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编临床眼科学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二章 科解剖生理学

第一节 概论

眼为人体的视觉器官,由眼球、视路及眼附属器组成。

眼球略呈球形,位于眼眶内,其直径约为24mm。正常眼球的前后径在出生时为16mm,3岁时为23mm,成年时为24mm。眼球向前方平视时一般突出于外侧眶缘12~14mm,突出程度因人种、发育等因素影响有所差异,但两眼之间相差通常不超过2mm。眼球壁由三层膜所构成,外层为纤维膜,可分为前部透明的角膜和后部不透明的巩膜,组织坚韧;中层为葡萄膜,包括虹膜、睫状体和脉络膜三部分,富有色素和血管;内层为视网膜,含视细胞和神经纤维,为感受光线及传达神经冲动的重要组织。眼球壁所围绕的眼内腔中含有房水、晶状体、玻璃体等透明组织,统称为眼内容。三者与角膜均透明,但因为屈光指数不同而使进入眼内的光线发生屈折,因此一起构成了眼的屈光系统(图2-1-1)。

图2-1-1 眼球

视网膜接受光线刺激后,产生神经冲动,经过视神经、视交叉、视束、外侧膝状体、视放射等,传导至大脑枕叶视皮质,形成视觉。其传导径路,称为视路。

眼附属器,位于眼球的周围,包括眼睑、结膜、泪器、眼外肌和眼眶。

为密切结合临床,本章内容按检查顺序由眼的前部向后叙述。

第二节 眼附属器
一、眼睑

眼睑分上睑和下睑。上睑的上边以眉毛为界,下睑向下移行于面部皮肤,其界限不明显。上睑的表面,常显一水平皱襞,称为上睑沟或双重睑,俗称双眼皮,系提上睑肌牵引所致。上下睑中间的裂缝,称为睑裂。其平均长度为27.88mm,高度为7.54mm,一般男性睑裂的长度与高度,均较女性稍大。

围绕睑裂的上下睑游离缘,称为睑缘。睑缘分前后两唇,前唇钝圆,生有睫毛,毛囊周围有皮脂腺(Zeis腺)和变态汗腺(Moll腺)开口于毛囊。后唇呈直角,与眼球表面紧密接触。两唇之间,可见一浅灰色线,称缘间线,为睑成形术的重要标志。缘间线与后唇之间有一排睑板腺的开口。上下睑缘之鼻侧部各有一突起,中央有一小孔,名叫泪点,为泪小管的进口处。

上、下睑缘在内外侧的会合处分别称为内眦和外眦。内眦较圆钝,状若蹄形,而外眦则为锐角。内眦包围一肉状隆起,为泪阜,其周围之浅窝,称为泪湖。泪阜外侧有一淡红色纵行皱褶,名结膜半月皱襞,为动物第三眼睑(瞬膜)的遗迹。

(一)眼睑解剖
1.眼睑的构造

由前向后分为下列五层。

(1)皮肤:

菲薄,易形成皱褶。

(2)皮下组织:

疏松结缔组织,无脂肪,常因水肿或出血而肿胀。

(3)肌层:

包括眼轮匝肌、提上睑肌和Müller肌。

1)眼轮匝肌:

为一薄层肌肉,以睑裂为中心环绕上下睑。按其部位分为睑部、眶部和泪囊部三部分。睑部纤维起自内眦韧带,与睑缘平行作弓状向外侧行走,终止于外眦韧带;眶部位于睑部眼轮匝肌的外围,自内眦韧带起,沿眶缘环绕一周后又终止于该韧带;泪囊部也称Horner肌,其深部的纤维起始于泪后嵴后方的骨面,经泪囊后方达睑板前面,加入眼轮匝肌的纤维中,有助予维持眦角后部、保持眼睑紧张度,并挤压泪囊,起到泪液排出泵的作用。

2)提上睑肌:

起始于眶尖的总腱环,沿眶上壁向前呈扇形伸展并逐渐形成腱膜,经过上睑横韧带(又称Whitnall韧带)转向下走行,附着于睑板上缘及上穹隆结膜;提上睑肌两端扩展成角,外侧角从泪腺的眶部和睑部之间穿过并附着于外眦韧带,内侧角较薄弱,附着于内眦韧带和额泪缝;部分提上睑肌纤维则伸向睑板前面,并穿过眼轮匝肌纤维,止于皮肤。此肌为动眼神经所支配,具有开睑功能。

3)Müller肌:

为一平滑肌。上睑板肌起源于提上睑肌纤维,附着于上睑板的上缘;下睑板肌发源于下直肌前端的鞘膜,附着于下睑板下缘。均为交感神经所支配,有辅助开睑的功能。

4)睑板前组织:

位于眼轮匝肌和睑板之间,由疏松的结缔组织所组成,其中可见提上睑肌纤维,为眼睑血管和神经的主要分布区域。

(4)睑板与眶隔
1)睑板:

上下眼睑各一,上睑板较宽而厚,略作半月状。中央部宽度约为7~9mm,女子稍窄。睑板内有睑板腺,上睑约有25个,下睑约有20个,垂直排列并开口于睑缘灰线后,分泌的油脂构成泪膜脂质层。上下睑板的内外两端各连一结缔组织带,即内、外眦韧带。

2)眶隔:

为一薄层纤维组织,外围与眶缘的骨膜相联系,内端移行于上下睑板之凸缘,颞侧与睑外侧韧带连合,鼻侧附着于泪骨和泪囊的后面。此膜在眼睑与眼眶间形成隔障,在一定程度上,可防止炎症性病变互相蔓延。

内眦韧带起自上下睑板的内端,分前后两支,前支横跨泪囊,终止于泪前嵴及上颌骨之额突;后支向后绕泪囊,附着于泪后嵴。外眦韧带起自上下睑外端,附着于颧骨的眶结节上。

(5)睑结膜层:

附着在睑板的后面(详见结膜部分内容)。

2.眼睑的血管

眼睑的主要血液供给,为来自眼动脉的睑内侧动脉和泪腺动脉的睑外侧动脉。这些动脉支在眼轮匝肌与睑板之间,互相吻合,形成三个动脉弓,其中两个分别在上下睑缘附近,称上下睑缘动脉弓,另一个在上睑板上缘,称上睑周围动脉弓。其静脉汇流于内眦静脉、颞浅静脉和眼静脉。

3.眼睑的淋巴

可分为内外两组,内侧组注入颌下淋巴结,外侧组注入耳前淋巴结和腮腺淋巴结。

4.眼睑的神经

眼睑的运动神经,包括面神经(支配眼轮匝肌)和动眼神经(支配提上睑肌);感觉神经为三叉神经的第一支(即眼神经,分出泪腺神经、眶上神经、滑车神经)和第二支(即上颌神经,分出眶下神经、颧面神经和颧颞神经等);交感神经为颈交感神经,支配Müller肌、血管及皮肤腺体。

(二)眼睑的生理

眼睑通过闭合睑裂以避免异物入眼,通过瞬目运动可清除结膜囊的灰尘、细菌等,并促进泪液的分泌、涂布和排出,保持眼表湿润状态及角膜的透明性。睫毛可以遮蔽部分强光和异物入眼。

二、泪器
(一)泪器的解剖

泪器包括泪腺和泪道。

1.泪腺
(1)泪腺:

分泌泪液的腺体,位于眼眶前部的上外侧,眶隔的后方,被提上睑肌腱板分隔为较大的眶部泪腺(或称上泪腺)与较小的睑部泪腺(或称下泪腺),正常时难以触及。泪腺共有10~20个排泄管,开口于上睑穹隆结膜的颞侧。

(2)泪腺的血管:

动脉由后方进入,为眼动脉的分支,称为泪腺动脉;静脉向后回流于眼上静脉。

(3)泪腺的神经:

泪腺神经为混合神经,包含感觉纤维、交感神经纤维和副交感神经纤维。

1)感觉纤维:

起源于三叉神经核,经三叉神经眼支分布于泪腺,司感觉。

2)交感神经纤维:

起源于颈内动脉丛,司泪液分泌。

3)副交感神经纤维:

起源于来自脑桥的泌涎核,经面神经至膝神经节,然后通过岩浅大神经抵达蝶腭神经节,最后随同三叉神经第二支的颧神经而进入眼眶,终于加入泪腺神经而分布于泪腺,司泪液分泌。

(4)泪腺的淋巴:

与结膜及睑淋巴系统相连,注入耳前淋巴结。

2.泪道
(1)泪道:

