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心理动力学模式
在弗洛伊德之后,他的学生荣格和阿德勒和一些其他的学者提出了许多新的理论。虽然在一些重要的方面与弗洛伊德的理论不同,但他们都使用心理动力的概念来分析和解释人的心理活动过程。因此,所有这样的理论,包括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安娜-弗洛伊德的自我心理学和克莱茵等创立的客体关系理论等,都被称之为心理动力学。
一、精神分析
在治疗安娜等案例的基础上,弗洛伊德对心理异常形成的原因提出了与前人不一样的理论解释,而且发展出了一种新的治疗方法——精神分析。这套理论与方法在他的学生及其追随者的推动下不断发展变化,使心理动力学成为一种非常有影响的理论模式,也是最早从心理的角度解释和治疗异常行为的心理学模式。虽然目前经典的精神分析已经成为昔日的辉煌,但精神分析的理论及其治疗仍然有很大的影响,成为我们分析和解释人类心理异常的重要的理论。它让我们从神灵鬼怪作祟的外归因模式中走出来,将我们带回到自身,从我们的内心世界去探索心理异常的缘由及解释灵魂的方法。
(一)意识
弗洛伊德将意识分为三个部分,意识、前意识与潜意识。意识和潜意识的概念是他在治疗癔症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他认为,意识是与直接感知有关的心理部分,由某一特定时间内人们意识到的概念、思维及映像构成;潜意识是指人们不肯意识到的那部分心理活动,包括个人的原始冲动和各种本能,以及出生后和本能有关的欲望。这些冲动和欲望与风俗、习惯、道德、法律不相容而被压抑或排挤到意识之下。另外,有些曾经意识到,但后来又使人感到焦虑或紧张而被排除在意识之外的记忆、思维、冲突和概念也会存放于潜意识中。所以,潜意识部分是人们过去经验的一个大仓库。不过,那些被压抑在潜意识中的内容在意识之下仍非常活跃,并不断追求满足,由此所构成的张力或能量是导致心理异常的基本动力或原因。潜意识概念作为精神分析的核心部分,是弗洛伊德的理论基础。
弗洛伊德认为,在意识和潜意识之间还有一种前意识,即无意识中可召回的部分,由人们在当时不知道但可以很容易意识到的概念、思维及映像构成。它们是可以回忆起来的经验,潜意识则是不可召回的。
(二)本能
“本能”(instinct)本来是生物学的概念,指某一物种生而具有的行为潜能或倾向。这种行为潜能或倾向所形成的内在作用,能够促发同一种物种的个体表现出不学而能的同样的行为模式。后来,弗洛伊德将此概念引入心理学。他认为本能是心灵和生理交接领域的未知部分,是生理刺激到达心理的表现,即生理需要在心理上的反应。在这里,他把本能看做是推动或启动心理活动的因素,是个体释放心理能量的生物力量。他把本能看做是人的一切行为的动机和基础。
他认为人有多少种需要,就有多少种本能,本能推动并决定着人的行为方式,其最终目的在于消除人体的需要状态。他将人的本能简单地概括为两类,即与生命保存有关的生本能和为死亡服务的死本能,其中生本能包括饥饿、性欲、口渴等。
1905年,他在《性学三论》一书中提出了力比多(libido)的概念,特指一种与性本能有联系的潜在能量。后来,他把性欲与自我保存本能做了对比,并用力比多一词开始指性欲或性冲动,后扩展为一种机体生存、寻求快乐和逃避痛苦的本能欲望,他把它看做是人的一切心理活动和行为的动力源泉。他认为,这些生物本能在人的生命早期得到满足的情况将决定一个人成年之后的行为模式。
死本能的概念是他后来提出的。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他看到了人类的互相残杀、攻击和毁灭,并由此认为在人类身上还存在着一种死本能。这种本能会派生出破坏本能和攻击本能等等。当死本能指向内部时,会导致自责,甚至自杀;当它指向外部时,会导致针对他人的攻击、仇视和战争。
(三)心理的结构
基于本能和潜意识的研究,弗洛伊德在晚期又提出了由本我、自我和超我三部分组成的人格学说。本我是潜意识的,是人格中模糊、晦涩、混乱的部分,是人的心理经验中最原始的那部分,包括了与生俱来的所有遗传素质,当然包括了猖獗的性本能冲动和原始欲望。本我遵循快乐原则,追求满足与快乐最大化,尽量剔除伴随的紧张和冲突。因此,弗洛伊德将其称之为“真正的心理现实”,因为它与客观现实没有直接的接触,唯一的出路就是通过自我。
