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认知过程
认知过程(cognitive process)是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和察觉,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注意等心理活动。
感觉(sensation)是人脑对当前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如物体的大小、形状、颜色、软硬、声音、气味等这些个别属性,直接作用于人的眼、耳、鼻、舌、身等相应的感觉器官而产生感觉。我们感觉到的绿色、臭味、坚硬、高大等属于感觉。
知觉(perception)是当前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及其外部相互关系在人脑的反映;或者是同一事物的各种不同属性反映到脑中进行综合,并结合以往的经验,在脑中形成的整体的印象。任何事物的整体,都是由许多个别属性按照一定的关系综合构成的。例如,香蕉就是由它特殊的外形、特有的表皮、特殊的味道、特殊的果肉等多种特征综合而成。人对香蕉的知觉就是脑对各个感觉器官感受到的这些个别特征及其关系的整体反映。
感觉是知觉的基础,但知觉并不是感觉的简单总和。除各种感觉外,知觉的形成还需要借助经验和知识的帮助。感觉来自于客观刺激的物理特性和感觉器官的生理活动,而知觉则是以生理机制为基础的心理活动;感觉反映的是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知觉反映的是客观事物的整体与综合;感觉是单一分析器的活动,而知觉是多种分析器协同活动、分析综合的结果;感觉的产生决定于客观事物的特性,相同的客观刺激会引起相同的感觉,而知觉在很大程度上与知觉者的态度、知识经验有关,具有一定的倾向性,即面对同样的客观刺激,不同人所产生的知觉会有所不同。由于事物的个别属性和整体不可分,所以感觉和知觉也不可分;没有纯粹的感觉,也没有纯粹的知觉,一般合称感知觉。
感受性(receptivity)就是感觉器官对刺激的敏感程度。绝对感受性是指能够感受最小刺激量的能力。绝对感觉阈限是指刚刚能引起某种感觉的最小刺激量。绝对感觉阈限越小,绝对感受性越大。绝对感受性与绝对感觉阈限的大小呈反比关系。差别感受性(differential sensitivity)是指对两个同类刺激物间的刺激差别量的感觉能力。感受最小差别量的能力称差别感受性。刚刚能引起差别感受的最小差别量称差别感觉阈限。有研究表明,人的不同感觉的差别阈限是不同的。一般来说,质量感觉的差别阈限为0.02,视觉为0.01,听觉为0.1,味觉和嗅觉为0.23,压觉为0.05等。
感受性可由刺激物的持续作用而发生改变的现象叫适应现象。适应可以使感受性提高或降低。由明亮的地方突然进入暗室,起初什么也看不见,过一会就能看见,这时视觉器官感受性提高了,这种感受性逐渐增强的过程称暗适应。从暗室突然走出来,光亮刺眼,什么也看不见,过一会又看清了,这时视觉感受性降低了,这叫明适应。在不同的感觉中,感觉适应的表现和速度各不相同。
在一定条件下,各种不同的感觉都可能发生相互作用,从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如噪声刺激会提高对蓝绿色的感受性,而降低对红橙色的感受性。同一感受器接受不同的刺激也可使感受性发生变化,如一块灰色小方块放在白色背景上会显得更暗些。
人的各种感受性都是在生活实践中发展起来的,当某种感觉受损或缺失后,其他感觉会予以补偿。不同感觉之间之所以能够相互补偿,是因为在一定条件下不同形式的能量可以相互转换。如钢琴弹奏家具有高度精确的听觉,调味师具有高度完善的味觉和嗅觉。
人们在一定时间内,总是根据自己及周围环境的需要,有选择地把某一事物作为知觉的对象,而其他周围的事物作为知觉的背景,这就是知觉的选择性。
