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气化理论与临床辨证思维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一章 《伤寒论》气化理论阐释

第一节 《伤寒论》气化学说主要原理析义

气化学说来源于《黄帝内经》运气学说,于清初被张志聪等学者用以解释《伤寒论》。此后,一直有许多中医界老前辈继承之、探讨之。
而气化学说又是一门较为深奥的学问,学之不易,使许多后学望而生畏。气化的精义何在?学习它是否有助于对《伤寒论》的理解?在与临床实际的结合上,乃至中医理论的继承与提高上,切实可行吗?这又是中医界很多人感到疑惑及关注的问题。
本节对《伤寒论》气化学说的主要原理进行了较为详细地讲解。为使初学者易于明了,更侧重于在人体上的探源查据,以期能排难解疑,有益于中医学理论之继承、提高,有益于《伤寒论》之研讨。

笔者本着形与气互化的认识,指出人体六经本气主于五脏,是五脏元真运动流行所产生的六种功能与属性。正如人体以五行相生,木生火之序而有形质,六气阴阳的化生也有其机制,为本气反趋于母脏方向,与五行相生之序正相反,如寒气反趋于肺脏方向等。这是以本气推动三焦气机,故形成了“开阖枢”的作用。标气阴阳由此得以产生。《伤寒论》六经,不只是简单的经络,实为六大功能单位,其气有运行于经络者,也有布散于全身各部者,古人将其统称为经气。如此就不会将六气阴阳的运行看成是只封闭在经络之中,也能更好地了解水谷精微补充耗散的作用。不仅如此,已经产生的六气阴阳,又相互渗透,在流通中取得协调与均平,并且还可相互转化。中见之气的作用,体现在阴阳均平与转化两个方面。文中更对六经表里相合形成的三个系统作了探讨,说明“厥阴少阳”主人体中由阴生阳,“阳明太阴”主由阳化阴,主导方向不同,而“太阳少阴”为阴阳之大主,居正不偏,这又是深入了解标本从化关系后得出的结论。最后,对病理生理动态观作了简要介绍,着重指出分析病理时,不要将气血阴阳像对待外邪所伤一样固着于局部,不要阴阳分割、表里两判。

本文在阐述理论的同时,结合《伤寒论》中一些主要条文加以论证。

析1 五脏元真为人体六经本气的基础

气化学说中的重要理论之一为标本中气,《素问·六微旨大论》曰:“少阳之上,火气治之,中见厥阴;阳明之上,燥气治之,中见太阴;太阳之上,寒气治之,中见少阴;厥阴之上,风气治之,中见少阳;少阴之上,热气治之,中见太阳;太阴之上,湿气治之,中见阳明。所谓本也,本之下,中之见也,见之下,气之标也,本标不同,气应异象。”

总结标本中气于下:

本气—— 风  热  湿  火  燥  寒

中气——少阳 太阳 阳明 厥阴 太阴 少阴

标气——厥阴 少阴 太阴 少阳 阳明 太阳

标本中气之理,实为天人合一之理,自然界有阴阳,人亦有之;地有五行,人亦有五脏;而天有风寒热湿燥火,人亦有之吗?有,但自然界之风,与人体内之风,不能没有差别地视之为一。自然界之六气,学习中医学者,均亦知晓,而具体到人体,如何理解,未有明解。

人体内六本气,主于五脏,代表体内正气,六本气正是五脏元真运动流行变成的六种功能与属性,已经不是自然界的专有概念。

五脏元真是人体形质结构生成的基础,如《素问·平人气象论》曰:“脏真散于肝,肝藏筋膜之气。”五脏元真禀于先天,由后天充养,在五脏生成,分布于周身,四肢百骸、五官九窍,莫不由五种形质——皮、肉、筋、骨、脉而成。但人们长期以来,只注意了五脏元真构成形体的作用,而忽视了其另一作用,没有认识到它同时又是人体六经本气的基础。如此,五脏不与六气相连,形与气相离,亦是现今中医学理论上尚待完善之处。

《金匮要略》曰:“不遗形体有衰,病则无由入其腠理,腠者,是三焦通会元真之处,为血气所注。”又曰:“风气虽能生万物,亦能害万物,如水能浮舟,亦能覆舟,若五脏元真通畅,人即安和。”故五脏元真不只是生成形质,在抵抗外邪侵袭方面,也起到最根本的作用。若疾病之中,五脏元真不得通畅,亦可发生“三焦相溷,内外不通,上焦怫郁,脏气相熏,口烂食龂”之类现象。

