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心理学与精神病学(第4版)(全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十三五”(临床专升本)规划教材)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一节 心理现象和精神活动概述

一、心理现象及其实质
(一)心理现象

心理现象(mental phenomena)是心理活动的表现形式(图2-1)。每个人时刻都在产生着各种心理现象,如我们听到声音,看到光亮,嗅到气味,尝到滋味,摸到物体的软、硬、凉、热等,这就是人的心理现象——感觉;在这些感觉的基础上,人能辨认出发出声音或发出光亮或发出气味的是什么东西,根据能摸到的软、硬、凉、热辨认出是什么物体等,这些就是人的另一个心理现象——知觉。当感觉和知觉的事物不在眼前时,人在必要的时候,还能够把这些事物辨认出来或想起来,这也是人的心理现象——记忆。人不仅能记忆事物,还能想出自己从未见到过的事物,这种心理现象叫做想象。凭借人所特有的语言,通过分析、综合,人可以认识事物的本质以及事物之间的联系和规律,这是人的高级心理现象——思维。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都是人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活动,即都是人为了弄清客观事物的性质和规律而存在的心理现象,这种心理现象在心理学上统称为认识过程。人在认识客观事物时,并非是无动于衷的,常常会产生满意或不满意、愉快或不愉快等态度体验,这种体验在心理学上称作情绪和情感。人不仅能认识客观事物,对它产生一定的态度体验,还能根据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认识确定行动目的,拟定计划、步骤,克服各种困难,最后把计划付诸行动,这种自觉地确定目标并力求加以实现的心理过程,称为意志过程。

图2-1 心理活动的表现形式

综上,心理过程是指人的心理活动过程,包括人的认识过程、情绪和情感过程、意志过程,三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人的认识过程和意志过程往往伴随着一定的情绪和情感活动;意志过程又总是以一定的认识活动为前提;而人的情绪和情感和意志活动又促进了人的认识的发展。

心理过程是人们共同具有的心理活动。但是,由于每个人的先天素质和后天环境不同,心理过程在产生时又总是带有个人的特征,从而形成了不同的人格。人格心理结构主要包括人格倾向性和人格心理特征两个方面。人格倾向性是指一个人所具有的意识倾向,也就是人对客观事物的稳定态度。它是人从事活动的基本动力,决定着人的行为的方向,其中主要包括需要、动机、兴趣、理想和信念。人格心理特征是一个人身上经常表现出来的本质的、稳定的心理特点。如在行为表现方面,有的人活泼好动,有的人沉默寡言,有的人热情友善,有的人冷漠无情,这些都是气质和性格方面的差异。能力、气质和性格统称为人格心理特征。

人的心理过程和人格是相互密切联系的。一方面,人格是通过心理过程形成的;另一方面,已经形成的人格又会制约心理过程的进行,并在心理活动过程中得到表现,从而对心理过程产生重要影响,使之带有个人的色彩。

(二)心理的实质

对于心理现象的理解是人类认识史上重大的原则问题。心理的实质是什么?唯心论与唯物论的理解是根本对立的。唯心主义观点认为,心理是独立于人体之外或暂时寄居在人体内的虚无飘渺的灵魂,他们把心理看作是不依赖于物质而存在的不可捉摸的东西。但是,辩证唯物论观点认为,心理是脑的功能,是对客观现实主观能动的反映。

1.心理是脑的功能

脑是心理活动的器官。没有脑的心理或说没有脑的思维是不存在的。正常发育的大脑为心理的发展提供了物质的基础。

(1)心理是物质发展到一定阶段才产生的:

也就是说,有了脑这样的物质结构才使人拥有产生复杂心理活动的功能。心理现象随着神经系统的产生而出现,又随着神经系统的不断发展和完善,由初级不断发展到高级。从物种发生来说,神经系统出现,心理现象发生;神经系统发展,心理现象随之丰富;神经系统发展到人脑的水平,心理现象就表现得高级、复杂。从个体的发展来看,也说明心理的发生和发展是以脑的发育为物质基础的。

(2)脑是心理活动的器官:

人类曾把心脏看作是产生心理的器官。《孟子》中写道:“心之官则思”,意即思维是“心”的功能。“脑”只指头颅内含的生理物质部分。亚里士多德(Aristotle)曾认为脑是冷却血液的器官,心脏才主宰心理活动。直至1861年,法国医生布洛卡(Broca PP)通过对失语症病人的临床解剖,在大脑左半球发现了语言中枢,才确定脑是人类心理发生的器官。人们为了获得这一正确的认识经历了几千年。现在这一论断得到了人们生活经验、临床事实以及从心理发生和发展过程、脑解剖、生理研究所获得的大量资料的证明。

(3)心理是在反射活动中实现的:

反射是有机体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基本形式。脑在反射中起非常复杂的联系转换作用,即整合(integrator)作用。既可同时接受各种刺激,还受过去所经历过的刺激之影响,加之反馈的作用,就使得在反射的中间环节中产生的心理变得极为复杂。

2.心理是对客观现实主观能动的反映
(1)心理的内容来自客观现实:

人对客观现实的反映,不限于现在的事物,还涉及过去经历过的事物,而且后者又会影响前者。人还可以想象出从来没有见过的事物,如各种幻想和发明创造,乃至离奇古怪的东西。心理的内容虽然可以远远超过面临的客观现实,但总受所处时代的局限,归根到底不能脱离客观现实。客观现实是心理活动的源泉,没有实践活动,就没有心理。

(2)心理的反映具有主观能动性:

心理的反映不是镜子似的机械反映,而是能动的反映。心理的主动性最突出的表现是反映的选择性,这种选择性主要来自于人的社会需要,人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反映的对象。动物的选择性是由它的生物性决定的;人的选择性不只取决于生物性,人生活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因而更主要的是取决于人的社会需要。正是这种社会性需要才使人心理的主动性上升为主观能动性。心理的能动性体现在通过心理活动不仅能认识事物的外部现象,还能认识到事物的本质和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并用这种认识来指导人的实践活动,改造客观世界。

二、心理的生物学基础
(一)神经系统的构成

神经系统(nervous system)是心理活动的主要物质基础。人的一切心理活动,都要通过神经系统的活动来实现。

1.神经元(neuron)

即神经细胞,它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单位,由胞体(cell body or soma)、轴突(axon)和树突(dendrites)三部分组成。通过神经细胞内的电传导和神经细胞间的化学传导完成神经冲动的传递。神经元可分为感觉(传入)神经元、运动(传出)神经元和联络神经元。神经元具有接受刺激、传递信息和整合信息的功能。通常,通过树突及胞体接受传来的信息,胞体对信息进行整合,然后通过轴突将信息传给另一个神经元或效应器。

2.突触(synapse)

不同神经元之间的联系是通过突触进行的,突触即两个神经元接触的部位。信息通过突触从一个神经元传至另一个神经元。突触是控制信息传递的关键部位,它决定着信息传递的方向、范围和性质。

3.神经系统

神经系统是由神经元构成的复杂的功能系统。分为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 nervous system)和周围神经系统(peripheral nervous system)。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脊髓和脑。周围神经系统包括脊神经、脑神经和自主神经三个组成部分。

(二)脑的结构与功能
1.脑的结构

人脑包括延脑、脑桥、中脑、间脑、小脑和大脑,通常把延脑、脑桥、中脑称为脑干。脑干既是大脑、小脑与脊髓相联系的重要通道,又是许多重要脏器的神经中枢。在脑干各段的广大区域,有一种由白质和灰质交织混杂的结构,叫网状结构。它和中枢神经系统的各个部分有双向的联系,对躯体运动和内脏活动起调节作用。网状结构按功能可分为上行系统和下行系统;上行网状结构也叫上行激活系统,它控制着机体的觉醒或意识状态,对保持大脑的兴奋性、维持注意状态等有密切的关系。上行网状结构受到损伤,动物将陷入持续的昏迷状态,不能对刺激做出反应。下行网状结构也叫下行激活系统,它对肌肉紧张具有调节控制作用。