是指人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把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客观事物的多种属性整合为统一整体的组织加工过程。
指人以知识经验为基础,对感知的事物加工处理,并用词语加以概括、赋予说明的组织加工过程。人们的知识越丰富,对事物的知觉就越深、越精确。
是指当知觉的条件改变后,知觉的映像仍然保持不变。知觉的恒常性以经验、知识、对比为基础。例如,同一个人站在离观察者15米处,其投射到视网膜上的视像大小相差很大,但仍会被看成一样大小。
是对外界一般强度的刺激感受性增高,感觉阈值降低,多出现令病人不舒服的感觉,如感到阳光特别刺眼,声音特别刺耳、难以忍受。多见于神经衰弱、转换障碍等。
是对外界一般刺激的感受性降低,感觉阈值升高,严重时达到感觉缺失(anesthesia)的程度,见于神经系统疾病、抑郁状态、木僵状态及催眠状态。感觉缺失最常见于转换障碍。
对外界刺激产生与正常感觉相反的感觉。如对凉水的刺激感到烫手。多见于转换障碍。
是躯体内部(如肠道、关节、皮下)产生的各种不舒适和(或)难以忍受的异样感觉,性质难以描述,没有明确的局部定位。多见于躯体形式障碍、抑郁障碍和精神分裂症。
指对客观事物歪曲的知觉体验。正常人在感知条件不良(如光线暗淡)和心理状态(如恐惧、紧张及期待等)的作用下可产生错觉,经验证后可以认识纠正。病理性错觉常在意识障碍时出现,带有恐怖色彩。“杯弓蛇影”、“草木皆兵”、谵妄病人把输液塑料管看成一条蛇等都是错觉。精神病人的错觉按各种不同的器官,可分为错听、错视、错嗅、错味、错触及内感性错觉,临床上以错听和错视多见。
指没有现实刺激作用于感觉器官时出现的虚幻的知觉体验。
根据其所涉及的器官不同,幻觉可分为幻听、幻视、幻嗅、幻味、幻触及内脏性幻觉。
最常见。非言语性幻听属原始性幻听,如机器声、鸟叫声、流水声等,多见于脑局灶性病变。最多见的是言语性幻听,常具有诊断意义。病人常得意洋洋或恼怒不安,侧耳倾听、与空对话或破口大骂,甚至自杀、冲动毁物。幻听可见于多种精神障碍,其中评论性幻听、议论性幻听和命令性幻听为精神分裂症的重要症状,重性抑郁病人、脑外伤性精神障碍、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也常出现幻听。
为常见的幻觉。在意识障碍时,幻视多生动鲜明,具有恐怖色彩,多见于器质性病变或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在意识清晰时出现的幻视见于精神分裂症。
病人闻到一些难闻的气味,如腐烂尸体的气味、烧焦物品的气味等,常继发被害妄想。单一出现的幻嗅需考虑颞叶损害或颞叶癫痫。
病人尝到食物内有某种特殊的怪味,易继发被害妄想,多见于精神分裂症。
病人感到皮肤或黏膜上有某种异常的感觉,如针刺感、通电感、虫爬感等。可卡因中毒者可出现蚁爬感伴被害妄想;女性精神分裂症病人可出现有性交感和性高潮感伴妄想性解释。
产生于身体内部固定位置的特殊幻觉,病人能明确描述其性质、内容和部位,如感到肠扭转、肝破裂、肺内有虫等,多见于精神分裂症。
按幻觉的性质可分为真性幻觉和假性幻觉。真性幻觉(genuine hallucination):病人体验到幻觉来自于客观空间,幻觉形象鲜明、清晰生动,被认为是通过感觉器官而获得的,会向外界“投射”。假性幻觉(pseudohallucination):病人体验到幻觉产生于自己的主观空间如脑内等,幻觉形象不够鲜明生动、轮廓不清晰,被认为不是通过感觉器官而获得的,不向外界“投射”。
记忆(memory)是人脑对经历过的事物的识记、保持、再认和重现(回忆),是一种积极能动的心理活动。人脑不仅对外界信息的摄入有选择,且对信息的处理是动态变化的,包括编码、加工和贮存。输入到脑海中的信息只有经过编码才能被记住,只有将输入的信息汇入已有知识结构时才能在人脑中得到巩固。
记忆的过程就是对信息识记、保持、再认或回忆的过程。
是指反复认识某种事物并在人脑中留下映象,获得和巩固个体经验的过程,是外界信息输入大脑并进行编码的过程。