自我是意识的结构部分。自我是人格中的执行机构,处于本我和外界、本我和超我、超我和外界之间。弗洛伊德说:“它要侍候三个苛刻的主人,常常被三种危险所威胁:外部世界、本我、超我。”它根据外部的需要来活动,执行“超我”的任务,又要费尽大部分能量压抑和控制本我,说服自我服从现实原则。
超我则是良心和自我理想的综合,是最高的监督和惩罚机构。超我是将个体与社会融于一体的概念,它起源于恋母情结,由父母形象和观念的内化而形成,而本质上却是社会价值观与规范的内化,是一种文化的产物。由于父母总是按照自己的超我来塑造自己的孩子,因而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儿童的超我实际上是父母超我的一种折射反映,这也是传统价值和社会标准世代相传的一种主要方式。因此,在《文明及其不满》中弗洛伊德提出“文化超我”这一概念,可用于调解个人因本我与自我的冲突所产生的焦虑和紧张。
我们如何理解三者的关系呢?其实,出生后不久我们就开始意识到本能的需要不可能完全得到满足。我们通过学习知道要根据环境来调整自己的基本需要,并逐渐从本我中分离出一部分成为自我。虽然自我也是无意识地追求满足,但它遵循现实原则,在不影响他人的情况下满足自己的需要。自我通过防御机制控制不合时宜的冲动与需要的表达,从而避免或减少由它们引起的焦虑。最常见的防御机制就是压抑,防止不合适的冲动到达意识水平。
超我来源于自我,反映了我们从父母那儿学到的,并且内化了的价值观。我们认同父母,并用他们的标准来评价自己。当我们赞同或支持他们的观点时,我们会感觉良好。当我们反对他们的观点时,我们会感到内疚。简而言之,我们在成长中造就了我们的“良心”。超我遵循道德原则,其目的就是要与本我具有潜在危险的本能欲望和冲动相抗衡。
根据弗洛伊德的观点,本我、自我和超我之间常常存在一定程度的冲突。自我在三者的关系中是个非常重要的角色,它用现实的原则协调本我与超我之间的冲突。它是心理活动的主管或经理。当本我或超我的能量太强大,或自我过于弱小时,我们就无法调节或控制它们之间的冲突,人的行为或心理就会表现出不正常的征象。
(四)性心理发展阶段
弗洛伊德认为,从婴儿到成熟的发展过程中,在每一个发展阶段都会有些新的事件和压力对成长中的个体提出挑战,要求他们的本我、自我和超我适应。如果适应成功,他们就会走向成熟。如果不能适应,他们就会固着在某个发展阶段,对一个人后续的发展产生深远和持久的影响,并可能在未来的生活中导致这个人出现心理异常。
弗洛伊德将人的性心理发展过程分为五个阶段,即口欲期、肛欲期、性蕾期、潜伏期和生殖器期。这五个阶段代表了人类满足其基本需要和生理快感的不同模式。虽然他的这个理论备受批评,但影响仍很大。
1.口欲期(0~1岁)
弗洛伊德将婴儿期或乳儿期称之为口欲期,因为嘴和口腔黏膜构成了能够满足欲望以及进行交流的最重要身体部位。在该阶段,婴儿主要关注食物的需求。婴儿通过他的口来品尝、体验和感受世界。在吮吸过程中,嘴唇、舌头、口腔黏膜都是满足力比多的部位,也是产生快乐的源泉。如果这一时期的需要没有得到满足,或心理发展固着在此阶段,就会出现一些相应的行为,如吮指、咬指等,或表现为依赖、被动、或者反叛、愤世嫉俗的人格特征。
婴儿的生活依存于与母亲处于“共生状态”(Symbiose)。母亲的重要任务是识别婴儿的要求并给予满足。这样就形成了最初的信任感。二元关系更多为躯体性的,通过喂奶和抚弄、清洁身体,使得母亲与婴儿之间达到强烈的、需求取向的和快乐的交互作用。婴儿在此期间尚不能通过象征信号,如语言进行交流,而是通过情感进行交流。
2.肛欲期(2~4岁)
在此期,母子间的二元关系进一步解体。孩子在此期间要学走路,运动的灵巧性进一步发展,并用一些词语(爸爸、妈妈、汽车、不……等)作为交流的媒介语。借此,他们体会自主性,并做重要的环境观察(如对空间)。他们寻找一个母亲的替代物,并得到一个过渡性客体(如柔软的玩具、一块毛绒物或他们的指头),这种客体被爱也被虐待。当母亲不在的时候,这些东西就可以给他们以安慰。2岁半至3岁间是一个易感期,尽管孩子们有自主的要求,但对遗弃有着很多恐惧的体验。这使得他们在游戏期间需要确信母亲的存在,这反映出他们的焦虑。大约在肛欲期中期,有了对于客体好和坏的感觉(同时存在)的一种实质性的矛盾的体验。