是泪液排出的管道。包括泪点、泪小管、泪囊和鼻泪管。

1)泪点:

上下睑缘内侧部的类圆形小孔,是泪道的起始端。泪点周围稍隆起,开口朝向泪湖。正常时泪点贴附于眼球表面,当位置发生变异常引起溢泪症。

2)泪小管:

连接泪点与泪囊的小管,长约10mm,最初与睑缘垂直,继则呈直角向内转弯,常汇合成泪总管后开口于泪囊外侧壁的上部。

3)泪囊:

位于泪骨的泪囊窝内,顶部呈盲端,下端变狭移行于鼻泪管。长12mm,宽6mm。泪囊上1/3位于内眦韧带上方,其余2/3位于内眦韧带下方。泪囊的内侧附着于泪囊窝处的骨膜;外侧被以泪筋膜,泪筋膜的外面由内眦韧带前后支及Horner肌所包绕。

4)鼻泪管:

位于骨性鼻泪管内,上接泪囊,向下并稍向外后延伸,开口于下鼻道,全长18mm。鼻泪管下口处有Hasner瓣膜,若出生后不能开放则会引起新生儿泪囊炎。

(2)泪道的血管:

动脉血液供应来源有三:①来自眼动脉的睑内侧动脉供应泪囊,下睑内侧动脉供应鼻泪管;②来自面动脉的内眦动脉供应泪囊和鼻泪管;③来自颌内动脉的眶下动脉供应泪囊下部,蝶腭动脉的鼻支供应鼻泪管下部。静脉则注入内眦静脉及眶下静脉。内眦动静脉距内眦8mm,动脉在内,静脉在外,故泪囊手术时慎勿损伤此两支血管。

(3)泪道的淋巴:

泪囊部淋巴管随同面静脉达颌下淋巴结。鼻泪管部淋巴管与鼻部淋巴管相连。

(4)泪道的神经:

①感觉纤维:主要来自三叉神经眼支的滑车下神经,司泪小管、泪囊和鼻泪管上部的感觉;来自三叉神经上颌支的前上齿槽神经,司鼻泪管下部的感觉。②运动纤维:来自面神经,司泪道部眼轮匝肌的运动。

(二)泪液的生理
1.泪液

弱碱性透明液体。除含有少量蛋白及无机盐外,尚含有溶菌酶、IgA、补体、β溶素及乳铁蛋白。在正常清醒状态下,16小时内分泌泪液0.5~0.6ml。影响泪液分泌的因素有精神因素、反射因素、药物因素等。

2.泪液的导流

泪液排到结膜囊后,经瞬目动作分布于眼球表面,并向内眦汇集形成泪湖,再由泪点、泪小管产生的虹吸作用和泪囊收缩产生的吸力进入泪道,借助重力作用和泪囊收缩产生的吸力排入鼻泪管和鼻腔。

3.泪器的功能

保持眼球表面正常湿润度;导流使侵入结膜囊的异物排出;具有一定的杀菌能力。

三、结膜
(一)结膜的解剖

结膜是覆盖眼睑后面与眼球前面的透明薄层黏膜。依解剖部位分为睑结膜、球结膜和穹隆结膜三部分。

结膜囊是以睑裂为口、以角膜为底,由结膜包绕形成的囊状间隙。

1.睑结膜

紧密附着于睑板的后面,不易推动。正常时透明而平滑,能透见结膜下血管及部分睑板腺。在睑缘内2mm处有一与睑缘平行的浅沟,称睑板下沟,常为异物存留之处。

2.球结膜

自穹隆结膜到角膜缘,覆盖在眼球的前面。球结膜菲薄透明,可见下面的血管和巩膜。角膜缘附近的球结膜与眼球筋膜和巩膜紧密粘连,其余部分则较疏松。

3.穹隆结膜

介于睑结膜和球结膜之间,组织疏松,多皱襞,以便眼球自由活动。穹隆结膜富含血管,特别在下穹隆部可见繁密的静脉网。

(二)结膜的组织结构

结膜分为上皮层和固有层。上皮层在睑结膜和穹隆结膜部为扁平上皮,在角膜缘附近逐渐演变为复层鳞状上皮,然后移行为角膜上皮。疏松的结缔组织间有淋巴细胞和肥大细胞,当慢性炎症时淋巴细胞大量增生形成滤泡。结膜的副泪腺分泌基础泪液,其组织结构与泪腺相同。其中Krause腺位于上下穹隆结膜,以上穹隆部为最多,也可见于泪阜部;Wolfring腺腺体稍大而数目较少,位于上下睑板之凸缘,及上睑板腺末端附近。杯状细胞分布于结膜上皮细胞层,以穹隆结膜及半月皱襞最多,分泌黏液。

(三)结膜的血管

结膜血管来自眼睑动脉弓和睫状前动脉。静脉大致伴随动脉而行。

1.眼睑动脉弓

包括上、下睑睑缘动脉弓和上睑周围动脉弓。上睑睑缘动脉弓位于睑缘附近的睑板前组织中,发出细支穿过睑板,在睑板下沟处又分出上下小支,分布于睑缘及附近的睑结膜。下睑睑缘动脉弓穿透睑板后,以细支分布于睑结膜、穹隆结膜及球结膜。上睑周围动脉弓,于睑板上缘,穿过Müller肌达结膜下,分为上行支与下行支,上行支向上绕过穹隆部延伸至球结膜,下行支与上睑睑缘动脉弓的分支相吻合。由眼睑动脉弓伸向球结膜的各动脉分支统称为结膜后动脉,充血时称为结膜充血。

2.睫状前动脉

共7~8支,来自眼肌动脉,沿巩膜表面向前方进行,在距角膜缘3~5mm处分出细小分支,一部分细支穿入巩膜,另一部分细支继续前进至角膜缘部构成角膜缘周围血管网并分布于角膜缘周边的球结膜,又称为结膜前动脉。角膜缘周围血管网充血时称为睫状充血。

(四)结膜的淋巴

结膜淋巴管丰富,向两眦部汇流,注于眼睑淋巴系统。

(五)结膜的神经

由三叉神经支配。

第三节 角膜
一、角膜的解剖

角膜位于眼球的最前端,占纤维膜的前1/6,透明,有弹性,无血管,前表面有泪膜覆盖。角膜前面呈横椭圆形,新生儿阶段角膜直径约9~10mm,3岁时直径接近成人,成年男性角膜横径约11~12mm,纵径约10~11mm,女性略小。直径小于10mm称为病理性小角膜,大于13mm称为病理性大角膜。角膜前表面水平曲率半径为7.8mm,垂直为7.7mm,后表面曲率半径为6.22~6.80mm。角膜中央最薄,约0.5mm,周围较厚,约1mm。

角膜从前向后共分6层,依次是:上皮层、前弹力层、基质层、Dua层、后弹力层和内皮层。

1.上皮层

为4~6层非角化、无外分泌功能、复层鳞状上皮,厚度40~50μm,损伤后可以再生。

2.前弹力层

为上皮层基底膜下一层无细胞的胶原纤维膜,厚度约8~14μm,对机械性损伤的抵抗力较强,对化学性损伤的抵抗力较弱,损伤后不可再生。

3.基质层

由胶原纤维、角膜细胞、黏蛋白、糖蛋白等构成,胶原纤维的有序排列使该层成为人体中最透明的组织,厚度约500μm,占全角膜厚度的9/10,损伤后发生瘢痕修复,会影响局部角膜的透明性。

4.Dua层

是2013年由英国的Dua教授首次提出的新分层。该层无细胞,由5~8层Ⅰ型胶原板层构成,厚约10μm,薄而强韧,可经得起150~200kPa的压强。该层在角膜深板层移植手术、角膜生物力学研究、后部角膜病变的发生机制研究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5.后弹力层

由角膜内皮细胞分泌而来,厚度随年龄的增加而增厚,对机械性损伤的抵抗力较差,对化学性和病理性损伤的抵抗力较强,损伤后可以再生。

6.内皮层

由一层六角形角膜内皮细胞构成,内皮细胞密度随年龄逐渐降低,从幼年时的约4000/mm2降至老年时的约2600/mm2,细胞间连接紧密,具有良好的屏障作用,但与后弹力层连接松散而容易发生脱离,成人的内皮细胞损伤后不可以再生,其修复依靠周围内皮细胞的移行和扩展。

角膜缘:

临床上是指透明角膜与不透明巩膜之间的移行区,组织学上其前界为角膜前弹力层止端和后弹力层止端连线,后界为经过巩膜突的前界平行线,平均宽约1.0mm。上方角膜缘最宽,下方次之,两侧较窄。

角膜的血管:

角膜无血管。角膜缘周围有血管网,主要供应角膜周边部,其动脉为睫状前动脉的末梢动脉,直接与静脉连接,形成环状,静脉汇入眶静脉系统。

角膜的神经:

主要为来自三叉神经眼支的睫状感觉神经纤维。该神经纤维干从角膜周围呈水平放射状进入角膜的中1/3,继而转向前并不断分叉,形成分布繁密的上皮下神经丛,再贯穿前弹力层进入角膜上皮层。角膜上皮层的神经末梢极为丰富,因此角膜知觉极为敏锐。

二、角膜的生理
1.角膜的代谢

角膜主要利用葡萄糖和糖原分解供能。由于角膜没有血管,代谢所需的大部分葡萄糖和氨基酸均来源于房水;角膜上皮所需的氧气在睁眼时主要来自泪膜中的溶解氧气,闭眼时主要来自结膜和角膜缘血管,角膜内皮的供氧来自房水。维生素A参与角膜糖蛋白合成,维生素C和谷胱甘肽具有清除毒性过氧化物的作用。

2.角膜的生理功能

①维持眼球形状,保护眼内容物;②允许光线透过;③参与屈光:角膜的屈光指数是1.377,前表面的屈光力为48.8D,后表面的屈光力为43D,占全眼屈光力的70%;④渗透作用:角膜上皮和内皮细胞连接紧密,细胞表面富于脂类,因此非极性物质易于通过,角膜基质则易于水溶性极性物质通过;⑤感知外界刺激:角膜可以感知冷热觉、痛觉和触觉。

第四节 巩膜
一、巩膜的解剖
1.巩膜

位于角膜的后方,约占纤维膜的5/6。质地坚固,不透明,儿童呈蓝白色,成年人呈白色,老年人呈黄白色。巩膜外面与眼球筋膜之间的腔隙称为巩膜上腔。巩膜里面与脉络膜之间的腔隙称为脉络膜上腔。不同部位的巩膜厚度也不相同,后部巩膜最厚,约1mm,向前逐渐变薄,赤道部巩膜厚度约为0.4~0.6mm,肌肉附着点处最薄,约0.3mm,赤道部向前至角膜缘约为0.6mm。

巩膜的前方与角膜相连接。在角膜缘内外表面均可见一浅沟,称为外巩膜沟和内巩膜沟。其中内巩膜沟处是巩膜静脉窦和房角所在处,内巩膜沟后缘隆起,为巩膜突,是睫状肌附着处。

巩膜的后方有一细小管道,有视神经穿过,称为巩膜孔。此处,内1/3巩膜与脉络膜共同构成筛板,外2/3巩膜演变成硬脑膜。此外,巩膜还有睫状前动脉、睫状后动脉、涡状静脉等血管所穿行的壁孔。

2.巩膜的血管和淋巴

巩膜表层和视神经筛板处血管网丰富,而巩膜基质层基本无血管。后部巩膜的动脉来源:眼动脉—睫状后动脉—睫状后短动脉—视神经动脉环和巩膜动脉血管丛。前部巩膜和表层巩膜的动脉来源:眼动脉—睫状前动脉—巩膜深层血管丛和表层血管网。巩膜前部静脉网丰富,其中巩膜静脉窦的外出小管和睫状肌的静脉小支在巩膜内形成静脉丛,经过表层静脉网汇入睫状前静脉。部分外出小管直接连接到表层静脉网,这些小管称为房水静脉。中后部巩膜静脉则导入涡状静脉及后部巩膜小静脉支。巩膜内无淋巴管。

3.巩膜的神经

巩膜受三叉神经的睫状神经支配。

二、巩膜的生理

巩膜与角膜一起包裹并保护精密的眼内容构造;遮蔽光线;为眼外肌提供附着点。

第五节 葡萄膜
一、葡萄膜的解剖

葡萄膜是眼球壁三层结构的中间层,由虹膜、睫状体和脉络膜三个相连续部分组成,是富含色素的血管性结构,色如葡萄而得名,又称为色素膜或血管膜。

1.虹膜

虹膜为葡萄膜的最前部,状如圆盘,由睫状体前缘伸展到晶状体前面,中央有一圆孔,称为瞳孔。瞳孔的边缘,称为瞳孔缘。瞳孔缘镶以深褐色的花边,系虹膜后色素上皮层向前外翻所致。虹膜前表面距瞳孔缘约1.5mm处有一隆起的环状锯齿状条纹,称为虹膜卷缩轮或虹膜小环。此卷缩轮将虹膜表面分为内部的瞳孔区与外部的睫状区。在卷缩轮附近,可见大小不规则的陷凹,称为虹膜隐窝。

虹膜组织结构:

从前向后分为4层:①前表面层;②基质与瞳孔括约肌层;③前色素上皮与瞳孔开大肌层;④后色素上皮层,富含色素,不同人种的该层色素细胞数不同,对虹膜的颜色起到主要作用。

虹膜的血管:

虹膜主要有血管组织形成。睫状后长动脉和睫状前动脉的分支在虹膜根部吻合成虹膜动脉大环,发出许多动脉细支放射状到达瞳孔缘,而后毛细血管折回成为静脉,从而在瞳孔缘形成一个不完整的血管环,称为虹膜血管小环。此后虹膜静脉彼此吻合,并与睫状体静脉吻合后经脉络膜至涡静脉。

虹膜的神经:

瞳孔括约肌受动眼神经的副交感神经纤维支配,司缩瞳。瞳孔开大肌受来自颈上神经节的交感神经纤维支配,司扩瞳。虹膜感觉神经纤维来自三叉神经的睫状神经。

2.睫状体

睫状体为围绕眼球内部呈环状色素带。前方起始于虹膜根部,后方以锯齿缘为界移行于脉络膜。外围以睫状体上腔与巩膜相连。睫状体鼻侧宽约为5.9mm,颞侧为6.7mm。睫状体分睫状冠和睫状体平坦部两部。睫状冠子午线断面呈三角形,其内有睫状肌,受动眼神经支配,司调节;睫状冠的内表面有70~80个纵行放射状突起,称为睫状突,其无色素睫状上皮可产生房水。睫状体中的睫状肌由平滑肌纤维束组成,分为外侧的前后走行的纵行纤维、中层的扇形斜向走行的放射纤维、内侧的与角膜缘平行走行的环形纤维三部分。睫状体上腔是介于睫状肌和巩膜之间的潜在腔隙,前方止于巩膜突。房水的葡萄膜巩膜引流途径是指前房水经前房角睫状肌纤维间的裂隙进入睫状体上腔和脉络膜上腔,并通过巩膜或巩膜神经血管周围间隙排出眼外的途径。

睫状体的血管:

动脉来自虹膜动脉大环、睫状后长动脉、睫状前动脉在睫状肌内形成睫状肌动脉环,再分叉成密集而粗大的毛细血管网。静脉大部分引入睫状突平行静脉,再平行向后走形引入涡静脉,少部分穿出巩膜加入睫状静脉。

睫状体的神经:

睫状神经在睫状体内分布成密集的神经丛。感觉神经纤维来自三叉神经眼支。交感神经纤维来自交感神经丛,司血管平滑肌舒缩。副交感神经纤维来自动眼神经,司睫状肌舒缩。

3.脉络膜

为葡萄膜的后部,位于视网膜和巩膜之间的一层富含血管的棕色膜。前端以锯齿缘为界,后端止于视神经周围。脉络膜动脉分支在视神经周围形成的血管环称为Zinn环。脉络膜外面贴近巩膜,其间潜在的空隙,称脉络膜上腔;内面与视网膜色素上皮层紧密结合。脉络膜的血液大部分来自睫状后短动脉,少部分来自睫状后长动脉。静脉汇集于4~6支涡静脉排出眼球外。脉络膜的神经纤维来自睫状神经。

二、葡萄膜的生理
1.遮光作用

葡萄膜和视网膜色素上皮起到了类似照相机的光圈和暗箱的作用。此种构造只允许外来光线通过瞳孔射入眼内,而将多余的光线摒除于外,并借助瞳孔对光线的调控作用,从而提高视网膜影像的清晰程度。