六本气之根,就在五脏,多一相火,由心包下潜而达于下焦,聚于脐下肾间,与命火相合,为肾所主持的肾间动气,主通行三焦,为少阳之本气,实由心之元真变化而来。故两火合之在心,分之一在心,一在肾所主持,则少阳又隶属于肾。在《难经》中称相火为原,故《难经·三十八难》曰:“藏唯有五,府独有六者,何也?然:所以府有六者,谓三焦也,有原气之别焉,主持诸气。”《难经·六十六难》曰:“脐下肾间动气者,人之生命也,十二经之根本也,故名曰原,三焦者,原气之别使也,主通行三气,经历于五脏六腑。”《难经·三十六难》曰:“命门者,谓精神之所舍,原气之所系也。”

人体六本气,亦随时而布散于周身,六步运转产生三阴三阳似天;成质之元真,五步推移母子相生而像地。这样,人体真可称为一小天地,五脏元真为天地统管的最根本之物。

上述原理,实际上古人早已明确论述了,我们也应将天地人三才的微妙关系联系在一起来看。如《素问·五运行大论》曰:“寒暑燥湿风火,在人合之奈何?其于万物何以生化?岐伯曰:东方生风,风生木,木生酸,酸生肝,肝生筋,筋生心。其在天为玄,在人为道,在地为化……神在天为风,在地为木,在体为筋,在气为柔,在脏为肝。”

人体六气可合于形质,五体之形,又可分而为六气,此为形与气的互化。明了六本气的基础,就可知气化学说中形与气两方面均包括了。故“东方生风,风生木”,正是“气合而有形”;“气散则分之”,又为形散化气也,此物质不灭之理。图示如下(图1-1-1)。

图1-1-1

如此可知,五脏为人体之基,又为阴阳标本气化产生之主。故《黄帝内经》中极为重视五脏,以元真不得产生,消亡殆尽,见真脏之脉,为病危之极,自然对外邪的抵抗力全失,这就容易使人理解了。

明了生理上之本气,就会对六经分证的提纲证有进一步认识。病在三阳,本气仍强,因邪而阻,流行不畅,或蓄积转增,本气反应,出现一些特性症状,如太阳之为病的恶寒,阳明病有燥热内结,少阳病有火气内郁之口苦咽干。故各经分证之气化不同,若气化无异,说明六者内在病理运动规律一样,生理上无特性之别,那么,同由风寒之邪侵袭,各经分证的脉证表现亦应相同,则不必再分什么太阳病、阳明病了,亦无法分之。

析2 “开阖枢”之机为本气对三焦气机的作用

标生于本,标气阴阳却不是仅在几条经中。试想:太阳病恶寒发热,证候仅出现在一条太阳经上吗?用麻黄汤发汗,药入腹中,只走于太阳经一线吗?用药后病者汗出,只出于一条太阳经吗?太阳标气固护周身之表,仅行于太阳经中,能有此作用吗?

人体不仅有经络之气行,更有三焦气化所涉及的“开阖枢”动向。

太阳为开、阳明为阖、少阳为枢,此三阳之开、阖、枢;太阴为开、厥阴为阖、少阴为枢,此三阴之开、阖、枢。见于《素问·阴阳离合论》和《灵枢·根结》。

“开阖枢”之机,实为标气阴阳得以产生的作用方式,开就具有上升、外出的功能;阖就具有内入、下降的功能;而枢则具有环转流行,联系于升降出入的功能。

在《伤寒论》中,虽未提及开、阖、枢之词,但开、阖、枢却是气化理论的重要概念之一,是能更实际地把握活体生理动态的关键问题。

以整体而言,经络影响着全身气化,但不能代替全身气化,临床针灸,作用不只在一经,可从其经而调整整体之机。用药更随药之性有升降浮沉,助人体气化来调整之,不是仅行于一经也。整体上有表里内外上下之不同,随整体气机之动向,标气有化生于表者,有化生于里者,有化生于表里之间者,这里就涉及标本阴阳的产生机制,即“开阖枢”的机制,此实为本气对三焦气机的推动作用。