识记可分为无意识记和有意识记。无意识记是事先没有识记的目的和任务,却在大脑中留下了映象。凡是对人有重要意义的、与人的需要和兴趣密切联系、引起较强情绪反应的事物容易被无意识记。无意识记具有偶然性和片面性的特点。有意识记是事先有识记的目的和计划,并经过一定的意志努力,运用一定的方法的识记。根据材料的性质可把有意识记分为机械识记和意义识记。机械识记是依靠材料外部联系,采取机械重复的方法所进行的识记,如死记硬背英文单词。意义识记是在对材料充分理解的基础上,自觉地依据材料内在联系所进行的识记,如理解了公式、定义后再把它记住。一般而言,意义识记比机械识记迅速、持久。
是对识记的进一步巩固,把信息在大脑中编码和贮存。保持是一种动态的过程,常发生质和量的变化。信息在记忆的保持是发展变化的,其中也经历着信息加工的过程。
是记忆的两种表现形式,都以识记为前提,是检验保持的指标,也是提取信息的过程。再认是过去经历过的事物再度出现时仍能认识。再现又称回忆,是人们过去经历过的事物不在眼前或未重新出现时,在脑中重现的过程(回想起来)。
病理性记忆增强,对病前不能够且不重要的事也能回忆起来。常见于躁狂症和偏执状态病人。
指记忆的四个基本过程普遍减退。最常见于脑器质障碍,如痴呆病人,也可见于正常老年人。
指部分或全部地不能够回忆以往的经验,是一种记忆的丧失。表现为顺行性遗忘、逆行性遗忘、进行性遗忘、界限性遗忘。前两类多见于脑损伤,进行性遗忘主要见于痴呆,界限性遗忘指对生活中某一特定阶段的经历完全遗忘,与某些痛苦体验有关,见于癔症。
是一种记忆的错误,病人对过去曾经历过的事件,在发生的地点、情节、特别是在时间上出现错误回忆,并坚信不疑。多见于老年性、动脉硬化性、脑外伤性痴呆和酒精中毒性精神障碍。
指由于遗忘,病人以想象的、未曾亲身经历的事件来填补自身经历的记忆缺损。病人把另一时间发生的事件、或从来与本人无关的事件说成是某一时间发生的事件。病人对自己虚构的内容也不能记住,故其叙述的内容常发生变化,且易受暗示的影响。多见于各种原因引起的痴呆。当虚构与近事遗忘、定向障碍同时出现时称作柯萨可夫综合征(Korsakoff syndrome),又称遗忘综合征。多见于慢性酒精中毒精神障碍、颅脑外伤后所致精神障碍及其他脑器质性精神障碍。
思维(thinking)是人脑对客观事物间接的、概括的认知过程,是人类认识活动的最高形式。思维的间接性就是通过其他事物的媒介,借助于已有的知识经验,去认识事物共同的本质属性或非本质属性,去预见和推动事物发展的进程。思维的概括性是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舍去各个事物的个别特点,抽出其共同特点,从而得出新的结论。间接性是从一般到特殊,概括性是从特殊到一般;两者密切联系、互为条件,是同一过程的两个不同方面。
人的思维活动有以下特点:①具有间接反映的特点。它往往是通过其他事物或事物的外部特性为媒介,通过中间环节推理,来反映事物本质特性的一种方式,如医生通过望、闻、问、切或视、触、叩、听(嗅)等手段能诊断病情;②在感知经验的基础上,具有概括反映的特点。思维活动不是反映表面的、具体的、个别的事物,而是反映了一类事物的共同属性与本质特征,反映事物运动的内部规律及事物之间的逻辑关系;③思维的间接与概括的反映是借助语言与言语来实现的第二信号系统的活动,也是人类思维的重要特征之一。
思维过程是由感知获得的材料在大脑中进行分析、比较、综合、抽象、概括、推理、判断的过程。分析是在大脑中把事物的整体分析为各个部分,或从整体中区分出个别特征。综合则是在大脑中把事物的各个部分或不同特征、不同方面结合起来,了解它们之间的联系。比较是在分析综合的基础上,把事物加以对比,找出事物之间异同点及其关系的思维操作活动。抽象是从事物许多特征中找出共同本质的特征,舍弃非本质特征的思维过程。概括是把各类事物的一般共性加以综合并推广到同类的一切其他事物的思维过程。思维具有连贯性、目的性、逻辑性和实践性等特征。
是凭借直接感知,并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进行的思维。临床医疗中的各种操作都是动作思维的表现。
