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节肢动物标本制作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引言

节肢动物是动物界中最大的动物类群,估计有110万到120万种,占动物总数的80%以上。它们的生存环境极其广泛,无论是海洋、山脉、森林、沙漠还是冰川和冻土中到处都有其活动的踪迹。节肢动物中有极少数种类与医学密切相关,它们能寄生在人和(或)其他动物的体内或体表,通过骚扰、蜇刺、吸血、毒害、寄生和传播病原体等方式危害人畜健康,这些危害人畜健康的节肢动物,称之为医学节肢动物(medical arthropod)。研究医学节肢动物的分类、形态、生活史、生态、习性、地理分布、致病和防制方法的科学,称医学节肢动物学(medical arthropodology)。

医学节肢动物的形态千姿百态,生活习性差异很大,生殖方式和孳生环境多种多样。它们对人类的危害日益受到国际社会的关注,并被视为当今人类健康和公共卫生安全的主要生物威胁。医学节肢动物能在人与人之间、动物与动物之间和动物与人之间传播和储存某些病原体。据统计,人类传染病约2/3是由节肢动物传播,这些由节肢动物传播的疾病通常称为虫媒病(vector-borne diseases)。回眸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新发和重现传染病(emerging and re-emerging infectious disease),虫媒传染病占了相当大的比例,其中既有“老”的病种,如肾综合征出血热(hemorrhagic fever with renal syndrome)、登革热(dengue fever)、黄热病(yellow fever)、鼠疫(plague)、疟疾(malaria)等,又有新的或重现的病种,如登革出血热(dengue hemorrhagic fever)、莱姆病(Lyme disease)、西尼罗热(West Nile fever)、裂谷热(Rift Valley fever)、巴尔通体病(bartonellosis)、东方斑点热(Oriental spotted fever)、单核细胞埃立克次体病(human monoctyic ehrlichiosis)、人粒细胞埃立克次体病(human granulocytic ehrlichiosis)、寨卡病毒病(Zika virus disease)、基孔肯雅热(Chikungunya fever)和人附红细胞体病(human eperythrozoonosis)等。在医学节肢动物中,有的种类寿命很长,且能长期储存病原体,对人的健康威胁具有迁延性,在虫媒病的流行病学上具有重要意义,如乳突钝缘蜱(Ornithodoros papillipes)能储存回归热病原体长达25年。因此,医学节肢动物既是虫媒病的传播媒介,又是病原体的储存宿主,在自然疫源性疾病的传播和流行上起着重要作用。

人们已公认,近约半个世纪以来全球气候逐渐变暖导致热带、亚热带的范围不断扩大,加之现代化交通工具的快速发展以及人类交往的日益频繁等,都直接或间接影响了动、植物生态系统和群落结构,导致医学节肢动物和传病啮齿类动物的种属、密度、分布区域发生变化,使虫媒病的流行规模不断扩大,并出现了新的病种。我国医学节肢动物种类多,分布广,若要控制虫媒病,对医学节肢动物的监测和控制是主要途径,其中标本制作是其重要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