肛欲期可以描述为力图控制和拥有的时期:“不”“我的”“自己一个人”是常用的词汇。弗洛伊德强调肛门是一个性敏感的身体区域,同时,肛门和膀胱括约肌的使用也是对权利和意愿的一种躯体表达方式。在此阶段,父母开始培养孩子大便等。大便成为孩子与父母争夺权利时最合适的工具,发脾气或违抗可以看做是其攻击性的强烈表达。
在这一时期,孩子已经能够将人分类为不同性别。女孩也相当具有活力和攻击性地面对母亲,可以将其看作是一种(要求)自主性的愿望,但也可以看作为早期俄狄浦斯阶段,女孩体验与母亲的竞争。如果女孩体验到很强烈的性别差异,例如当她有一个小弟弟时,则可以观察到其有强烈的嫉妒感,这可以是潜意识的阴茎羡慕,觉得(自己)内部世界不完整(没有阴茎)。在潜意识中,她会认为母亲对这些推想的生理缺如负有责任。
3.俄狄浦斯期(婴儿-性器期,性蕾期,4~6岁)
继口腔黏膜及肛门之后,现在生殖器发展为性感区域,孩子对这个区域感兴趣。相对于青春期的性冲动,此时的躯体性冲动被称为“婴儿的性”。弗洛伊德以希腊神话中的俄狄浦斯王来命名这一时期。在神话故事中,俄狄浦斯出生后被抛弃在荒野,被一位牧人收养,在异国他乡成长。长大后,他无意中杀了他的父亲而成为俄狄浦斯王,并在不知情的情况下与自己的亲生母亲结婚。当他得知真相后非常痛苦,用手弄瞎了自己的双眼。弗洛伊德借此神话故事来说明,男孩子在这个阶段都存在“弑父娶母”的原欲与冲突。
在此阶段,肛欲期的权力斗争渐渐消失。孩子与母亲的两元关系就会有所松解,对父亲的认同逐渐形成,父亲成为第三个客体。家庭关系结构变为三角性的,孩子发现自己要面对两个不同的客体(母亲和父亲)。此时,男孩会发现父亲是有趣的可爱的对象,他会表现得比较被动、女性化,或模仿母亲,希望像母亲一样“拥有”父亲。当其潜意识愿望无法实现而导致失望后,孩子会对父亲客体产生悲伤感和攻击冲动。此后,男孩在三角关系中转向母亲,并进入与父亲竞争的情境。在大约5~6岁的男孩中,经常会有孩子相当公开地说,若爸爸不在了他便与妈妈结婚。同样,女孩也会认为母亲干扰了自己对父亲的柔情,侵占了她应占的地位,与母亲竞争父亲。有些人因为种种原因没有很好地度过俄狄浦斯期,长期固着于此,直到成长仍保持着这种情结,成为他们内心的主要矛盾冲突并因此而痛苦,或出现明显的心理异常。
4.潜伏期(6~10岁)
在顺利地渡过了口欲期、肛欲期和俄狄浦斯期(保留部分驱力诸如受虐狂、施虐狂、恋物癖、窥阴癖及暴露癖等)之后,孩子的心理发展进入了一个相对比较安静的阶段。基于对孩子们的观察和体验,弗洛伊德将这个阶段被定义为潜伏期。在这个时期,孩子对父母及兄弟姐妹的兴趣减少,对动物、运动、自然现象等事物的兴趣增加,对米奇老鼠和木兰等卡通人物的兴趣远超过父母亲。在此时期,孩子开始上学,有了更多的学习新知识的机会,更有了与家庭外更多的人发生联系的机会,并开始建立家庭外的亲密关系即朋友关系。
5.青少年期和青春期(10~20岁)
由于身体的发育成熟,特别是性的成熟与性欲的萌动,青少年期成为是一个多变的不稳定的时期。弗洛伊德将人类性的发育确定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随着在俄狄浦斯期的结束而完成;第二阶段则开始于青春期。
在青少年期,生理上的性成熟是个标志性的和质的改变,它使这个时期的孩子不同于此前的孩子,他们的精神结构并因此而变得不稳定。在这个时期,心理会发生退行,口欲期、肛欲期及俄狄浦斯期的一些话题及未解决的冲突会再现出来。对于儿童时期未解决的冲突,青春期是一个关键时期和转折点,它为处理这些未解决的冲突提供了第二次机会。但是,好多人在此失去了机会,出现明显的心理问题。因此,青春期成为各种心理障碍的高发期。
(五)防御机制
弗洛伊德最先提出了心理防御机制(psychological defense mechanism)这个概念,即“个体在潜意识中为减弱、回避或克服本我和自我的冲突所带来的挫折、焦虑和紧张等,并借此保护自己而采取的一种防御手段。”后来,他的女儿安娜总结和发展了这一观点,让防御机制成为精神分析理论中的重要内容。在此基础上,一些学者继续研究和探索防御机制,并取得了一些进展,其中影响较大的是威廉特(Valliant GE)的研究。他将防御机制分为四大类,即自恋性、不成熟性、神经症性及成熟性防御机制。
1.自恋性防御机制
这一防御机制通常见于5岁以前的幼儿,在成人的梦境及幻想中也很常见。虽然运用它们可以改变现实,使运用者不必面对现实,但这样做的结果却是使他们看上去与行为古怪,与“疯子”无异。