大脑是中枢神经系统中最大的结构。人的大脑两半球特别发达,每个大脑半球表面覆盖着面积很大的灰质,称为大脑皮质。在大脑半球内侧面有一个穹隆形的脑回,因其位于大脑与间脑交替处的边缘,故称为边缘叶,边缘叶与附近皮质及有关皮质下结构形成一个统一的功能系统,称为边缘系统。这些结构包括扣带回、海马回、附近的大脑皮质,以及丘脑、下丘脑、中脑内侧被盖等。从进化的观点看,边缘系统比脑干、丘脑和下丘脑、小脑出现得更晚些。边缘系统与动物的本能活动有关。动物的喂食、攻击、逃避危险、配偶活动等,可能由边缘系统支配。边缘系统(特别是海马)在记忆功能中有重要作用。

2.大脑皮质及其功能

大脑皮质是脑的最高级部位,是心理活动最重要的器官。大脑半球表面有三条重要的沟裂:外侧沟、中央裂、顶枕裂。这三条沟裂将大脑皮质划分为四个叶:额叶、顶叶、枕叶、颞叶。大脑各部位互相配合形成一个整体,同时,各部位在功能上又有不同的分工,形成了重要的中枢。研究表明,可以把大脑皮质分成几个功能区域。

(1)初级感觉区:

包括视觉区、听觉区和机体感觉区,它们分别接受来自眼睛的光刺激、耳朵的声音刺激、皮肤表面和内脏的各种刺激。视觉区位于顶枕裂后面的枕叶内,听觉区在颞叶,躯体感觉区位于中央后回和旁中央小叶后部。

(2)初级运动区:

位于额叶中央前回和旁中央小叶的前部。它的主要功能是发出动作指令,支配和调节身体在空间中的位置、姿势及身体各部分的运动。

(3)言语区:

大多数人的言语区主要定位在大脑左半球,它由发达的脑区所组成。言语区包括言语运动区(在额叶下回后方紧靠中央前回的下部)、言语听觉中枢(位于颞叶的颞上回的后方)、言语视觉中枢(位于顶枕叶交界处)。

(4)联合区:

人类的大脑皮质除了有明显的不同的功能区域外,还有范围很广、具有整合或联合功能的脑区,称联合区。它不接受任何感受系统的直接输入,从这个脑区发出的纤维也很少直接投射到脊髓支配身体各部分的运动。联合区是大脑皮质上发展比较晚的一些脑区。

3.大脑两半球的单侧优势

虽然大脑两半球非常相似,但实际上两半球在结构和功能上都有明显的差异。从功能上说,在正常情况下,大脑两半球是协同活动的,进入大脑任何一侧的信息会迅速地通过胼胝体传达到另一侧,做出统一的反应。割裂脑研究表明,大脑两半球可能还具有不同的功能。语言功能主要定位在左半球,负责言语、阅读、书写、数学运算和逻辑推理等。而知觉物体的空间关系、情绪、欣赏音乐和艺术等则定位于右半球。大脑两半球的功能存在一侧优势,但不是绝对分离的。人的许多认知功能是左右两半球协同活动的结果。

(三)脑功能学说
1.定位说

脑功能定位说开始于加尔和斯柏兹姆提出的颅相学。加尔检查了颅骨的外部特征,并将这些特征与行为的某些方面联系起来。真正的定位说开始于对失语症病人的临床研究。1825年,波伊劳德提出语言定位于大脑额叶。由于人们都用右手书写、绘画,所以波伊劳德认为,对这些行为的控制可能来自于左半球。20世纪40~50年代,加拿大医生潘非尔德用电刺激法研究额叶时发现,微弱的电刺激能使病人回忆起童年的一些事情。这说明记忆可能定位在颞叶。

2.整体说

19世纪中叶,弗罗伦斯用鸡和鸽子进行了一系列实验,采用局部毁损法,切除动物脑的一部分,然后观察动物的行为表现。结果发现,在切除大脑皮质后,动物开始很少运动,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动物能康复到接近正常的情况。根据这些发现,他认为不存在皮质功能的定位。功能的丧失与皮质切除的大小有关,而与特定的部位无关。如果所有皮层都被切除,那么各种智力活动都会丧失。如果有足够的组织被保留下来,所有的功能都会恢复。因此,他强调脑功能的整体性。

