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诊治心得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六章 运用“截断疗法”治疗肿瘤

截断疗法由姜春华教授于20世纪70年代所创立,一改温病唯叶天士是从的局面,引起中医界巨大的学术争鸣,并提高了急症治疗的疗效。姜老指出截断重在痛击阻断,拦截病邪急速传变,并将其比作摧陷廓清,扫荡涤穴,顿挫病邪。笔者受姜老“截断”思想的启迪,将截断疗法运用到肿瘤的治疗中,并且机圆法活,用药果断,往往能直中肯綮,取得满意疗效。笔者认为肿瘤病因病机复杂,且手术、化疗、放疗对机体产生不同损伤,使病情更加复杂。因此临证时应有先见之明,早期洞察疾病的发展趋势,及早截断病势。

以下将从消癌解毒、通腑逐瘀、先证而治三个方面对运用截断疗法治疗肿瘤的学术思想进行阐述。

一、消癌解毒

恶性肿瘤的病因多是“癌毒”,学者认为癌毒具有猛烈性、顽固性、流窜性、隐匿性、损正性。由此,笔者认为截断癌毒为治疗肿瘤的大法,而且必须重拳出击,方能奏效。在应用消癌解毒法时,遵循“早用”“重用”“众用”“专用”四个原则。

1.早用

因癌毒具有隐匿性,沉伏体内,症状轻微,早期不易发觉,隐匿潜藏,成为“伏毒”,伺机而发,常始于微而成于著,有一个氤氲、弥漫到鸱张的过程,一旦发作,癌毒流窜,与痰瘀凝结,诸症蜂起。遂用消癌解毒法时不厌其早,早期清扫癌巢,以防癌毒深入而生他变。

2.重用

乃针对“药力”和“药量”两方面而言。癌毒一旦肆虐,如虎如狼,岂是轻药所能治之。医者用消癌解毒药,一见不效,便疑其法,随即改弦易辙,殊不知是“病大药轻”之故也。虽有云轻可去实,然于癌毒则不可也,必“大刀阔斧”“药重于病”方可截断癌毒。笔者认为“大病需用大药医”,因此要果断重用消癌解毒之品,迎头痛击,给癌毒当头一棒,压制其嚣张之气焰,以防其内陷。笔者谓“癌毒初期多在气分,务必把好气分关,使其勿扰营血分”,常用金银花、连翘、白花蛇舌草、半枝莲、半边莲、蜂房、重楼、龙葵、蛇六谷、铁包金、石见穿等直折癌毒,并酌加川芎、郁金、姜黄、赤芍、丹皮等游乎气血分之品,以安抚营血。一者大清气分之癌热,二者安抚营血,安未受邪之地,如此双管齐下,截断癌毒之去路。

3.众用

古所谓“有制之师不畏多,无制之师少亦乱”。“众用为中医药多靶点治疗癌症的手段之一”。消癌解毒药的众用,一者可使药力更猛烈,二者避免了单味药重用的毒副作用。在使用消癌解毒药时,常采用“药对”的形式,如蛇六谷15g与铁包金15g,半边莲15g与半枝莲15g,白花蛇舌草15g与猫爪草15g,重楼15g与龙葵15g,金银花30g与连翘15g,夏枯草30g与山慈菇15g等,往往多个药对齐用,从多层面、多靶点去截断癌毒。

4.专用

徐灵胎强调“欲治病者,必先识病之名……一病必有一主方,一方必有一主药”。中医看病主要有3条路线:①唐代以前主要是方证路线,主张“有是证,用是方”;②宋朝以后主要是辨证论治路线,临床上只知辨证,不能把握疾病的发展方向,犹如“盲人摸象”;③清代以后主要走以病为纲路线,在辨病的基础上再辨证。肿瘤患者病因病机复杂,因此,不但重视辨证亦重视辨病,不同的恶性肿瘤发展方向不一,应选择不同的抗癌解毒药物,“专用即在中医引经理论指导下的靶向治疗”。组方时必佐一两味专药或专方,直捣病巢,如肺癌用千金苇茎汤引经入肺;肝癌则必佐虎杖、青蒿以清利肝经湿热;乳腺癌加漏芦、橘叶、王不留行,此乃取类比象之法,以通行乳络,驱逐癌毒;脑瘤则用全蝎、僵蚕、蜈蚣等虫类药引经入脑,以搜剔脑络之癌毒;肠癌加生薏苡仁、红藤,实乃取治肠痈之古方“薏苡附子败酱散”和“红藤煎”之主药,使药力直达于肠腑。