《华氏中藏经》曰:“三焦者,人之三元之气也,号曰中清之府,总领五脏六腑,营卫经络,内外左右上下之气也。三焦通,则内外左右上下皆通也。其于周身,灌体,和内调外,荣左养右,导上宣下,莫大于此者也。……主通阴阳,调虚实……三焦之气和则内外和,逆则内外逆”,此论三焦最明者,与“三焦相溷,内外不通”之理相合。《伤寒论》《金匮要略》《难经》都非常重视三焦,《素问·调经论》也言有“阳受气于上焦,以温皮肤分肉之间”,从人体病理实际考虑,三焦是应该重视的。

说“开阖枢”为本气对三焦气机的推动作用,就是因其不能仅拘于一经。以三焦气机之动向,方能化布流通阴阳,联系表里内外,当然这里又有重点相从的问题。

人身亦一小天地,以六气合归五行而产生五体之形,有如从地之理;若以五行分为六气,产生阴阳,有如从天之纪,两者气化的方向正相反。图示如下(图1-1-2)。

五体之成,有如从地之理,以木火土金水五行母子相生之序而得。标气阴阳之生,亦非凭空而来,“开阖枢”之机,有如从天之纪,机制也与从地之理正相反,为本气反趋于母脏方向。

故太阳之本气从肺母方向,太阴本气从心母方向,是以从开,重点在于两本气对心肺功能的推动作用。太阳表闭,以辛开苦泄温通之品,助心肺从开。太阴不开,实太阳力孤,脉浮缓,而手足自温,是太阳之气系在太阴,虽手足尚觉自温,而亦阳气有亏。临床中气下陷,多用升提,亦从开导之。太阴病变证,桂枝汤变法为治,加芍药流行旺盛阴液,亦以桂枝汤始能从开而化布太阴,非加饴糖之欲甘缓留中之小建中汤可比。

图1-1-2

少阳本火,少阴本热,主于心肾,一在上,一在下,均趋于肝母方向,上下相助产生枢转之机,亦为本气的推动作用,少阳不枢,可有目眩之引动肝风病变,又有胸胁苦满之气机失畅,肝郁气滞亦可产生胸胁满闷,气郁三焦。少阴不枢,而为四逆,或为阳郁,或心阳命火衰微,亦气血运转无力。少阳不枢,小柴胡汤主之;少阴不枢阳郁者,四逆散主之,柴胡均不可缺,此更为疏理气机之良药。而四逆散、四逆汤均可治四逆,但一为气血郁而不得枢转,一为命火衰而气血内弱,枢机亦为不转。

阳明本气从脾母方向而动,故“阳明居中主土也”,厥阴本气从肾母方向,是以知从阖为本气的作用方向在脾肾,欲使阳气及阴血充旺于内与下也。阳明病胃家实,是燥热在中,蓄积转增,泄之能去。阳明之气虚寒,不能作用于中土,却为“食谷欲呕,属阳明”之吴茱萸汤证;厥阴病中“干呕,吐涎沫,头痛者”,又为本气风寒冲逆,影响及胃,相火不得下潜所致,亦以吴茱萸汤主之,均为从阖之机以治。下焦客寒,肾气闭阻,挟水气肝风冲逆,可见“少阴病,吐利,手足厥冷,烦躁欲死者”,亦以吴茱萸汤为治。

太阳、太阴从开,阳气及阴液达于肌表,太阳主表而固护周身,太阴为基,以水谷精微滋养周体。

阳明、厥阴从阖,维护阳热于胃肠,使阴血潜藏于肝、血室及冲任。

少阳、少阴从枢,阳气周流于三焦,联系于表里,阴血旺盛于血脉,环转流通于表里,两枢合之,总主三焦气血之环转,五脏元真之布散。

六本气本身并非标气,只有在流行过程中,通过本气的推动作用,方可有标气阴阳之生。这就是说,本气有转化为标气阴阳之能,“开阖枢”之机,即是转化之机。若忽视“开阖枢”,将本气直接视为标气,则标本不分,阴阳亦不能明。另外又从以上而知,标气阴阳之化,不但本气系于五行,而“开阖枢”之机,亦关乎五脏。

再从标气名称而论,言太者均从开,少者均从枢,不言太少者均从阖,故示人标气太、少、明、厥之名于人体,与其动向分布的协同作用似有很大关系。由此可知,两枢、两阖、两开,不得相失,另外,在开、阖、枢之间,亦不得相失,三者合之为一整体。这在《素问·阴阳离合论》中已经明言。