20世纪初,拉什利采取脑毁损技术用白鼠进行了一系列走迷宫实验,结果发现,在大脑损伤之后,动物的习惯形成出现了很大障碍,这种障碍与脑损伤的部位无关,而与损伤面积的大小有密切的关系。拉什利引申出了两条重要的原理:均势原理和总体活动原理。按照均势原理,大脑皮质的各个部位几乎以均等的程度对学习发生作用;按照总体活动原理,大脑是以总体发生作用的,学习活动的效率与大脑受伤面积的大小成反比,而与受到损伤的部位无关。

3.功能系统说

鲁利亚(Luria)根据大量的临床观察和对病人的训练,批评了关于大脑功能狭隘定位的观点,指出传统的理论把人的心理活动分析为某些分割的功能,并且把这些功能与大脑某一严格限定的部位联系起来。他认为脑的一定部位的损伤,往往不是导致某一孤立的心理功能的丧失,而是引起某种综合征,即引起一系列过程的障碍。某种心理功能障碍,除受脑的损伤部位的直接影响外,还受到其他脑区的影响。根据这些研究,鲁利亚认为脑是一个动态的结构,是一个复杂的动态功能系统。在功能系统的个别环节受到损伤时,高级心理功能确实会受到影响。从这个意义上说,大脑皮质的功能定位是一种动态的和系统的功能定位。

三、心理的社会学基础

当人诞生于社会时,就需要借助其他人来使自己存活,并开始实现自己存在的价值。随着人类社会历史发展到一定阶段,人们共同劳动和相互交往所需要的语言和意识的产生,人类心理的发展便得到了质的飞跃,这也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标识。

1.人的社会化

人的社会化是个体通过有意(受教育)、无意(潜移默化)的社会学习,了解角色行为的社会期待和行为规范,并内化为自身行为,最终融入到社会的过程。社会化的作用是使个体行为与社会规范取得一致。这样,人们就能够保持正常的社会生活和心身发展乃至心理健康。当个体社会化进程发生偏差,就会引起个体对社会的适应不良,甚至造成心理障碍。人从出生直至生命结束,整个一生都是社会化的过程。其中,家庭、学校、社会文化是影响个体社会化的重要因素。社会化进程不可能将人们都塑造成意识雷同、行为整齐划一的人,而只能是在共性基础上的千差万别。

关于个体社会化过程,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埃里克森发展了弗洛伊德的理论,提出社会发展理论。他认为儿童发展不是弗洛伊德的心理-性发展阶段,而是心理-社会阶段,此外他还强调人的发展是一生都在进行,而不是像弗洛伊德那样认为基本人格形成于5岁之内。他将人的一生分为八个阶段,在每个阶段,个人都面临并克服新的挑战。每个阶段都建筑在成功完成较早的阶段任务的基础之上。如果未能成功完成本阶段的挑战,则会在将来再一次造成问题。

人的社会化的过程与个体人格形成的过程是同步和不可分割的,也可以说是社会角色获得、社会态度形成的过程,而人格、态度、角色行为等均是在后天环境的影响下完成的。由于人们生活在同一社会环境中,这种教育在共同社会化中形成的共性就导致了“民族性”、“国民性”的表现。社会化是发生在个体与社会的交往过程之中,所以多种社会因素都对它发生影响,而这些因素有利有弊,都在个体的人格形成过程中起相当的作用,从而也就涉及心理健康问题。

2.社会实践制约着人的心理发展水平

人的各种心理活动都是在后天社会环境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社会生活实践影响和制约着个体心理发展的水平。在实践活动中,活动的目标任务、信息等都时刻作用于个体,影响着每个人的内心世界,进而形成与之相适应的心理发展水平。我们常常说人的年龄分为“生物学年龄”和“心理年龄”。同一生物学年龄的个体,在生物、智力、道德和社会发展方面的表现可各不相同,究其缘由,很可能是社会实践的水平不尽相同。