1)妄想性投射(Delusional projection)
妄想性投射是指对外界现实直接的妄想,常伴随被害的成分。有的人将自己的感觉指向他人并借此指导行为,即在别人的身上体验到自己的感情,从而对这种感知采取行动(如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被害妄想),例如,“有人要迫害我,我必须设法保护自己”;有的人将其他人的感觉或情感作为自己的一部分。例如,“有魔鬼在吞噬我的心”。通过这种机制,自己不愉快的感受就会因为将责任推给别人而减轻。
2)精神病性否认(Psychotic denial)
精神病性否认指对外界确实存在的事实加以否认,包括运用幻想替代重要的角色,例如“他们不是我的亲生父母”“我将在我的内心里创造父母”,所有外部现实只是为了适应内在的需要。
3)现实歪曲(distortion)
现实歪曲是一个人为了适应内心的需求而重新塑造一个外界现实形象的过程,包括非现实性无限夸大的信念、幻觉、满足欲望的妄想、妄想性自大以及自以为是的感觉。它会使一个人对其自身行为产生持续性否认,对所有外部现实的接受程度只取决于内在的需要。不愉快的感受为其相反的成分所取代,这样就可以达到减轻自身不愉快感的目的。所以,歪曲可能有较好的适应效果,但会导致一个人拒绝承担自己行为上的任何责任。
4)分裂(splitting)
分裂的防御机制能帮助一个人避免内心相互对抗的两种或多中成分同时存在于意识中,即一种全或无,黑与白的极端思维。例如,一个人说“你是我最好的朋友”,数分钟后,该人生气了,又说:“我恨你!”分裂是边缘性人格障碍者常用的防御机制。
2.不成熟性防御机制
这类防御机制常见于青少年和成人,也见于人格障碍和抑郁症的患者中。该机制可以减轻不愉快的亲密关系或现实所致的痛苦或焦虑体验,其表现形式常为不受社会接纳的错误行为。
1)非精神病性投射(non-psychotic projection)
非精神病性投射是指将个人不确认的感觉指向他人,包括严重的偏见、由于不恰当的怀疑而导致的对亲密关系的拒绝,以及对外界危险过度的警觉。例如:“不是我或我们不好,而是他们不好”。
2)认同(identification)
认同在此是指与攻击者认同,即将权威者施加的戒律或攻击者的行为同化为自己的。通过认同机制可以减轻自己的焦虑和恐惧,能够抵御分离和精神上的痛苦。
3)分裂样幻想(Schizoid Fantasy)
分裂样幻想是指一个人运用幻想,或者沉湎于孤独的隐退状态,以解决矛盾冲突或者获得心理满足的现象。在这种情况下,往往会伴有明显地逃避亲密情感的行为,或者出现古怪的行为来使别人远离自己等。与精神病性否认不同,分裂性幻想并不坚持其信念,也不将其幻想见诸行动;分裂性幻想也不同于纯粹的欲望,它避免了指向他人的攻击性和性冲动的公开性表达;与分离的不同是,幻想所再造的是外部世界而不是内心世界。
4)疑病(hypochondriasis)
疑病是在不被他人接纳、处于孤独或存在不能接受的攻击性冲动时出现的一种防御机制。首先表现为对自我的指责;而后则表现为躯体症状或疾病。通过这种方式,一个人可以引起他人的关注,可以对他人提出要求,或使得他人不能忽视自己未得以满足的欲望。与认同的不同之处在于,疑病导致烦躁与苦恼;与癔症样转换症状不同的是,它常混以多种内容截然相反的成分。
5)被动攻击行为(passive aggressive behaviour)
被动攻击行为是通过被动的、受虐的、或把冲动转向自己的方式来表达对别人的攻击行为。不过,这种表达是间接的、非即刻显效的,例如,拖延、失败或生病,或者出现为引起别人注意的、愚蠢的挑衅性行为等。自伤、自残和自杀行为都可能是这种防御机制的表现。
6)见诸行动(acting-out)
见诸行动是指将潜意识的欲望直接表达出来的现象,包括采用动作性行为、违纪性行为或冲动性行为,以避免意识到引发这些行为的内在情感,例如渎职、发脾气、伤人毁物等。
3.神经症性防御机制
这一类防御机制常见于神经症患者中,也可在应急状态下出现,其目的在于改变自身的情感体验或本能的表达,让旁观者感到奇怪或不可理解。
1)潜抑 潜抑或压抑(repression)