析3 简谈六经的含义及与经络的关系

《伤寒论》之理极为复杂,不可简单看待。言六经,若心目中只有单纯的经络联系,而将人体实情抛于脑后,将复杂的症状表现均认定是在几条经络上发生,理论研究不能与临床实际相结合,则只有曲解《伤寒论》,别无其他。

《伤寒论》六经,不光有经络的联系,更有本气推动三焦气机,产生标气阴阳,以达于各部,分散于全身,不能以单纯的经络联系拘之。故太阳主表,阳明主里之由,罕有人识,若非从气化观点看待,无门径可走,而六经之含义,亦非从气化观点认识,何能为之。故言六经非单纯之经络,实为人体生理之六大功能单位,欲言气化者,应首先明得此理。

人体是一个多层次的高度综合体,以经络而言,手经与足经自然有别,但人们往往只停留在手经、足经之分这一层上去看六经,却没有认识到手足同名之经相合,又有更微妙的功能产生。经络可分为十二,而太阳、阳明等名称却只有六,然此中之理亦是阴阳之中又有阴阳。是以知《伤寒论》言六,而不言十二者,正不在十二这一层也。手足太阳经为整体太阳经的基础,没有它们的作用发挥,整体太阳经这一层次的作用也谈不上,总之,我们看待经络,也不要简单从事。图示如下。(图1-1-3)

图1-1-3

《伤寒论》六经与《素问·热论》六经之序,均为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但《伤寒论》六经的含义比《素问·热论》六经的含义广博,《素问·热论》所出之症主要以经络的单纯联系多可识之,而又以足经症状为主,较为容易了解。

人体是一个高度分化又高度综合的统一协调整体,不但有分,又有合。五脏六腑位于体内,以此而有三焦气化,更有四肢百骸、五官九窍,亦在气化之中,此与三焦气化互通,形成统一协调的整体,外可影响于内,内又可作用于外也。

五脏元真主于内,司三焦气化,但并非三焦气化要将其用尽,还有很多五脏元真要随气血而布于周身,或成五体形质,或散为周身之六气,其中大部分随太阳从开之机而周流于四肢百骸、五官九窍,在这些部位以应各组织之气化,并与三焦气化之机统一协调,随应之而在四肢百骸亦有标本气化之升降浮沉。经络均外连于表,内达于里,内外贯通,方可使内外之气化,保持统一协调。如此可知,三焦为气化之源,各分部又为气化之流,源流之联系、源流之相应,又以各功能单位经络的内外贯通来保证。经络与气化之联系,使《伤寒论》之症状错综复杂,既有经络之症,又有气化为病之症。这样看待经络,不是降低了经络的作用,实则更能深入了解人体,更加深入对经络重要功能的认识。

太阳从开,使六气均可布散于表,流通于周身之头面、四肢等部位。因此,各功能单位均有布散于表之经气,又有循行于表之外经,并内连于里,故可由是感知自然界六气之情,产生自然界六气与体内六气之联系,以调节人体生理,与自然界之气化相适应,维护人体正常生存。故生理情况下,非自然界的气候等,直入于三焦,来影响三焦气化也。而当外邪侵袭人体时,太阳才能发挥其总领体表六气阴阳,首当其冲,向外抗邪的作用。

由上可知,邪客于表,若因失治或误治,使三焦气化力减,表气失助,里气空虚,抗邪力弱,则外邪又可乘虚内入,成为它证,又实以里之气化为表之源也。若适逢太阳表气骤虚,而三焦之力未有大减,也可产生客邪阻碍其他功能单位外在经气之病。

举例而言,“少阴病,得之二三日,麻黄附子甘草汤微发汗,以二三日无里证,故微发汗也”,与麻黄细辛附子汤证,均称为少阴病,治法则仍从汗解,并未拘泥于少阴病不可汗下之禁,正因其为寒邪偏伤少阴外在经气,而体内三焦气化并未受直接伤害,有外证而无里证也。外在六经经气,又统于太阳从开之机,故可仍以汗解。不明此理,则反会误认为仲景之言自相矛盾。