2.营养作用

睫状体产生的房水对角膜和虹膜提供营养;脉络膜对视网膜的外层提供营养。

3.调节作用

通过调节睫状肌舒缩和瞳孔大小参与屈光系统的调节。

第六节 视网膜
一、视网膜的解剖
1.视网膜

为眼球壁的最内层,是一种高度分化的神经组织。其前界为锯齿缘,向后止于视盘,内侧为玻璃体,外侧为脉络膜。组织学上,视网膜由外侧的色素上皮(1层)和内侧的神经视网膜(9层)共10层结构组成。

视网膜色素上皮是在神经视网膜和脉络膜Bruch膜之间的含有黑色素的单层上皮细胞层,细胞之间连接紧密,可以阻断水和离子的自由来往。每个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对应的光感受器细胞的数量大致恒定,约为45个,对光感受器细胞的代谢起着重要作用。视网膜色素上皮外面与脉络膜紧密黏着,而与内侧的神经视网膜之间却存在着潜在性空隙,因此病理情况下很容易分开造成脱离状态。

除视盘、中心凹和锯齿缘外,神经视网膜一般分为9层:

(1)光感受器层:

由视锥、视杆细胞的内外节组成。

(2)外界膜:

为一薄网状膜,由光感受器和Müller细胞之间的连接结构组成。

(3)外核层:

由视锥、视杆细胞的细胞核组成。

(4)外丛状层:

是疏松的网状结构,由视锥细胞和视杆细胞的轴突、双极细胞的树突、水平细胞和Müller细胞的突起相连接的突触部位,是视觉信息处理与传递的初级结构。

(5)内核层:

由双极细胞(信息的传递)、水平细胞、无长突细胞及Müller细胞4种细胞的细胞核和视网膜血管系统的深层毛细血管组成,其中双极细胞为视觉信息传递系统第一级神经元,Müller细胞起视网膜支架和营养作用。

(6)内丛状层:

主要由双极细胞(视觉信息传递系统第一级神经元)与神经节细胞(视觉信息传递系统第二级神经元)相互接触形成突触的部位,也是内核层各种细胞之间突触结合的部位。

(7)神经节细胞层:

由神经节细胞的细胞体组成,其中神经节细胞是视觉信息传递系统第二级神经元,此外该层还含有Müller细胞、神经胶质细胞和视网膜血管分支,起视网膜支持和营养作用。

(8)神经纤维层:

主要由神经节细胞轴突(视神经纤维)构成,其走行与视网膜平行,并向视盘汇聚延伸成为视神经,此外该层还含有传出纤维、Müller细胞、神经胶质细胞和视网膜血管系统的小动脉及浅层毛细血管。

(9)内界膜:

是视网膜和玻璃体间的一层薄膜,是Müller细胞的基底膜。

视网膜上可见视盘、黄斑及锯齿缘等特殊结构。

视盘:

又称视乳头,位于眼球后极部鼻侧约3mm处,大小约1.5mm×1.75mm,边界清楚,为一个橙红色的圆形盘状结构。其中央有一小凹陷,称为视杯。视盘上有视网膜中央动静脉通过,其分支分布于视网膜上。

黄斑:

视网膜后极部上下血管弓之间的凹陷区,正对视轴,直径约1~3mm,无血管,因富含叶黄素而使外观色略黄,故得名。该区域中央有一小凹,称为中心小凹或黄斑中心凹,正常时眼底检查可见反光,是视力最敏锐的区域。黄斑区的视细胞靠近中心凹视杆细胞越少,黄斑中心凹的视细胞主要是视锥细胞。黄斑区的内界膜与玻璃体的粘连紧密,因此容易发生黄斑裂孔。

锯齿缘:

是视网膜周边终止的边缘,呈锯齿形。锯齿缘与脉络膜内面之间、与玻璃体之间均有紧密粘连。

黄斑区纤维以水平缝为界,呈上下弧形排列到达视盘颞侧,此纤维束称为视盘黄斑纤维束。黄斑纤维占全视网膜视纤维的1/3,以视盘黄斑纤维束后到达视盘。颞侧周围视网膜神经纤维,以水平缝为界,绕过黄斑上下两侧到达视盘,而鼻侧周围纤维则直接向视盘集中。此种纤维分布情况,于检眼镜无赤光线下,清晰可见。

2.视网膜的血管

视网膜内5层的营养供应依靠视网膜血管系统,外5层依靠脉络膜血管系统。两者均来自眼动脉,但在视网膜处相互独立,并不沟通。视网膜血管系统:颈内动脉—眼动脉—视网膜中央动脉。视网膜中央静脉引入颈静脉窦。脉络膜血管系统:颈内动脉—眼动脉—后睫状动脉—睫状后长动脉(鼻颞侧各一,与睫状前动脉一起供应脉络膜前部)/睫状后短动脉(约20支,供应脉络膜后部)。脉络膜涡静脉引入上下眶静脉,再引入颈静脉窦和翼丛。视网膜内5层中有从小动脉至终末毛细血管的完整的视网膜血管结构;视网膜外5层中没有血管结构,其营养物质需要依靠从脉络膜向视网膜方向的细胞间转运和扩散。

3.血-视网膜屏障

由视网膜毛细血管内皮形成的内屏障和视网膜色素上皮形成的外屏障共同组成。该屏障依赖细胞间的紧密连接,限制水溶性分子的通过,防止这些分子进入视网膜。

二、视网膜的生理

视网膜光感受器-视锥视杆细胞的外节捕捉外界入眼的光刺激,转化为电刺激,经过双极细胞传至神经节细胞,神经冲动也随之逐级整合,随神经节细胞轴突向视盘汇集。

人视网膜共有4种视色素,每一个光感受器细胞的外节中只含有1种视色素。视锥细胞的视色素为视紫蓝质,又具体分为对红光敏感(570nm)、对蓝光敏感(440nm)、对绿光敏感(540nm)3种,受到光刺激时可以混合成不同颜色。当视网膜中缺少或完全缺乏某种感色物质称为色盲。视杆细胞的视色素为视紫红质,对蓝绿光最敏感(500nm)。视紫红质的感光依赖外源性维生素A的不断补充,否则可导致夜盲。视网膜色素上皮具有吸收散射光线,控制视网膜下液体量,营养外层视网膜,合成视色素,清除代谢产物,维持电稳态,创伤后再生和修复等功能。

第七节 前房、后房和房水
1.前房

由角膜、虹膜、瞳孔区的晶状体、睫状体前部共同围成的腔隙,容积约0.25ml(图2-7-1)。中央前房深度最深,正常成人约为3.0mm,周边部渐浅。前房深度随年龄、屈光状态等改变,年轻人、近视者前房较深,老年人、远视者前房较浅。前房最周边处称为前房角,其前外侧壁为角巩膜缘,后内侧壁为虹膜根部和睫状体前端,两壁在睫状体前端相遇。前房角是房水排出的主要途径,对维持正常眼内压起重要作用。前房角有以下结构:

图2-7-1 眼前节(角膜缘、前后房结构)
(1)Schwalbe线:

角膜后弹力层的止端与角膜基质纤维形成的一条环形隆起线,是前房角前壁的前缘,小梁网的前端附着于此。

(2)巩膜突:

巩膜向前房突出的窄嵴,在眼球子午切面上是突出于前巩膜内表面的楔状物,其内面有睫状肌的纵行纤维贴附,并有小梁网覆盖于其上。

(3)Schlemm管:

是围绕前房角一周的房水输出管道,位于小梁网的后外侧,在矢状面上呈前尖后宽的不规则椭圆形,内壁有一完整的内皮细胞层,其细胞内含有大量空泡和微通道。Schlemm管外侧管壁发出25~35条集液管通过巩膜内静脉丛与睫状前静脉相通,内侧管壁通过单层内皮细胞直接与小梁网相贴。

(4)小梁网:

是一种由小梁相互交错形成的多层海绵状组织,位于Schwalbe线与巩膜突之间的巩膜内沟(角巩膜缘内面的凹陷)内。小梁网在眼球子午切面上呈近似三角形,其尖端连于Schwalbe线,其内侧面与房水接触,其外侧面的后2/3与Schlemm管相贴。小梁网的每一束小梁由胶原纤维核心、中层围绕的弹力纤维和最外被覆的一层内皮细胞——小梁细胞组成。小梁网具有筛网的作用,使房水中的一些微粒物质和细胞不易进入Schlemm管。组织解剖学上将小梁网从内(房水侧)到外(Schlemm管侧)可大致分为三部分,即葡萄膜部、角巩膜部和邻管组织。其中,邻管组织可能是房水流出阻力最大的部位。此外,临床上通常以Schlemm管为分界将小梁网分为前、后两部分,即前1/3不能引流房水的非功能小梁和后2/3有引流房水作用的功能小梁。