是凭借事物的形象(表象),并按照描述逻辑的规律而进行的一种思维。艺术家、文学家及设计师更多地运用形象思维。
是指以抽象的概念、判断和推理作为思维的基本形式,以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和具体化作为思维的基本过程,来揭露事物的本质特征和规律性联系的思维过程。科学家发现客观规律都需要通过抽象思维活动,医生诊断疾病的思维也属于抽象思维。
也称聚合思维,是指把问题所提供的各种信息聚合起来,朝着同一个方向、一定范围,得出一个正确答案或一个最好的解决方案的思维活动。
也称发散思维,是指从一个目标出发,沿着各种不同的途径去思考,探求多种答案的思维,其主要特征是求异和创新。
也称常规思维,是经验证明行之有效的程序化思维,是按照现成的方案或程序,用惯常的方法、固定的模式来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如有经验的医生书写病历。
又称创新思维,在大脑中重新组织已有的知识经验,沿着新的思路寻求新的成果,有创造想象参加的思维。科研人员进行的科学实验设计,就是创造性思维活动的过程。
是事物的共同、本质特征在人脑中的反映。通常人们用词语来标志事物的概念。概念包括内涵与外延两个部分,两者是反比关系。
是概念之间联系或关系在人脑中的反映。判断主要有肯定与否定之分;直接与间接之分;相对与绝对之分。
是一种间接判断,它是判断和判断之间的联系和关系的反映,其主要有归纳推理和演绎推理两种基本形式。
正常思维具有现实目的,具有共同的基本逻辑规律,以及“可理解性”。精神障碍病人的思维往往存在思维形式和内容障碍。
指思维联想速度加快、数量增多、内容丰富生动,表现为说话滔滔不绝、口若悬河、出口成章。病人自诉脑子反应特别快,特别灵活,好像机器加了“润滑油”,会感到“舌头跟不上思想的速度”。说话的主题极易随环境而改变时称为随境转移,按某些句子在意义上的相近而转换主题时称意联,按某些词汇的表面毗连而转换主题时称音联。多见于躁狂发作。
指思维联想速度减慢、数量减少和困难,表现为言语减少,语速缓慢,语声微弱,反应迟钝。病人自觉脑子变笨,像“生了锈的机器,转不动了”。常见于抑郁障碍。
指思维内容空洞,概念与词汇贫乏,表现为沉默少语、语词空洞单调或词穷句短,对问题以“不知道”、“没什么”、“还可以”等简单作答。病人体验到脑子空洞无物,“没什么可想的”,“没什么可说的”,并对此漠然处之。见于精神分裂症、脑器质性精神障碍及精神发育迟滞。
指思维过程中主题转换带有黏滞性,停滞不前,迂回曲折,过分关注问题的细枝末节,做不必要的、过分详尽的叙述,以致使问题的主要内容被掩盖。多见于脑器质性精神障碍。
指思维联想的目的性、连贯性和逻辑性障碍,表现为联想松弛,内容散漫,缺乏主题,对问题的叙述不中肯、不切题,以致使别人感到与之交谈困难,弄不清其谈话的主题和用意。严重时可发展成思维破裂。
病人在意识清楚的情况下,思维联想过程破裂,缺乏内在意义上的连贯性和应有的逻辑性,表现为病人的言语或书写虽在结构和语法上正确,但主题与主题之间,甚至语句之间,缺乏内在意义上的联系,使人根本听不懂,也无法理解。如在意识障碍的背景下出现与破裂性思维相似的表现,称之为思维不连贯。
病人无意识障碍,又无明显外界干扰等原因,思维过程突然中断,表现为病人说话时突然停顿,片刻之后又重新说话,但内容不再是原来的话题。这种思维中断并不受病人意愿支配,可伴有明显的不自主感。若病人有当时的思维被某种外力抽走的感觉,则称为思维被夺。多见于精神分裂症。
思维插入指病人体验到有某种思维不是属于自己的,不受病人意愿的支配,被外力强行塞入其大脑内。若病人体验到大脑中强制性涌现大量毫无意义的思维内容,称为强制性思维。往往突然出现,迅速消失。多见于精神分裂症。
病人感到自己的思想一出现便人尽皆知,毫无隐私可言,为思维扩散。如果病人认为自己的思想是通过广播而扩散出去的,为思维被广播。常为精神分裂症的重要症状。
病人以一些具体的概念、行为和动作来表达某些抽象的、特殊的概念,若不经其本人解释,任何人都无法理解。如某女病人不断用头撞击汽车轮胎,表示要“投胎”(重新做人)。常见于精神分裂症。