相关链接

埃里克森人格发展八阶段

埃里克森人格发展理论将人一生的发展分为八个阶段,其中前三个阶段与学前儿童相关。这三个阶段分别是基本信任对基本不信任的阶段、自主对羞怯和疑虑的阶段、主动性对内疚的阶段。这些阶段依次出现的顺序是由遗传决定的,但个体能否顺利度过每个阶段,形成相应的良好品质则是由环境决定的,其中家庭、学校、社会都会对个体人格的健康发展产生深远影响。为帮助学前儿童顺利度过人生的前三个阶段,形成良好的基本人格特征,成人应重视早期和谐亲密的亲子关系的建立,在尊重孩子、为孩子提供独立做事机会、鼓励孩子与他人交往、让孩子体验成功中培养其自信、独立的心理品质,通过创设适宜的家庭环境和家园共育,让孩子在游戏中发展创新精神与能力。培养具有乐观、协作、独立、自信等健全人格特征的儿童,是早期教育的重要目标。与传统弗洛伊德主义相区别,新精神分析学派理论家强调人格的形成和发展不是由动物本能和生物因素决定的,而是取决于各种社会文化因素,其代表便是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论。它对我们如何培养儿童的自信做出了回答。

埃里克森最早提出了“终生发展”和“终生教育”的观点。他认为,整合人格的过程是由贯穿一生的八个发展阶段组成的,每个阶段都有一个特定的发展任务在等待解决,每一个阶段又都在为下一阶段做准备,以便去适应社会组织以“某种传统方式”为他准备好了的社会任务。在他的理论中,人的发展是持续一生的,每一个阶段中都存在着一种本质性的危机,如果这种危机解决得好,人就可以顺利地进入下一个阶段,如果这个危机没有解决好,儿童就会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健康问题,诱发各种各样的心理疾病。

在儿童期,埃里克森这样描绘儿童所面临的心理-社会危机:

(1)基本信任对基本不信任(婴儿期):这个阶段儿童对成人的依赖性最大,如果护理者能以慈爱和惯常的方式来满足儿童的需要,他们就会形成基本信任感,如果他们的父母拒绝他们的需要或以非惯常的方式来满足他们的需要,儿童就会形成不信任感。得到信任的儿童会对未来充满希望,缺乏信任的儿童则不可能怀有希望。

(2)自主性对羞怯和疑虑(幼儿期):由于社会要求幼儿学会自我控制,因此儿童迅速形成许多技能,这些活动使他们增强了自我欣赏感,减少了自我怀疑感,但同时也使儿童从此介入了自我与父母相互冲突的矛盾之中。如果父母具有忍耐精神,保证儿童发展其社会许可的行为,则儿童就会形成自主性;如果父母过分溺爱或不公正地使用惩罚,儿童就会感到疑虑进而体验到羞怯。

(3)主动性对内疚(童年期):儿童开始积极地探究和涉猎周围世界,萌发出各种思想和行为。他们检验各种各样的限制,以便找到哪些是属于许可的范围,而哪些又是不许可的,如果父母鼓励儿童的探索性行为和想象力,儿童就会形成主动性,如果父母限制和打击儿童的创造和想象,儿童就会因缺乏自信而形成内疚。这一阶段如果主动性超过内疚,儿童就会形成一种不畏惧失败、执著追求个人目标的品质。

(4)勤奋对自卑(学龄儿童):勤奋是由于儿童处于关注和鼓励的环境中,而自卑则是由儿童生活中十分重要的人物对他/她的嘲笑和漠不关心造成的。如果儿童形成的勤奋感超过自卑感,便会形成能力的美德。

纵观埃里克森对儿童阶段人格形成的分析,可以看到,前三个阶段的心理-社会危机都与自信心的建立有关,可以说,儿童在整个发展阶段中所遇到的主要问题,其本质的属性就是自信心与自尊的建立。若是儿童在发展中获得了自信与自尊,他也就会获得基本的信任感、自主性、主动性和勤奋的美德,那么他的一生也会变得完整和健康。可见,自信与自尊的获得,对儿童的身心和谐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四、脑与精神活动