2.后房

是虹膜后表面、晶状体前表面、晶状体赤道部表面、玻璃体前表面、睫状体内表面之间围成的一个不规则的腔隙。此腔内充满房水,容积约0.06ml。

3.房水

由睫状突无色素上皮细胞分泌,充满于后房和前房之中,总量为0.15~0.3ml,pH 7.2~7.7,屈光指数1.336。睫状突无色素上皮细胞间的紧密连接、虹膜组织的连接和虹膜血管共同构成血-房水屏障,使得房水中的化学成分与血液不同。房水中水占总量的98.75%,还有少量抗坏血酸、乳酸、氨基酸、葡萄糖、无机盐等。正常房水中的总蛋白质浓度远低于血浆,其中白蛋白浓度高于血浆,而球蛋白浓度低于血浆。当血-房水屏障被破坏时,房水中蛋白含量急剧增加,临床上裂隙灯检查可见到房水闪辉现象。房水的生理功能:维持眼内压,营养角膜、晶状体及玻璃体,清除上述组织的代谢产物。

第八节 晶状体
一、晶状体的解剖

晶状体为一双凸面的弹性透明体,通过晶状体悬韧带悬挂于虹膜和玻璃体之间。晶状体前后面的顶点称晶状体前极和后极。前后两面的交界处称晶状体赤道部。前表面和赤道部浸泡于房水中,后表面与玻璃体相贴,位于玻璃体前面的玻璃体凹内,晶状体赤道部通过晶状体悬韧带与睫状突相联系。在静止状态下,晶状体的直径约9~10mm,厚度约4~5mm。

晶状体由晶状体囊和晶状体纤维所组成。晶状体囊为一层透明而具有高度弹性的薄膜。临床上将晶状体赤道部以前的囊膜称为前囊,将赤道部以后的囊膜称为后囊。上皮细胞代谢活跃,从前囊下延续生长直至赤道后1mm左右处。此后晶状体上皮细胞改向前后极伸展,形成晶状体纤维。

晶状体纤维不断生长并将旧纤维推向中心,形成了硬化的晶状体核,占总体积的84%。根据晶状体核形成的时间顺序可分为胚胎核、胎儿核、婴儿核和成人核。核外较新的纤维柔软有弹性,称为晶状体皮质,位于囊膜与晶状体核之间,占总体积的16%。人的一生中晶状体纤维不断生长,晶状体随之增大增厚,其硬度越来越大,弹性也越来越差。

二、晶状体的生理功能

1.屈光 无调节状态下相当于20D的凸透镜。

2.调节 睫状肌收缩时引起晶状体悬韧带松弛,晶状体因自身弹性而增厚,屈光力增加。当晶状体弹性下降或睫状肌收缩力减退时,眼的调节力下降。

3.吸收紫外线,保护视网膜。

三、晶状体的代谢

晶状体没有血管和神经,通过无糖酵解途径获取能量。

第九节 玻璃体
一、玻璃体的解剖

玻璃体为无色透明的凝胶体,充满在晶状体后面的玻璃体腔内,由晶状体、晶状体悬韧带、睫状体后面和视网膜包绕,占眼球内容积的4/5,成人约4.5ml。玻璃体由98%的水与2%的胶原纤维支架和透明质酸黏多糖组成。屈光指数1.3382,pH 7.2~7.5。玻璃体周边部的胶原纤维排列较致密形成玻璃体膜。位于晶状体后表面和睫状体平坦部(又称玻璃体基底部)的玻璃体膜称为前界膜;前界膜之后直至视盘边缘处的玻璃体膜称为后界膜。玻璃体膜在睫状体平坦部和视盘附近处最厚,连接也最紧密。

二、玻璃体的生理功能

玻璃体具有构成眼屈光系统、支撑晶状体视网膜的正常位置、减轻震动对眼内结构的影响、营养周围组织等作用。

三、玻璃体的代谢

玻璃体无血管和神经,其营养可能来自脉络膜和睫状体,本身代谢作用很低,无再生能力,胶原纤维塌陷后水分析出,称为玻璃体液化。

第十节 视路
一、视神经
1.视神经

位于视路的前部。起自视盘,终于视交叉,由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发出的纤维汇集而成。全长约50mm。可分为四段,即球内段、眶内段、管内段和颅内段。

(1)眼球内段:

由视盘至巩膜孔的后缘,长1mm,此段有巩膜筛板横过。筛板前视神经纤维无髓鞘。视盘是神经纤维聚合成视神经的部位,其上无视细胞,在视野中形成生理盲点。

(2)眶内段:

自巩膜孔后缘至视神经管入口。长约25mm,呈S形弯曲,以利于眼球的自由转动。

(3)管内段:

位于视神经管内,长约9mm。其下方有眼动脉经过,内侧与蝶窦和后筛窦相邻。此段虽较短,但常由于炎症、压迫或骨折而发生病变。

(4)颅内段:

由视神经管出口至视交叉,长约16mm。

在视盘中央处有视网膜中央动静脉穿行,因此黄斑纤维位于视神经的颞侧,鼻侧周围纤维位于视神经的鼻侧,上下部颞侧周围纤维被分别推向上下方而不相遇。在球后10~15mm处视神经中央动静脉离开视神经,因此黄斑纤维转入轴心,鼻侧与颞侧纤维分居内外两侧。在接近视交叉时视神经内旋45°,各象限纤维随之稍有改变。

2.视神经鞘膜

由外至内共有三层,即硬膜、蛛网膜及软膜,分别与颅内同名脑膜相连续。鞘膜间隙与相应的颅内间隙相通,其中蛛网膜下腔充满脑脊液,当颅内压增高时,压力传至视盘导致视盘水肿。

3.视神经的血管

球内段血供来自Zinn环。眶内段血供来自眼动脉的分支——视网膜中央动脉和视神经中央动脉。管内段的血供来自颈内动脉的分支——软脑膜动脉。颅内段的血供则由颈内动脉、大脑前动脉及前交通动脉的分支供给。

4.视神经的感觉神经

视神经鞘膜上富有感觉神经纤维,故在急性球后视神经炎时,球后部常有痛感。

二、视交叉

视交叉位于蝶鞍之上,下方为脑垂体,前上方为大脑前动脉及前交通动脉,后上方为第三脑室,两侧为颈内动脉。来自视网膜鼻侧的神经纤维交叉至对侧,来自视网膜颞侧的神经纤维不交叉。来自视网膜上半部的交叉纤维(鼻侧纤维)居于视交叉上层,先在同侧形成后膝,然后转向进入对侧视束;来自视网膜下半部的交叉纤维(鼻侧纤维)居于视交叉下层,先在对侧形成前膝,然后转向进入对侧视束;来自视网膜上半部的不交叉纤维(颞侧纤维)居于视交叉同侧的外上方;来自视网膜下半部的不交叉纤维(颞侧纤维)居于视交叉同侧的外下方。黄斑纤维进入视交叉后向内后及上方走行,至后缘上方时交叉至对侧,不交叉纤维在同侧中央部进入视束(图2-10-1)。当视交叉发生压迫时会产生不同的视野缺损。视交叉主要是由颈内动脉和大脑前动脉分支所供血。

图2-10-1 视交叉的神经纤维分布
1.黄斑部上部纤维;2.黄斑部下部纤维;3.颞上部纤维;4.颞下部纤维;5.鼻上部纤维;6.鼻下部纤维;7.黄斑部颞半不交叉纤维;8.黄斑部上象限纤维;9.黄斑部下象限纤维;10.上象限纤维;11.下象限纤维;12.对侧鼻上周边部纤维;13.对侧鼻下周边部纤维; 相当视网膜水平线;箭头:表示内旋现象
三、视束

视束是由视交叉向后的神经束,包含同侧视网膜颞侧的不交叉纤维和对侧视网膜鼻侧的交叉纤维。视束经过前穿质与灰白结节之间,绕大脑的外侧面,在大脑颞叶的下面,终止于外侧膝状体。黄斑纤维起初在视束的中央,渐移至背部。上象限颞侧周边纤维位于腹内侧,下象限颞侧周边纤维位于腹外侧。自对侧视网膜鼻侧周边部发出之纤维,则居于腹面狭窄区。视束前段由颈内动脉与大脑后动脉的后交通支供血,后段则为前脉络动脉供应。