是指个体把一些本能的、能引起快乐的想法和欲望禁闭到潜意识中去的一个过程,因为这些本能的想法同时会招致一些其他的不快乐的体验。它是无意识而有目的的遗忘,其目的是把那些不愿感知的东西排除于意识之外。尽管被潜抑的内容不能被意识到,但它在潜意识中仍然起着作用。潜抑为癔症的主要防御机制。潜抑与压制(suppression)的区别在于前者对冲动的抑制是通过有效的潜意识处理而达到对关键点的遗忘,而非通过对欲望达成的拖延来实现。
2)置换(displacement)
置换也称为转移,就是把对某人或某事引起的不能为自己所接受的焦虑情感、欲望和态度无意识地转移到另外的人或事上,以减轻精神上的负担。在这个过程中,情感上重要的人或情景被偶然的情景或陌生的人物所取代。弗洛伊德说“神经症是变态性欲望的另类表现”,也就是说,神经症患者将难以接受的事物改头换面,以神经症的症状表现出来。在正常人群中也可见这种情况,例如,有的人在遭到别人的凌辱后把怒气发泄到孩子身上或自己的宠物狗身上;有的人在单位里受到领导批评后就跟妻子争吵。
3)反向形成(reaction formation)
反向形成是指在对抗本能的欲望和冲动时,一个人反而表现出与其欲望或冲动相反的情感或行为的现象。因为这些欲望或冲动要求表现,但表现出来可能引起不良后果或被惩罚,或引起内心不安,故而以相反的欲望或冲动表现出来,如“此地无银三百两”。
4)理智化(intellectualization)
理智化是指对本能的欲望以公开的、情感平淡的方式表达出来,而非见诸行动。
5)隔离(isolation)
隔离是指将实际上共属一体的事物,如观念与情感分离开来,以保护自我不受痛苦的防御机制。在涉及应该是令人兴奋的事情的时候,人们可以很平静,而在其他本应安静的场合却表现出令人不解的情绪,而他们并知道他们的情感已经发生了置换。
6)合理化(rationlization)
文饰作用又称为合理化是个体试图从逻辑上合理地解释自己的态度、反应、想法和情感体验,并寻求道德上的可接受性,而真实的动机是他自己未觉察到的。鲁迅笔下的阿Q被人打之后说,“儿子打老子”。他就是把自己变成打人者的老子来获得道德上的合理性,从而在心灵上宽慰自己。
7)抵消(undoing)
抵消是指个体用一些具有相反意义的思想或行为,来使过去的想法、话语或行动不再出现的一种防御机制。为了抵挡冲动而采用防御时,若抵消失败就可能会表现出一些常见的强迫现象,如思考、反复核对或反复洗手等。
4.成熟的防御机制
这类防御机制见于10岁以后的正常个体,是“自我”发展成熟之后才能表现的防御机制。这类防御方法不但比较有效,而且可以解决或处理现实的困难、满足自我的欲望与本能,并能为一般社会文化所接受。成熟的防卫机制包括升华、压制、补偿、幽默等。
1)升华(sublimation)
升华是指不容易实现的本能欲望经改换面目指向社会所能接受的、比较高尚的目标和方向,是最有积极意义和建设性的防御机制。严格地讲,升华是本能间接的或减弱后的表达。它既不导致严重的后果,也未将快感明显地剔除。在升华的作用下,本能有释放的渠道,而非被压制或埋葬。情感可以被认识、修正,并直接指向相对典型的曾经为本能提供过满足的人或目的物。它的表达方式包括具有攻击色彩的、带有快感的游戏、运动或嗜好。在这个过程中,性的欲望平缓地降低。
弗洛伊德认为,艺术家和神经症患者之间的区别就在于前者把自己的能量升华到艺术创造之中,而神经症患者则指向自己,并“残酷地进行自我破坏”。
2)压制(suppression)
压制是指当一个人的某种观念、欲望或冲动无法达到满足或表现时,他有意识地将其压制到潜意识中去,以便使自己不再因此而出现焦虑和痛苦的过程,这是最基本的心理防御机制。在一般情况下,它属于主动遗忘和抑制。当然,压制也不全是正面的。当压制的能量淤积时,它就会严重地影响个人行为,导致盲从性;当得不到适当的宣泄和利用时,它就以各种症状来表现出来。
3)利他(altuism)
利他与升华的作用类似,即一个人采取一种行为,不但能满足自己本来的所需的欲望和冲动,与此同时,他表现出来的行为可以帮助别人,有利于她人,并受到社会的允许与赞赏。
4)幽默(humor)
幽默是指以诙谐的语言行为应对尴尬的处境,使自己摆脱困境、维持心理上的稳定,是一种积极的心理防御机制。比较有修养的人常使用这种方法把僵持、尴尬的局面转为轻松自然氛围。在使用这种方式时,对他人表达直接的情感而不引起个人的不快或触动、不会产生负性情绪的。幽默能够公开地表达情感,与分裂样幻想相比较,幽默从不排斥他人。
二、阿德勒的社会兴趣学说