现代神经科学证明,人的精神活动均由大脑调控,包括认识过程、情绪和情感过程和意志行为过程。大脑与精神活动是不可分割的,如果大脑的功能结构有异常,就不可能有完整的精神活动。所以说,大脑是精神活动的物质基础。

(一)脑结构与精神活动

在目前科学的研究对象中,大脑的结构最复杂。大脑包含约1000亿个神经细胞和更多的神经胶质细胞。神经细胞种类繁多,更为复杂的是神经细胞间的联系和细胞内的信号传导。据研究,平均每个神经元与其他神经元能形成1000多个突触联系,而Purkinje细胞能与其他细胞形成100 000~200 000个突触联系,这样算起来,我们人类脑内就有几万亿至10万亿个突触联系。这些联系,使我们的大脑形成了各式各样、大大小小的环路,构成我们的行为和精神活动的结构基础。

脑解剖学的复杂性还表现为单个的神经元可能是多个环路的一部分。脑就是通过不同环路以各种复杂的方式处理信息。如从视网膜接受的信息通过初级处理后,在几个环路上分别同时处理不同的内容,一个环路分析是何种物体,另一个环路分析物体所在的位置,还有环路分析其颜色、形状等,最后,脑对不同环路所处理的信息进行整合,并结合与之有关的触觉、听觉体验、既往经历、记忆等,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觉体验。

根据大脑半球的功能定位,不同部位损害会出现相应的精神活动异常。

1.额叶

与运动、判断、预见性、情绪和心境有关,其受损害后的症状有随意运动、语言表达和精神运动等方面的异常。额前区病变时会出现精神障碍,两侧受累时更为明显,表现为淡漠、记忆和智力减退、行动迟缓,严重者可有行为幼稚、情绪欣快等,且伴有摸索动作。额叶的底面区病变可产生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如饮食过量、多饮多尿、高热、血管扩张、精神症状和行为改变、近事遗忘、欣快或缄默、木僵、蜡样屈曲等。

2.顶叶

功能区主要分为中央后回、顶上回和顶下回三区,内侧面为旁中央小叶后部和楔前叶。中央后回第1感觉区有破坏性病变时产生对侧相应肢体的皮肤感觉减退或丧失,刺激性病变则产生感觉性癫痫、局部性或局部扩展发作。顶上回受损时出现皮质性感觉障碍。顶下回受损可出现失语、失用、失读、失写和失算等症状。顶叶病变还可表现为体象障碍,即自体空间失认或人体自身失认,还可出现特殊的综合征:表现为手指失认,不能模仿检查者手指动作,左右定向障碍,计算不能,不能说和写数字,但对数和数字概念的理解尚保存,书写不能,但文字概念仍保存。

3.颞叶

不同区域受损可出现相应的精神异常。如钩回、内嗅区和岛阈的皮质区损害,则引起“钩回发作”,即由幻嗅、幻觉先兆开始,出现以时间记忆改变为特征的梦境样状态,也可有视物变大或变小。颞叶的外侧面病变可产生错觉、幻觉、梦样状态,或重复言语。颞叶是与精神活动关系最为密切的结构。前区与嗅觉、后区与视觉、中区与听觉等相关,此区受损可出现明显的冲动行为,或自动症等症状。

4.枕叶

病变可导致视觉障碍,皮质性失明或偏盲,视觉性发作及视觉失认。刺激性病变有幻觉(闪光幻觉),枕顶旋转性癫痫发作,先出现视觉先兆,随之全身发作。纹状周围区及联络纤维受损则有视物变形症出现。

5.边缘系统

或称边缘脑,包括颞叶前内侧部的海马旁回、海马结构(海马和齿状回)、杏仁体、扣带回、隔区、下丘脑(特别是其中的乳头体、丘脑前核和背内侧核)和中脑的中央灰质(脚间核、被盖核、被盖腹核等)组成,因而又称中央脑系统。