四、外侧膝状体

外侧膝状体位于丘脑后端的外侧,借上丘上臂连于上丘。外侧膝状体收容大部分由视束而来的纤维(即视网膜节细胞的轴突),经过换神经元后发出视放射纤维。黄斑纤维居于上方。视网膜上象限颞侧纤维居于下内侧,视网膜下象限颞侧纤维居于下外侧。来自对侧视网膜鼻侧周边部的纤维终止于下方狭窄区内。外侧膝状体前、外部由前脉络动脉供血,后、内及中部由后脉络动脉供血,黄斑纤维则由前、后脉络动脉共同供血。

五、视放射

视放射是由外侧膝状体发出的纤维,最先行于内囊后脚,在丘脑与豆状核之间,然后在大脑白质内绕侧脑室的下脚和后脚,终止于枕叶。视网膜下象限颞侧纤维向前在颞叶内呈屈膝状(Meyer襻),再转向后,经颞叶到枕叶,形成视放射的下部分;视网膜上象限颞侧纤维则经顶叶到枕叶,形成视放射的上部分。黄斑纤维则行于视放射的中部,将上下象限颞侧纤维分隔开。对侧视网膜鼻上、鼻下周边部纤维分别位于视放射的最上和最下部。视放射近内囊部分由前脉络动脉供血;前上部由大脑中动脉的分支所供血;后下部由大脑后动脉所供血。

六、视皮质

视放射终止于枕叶距状裂上下唇的脑皮质,即Brodmann第17区。该区组织学上呈白色条纹,故亦名纹状区,为视觉最高中枢。紧靠纹状区的Brodmann第18区和纹状区周围的第19区虽不直接接收视觉纤维,但与视觉的意识、记忆和眼的反射运动有关。视网膜上象限颞侧纤维终止于距状裂的上唇;下象限颞侧纤维则终止于距状裂的下唇。黄斑纤维终止于枕叶的后极。对侧视网膜鼻侧纤维则终止于距状裂上下唇的最前缘。

视皮质主要由大脑后动脉的分支距状沟动脉所供血,其后极部还接受大脑中动脉的血液供给,黄斑的中央区位于大脑后动脉和大脑中动脉所分布的区域之间,受双重血管营养,因此在距状沟动脉闭塞时,黄斑区可不受影响,在视野上出现黄斑回避现象。

第十一节 瞳孔反射径路
一、对光反射径路

光亮照射一侧瞳孔,引起被照侧瞳孔缩小,称为直接对光反射;照射一侧,引起另一侧瞳孔缩小,称为间接对光反射。其通路可分传入径及传出径两部分。

1.传入径

光反射纤维开始与视觉纤维相伴行,至视交叉后分为交叉和不交叉纤维,分别进入对侧和同侧视束。当接近外侧膝状体时,光反射纤维离开视束,经四叠体上丘臂进入中脑顶盖前区,终止于顶盖前核。在核内交换神经元后发出纤维,一部分绕过中脑导水管与同侧缩瞳核(Edinger-Westphal核,E-W核)相联系,另一部分经后联合交叉至对侧E-W核。

2.传出径

由两侧E-W核发出神经纤维,经动眼神经入眶,止于睫状神经节,在节内交换神经元,节后纤维经睫状短神经入眼球,达瞳孔括约肌。

二、近反射径路

视近处物体时瞳孔缩小,同时发生调节和辐辏。其传入径与视路相伴行,一同到达视皮质。传出径由视皮质发出的纤维经枕叶-中脑束到E-W核和动眼神经的内直肌核,再随动眼神经到达瞳孔括约肌、睫状肌和内直肌。

第十二节 眼外肌
一、眼外肌的解剖

眼外肌包括上、下、内、外四直肌及上、下两斜肌。四直肌及上斜肌均起自眶尖视神经孔周围的总腱环。动眼神经、展神经及三叉神经的鼻睫状支由此环中通过,滑车神经穿过环之外侧缘。直肌的止端肌腱附着于眼球赤道前部的巩膜上。四条直肌附着点距角膜缘的距离按照内(5.5mm)、下(6.5mm)、外(6.9mm)、上(7.7mm)直肌的顺序依次增大,形成一个特殊的螺旋状,称为Tillaux螺旋。斜肌止端附着于眼球赤道后部(图2-12-1)。

图2-12-1 眼外肌
1.上直肌

起自总腱环之上方,在提上睑肌下面,向前、向上稍向外走行,与眼球的视轴约呈23°角。当经过赤道部附近时,上斜肌居于其下。上直肌经过上斜肌腱膜与提上睑肌筋膜相连接,手术时注意避免误伤。此肌全长40.8mm,腱长5.8mm,腱宽10.6mm,与巩膜的接触弧为6.5mm。为四直肌中最长而力量最弱者。此肌司眼球上转、内转、内旋(角膜垂直子午线上缘向鼻侧旋转)。

2.下直肌

起自总腱环之下方,沿眶下壁前进,其行走方向与上直肌大致相同,与眼球的视轴约呈23°角。下方与下斜肌肌腱相交叉且存在筋膜连接,故下直肌手术量一般不宜超过5mm。此肌全长40mm,腱长5.5mm,腱宽10mm,与巩膜的接触弧为6.5mm,为四直肌中最短者。此肌司眼球下转、内转、外旋(角膜垂直子午线上缘向颞侧旋转)。

3.内直肌

起始于总腱环内侧偏下方处,沿眶内壁呈水平方向前行。其上方有上斜肌通过。此肌全长40.8mm,腱长3.7mm,腱宽10.3mm,与巩膜的接触弧为6mm,为眼外肌中最厚、肌腱最短、力量最强之肌肉,也是唯一没有筋膜与斜肌相连的肌肉,故手术时更应注意避免肌肉滑脱。此肌司眼球水平内转。

4.外直肌

一部分起自总腱环之外方,另一部分起始于眶上裂外侧缘之骨突。沿眶外壁前进,其方向与内直肌相平行。外直肌的下缘恰好由下斜肌止端的上缘通过。在眼球后部,外直肌与视神经之间有睫状神经节。该肌全长40.6mm,腱长8.8mm,腱宽9.2mm,接触弧为12mm。此肌司眼球水平外转。

5.上斜肌

起自总腱环内上方,在眼眶内上方向前走行,行至眶内上缘附近形成肌腱,通过纤维软骨的滑车后,转向后颞上方,经过上直肌下方,附着于眼球赤道部后方偏外侧之巩膜上,其行走方向与视轴呈51°角。该肌全长约60mm(总腱环至滑车40mm,滑车至附着点20mm),为眼外肌中最长者。此肌司眼球内旋、下转、外转。

6.下斜肌

起自眶下壁前内缘泪浅窝,向后外上方走行,经过下直肌下方,附着于赤道部后方、眼球外下侧之巩膜上。下斜肌附着点的近端靠近外直肌的下缘,远端靠近黄斑部,手术时注意避免误伤。下斜肌走行方向与视轴呈51°角。肌全长约37mm,腱长2~3mm,腱宽9.55mm,为眼外肌中最短者。此肌司眼球外旋、上转、外转。

眼外肌的神经:

上直肌、下直肌、内直肌、下斜肌为动眼神经支配;外直肌为展神经支配;上斜肌为滑车神经支配。

眼外肌的血管:

眼动脉分出内外两条肌支,外侧肌支供应上直肌、外直肌、上斜肌和提上睑肌。内侧肌支供应内直肌、下直肌和下斜肌。供应直肌的动脉又分出7支睫状前动脉(外直肌有1支,其余直肌均有2支),睫状前动脉入眼后供应眼球前段。所以一次斜视手术只限2条直肌,以免造成眼球前段缺血。

二、眼外肌的生理

眼外肌的功能是使眼球发生环绕纵轴、横轴及矢状轴的单眼转动,以及两眼的联合运动(详见斜视相关章节)。

第十三节 眼眶

眼眶为骨质空腔,位于面部左右两侧各一。由额骨、蝶骨、筛骨、腭骨、泪骨、上颌骨、颧骨7块颅骨所构成。眼眶略呈四棱锥形体,尖端向后,基底向前。眶口平均高度为34.9~36.7mm,宽度为38.5~39.8mm;两眶内壁几乎平行,眶外壁与内壁呈45°角,眶轴与头颅矢状面约呈25°角。眶轴长度(眶深度)为46.7~47.9mm。眼眶容积在成人平均为27.4~29.3ml。眼眶内容包括眼球、视神经、泪腺、眼肌、骨膜、筋膜、脂肪、血管、神经等(图2-13-1)。