病人自创一些文字、图形或符号,并赋予特殊的概念。多见于精神分裂症。
病人的思维缺乏逻辑性,既无前提也无根据,或因果倒置,推理离奇古怪,不可理解。多见于精神分裂症。
临床上还可以见到其他表现的思维形式障碍,如持续言语、重复言语、刻板言语、模仿言语等。
妄想(delusion)是一种在病理基础上产生的歪曲信念,病态的推理和判断。病人的信念内容与事实不符,没有客观现实基础,但其坚信不疑;内容均涉及其本人,总是与个人利害有关;具有个人独特性;因文化背景和个人经历而有所差异,但常有时代色彩。
妄想有多种分类,按病理起源可分为原发性妄想和继发性妄想。原发性妄想(primary delusion)突然出现,内容不可理解,但很快确信,迅速发展,与当时处境、既往经历等无关,也不是继发于其他异常心理活动的病态信念。包括突发妄想、妄想知觉、妄想心境等,是精神分裂症的特征性症状。继发性妄想(secondary delusion)常继发于其他病理心理基础上,也可在某些妄想基础上产生。见于多种精神疾病。
临床常见的妄想:
是最常见的妄想。病人坚信自己被迫害,迫害的手段主要有跟踪、监视、下毒、诽谤等。病人受妄想的支配可出现拒食、逃跑、控告、自卫、自伤、伤人等行为。
也称牵连观念(idea of reference),病人将周围环境一些实际与其无关的事物都认为与他有关,如把别人说的话、报纸上的文章、不相识者的举动等,都认为与他有一定的关系。常与被害妄想交织在一起。
病人无中生有地坚信自己的配偶对自己不忠实,另有所爱。为此,病人跟踪监视配偶的日常生活,检查配偶的日常生活用品,甚至暴力拷问私通情人的证据。可见于精神分裂症、老年性痴呆及偏执性精神病等。
病人坚信自己被异性所钟情,即使遭到对方的严词拒绝也毫不质疑,反而认为对方是在考验自己对爱情的忠诚度,对方多数是比自己地位高的异性。
也称被洞悉妄想。病人认为其内心的想法及自己的私密活动,在自己没有说出来的情况下就被别人所获悉。虽然病人说不出是如何被人探知的,但确信已经尽人皆知,甚至搞得满城风雨,所有人都在议论自己。
又被称为被控制感。病人认为自己的思想、情感和意志行为都受到外界某种力量的影响,如受到电波、超声波或特殊的先进仪器的控制而不能自主。
病人认为自己具有非凡的才智、至高无上的权利和地位,大量的财富和发明创造,或是名人后裔。可见于躁狂症、精神分裂症、脑器质性精神障碍病人。
病人坚信自己不是具有血缘关系的父母亲所生,自己的亲生父母另有其人,且多为名人。有的病人坚信自己是历史著名人物的后裔,不相信任何证明目前亲生关系的证据。多见于精神分裂症。
又称自罪妄想。病人毫无根据地坚信自己犯了严重的错误或不可饶恕的罪行,应受到严惩,认为自己罪大恶极,死有余辜,以致坐以待毙,或者拒食自杀。多见于重性抑郁。
病人毫无根据地坚信自己患了某种严重的躯体疾病或不治之症,为此到处求医,即便反复的详细检查无法证实其患有疾病,都不能纠正其信念。多见于精神分裂症、重性抑郁等。
病人毫无根据地认为自己的东西被人偷窃了。该症状多见于脑器质性精神障碍如AD。
注意(attention)是心理活动对某种事物的指向和集中。注意并不是独立的心理活动过程,而是伴随心理过程并在其中起指向作用的心理活动。注意具有多种功能:①选择功能:即选择有意义的、符合需要的、且与当前活动相一致的事物,避开非本质的、附加的、与之相竞争的事物;②保持功能:即注意对象或内容能在意识中保持;③对活动进行调节与监督。
一般而言,我们将注意分为无意注意、有意注意和有意后注意三种。
指由外界刺激引起的,没有预先目的,也不需任何意志努力的不由自主的注意。它主要与外界事物的特征,如刺激强度、新异性、活动性、对比差异性及其变化等有关。如人们听到尖锐的哨声,就会自然地去倾听。
指自觉的、有预定目的并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它与意志活动、与周围环境的主动适应活动紧密联系,与个人的思想、情感、兴趣和既往经验有关。如我们听课时,即使听到别人讲有趣的故事,由于服从学习的要求,也必须克服干扰而主动地强制自己去注意听课,而不注意别人的讲话。
