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Preface
外科解剖学实质上包含了解剖平面和临床手术层次研究两方面不同的内容,其目的在于指导医师利用解剖标记定位不同的解剖平面,进而从肿瘤根治性原则来选择恰当的手术层次。
结直肠外科手术方面的进展充分体现了以上两方面内容。膜解剖的概念在于定位解剖平面,而基于膜解剖的全直肠系膜切除术、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确立了“神圣平面”的手术层次。近年来外科解剖学又有了新的发展,进而可能影响传统的手术治疗原则。“筋膜间平面”理论指出所谓的“膜”并非单层结构,而是一个多层的、可扩展的间隙;例如肾筋膜以及日本学者提出的腹膜下筋膜浅层和深层之间的神经血管通道,意指“膜”本身就存在着多个解剖平面。德国学者倡导的“腔室”理论质疑了传统的外科手术原则,认为肿瘤的转移并不是无序的,而是局限在同一胚胎起源的组织内(腔室),因此,传统手术的扩大切除和安全切缘并非改善预后的原因,完整的腔室切除才是改善预后的关键。
需要指出的是,外科解剖学的很多内容,无论是“膜解剖”还是“腔室”理论等,以及进一步学术认识的发展,实际都来源于对胚胎学的深入理解。胚胎学在本质上也是解剖学,是研究机体发生、发展的解剖结构,在这个过程中很多解剖结构经历了延长、退化、旋转、上升和融合等一系列变化,逐步失去了原始的特征。外科解剖学的实质就是恢复这些已变化了的解剖结构的雏形,了解其变化的轨迹,从中探讨合理的手术层次及外科手术原则。从这个意义上来讲,理解外科解剖最好的方法就是胚胎学。
溯本求源,思考辨析。探究盆腔重要解剖结构的发生与演变,思考其与外科手术的相关性,辨析各种理论的正确性,才能掌握外科解剖学的精髓。
作为一个工作20余年的外科医师,笔者深知不少临床医师对于外科解剖学(理论和实际应用价值)的陌生和对于跨学科交融的困惑。十年前,带着求解心理,笔者开始着手进行外科解剖的观察和研究,阅读了国内外解剖相关文献近千篇,尸体解剖超过50具,从获知盆腔精细解剖知识到了解现代研究进展;并进一步运用到临床实践中,深感获益颇多。
在此,我愿意与广大同仁分享自己在该方面的学习体会和实践心得,夜伏案前,终于草成。出书不易,特色为基。本书的最大特色在于打破传统框架,把外科解剖结构首先划分为各个“模块”。比如结直肠外科相关筋膜、妇科相关筋膜,把每一“模块”的来龙去脉及相关争议展现给读者,并结合笔者的解剖研究从整体上加以阐述,如盆腔筋膜的整体理解。其次,本书所用的照片均为原创,是从近千幅照片中精选而成,并在保留筋膜的基础上展现血管、神经和器官等,这是与传统的系统解剖学和局部解剖学图示最大的不同。筋膜之间就是层次,离开筋膜讨论外科解剖研究是毫无意义的。
本书所展现的大量图绘是出自常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宣传科常乐科长之手,衷心感谢他的辛勤付出!本书能够出版也得益于同济大学附属杨浦医院于德华院长、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结直肠学外科组以及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解剖教研组的大力支持,在此一并致谢!也由衷感谢刘荫华教授、田利国主任,十余年前在我解剖研究起步时给予了肯定与鼓励。
希望此书能为具备一定经验的外科医师提高临床技能提供帮助,也对住院医师、研究生扩展解剖知识有所裨益。
限于笔者的水平,错误之处在所难免,请各位外科同道不吝批评指正。
林谋斌
2018年3月于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