阿德勒(Adler,1870—1937)是最早参与精神分析研究的人之一,也是最早公开与弗洛伊德分道扬镳的人。阿德勒认为,在人的心理发展过程中,性所发挥的作用并没有弗洛伊德所说的那样重要,社会环境才是人类心理发展最重要的因素。此后,他逐步形成了具有自卑与补偿、向上意志、生活风格和社会兴趣等概念的个体心理学。
他认为每个人出生时都存在着自卑感,而这种自卑感又引导他们去追求补偿以获得力量或优越。在儿童降生时,他会发现自己比周围的成人要弱小,需要别人的照顾,这样就会产生自卑感,并唤醒他对别人的兴趣,对社会的兴趣。这种社会兴趣对于一个人本身所存在的缺陷而言是一种真正的补偿。
阿德勒认为社会兴趣就是一个人与他人交往时产生的情感和自居作用,它是一种人类固有的潜能。它不仅包括对朋友们的直接感情,还包括对现在和未来人类的全部感情。他把社会兴趣的表现形式归纳为三种,即在困难的情况下与别人合作并帮助别人;其二,表现为给予他人多于要求他人的倾向;其三,表现为对于他人的思想、感情和经验的高度理解能力。他认为每个人在生活中的最基本的任务就是社会化,事业的成功依赖于一个人与他人建立联系和合作关系的能力。社会兴趣的不足或缺乏通常是神经症、精神病、酗酒等异常心理与行为的重要原因。因此,社会兴趣对于人们的生活是绝对必需的。如果自卑感被克服,人们能达到他们的目的并具有对他人的社会兴趣,那么他就有能力补偿自卑感,过一种称心如意的社会生活。
三、荣格的集体潜意识理论
荣格(Jung,C.C.1875—1961)完全不同意弗洛伊德把力比多看做是性的冲动的观点。他认为力比多是一种普通的生命力,性欲只是其中的一部分。由于这种解释上的分歧,1914年荣格离开了弗洛伊德自立门派,创立了分析心理学。
荣格把整个人格结构划分为意识、个人潜意识和集体潜意识。他认为个体潜意识的内容,曾经是有意识的,但因被压抑、遗忘而进入潜意识中。这种个体潜意识是独特的,因为每个人都有各自不同的思想和情感。与弗洛伊德不同是,荣格相信在心灵的最深处还存在着一种集体潜意识。他认为这集体潜意识由全人类传授并共同具有的,在原始时期就已获得,然后代代遗传,存储于每个人的心灵深处,是心理的原型(archetype)。这种原型包括神话、宗教、梦境、幻想、文学中不断重复出现的意象,它能唤起人们潜意识中的原始经验,使其产生深刻、强烈、非理性的情绪反应。
在荣格看来,集体潜意识不仅包括了人类种族历史,而且留下了人类祖先的痕迹。根据集体潜意识理论,人们在群体中之所以有那种行为,是因为潜意识的原型激发了他们。对个体而言,离开群体的行为就等于把自己与他自己的心灵疏远了。因此,为了其自己的心理健康,个体必须按社会要求行动,否则会引起人格破裂。
四、沙利文的人际关系学说
沙利文(Sullivon,H.S.1892—1949)认为弗洛伊德的本能论和泛性论,难以解释临床现象。他开始注意文化和社会因素对人心理的影响,尤其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提出了人际关系学说。他认为,人格的形成和发展是人与人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如果一个人在他的发展过程中,这种正常的关系遭到了破坏,那他就有可能出现心理障碍。他甚至认为精神病学也是一种社会心理学。在这个基础上,沙利文认为精神障碍患者与常人没有多大区别。患者的一些怪异行为在正常人中也同样存在,只是没有那么严重而已。
他始终强调人性中的社会性,认为人生来就与周围的环境产生相互作用,并形成尚未定型的心理组织,即自我系统。这个自我系统的功能主要是实现满足和安全的需要,减少内心的焦虑。他认为,在成长过程中,儿童会通过学习逐渐具备应付文化环境中各种符号的能力。他们会先后获得三种人际经验模式,即未分化模式(Prototaxicmode),这是婴儿特有的心理状态,在自我和外界间没有界限;其次是情绪失调模式(Mood disordersmode),此时,儿童已察觉出与外界的区别,有了语言经验;第三是综合模式(Syntaxic mode),在符号间形成逻辑联系,可以交流思想。
五、霍妮的神经症文化决定论
霍妮(Horney,Karen 1885—1952)是20世纪最杰出的女精神分析学家。虽然接收了弗洛伊德的基本概念,如压抑、抵抗、自由联想等,但她也反对其力比多的理论和女性人格观。她的理论包含了弗洛伊德的潜意识冲突,也容纳了阿德勒的社会文化思想,强调社会和环境在塑造人格中的作用。
