakas分级表
Glibert和Tassin/Narakas分级表也常用于对NBPP进行分型,共分为四类(表5-1)。第一类为C5和C6神经根损伤,临床表现为三角肌、肱二头肌麻痹,同时伸肘、腕及手功能正常;第二类为C5、C6、C7损伤,除三角肌、肱二头肌麻痹外,肱三头肌和腕伸肌也明显无力,然而手屈肌和手内肌并未受累;第三类为全上肢瘫痪,C5~T1神经根全部受累;第四类为肢体无力伴Horner征出现,提示全臂丛神经损伤伴下干近根处严重损伤。
表5-1 用于分级NBPP严重程度和预后的Glibert和Tassin/Narakas分级表
五、诊断与预后
(一)诊断
NBPP的诊断主要依据体格检查和辅助检查。体格检查时注意,需反复多次检查肌肉、感觉功能,才能准确判断损伤的部位、严重程度,评估预后。①观察休息时、触觉刺激后上肢的姿势及肩、肘、腕及手指的自主活动;②利用拥抱反射、颈紧张反射等原始反射、保护性反应检查来观察上肢的活动;③神经电生理、影像学等辅助检查可帮助明确诊断,选择治疗方案,判断预后。X线检查可在产后第1天排除新生儿锁骨或肱骨干骨折、其他症状的罕见因素以及由于膈神经麻痹造成的膈肌不对称。CT、脊髓造影、MRI可明确婴儿是否存在神经根撕脱伤,神经电生理检查可帮助明确神经损伤类型,判断是否需要手术治疗。此外,需详细询问母亲怀孕情况及分娩病史,检查可能导致该损伤的各种高危因素。
(二)预后
疾病的预后与神经损伤程度相关,早期恢复的迹象提示较好的预后。如2个月龄大时出现三角肌、肱二头肌功能的恢复,完全恢复的可能性大;6个月龄大时,肱二头肌功能若没有明显恢复,预后差的可能性大。以Narakas分型为例,2个月龄前出现临床恢复,90%的Ⅰ型NBPP患儿能够达到完全自主恢复;65%的Ⅱ型患儿也可达到较完全的恢复,但仍会存在肩肘关节活动障碍;不到50%的Ⅲ型患儿出现完全自主恢复,大部分伴有明显的上肢功能障碍,大约25%的患儿表现为伸指和伸腕功能障碍;Ⅳ型NBPP患儿几乎不能达到完全自主恢复,受累患肢表现为运动和感觉功能完全受损。
总体而言,大部分病例症状是暂时的,前2个月内肌力恢复到可以抵抗重力的程度预示着完全恢复的可能。如果3个月后患儿肱二头肌无恢复迹象,则意味着很少有完全恢复的可能,必要时可手术治疗。全臂丛神经受累、Horner综合征、6个月内肘不能屈曲等提示预后较差,以后可能存在关节活动受限、肌力下降、上肢长度和周径变小、肩关节不能外展外旋和半脱位等,建议行手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