边缘系统的功能主要为嗅觉、内脏活动的调节、神经内分泌调节,关系个体保存和种系保存的行为、情绪、躯体运动反应以及记忆、精神活动等。海马神经元是脑内最易发生痫样活动的结构,原发性癫痫病人最常见的病理变化即为海马硬化,两侧海马或邻近颞叶结构损害的病人,记忆障碍是其显著的症状,尤其是近事记忆。刺激杏仁体的腹侧部分可引起呼吸抑制和心律血压改变。对有攻击行为的颞叶癫痫病人,手术破坏单侧或双侧杏仁体,术后这类行为可有明显的改善,情绪也趋于平稳,但也有些病人却显得情绪不稳、动作偏多、偏爱甜食和性功能亢进等变化。各类精神障碍,特别是有记忆丧失的病人,在其海马内可找到病理性变化。由于慢性酒精中毒所致维生素B族的缺乏,使背内侧丘脑和乳头体损害,导致病人近记忆受损、定向障碍和虚构为主要表现的柯萨可夫综合征。

近年来因丘脑在信息处理过程中的特殊地位,使其在精神分裂症的研究中备受关注,研究发现,丘脑通过感觉获取信息,然后进行过滤并传到脑部的一定区域。MRI扫描发现,早期精神分裂症病人的丘脑小于正常人,以此是否能解释其精神症状,还需做进一步的研究。

(二)脑神经化学与精神活动

脑的神经化学非常复杂。神经元之间的相互作用是以化学物质即神经递质传递方式进行的。前一个神经元在神经冲动时从末梢向突触间隙释放神经递质,后者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发生作用,引起一系列生理反应。突触前膜上有神经递质的转运体,将突触间隙的神经递质摄取回神经末梢,这是突触间隙神经递质移除的主要方式。脑内的神经递质有100多种,可以大致分为六类:①胆碱类:乙酰胆碱(Ach);②单胺类:儿茶酚胺-DA、NE、肾上腺素;③吲哚类:5-羟色胺;④氨基酸类:兴奋性氨基酸有谷氨酸、门冬氨酸,抑制性氨基酸有γ-氨基丁酸(GABA)、甘氨酸;⑤神经肽类。下丘脑释放激素类、神经垂体激素类、阿片肽类、垂体肽类、脑肠肽类等;⑥气体类:一氧化氮、一氧化碳。

神经递质只有与相应的受体结合,方能产生生物效应。研究表明,几乎所有的递质均能与多种受体相结合,从而产生不同的生物效应。

多巴胺(DA)DA及其受体是精神病学研究最广泛的神经递质和受体之一。DA的受体至少可分为两大家族:即D1通过激活兴奋性G蛋白(Gs)进一步激活腺苷酸环化酶而起作用;D2通过抑制性G蛋白(Gi)与腺苷酸环化酶呈负性偶联而发挥效能。

研究表明,精神分裂症病人阳性症状(幻觉、妄想等)可能与皮层下边缘系统DA功能亢进有关,而阴性症状(情感淡漠、意志减退等)则可能为皮层内、尤其是额叶皮质DA功能相对低下所致。经典抗精神病药对D1和D2都有亲和力,但对D1的阻断作用相当弱,而对D2有很强的阻断作用,经典抗精神病药治疗精神疾病的效价以及引起锥体外系症状的程度通常与其阻断D2受体的作用有很好的相关性,提示在D2受体上有抗精神病药物发挥治疗作用的位点。

相关链接

中枢神经系统的主要神经递质

1.中枢DA的神经通路 中枢DA的神经通路有四条:①黑质纹状体系统:起源于黑质,主要向纹状体背部投射,这一系统与机体的运动功能关系密切(抗精神病药阻断此系统的DA,引起锥体外系反应);②中脑边缘系统(也称新边缘系统):起源于大脑脚腹侧区的细胞群,向纹状体的腹侧投射,并有部分细胞发出纤维到达杏仁体、侧隔区、梨状皮层、内嗅区和额叶皮层。此投射系统与人类情感活动的关系比较密切(抗精神病药阻断此系统的DA,起到治疗幻觉、妄想等精神症状的作用);③漏斗结节系统:包括下丘脑正中隆起的弓状核、室周核和下丘脑核的细胞,投射到漏斗和垂体中后部。此系统主要与神经内分泌功能关系密切(抗精神病药阻断此系统的DA,会引起性功能障碍及女性闭经、男性乳房发育和泌乳等不良反应);④间脑脊髓系统:神经元位于下丘脑的后部,发出神经纤维下行至脊髓的背角和侧角的细胞。