明确六经为六大功能单位,则不会将产生的标气阴阳仅局限在经络之中,所以说标气有分散于全身各部者。古人将六气阴阳统称之为“经气”,如陆士谔老前辈即深识此理,曰:“六经的病证,不但是经脉为病,还有经气为病,那经气比经脉还重要。人身之六经,有六经之经脉,有六经之经气,病袭吾身,即犯经气。中医对仲景《伤寒论》,毕世穷研,并不是研究伤寒一症,实是研究六经经气,以认明经气,对付百病,便不致如云中捉月,雾里看花矣。”可以说,言气化者,若能透过此理,方不致仅停留在浅表阶段。

析4 简谈水谷精微的作用

对于人体来说,产生的阳气时时放散于体外,阴液亦常排出体外,所以不是封闭体系,实为耗散结构。这一点,只有将标气阴阳不只局限于经络之中,方可有所体会。

将人体视为耗散结构,水谷精微的补充作用显而易见。水谷精微来源于自然界,其重要作用就体现在对体内物质的补充,故《黄帝内经》称脾为至阴,以其用水谷精微而无所不养,并补充人体之消耗,为至大之阴也。

水谷精微为阴,在人体内可随气化之机,转化为阳,故《素问·病能论》曰:“夫食入于阴,长气于阳。”标气阴阳均为流行运动状态的物质,这种流动运行,归根于本气的作用。故以水谷精微补充三阴,进而转化为三阳,亦随本气的“开阖枢”作用而能为之。若失此流行运动之机,水谷精微不能起到补充耗散的作用,反停蓄为害。

五脏元真亦要水谷精微来补充,如此而生成形体,或转化为六经本气以应阴阳化生之需。

新陈代谢为人体之基本规律,中医学中亦非常讲求。以一日而言,昼日人体活动增加,消耗能量亦大,水谷精微侧重于分解以供阳气之需,入夜则水谷精微侧重于充养阴血及形质。在病理之中,邪正相争更要消耗正气,故后天水谷精微的补充作用在《伤寒论》中亦占重要地位。

析5 中见之气的作用

各功能单位均有本气和标气产生,而标本气化在各功能单位之间,又不是彼此无涉、孤立存在的。表里相关的两个功能单位,“太阳与少阴”“阳明与太阴”“少阳与厥阴”,又互为中见。中见之气的作用,即为维护生理上六气阴阳之相互均平,维持六气阴阳之相互转化,使之相互渗透,相互调节。

中见之气的第一种意义在阴阳均平上,《素问·调经论篇》曰:“夫阴与阳皆有俞会,阳注于阴,阴满之外,阴阳均平,以充其形,九候若一,命曰平人”。阴阳均平,并非指所生之标气阴阳只局限于所属分部之内,而是指标气阴阳之间,要相互渗透,互通有无,即标阳渗透于标阴的所属部位及经络之中,标阴渗透于标阳的所属部位及经络之中,如此才不会产生阴阳偏离,以维系其正常生理功能。所以阴阳是在流动之中,相互渗透来取得均平的。故少阴标气外出于太阳,即为太阳功能单位之中气;而太阳标气入于少阴,即为少阴功能单位之中气。如此,亦产生表里两功能单位的密切联系。标气随本气而动,标气互相渗透、互相调节,实则其中六经本气亦在互相调节、渗透。《伤寒论》中言“阴阳自和”,并非只是标气阴阳产生旺盛即可,此与“经络府俞,阴阳会通”,阴阳在流动中相互渗透,彼此均平之理是相关的。而只有如此,才能使阳气不燥,阴气不寒,是以为和。

中见之气的第二层含义,即在阴阳转化上,当太阳功能单位经气产生不足之时,则少阴经气亦要外出于太阳,协同水谷精微,转化为太阳经气;少阴经气不足之时,则太阳经气亦要入于少阴,转化为少阴经气。“阳明与太阴”“少阳与厥阴”,均有转化之机,更形成表里两个功能单位的紧密联系。

分析《伤寒论》病理,决不可太阳只认其阳,与阴无涉,“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实为病在太阳,而“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病位亦在太阳,而又关系到少阴里虚,因此,转化为太阳标气之力亦弱也,不可将两者绝对割裂开来看待问题。

总上所言,中见之气包含了阴阳均平及转化两个方面,当本功能单位经气产生旺盛之时,相对应功能单位之经气即渗透进来以保持阴阳均平;若本功能单位经气产生不足之时,相对应功能单位之经气即转化为这一功能单位之经气。