图2-13-1 眼眶
一、眼眶骨壁

眼眶有上、下、内、外四壁。

1.眶上壁

又名眶顶。前方大部由额骨所构成,后方一小部则由蝶骨小翼形成。眶上壁前部较厚,向上显著凹陷,后部薄弱而较平坦。眶上壁前部的外侧,有一平滑而宽大之凹陷,名泪腺窝,容纳泪腺。眶上壁前部近内角处,有一小圆形凹陷,称滑车凹,为上斜肌的软骨性滑车附着部。

2.眶下壁

又名眶底。主要由上颌骨的眶面所构成,其前外侧部由颧骨构成,其后部由腭骨的眶突所组成。眶下缘的内侧角处有一浅凹,为下斜肌的起始部位。

3.眶内壁

主要由筛骨纸板构成,此板向前与泪骨和上颌骨的额突相衔接,在眶深部由蝶骨体所构成。为眶壁中最薄之骨壁。眶内壁的前方有上颌骨额突与泪骨形成之泪囊窝,此窝为卵圆形,下接鼻泪管。此窝之前后界为泪前嵴与泪后嵴,为泪囊手术的重要解剖标志。

4.眶外壁

其前部1/3为颧骨的眶面形成,后部2/3则由蝶骨大翼所构成。为眶壁中最坚固的骨壁,尤以眶缘部为主,后部较为薄弱。于眶外缘的稍后方,额颧缝的下方11mm处有一小隆起,名颧骨眶结节,为睑外侧韧带、外直肌制止韧带及眼球悬韧带的附着处。此外,于蝶骨大翼的后缘,近眶尖部,有一骨质小隆起,名外直肌棘,为一部分外直肌的起始部位。

二、眶的裂与管(孔)

眶壁之间有许多裂、管或孔,为血管神经等的通路。

1.视神经孔(或视神经管)

居眶尖部,呈卵圆形,长4~9mm,直径4~6mm,为视神经、眼动脉所通过。

2.眶上裂

位于视神经孔之外侧,在眶上壁与外壁的分界处,内宽外窄,形如逗点。为动眼神经、滑车神经、展神经、三叉神经第一支及眼上静脉所通过。临床上,眶上裂部位的外伤或炎症可以同时累及动眼神经、滑车神经、展神经,导致眼球各方向运动受限,但不累及视神经,称为眶上裂综合征。如果同时累及视神经,临床上会同时存在视神经改变和视力减退,称为眶尖端综合征。

3.眶下裂

居眶外壁与下壁之间,为三叉神经第二支(眶下神经)及眶下动脉所通过。

4.眶下沟(管)

在眶下裂的下内侧向前行进,后形成管状,沉没于眶下壁中,在眶下缘下方约4mm处开口,是为眶下孔。眶下神经与眶下动脉即通过此孔。

5.眶上切迹(或孔)

位于眶上缘内1/3与外2/3交界处,为眶上神经及眶上动脉之出口处。眶上孔之内侧尚有额切迹,通过同名神经和动脉。眶上切迹和眶下孔处如有压痛,则为三叉神经痛之症状。

6.筛骨孔

在眶上壁与内壁之间的额筛缝上,有前后两孔,名筛骨前孔及筛骨后孔,各通过同名神经和动脉。

三、眼眶与鼻旁窦的关系

眶的周围有鼻旁窦环绕,上有额窦,下有上颌窦,内有筛窦,后有蝶窦。因此,眶与鼻旁窦的关系甚为密切。临床上鼻旁窦的炎症及肿瘤等,常侵及眶内。

四、眶骨膜、眼球筋膜、眼肌鞘及眶脂肪
1.眶骨膜

衬在眶腔里面,一般是疏松地附着于眶壁上,因此在某些疾病时,血液和脓汁可自眶壁将骨膜的大部顶起。但眶骨膜在眶缘、骨缝、各眶裂与孔、泪囊窝、泪腺窝、滑车凹、视神经孔等处,则与眶骨牢固愈着,并分出纤维固定周围组织。

2.眼球筋膜

又名Tenon囊,为一很薄的纤维组织膜,包绕眼球的巩膜,前方起自角膜缘附近,后方止于视神经周围。前部最薄,在角膜缘后1~2mm处与巩膜融合,后部则坚厚,但围绕视神经部分又变薄。眼球筋膜在赤道部被眼外肌穿过,每条眼外肌从起点到附着点均有纤维肌鞘包绕。眼球筋膜与眼球之间有一空隙,名巩膜上腔,其间穿插以十分微细的疏松纤维,故眼球在巩膜上腔内,能轻微活动。

3.眼肌鞘

包绕在眼外肌的周围,近眼球时,肌腱贯穿眼球筋膜附着于巩膜,而肌鞘则与眼球筋膜相融合,并发出系带至周围组织。外直肌肌鞘之系带附着于颧骨眶结节;内直肌肌鞘系带则止于泪骨,此两系带发育强大,能在一定程度上限制眼球运动,故又名内、外侧节制韧带。上直肌肌鞘与提上睑肌联结,下直肌肌鞘与下睑联系,故在生理上有协同作用。下直肌肌鞘与下斜肌肌鞘及眼球筋膜互相联结,形成宽厚的系带,名下支持韧带,内外两端分别附着于泪骨和颧骨眶结节,形似吊床,能支持眼球固定在正常位置。此外,各肌鞘间尚有蹼状联结,形成薄膜,名肌间纤维鞘。此鞘与肌肉向前呈漏斗状散开,故名肌漏斗或肌锥。

4.眶脂肪

充填于眶腔内,可分成中央与周边两部。中央部脂肪较为疏松,位于眼球后之肌漏斗内,周边部脂肪较致密,位于肌漏斗与眶骨膜之间。

五、眶内的血管
1.眼眶动脉

主要来自颈内动脉的眼动脉,经视神经孔入眼眶,开始在视神经外下侧,以后越过视神经之上,走向内侧,沿上斜肌和内直肌之间前进,至眶膈后方分成两个终末支而终。经过中有以下分支:

(1)视网膜中央动脉:

在眶尖视神经孔附近由眼动脉发出,在视神经下方前进,于球后约10~15mm处,进入视神经内。眼动脉仅向视神经鞘膜和轴部分出若干细支,便再次穿过软脑膜进入视神经轴部,称为视神经中央动脉。到达视盘处后称为视网膜中央动脉,先分出两条基本支,即乳头上、下动脉,然后每支又分出3条小动脉,即鼻上、鼻下、颞上、颞下、黄斑上和黄斑下动脉,分布于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其分出的毛细血管网分为浅层和深层,浅层分布于神经纤维层,深层分布于内核层。

(2)泪腺动脉:

发自视神经孔附近,位于视神经外侧,沿外直肌上缘前进,沿途向上直肌和外直肌发出分支,到达泪腺后,其终末支穿过泪腺和眶隔,形成睑外侧动脉,供应上下眼睑。

(3)肌动脉:

起自眼动脉干或其分支,常有上下两支,上支供应上直肌、上斜肌与提上睑肌,下支供应内直肌、外直肌、下直肌与下斜肌。从4条直肌的肌动脉在眼直肌腱的附着点处并没有结束,而是在巩膜表层继续前行,改称为睫状前动脉。在距离角膜缘4mm处睫状前动脉穿过巩膜进入眼内,在虹膜根部与睫状体后长动脉形成虹膜动脉大环,为睫状体和虹膜供血;在角膜缘巩膜处形成角膜缘血管网;在角膜缘球结膜处形成结膜前动脉。

(4)睫状后动脉:

起源于眼动脉,分为睫状后短动脉和睫状后长动脉两组。睫状后短动脉分为数支,在视神经周围穿过巩膜进入眼内,在葡萄膜内分支。睫状后短动脉各支之间的吻合支在巩膜内组成环绕视神经的血管环,称为Zinn环,向后分支到达视神经的筛板,向前形成脉络膜。有时睫状后短动脉分出一小支到达视盘,分布于视盘颞侧至黄斑之间的视网膜,称为视盘睫状动脉或睫状视网膜动脉。睫状后长动脉共2支,视神经鼻颞侧各一支,在视神经根部入眼。睫状后长动脉入眼后不立即分支,在脉络膜上腔中水平向前走行,到睫状体后才发出分支,多数分支为睫状体和虹膜供血,少量分支折返吻合于前部脉络膜。