在工作中,她发现神经症可以由偶发的个人经验引起,也可以由其所生存的特定文化情境所激发。这种文化情境不仅给其中的个体经验涂上各种色彩,而且在最后还要决定经验的特定形式。这表明,个体的心理和行为是文化的产物,其态度、感情都受他所生活的文化环境的影响。事实上,每种文化都在根据自己的文化内涵来理解神经症。在不同的文化环境中存在的相同行为或生活方式,并不一定有相同的动机。同样,在一种文化环境中被标定为正常的行为,到另一种文化环境中也可能就被认为是不正常的了。
她发现在所有的神经症患者中,他们都有一种共同的表现,即焦虑不安,以及他们为了抗拒焦虑所建立起来的防御机制。这种焦虑是一种以为自己渺小、无足轻重、无依无助、无能为力,并生存于一个充满荒谬、欺骗、嫉妒与暴力的世界之中的感觉,成为产生神经症的主要动因。每种文化的生活情境都会产生一些恐惧不安,其原因既可能是外在的危险(如大自然、敌人)引起,也可能是社会情景(不公平、压制、挫折等)或文化传统所致。生活于这种文化中的每个人或多或少都会有这种焦虑不安,没有人能逃避。
在出生之后,一个人就面临着强大的外部世界,并因此而焦虑不安。在现代文明社会中,人们之间普遍存在着疏隔、敌视、怨恨、恐惧及信心丧失等感觉。这些感觉累积起来就会促使人产生孤立无助的不安全感,最终导致神经症。她认为社会的影响在神经症焦虑中起着决定作用。如果社会不能改变竞争、自利的状况,神经症的自私就会肆无忌惮地发展。神经症和精神病在社会中泛滥的情况证明,由文化环境造成的心理困惑事实上要大于人们对付困难的能力。
六、客体关系理论
在客体关系理论中,本能驱力尤其是性本能在人格的发展中不再那么重要,更重要的是一个人在出生早期婴儿与父母,尤其与母亲的关系。在与母亲或母亲替代者的密切交往中,初生的婴儿会逐渐获得有关自我的映像,以及以母亲为代表的客观世界的完整印象,从而形成比较完善的心理功能,与人建立正常的关系。
客体关系理论认为,我们需要与他人建立关系,这是我们的动力所在。出生后,我们要与父母或重要的照料者建立良好的关系,以获得他们的关爱与保护。在这个过程中,父母或照料者就是我们的重要的客体。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我们对身边的重要人物会产生依赖,并将这些客体的形象、价值观内化,成为自我的组成部分。儿童与其父母或重要的照料者之间的关系如果发生重要的问题,可能导致异常的发展与心理的障碍。
(一)有关理论背景
自弗洛伊德至今,心理动力学理论的发展历史大约可归纳为四个阶段。客体关系(Object Relations)理论是在20世纪中叶发展起来的,可归于心理动力学理论发展史的第四阶段。在20年代后期,兰克(Otto Rank)首次提出了客体关系的理论概念。在40年代、50年代,一批英国心理学家,如费尔贝恩(Ronald Fairbairn)、克莱因(Melanie Klein)、温尼科特(Donald Winnicott)、盖特普(Harry Guntrip)斯图亚特(Scott Stuart)等发展了该理论。在此期间,雅格布森(Edith Jacobson)、马勒(Margaret Mahler)和凯恩伯格(Otto Kernberg)等人的研究与治疗也丰富和发展了客体关系理论。
(二)客体关系理论概述
1.概念
客体(Object)一词最先由弗洛伊德在讨论本能驱力和早期母子关系时采用,只涉及某种本能需要的满足,即客体是满足本能的对象。这种客体既可以是人,也可以是物。在客体关系理论中,客体是一个与主体(Subject)相对应的概念,是指个体的愿望或行为所指向的人,并非人化的物。
初生婴儿只能根据他所体验到的客体的“好”或“坏”来代表这个客体,所以,此时他所体验到的只是客体的部分特征,故称为部分客体(part object)。当婴儿能够同时体验到客体既能给他带来满足,又会使其受到挫折等多面性时,他对客体的体验就是完整的整体存在,即所谓的完整客体(whole object)。当婴儿意识到与母亲的非共生性以后,为缓解由此引起的对现实的焦虑与孤独感,婴儿会创造出一种部分主观取向、部分现实取向的过渡性情景,温尼科特将其称之为过渡性客体(transitional object),诸如柔软的毛毯、玩具、入睡前的某种特定的物品或声音等都是典型的过渡性客体。