析6 从一日气化规律看六经表里相合之三个系统

六经表里相合为三,但为何太阳只与少阴相表里,而不与它经相表里?此只因为表里之合,不能随意而为,乃保证人体生理协调的三个系统,三者合之为整体系统。

以六本气而言,可主一年六节气化,又可主一日之气化。故《伤寒论》中不但有六日传经(有关传经问题,待今后进一步探讨之),又有一日之欲解时。一日之规律为厥阴、少阳、太阳、阳明、太阴、少阴。图示如下。(图1-1-4)

图1-1-4

此为横观法,先察一日横向之左升右降,再合之人体,以首向南,臀向北,腹在下,背朝上,左胁应东,右胁应西,此一日气化之应位,一日影响人体气化也。

“厥阴少阳”系统,有如日之左升,由阴出阳,阴尽阳生,厥阴为少阳经气产生而服务。此系统主管人体之由阴生阳,以少阳为主导方向,厥阴从少阳之化。

“阳明太阴”系统有如日之右降,由阳入阴,阳明主要为转化太阴经气服务,为太阴产生的前提。此系统主管由阳化阴,以太阴为主导方向,阳明从太阴之化。

“太阳少阴”系统位人体表里之正,太阳如日之在午,少阴如日之在子,“太阳少阴”如子午线在人体,统主阴阳之化,不像上述两个系统各有偏主。

在中医学中,有左升右降,左肝胆,右肺胃之说,不能拘于解剖位置去看,明气化应天时,就容易理解。这表现在三个系统上,各有所主,各有特点,不能等同视之,否则,没有必要合之为三,有一即可。若认为六经没有系统性,彼此一样,又实为对人体气化缺乏深刻了解之故。欲明此理,还需要从标本中气的从化关系上看。

《素问·至真要大论》曰:“少阳太阴从本,少阴太阳从本从标,阳明厥阴,不从标本从乎中也。”

太阳“从本从标”,在气化上体现为不但有从标的方向生成太阳标气;更有从本之化,通调水道,阳潜入阴,水津归藏于肾,多余水液下输膀胱的作用。故《伤寒论》太阳病篇,不但有太阳标气为病;更将大、小结胸,蓄水及其他三焦水液停蓄之证亦多包括在内。上焦之肺,不但与太阳从开有关,在水液下行,通调三焦水道方面,也起到重要作用,故“肾上连肺”。由于三焦水道又将肺、肾联系在一起,所以肺亦在太阳病中论之。少阴“从本从标”,在气化上体现为不但有从标的方向生成少阴标气,亦有从本方向之化,阴入于阳,以济心气。病理情况下,本热不能化阴,则为阳微于下之寒化证;若标阴亏耗不能上助心气,则阴虚而阳偏亢,心中烦、不得卧,又为热化证,此皆不可与生理之本热标阴充足相类也。生理之标本互化,使此系统总统阴阳,太阳为阳之大主,少阴为阴之大主,两者又相互既济,太阳气化可济少阴,少阴气化可助太阳。病理之中,少阴病中有肾之疾患,“小便色白者,少阴病形悉具”,为下焦虚寒,太阳不化其本,元真下走,少阴亦不能得助;太阳病中有心之疾患,“伤寒,脉结代,心动悸”,阴血虚而心之元真亏也,太阳亦何能得旺,此正因其相关联也。

阳明、厥阴从其中气,太阴、少阳从其本气,是说明阳明的功能主要为转化太阴,使阳得阴用。太阴则主要产生并输送本气,以资助阳明发挥运化水谷的作用,而行其津液。厥阴的功能主要为生发少阳,使阴得阳用,少阳则主要流行和布散火气,以完成厥阴发挥血以济气的作用。故病理之中,厥阴又不同于少阴,若阴助阳生而多有转机。

必须指出,上述标本中气从化关系是言气化的主导方向,不可机械地理解为只升无降、只降不升。实际上,各系统均有标本中气的基础关系,均有循环调节之机,在此基础上才又有气化偏主等差异。正如《伤寒论》有六日传经规律,在此基础上又有一日欲解时规律一样。若以六日传经规律,当然是看不到标本从化关系的。所以本文中虽然不准备涉及太多,而在我们思想上亦不要孤立看待表里的关系。举例而言,阳明本燥,太阴本湿,两者要相互渗透,并非阳明只有燥而无湿,若只有燥,则大便必干结不下;亦非太阴只有湿而无由阳明渗透来的燥气,若太阴只有湿,无燥化流行之机,必湿阻为患。苍、白术之类的燥湿功用,正是治此等病者。故阳明与太阴均要有经气相互渗透。若太阴之液从汗而外发于表,散失太过,亦可产生脾约之证,正是太阴不能助阳明,使胃肠津液亏乏,更加之搜索阳明津液,返而外出也。所以,阳明、太阴两个功能单位的经气相互渗透,为生理基础,而这种生理基础的目的是为了什么呢?为了产生更多的水谷精微,供人体的需要。