癌毒易损伤人体正气,若患者正气亏虚,不耐攻伐时,则在扶正基础上稍加消癌解毒之品,不可一味攻伐;恶性肿瘤患者晚期,往往正气大虚,时现“至虚有盛候”的假象,切不可孟浪行事,犯虚虚之戒。

二、通腑逐瘀

热、毒、瘀并存为恶性肿瘤发展过程中所常见,热毒往往依附于瘀血而存在,《金匮要略》云“诸病在脏欲攻之,当随其所得而攻之”,即取“皮之不存,毛将焉附”之理。且笔者发现肿瘤患者毒瘀越重,便秘越常见,遂常攻下腑实,使瘀毒随之而去。

大黄一物斩关夺门为将军,集通腑逐邪、解毒祛瘀于一身,为笔者所喜用。诸家医书俱称大黄可下瘀血,《本经》谓其“主下瘀血,血闭寒热”,用大黄时,着眼于一个“瘀”字。根据毒瘀的轻重、大便的溏结、正气的强弱三方面综合考虑是否使用大黄,以及如何合理把握大黄的用量。笔者用大黄时有以下两种情况:

1.缓下

温病有“下不嫌早”之说,当患者有毒瘀证、大便微结或正常,且正虚不甚时,则在方中稍佐大黄,常稍加大黄5g,取“缓下”之意,徐徐荡下瘀毒,时时清理门户,防止瘀热鸱张。

2.峻下

当毒瘀甚、燥屎内结且正虚不甚,则果断使用大黄,急下以截断传变,最多可用至60g,以去宛陈莝,将毒瘀、燥屎一并泻下。

三、先证而治

《内经》云“上工治未病”,叶天士亦云“务在先安未受邪之地,恐其陷入易易耳”。笔者深知“有者求之”易,“无者求之”难,治病往往药先于证。现代医学治疗恶性肿瘤仍以手术、化疗、放疗为三大主要手段,这三种手段在治疗肿瘤的同时也对患者机体产生的不同损伤,因此在患者进行手术、化疗、放疗之前预防性用药,不做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之事。

1.手术前——大补元气,切勿攻伐

笔者认为手术大伤元气,易使真气外散。因此术前应掌握攻补法度,以补为主,切勿再攻。患者术前,常重用参芪之品以大补元气,笔者善用黄芪,因黄芪一物为补药之长,补气最速,量患者正气盛衰程度而用之,少则15g多则60g。又因手术易致组织间粘连,气机闭阻,尤其肠癌术后患者往往腑气不通,因此术前笔者常稍佐理气药如枳壳、厚朴之属。在患者术前“补气为主,理气为辅”,使气旺而不滞,以期截断手术对机体造成的损伤。

2.化疗前——斡旋中州,顾护胃气

笔者认为化疗药物属“药毒”之邪,化疗初期,药毒直中脾胃,表现为:恶心、呕吐、腹胀、纳呆、口腔糜烂等脾胃虚弱证。由于“此时要病攻我补,避其锋芒,治取中焦,补中可旁及四维”,因此在化疗前,常用健脾益气、和胃消导法,方用五味异功散加鸡内金、焦山楂、檀香、砂仁等,健脾、醒脾、和胃、消导同行,以斡旋中州,顾护胃气,则可截断药毒伤中之势,亦可减轻化疗所致骨髓抑制等毒性反应。

3.放疗前——顾护津液,补水救火

中医认为,放射线是一种具有“火热”性质的毒邪,最易耗伤人体阴液。放疗初期,其劫夺照射部位之津液,则呈现热毒炽盛、阴津耗伤之证。如肺癌放疗初期表现为:干咳少痰或痰少而黏,口干欲饮,咽干鼻燥,口腔糜烂,局部皮肤红肿热痛等一派“有余于火,不足于水”的征象,笔者谓“肺癌放疗犹如金受火刑,法当救阴,且水要足,否则杯水车薪,亦无济于事”,因此在放疗前,常用甘寒柔润,清热生津法,方选沙参麦门冬汤加黄芩、栀子、重楼等,水足则热清,何虑火热来犯。

截断疗法提示,看病不但要从“有”处着眼,也要从“无”处揣测,将恶性肿瘤的发展趋势晓然于胸,提前用药截断,不要“病已成而后药之”。截断疗法体现了中医“治未病”的思想,将截断疗法运用于肿瘤的治疗中,取得显著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贾英杰 李 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