客体表象(representation of object)是指客体在个体内部心理世界的反映。有时候,个体体验到的客体与现实环境中的真实客体并不完全相吻合。此时,决定个体对该客体的内在感受和现实关系的就是这个内在的客体表象。
自我表象(self representation)是指个体在与环境中的客体相处时,有关自我的心理表达。婴儿在早期与客体是处于一种共生的状态,不能区别他与客体之间的差异,他的自我表象实际上是自我与客体的混合表象。随着年龄的增长,当婴儿逐渐能把同一客体的各种不同特征整合在一起,逐步对母亲形成完整的客体表象时,婴儿会意识到他与母亲并不是一个整体,而是不同的两个人。此时,婴儿开始有了自我与非我的意识,并在此基础上形成所谓自我表象。这种自我表象可影响个体对自己的评价以及在现实中如何发展或处理与他人和环境的关系。
分离(splitting)同时包含正常的心理发展过程和防御过程双重含义。从正常的心理发展层面来讲,分离意味着婴儿可以借此机制来处理那些对他而言仍显得混乱而不连贯的早期生活体验。从防御的层面来讲,当婴儿尚无力将他对客体的体验整合成一个完整的客体经验时,分离机制可以帮助他在爱恨交织的矛盾情感中选择性地保留一种情感体验而避免焦虑,从而形成所谓部分客体表象。
共生(Symbiosis)是马勒从生物学中借来的一个概念,用以描述婴儿与母亲处于未分化融合状态及其内在的心理体验。
2.客体关系理论及治疗方法
客体关系理论认为,个体的心理发展过程是在非常早、非常短的时间内完成的。初生的婴儿在心理上与母亲共生,在生理上高度依赖母亲的照料,他们只有通过母亲或乳房对他的抚养来理解外部世界。费尔贝恩认为婴儿将母亲分成了两个部分,即好母亲和坏母亲。好母亲就是适时地、把他喂养得很舒服的母亲,并且代表了好的事物。当他感受到好母亲时,婴儿也觉得自己是好的。否则,就是坏的。
温尼科特强调,在婴儿形成其最初的心理世界的过程中,母亲对婴儿适时照顾的重要性,并提出了足够好的母亲(good-enough mother)的概念。在他看来,由于足够好的母亲能向婴儿提供足够的照料,能很好地适应婴儿的各种需求,所以,这种母亲能激发出婴儿的自恋性和无所不能感。有了这种无所不能感,婴儿会逐渐信赖外部世界,并与现实的外部世界建立起真实的客体关系。
费尔贝恩认为,个人将坏客体内化是其心理发育中的重要环节之一。在成长中,儿童借助分离机制将坏客体或客体的坏的部分分化出来,并加以内化,然后又将内化的坏客体压抑到无意识层面。这样,他们就不会感觉到坏客体的存在,从而达到自我保护的目的。一旦压抑失败或者被内化的坏客体被充分释放,就会表现出心理问题或症状。温尼科特则认为,如果儿童不能获得母亲适时的、足够好的照顾,他们就无法形成真实的、自发的、完整的自我,从而导致心理障碍。
马勒认为,在人格的每一个发展阶段都有其特定的任务、挑战和危机。如果在某个特定发展阶段,儿童不能如期完成该阶段的任务或遇到创伤性的事件,他们便会出现严重的心理障碍,甚至精神病。自恋性心理障碍就是源于婴儿在人格发展的共生阶段不能与母亲或母亲的替代者形成正常的共生圈,从而导致其人格发展只能停滞在自恋阶段。
凯恩伯格将人的心理发展分为高、中、低三个层次,而每个层次又都涉及驱力、人格结构、客体关系与发展过程这几个方面。在较高层面时,个体具有整合良好而又严厉的超我;驱力处于部分抑制的恰当发展水平;自我概念稳定;防御机制以压抑为主;具有一定深度的和情感丰富的稳定的客体关系。在此范围内,如果出现心理障碍,多为癔症、抑郁症、受虐狂、强迫症等。在中间层面,个体常具有苛刻的超我;驱力已发展到生殖期水平,但仍有部分前生殖期的冲突存在;自我欠稳定;防御机制仍以潜抑为主,但抑制不足;可形成与他人的关系,并能忍受人际关系中的矛盾和冲突。多见自恋型人格障碍、施虐—受虐型人格障碍等。对于处于较低层面的个体而言,他们具有施虐性的超我,关心与内疚能力削弱;自我与超我的界限不清楚,因超我整合欠佳而导致行为具冲动性,工作与人际关系紧张;以分离和分裂为主要防御机制;自我概念不稳定,自我身份混乱。若出现心理异常,则主要表现为反社会型人格、冲动控制障碍、边缘人格障碍等。凯恩伯格认为,边缘型人格障碍不仅是神经症性障碍与精神病性障碍之间的过渡状态,而且具有稳定的病理性人格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