(5)眶上动脉:

起自眼动脉,沿提上睑肌及眶上壁之间前进,经眶上切迹(或孔)达额部,供应上眼睑及额部皮肤。

(6)筛后动脉:

为一小动脉,经筛后孔离眶,供应后筛窦及鼻上部黏膜。

(7)筛前动脉:

较筛后动脉为大,通过筛前孔离眶达颅前窝。后又进入前筛窦及鼻腔。

(8)额动脉:

为眼动脉的终末支,在眶上缘的内侧,通过额切迹(或孔),供应额部皮肤。

(9)鼻梁动脉:

为眼动脉另一终末支,在滑车与睑内侧韧带之间穿过眶隔,与内眦动脉吻合,供给鼻根部皮肤及泪囊。

(10)脑膜前动脉:

为一小动脉支,经过眶上裂达颅腔。

(11)睑内侧动脉:

起自眼动脉前端,滑车的下方,分上下两支,分别达上、下眼睑,与泪腺动脉的睑外侧动脉相吻合,形成睑动脉弓。

2.眼眶静脉

眶内静脉血汇集于眼上、下静脉。

(1)眼上静脉:

为眶内最大的静脉,近眼眶上壁,由前内方向后外方行走,通过眶上裂入海绵窦。此静脉之前方与内眦静脉及眶上静脉相连,后方于眶之深部,常与眼下静脉合并,形成眼静脉窦。眼上静脉于经过中收容以下静脉:①筛前静脉;②筛后静脉;③泪腺静脉;④肌静脉;⑤两条上涡状静脉;⑥视网膜中央静脉。

(2)眼下静脉:

起始于眶下壁前方附近,呈一静脉丛样向后行走,或先与眼上静脉会合,或单独进入海绵窦。眼下静脉经眶下裂与翼状静脉丛相交通,在眶下缘处与面前静脉交通。经过中收容下眼睑、泪囊区、下直肌与下斜肌的静脉支以及下方两个涡状静脉。

3.海绵窦

为一大静脉窦,位于颅腔内蝶骨体两侧。内侧与蝶窦为邻,内上方为脑垂体,外侧为颅中窝及大脑颞叶,每一侧窦内,均有颈内动脉通过,再外为展神经,外侧壁上由上往下为动眼神经、滑车神经、三叉神经的第一支及第二支。海绵窦因通过这些重要神经和血管,一旦发生病变,常引起严重后果。海绵窦的前方通过眼静脉与颜面静脉相连,这些血管本身无瓣膜,故面部化脓性病灶,易向后蔓延,而引起海绵窦血栓形成。

4.涡静脉

通常有4条,上下各有两条,在上下直肌的两侧,眼球赤道部的后方,斜向穿过巩膜。涡静脉在前部收容虹膜、睫状体及脉络膜前部的静脉支;在后部收容脉络膜后部及视神经乳头的静脉支。涡静脉穿出巩膜流入眼静脉系。

六、眶内的神经

眶内的神经可分为运动神经和知觉神经两种。运动神经为动眼神经、滑车神经及展神经;知觉神经则为三叉神经的第一支及第二支。

1.动眼神经

起自中脑腹侧面,大脑脚内侧的动眼神经沟内。此神经在进入眶上裂之前分成上下两支,上支较小,下支较大,进眶后上支支配上直肌与提上睑肌,下支支配内直肌、下直肌与下斜肌,后者并发出运动根至睫状神经节。

2.滑车神经

为最细长的脑神经。起自中脑背侧面,在颅内的途径颇长,约计40~75mm,经眶上裂进入眼眶,支配上斜肌。

3.展神经

起自脑桥与延脑间的沟内,锥体的外侧,在颅内的途径亦较长,且接近颞骨岩尖端,故脑神经单独受累,以此神经较为多见。由眶上裂进眶内,支配外直肌。

4.三叉神经

为最大的脑神经,自脑桥上外侧出脑,至颞骨岩尖端,形成半月状神经节。并由其前端发出三个分支,即眼神经、上颌神经及下颌神经。与眼眶有关者为第一支、第二支。

(1)眼神经:

为三叉神经中最小的一支。在眶上裂后方分成三支,即鼻睫状神经、额神经与泪腺神经。这三条神经在眶上裂中的排列顺序是泪腺神经居于颞侧、额神经居于中部、鼻睫状神经居于鼻侧。其中,泪腺神经和额神经位于总腱环内,鼻睫状神经位于总腱环和肌锥内(图2-13-2)。

图2-13-2 眼部神经
1)鼻睫状神经:

通过眶上裂入眶内,越过视神经的上方,在上斜肌与内直肌间前进,其终末支为滑车下神经。该神经在滑车之下分为上、下两支,上支与滑车上神经结合,下支分布于内眦部皮肤、结膜及泪囊、泪阜等部。鼻睫状神经主要分支有:

①睫状长神经:

只有两条,与睫状短神经伴行,不进入睫状神经节,在视神经周围穿过巩膜,沿脉络膜上腔前进,分布于虹膜、角膜、睫状体。

②睫状神经节长根(感觉根):

为一细长神经,长约6~12mm,沿视神经外侧,进入睫状神经节。

③筛后神经:

进筛后孔,支配蝶窦与后筛房。

④筛前神经:

经筛前孔入前颅凹,后又进入鼻腔,支配鼻中隔、鼻黏膜及鼻下部皮肤。

2)额神经:

为眼神经最大的一支。自眶上裂入眶,沿眶上壁前进,约在眶的中部,分成眶上神经与滑车上神经。

①眶上神经:

为额神经较大的终末支,通过眶上切迹,分布于上睑中部及额部皮肤。此外该神经向内尚分一支,通过额切迹,名额支。

②滑车上神经:

较眶上神经为小,向前内方行进,至滑车附近发出小支,与鼻睫状神经的滑车下神经相联系,并发出细支支配上睑内侧皮肤及结膜。

3)泪腺神经:

为眼神经最小的一支,通过眶上裂的外侧入眶,沿外直肌的外侧走向泪腺。终末支在外眦韧带上方出眶,分布于上睑外侧的皮肤。

因此,上睑外侧皮肤的感觉从泪腺神经传入,上睑中部皮肤的感觉从眶上神经传入,上睑内侧皮肤的感觉从滑车上神经传入。三者均是三叉神经眼支的分支。

4)睫状神经节:

呈扁平长方形,前后径2mm,垂直径1mm。位于视神经与外直肌之间,距眶尖约1cm。眼科手术时常麻醉此神经节,以达止痛目的。睫状神经节有三根,均由后方进入神经节内:

①长根或感觉根:

由鼻睫状神经发出的感觉神经纤维组成,长约6~12mm,于视神经外侧达神经节后上部。

②短根或运动根:

由动眼神经至下斜肌之分支发出的运动神经纤维组成,含有至瞳孔括约肌及睫状肌的神经纤维。

③交感根:

来自围绕颈内动脉的交感神经丛,随眼动脉入眶,含有使眼血管收缩和瞳孔开大的神经纤维。

睫状神经节发出的神经支,名睫状短神经,为数6~10条,向前进行中又彼此吻合,于视神经周围穿过巩膜,在巩膜与脉络膜间前进,达睫状肌,并在其表面形成神经丛,支配虹膜、睫状体和角膜。因此,眼球内部的所有组织均由睫状短神经和睫状长神经支配,其中感觉纤维分布于葡萄膜和角膜,副交感纤维分布于睫状肌和瞳孔括约肌,交感纤维分布于眼球内血管和瞳孔开大肌。

(2)上颌神经:

经眶下裂入眶,更名眶下神经,经眶下沟与管,最后出眶下孔而达面部,支配下睑、鼻翼与上唇皮肤。

(王萌萌)
参考文献

1.李凤鸣,谢立信.中华眼科学.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23-190.

2.葛坚,王宁利.眼科学.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10-170.

3.刘祖国,颜建华.眼科临床解剖学.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1-193.

4.赵堪兴,杨培增.眼科学.第8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17-52.

5.Dua HS,Faraj LA,Said DG,et al. Human corneal anatomy redefined:a novel pre-Descemet’s layer(Dua’s layer). Ophthalmology,2013,120(9):1778-17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