这就是标本中气的基础关系以及更进一步产生气化差异的从化关系。

析7 动在气化中的重要意义

《素问·六微旨大论》曰:“成败倚伏生乎动。”有动才可化可变,生命即在运动中。

“出入废则神机化灭”,神机主于五脏,元真旺盛,有出而分为六者,有入而为五质者,此根本也,水谷精微随应之亦有出入,又为化源也。“升降息则气立孤危”,气立者,人禀六气阴阳而立于自然界,以本气生标气,标气又从本气之化,在升降之中而能行之,阴阳之转化,亦本于升降,“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清阳发腠理,浊阴走五脏;清阳实四肢,浊阴归六腑”,均为本于升降之一逆一从,周流循环之机。就拿凌晨少阳之生,是以升为主,但并非只有升而无降,此因“升降相因”而定。

看待《伤寒论》病理,不但要注意外因,更要重视内因,人体之气血阴阳,总是在周流,将其固着,不能流动,如何扶正,又如何抗邪?而表与里、上与下,以邪气所袭、所客而言,自有所别,有偏里者,有偏表者,有偏上者,有偏下者。从病邪之性而言,有偏于伤阳者,有偏于伤阴者。但若将人体气血阴阳亦像对待外邪一样,固着于局部,不知气化,不知动态,阴阳分割,表里两判,中医学自然无理可言,故学习《伤寒论》,要明气化,言气化而动字就在其中,此一动字可谓仲景之学最深奥之处。

以太阳气而言,功能主表,但亦不得无表里之周流,若尽出于表,则为热在皮肤,寒在骨髓;尽入于里,则为寒在皮肤,热在骨髓。病理之动态偏失也,又不只如此,更有发汗不彻,阳气怫郁不得越,又攻窜于里,乍在腹中,乍在四肢,按之不可得者;有随太阳经,瘀热在膀胱者;有与水互结而为结胸者,可谓变化多端。

大凡治病,常以药来帮助人体功能,使之恢复正常生理。看待病理,不可以不明动态,病涉三阳,多为邪阻正气,正郁不畅,实证居多,故从生理之性而治,发汗、攻下或和解;病在三阴,多为虚证,阴阳气血有偏,补其偏失,使之充沛,则自能周流转化。药用有升降浮沉,主要为调整阴阳六经之机,也就是调整人体,非以药来代替人体生理、代替人体转化也。阳以阴而生,故阳气微者不能发汗,而阴血津液亏耗者亦不可发汗;阴以阳而化,阳气内微,又必须回阳为治,攻下属大谬,用麻桂发汗又何尝不误。《伤寒论》中汗下之先后,救表救里之缓急,均为示人以理,从有利于恢复生理以治,为活法,非让人墨守成规。

以《伤寒论》指导临床实践,非单纯的证候群归类也。归根到底,学习《伤寒论》,必要明得气化。阳气为人体生命活动的主导方面,阴血为人体生理功能的物质基础;水谷为后天之补充;形质为人体最大储备、气化之场所,立命之根本,均本于动之机,可化可变也。故气化理论的核心问题,就在于要明了人体生理动态之常,以期有利于病理之变的把握,有利于使病者恢复生理功能。

总结
《伤寒论》之理极微极深,仲景原序云:“天布五行,以运万类,人禀五常,以有五脏,经络府俞,阴阳会通,玄冥幽微,变化难极。”实为对其理论的高度概括,应引起我们的重视。
本文所涉及的气化学说主要原理,仅仅是为《伤寒论》的原理描画出个极粗浅的轮廓,《伤寒论》之理,远不只如此,即以笔者所论,认之为《伤寒论》全理则差矣。但通过本文可以看出,气化学说的主要原理,如“标本中气”“开阖枢”等,均涉及《伤寒论》病理。研究气化学说将使我们对中医学理论的认识更符合临床实际,随着今后的深入探讨,也必将对临床辨证及治法方药的研究产生深远的影响。

(指导 张斌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