指有目的、但无须意志努力的注意。这是有意注意之后出现的一种注意。它服从于一定任务,开始需要意志努力参加,等熟悉后就不用意志努力特别去注意了。如学骑自行车,开始的时候骑在车上特别注意,慢慢学会了,练习熟练了,就不需特别注意了,只需要在人多交通复杂的情况下注意就行了。有意后注意对完成长期任务有积极的意义,关键是要对活动本身产生直接兴趣。
指同一时间内所注意的对象的数量。被知觉对象的特点、个人的活动性质和知识经验等影响注意广度。如文化水平高的人阅读时的注意范围广。
是指注意长时间地保持在某种事物或某种活动上。影响注意稳定性的因素有主体状态和对象特点,如所从事的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变,主体的态度积极、兴趣浓厚,注意就稳定。但人的感受性不能长时间地保持固定的状态,而是在间歇地加强和减弱,这是注意的起伏现象。与注意稳定相反的状态是注意的分散,即注意离开当前应当完成的任务,而被无关刺激所吸引。
是指在同一时间内把注意指向不同的对象或活动上,例如一面注意听课,一面注意记笔记。同时进行的几种活动中有一些活动是比较熟练的,或对注意分配能力长期训练可以获得较好的注意分配,如飞行员能够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等。
是根据新的任务,主动地把注意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上。其注意转移的快慢和难易往往取决于原来注意的紧张度,以及引起注意转移的新事物(新活动)的性质。
每个人注意的广度、稳定性、注意的转移和分配都有差异,这与大脑皮质的动能状态有关。正常人通过有意识训练,可改善注意的品质,提高注意能力。
影响注意的客观原因有:①刺激物的新异性。新颖、奇怪、陌生的对象易引起不随意注意;②刺激物的强度。绝对强度和相对强度较强时都易影响不随意注意,在阈限范围内,刺激物越强(如强声、强光等)越易引起无意注意;③刺激物的对比关系(对象与背景差异)明显易引起不随意注意;④刺激物的活动性或变化性,如活动的直观教具、活动的广告等易引起人们的不随意注意。
除上述客观原因外,还有主观原因;①凡适合人的需要的刺激,如小孩子上街碰到好吃、好玩的东西易引起不随意注意;②凡引起人直接兴趣(即直接有趣的活动与对象)的刺激,易被人注意;③心境愉快、身体健康,人就乐于注意外界事物;过分忧愁和焦虑则会降低好奇心;④特有的知识经验(即和自己有关联的刺激)等都有助于不随意注意。
临床上可把注意障碍大致分为三方面:①注意程度方面的障碍:包括注意增强、注意减退;②注意稳定性方面的障碍:包括注意转移、注意涣散和注意固定;③注意力集中性方面的障碍:包括注意狭窄、注意缓慢。
为主动注意的增强,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注意指向外在的某些事物,如具有被害妄想者对周围的一切现象特别关注和警惕;另一种是指向病人本身的某些生理活动,如具有疑病观念者对自身细微的生理变化过分关注。
为主动及被动注意的兴奋性减弱,或注意难于在较长时间内集中于某一事物,同一时间内所能掌握的客体的范围显著地缩小,注意的稳定性也显著下降。见于疲劳状态、神经衰弱、脑器质性精神障碍以及伴有意识障碍的疾病。
为主动注意明显减弱,即注意力不集中,表现为病人不能把注意集中于某一事物并保持相当长的时间,以致注意很容易分散。可见于神经衰弱和精神分裂症。
指注意范围显著缩小,当集中注意于某一事物时,不能再注意与之有关的其他事物。多见于意识障碍和痴呆病人。
为被动注意的兴奋性增强,表现为注意不能保持恰当的范围和足够的稳定性,很容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而注意的对象不断转换。如躁狂症病人的注意易受周围环境中的新现象所吸引而转移,以致不断改变话题和活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