2.5-羟色胺(5-HT)中枢5-HT神经元主要集中于脑干的中缝核,细胞群大部分集中在中线上。起源于中脑,广泛分布于前脑;中缝核还发出一些纤维投射到小脑;延髓的5-HT细胞有纤维投射到脊髓。此外,在脑室的表面还有很密的5-HT神经丛,血管上也有5-HT纤维。5-HT受体也可分为5-HT1、5-HT2、5-HT3和 5-HT4。 5-HT1又分为 a、b、c、d 等多种亚型。

5-HT正常功能对维持人类精神活动的正常进行有重要的作用,可介导睡眠,同时有提高痛阈的作用,目前药理学研究提示5-HT1受体与焦虑障碍和抑郁症有关,利血平耗竭中枢5-HT后产生抑郁,同时5-HT2与精神活性物质ISD(麦角酸二乙基酰胺)亲和力较强,该物质可引起类似精神分裂症的症状,这也说明了5-HT与精神活动的关系。研究发现,5-HT功能活动降低与抑郁症病人的抑郁心境、食欲减退、失眠、昼夜节律紊乱、内分泌功能紊乱、性功能障碍、焦虑不安、不能应付应激、活动减少等密切相关;而5-HT功能增高与躁狂症的发病有关。目前认为,抗抑郁药主要是通过阻滞5-HT、NE的回收,产生抗抑郁作用。

3.其他中枢神经递质的功能和精神活动的关系 研究发现在重性抑郁障碍时可能有中枢去甲肾上腺素(NE)功能不足,特别是双相情感障碍的抑郁状态时有NE代谢产物3-甲氧基-4-羟基苯乙二醇(MHPG)的排泄减少;中枢Ach参与大脑的学习和记忆功能,在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 disease,AD)时中枢Ach神经元发生退行性改变而导致其功能不足;中枢GABA神经元功能不足,将造成抑制性神经冲动不足,DA功能亢进,从而促发精神分裂症;谷氨酸为兴奋性神经递质,有研究报道AD,甚至精神分裂症的病理机制与兴奋性氨基酸受体过度激活有关,此外,服用抗精神病药出现的迟发性运动障碍也与兴奋性氨基酸的参与有关。

(三)脑可塑性与精神活动

从脑的结构和神经化学活动上来看,脑是一高度复杂的有机体。脑的复杂性还在于脑的结构与化学活动处于变化之中。可塑性(plasticity)是神经系统的重要特征,无论在发育阶段还是成年时期(甚至老年时期),也无论是外周神经还是中枢神经系统,从神经元到神经环路都可能存在可塑性变化。神经系统的可塑性已成为行为适应性的生理基础。神经系统的可塑性在宏观上可表现为脑功能如学习记忆功能、行为表现及精神活动的改变;在微观水平有神经元突触、神经环路的微细结构与功能的变化,包括神经化学物质(递质和受体等)、神经电生理活动以及突触形态亚微结构等方面的变化。

以记忆为例来说明脑的可塑性。人们对各种经历的记忆最初保存在海马中,运动记忆主要在纹状体中,而情绪记忆在其他区域(如杏仁体)编码。所以,人们通过学习的过程改变了脑的结构。神经递质仅能表现当前的信息,如果环境刺激合适,有足够的强度,就会产生新的突触联系,当然也可以强化或弱化原有的突触联系。如果应激过于强烈、滥用药物或疾病均可能使神经元死亡。研究表明,即使是成人大脑,仍有新的神经元产生,以适应处理和贮存信息的需要。脑的可塑性与记忆的关系至少有两个水平,一个是分子和细胞变化,形成新突触联系;另一个是突触间信息循环、交流,产生行为改变。

在整个生命过程中,基因与环境(学习内容、经验积累、外界刺激等)的互相作用,使大脑处于不断的构筑与变化之中,因而,不管是躯体治疗还是心理治疗都可能作用于大脑,并使之改变而发生治疗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