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心理学与精神病学(第4版)(全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十三五”(临床专升本)规划教材)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六节 人格

一、人格概述
(一)人格的概念

人格(personality),也有人称之为个性(individuality),源于拉丁语“面具”(persona)。 严格地讲,人格与个性是有一定区别的。人格则强调人的整体性,而个性着重强调人的独特性,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日常生活中人们常说的人格,如你不要污辱他的人格等,带有法律和社会伦理道德的意味,并不是心理学中人格的概念。

人格是十分复杂的心理现象,许多心理学者从自己的理论观点及研究侧重点分别提出人格的定义,目前尚无统一的、确切的、能为大家共同接受的定义。现代心理学一般认为,人格是指一个人总的精神面貌,即一个人在一定社会条件下形成的、具有一定倾向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包含人格心理特征、人格倾向性和自我意识三个子系统。

(二)人格的特性

人格的特性包括整体性、持久稳定性、独特性(个体间差异)和社会化几个方面。

1.自然性与社会性

人的人格是在先天的自然素质的基础上,通过后天的学习、教育与环境的作用逐渐形成起来的。人与生俱来的感知器官、运动器官、神经系统和大脑在结构与功能上的一系列特点,是人格形成的物质基础与前提条件。但人的人格并非单纯的自然产物,它总是被深深地打上社会的烙印,即个体社会化的结果。初生婴儿作为一个自然的实体,还谈不上人格。

人格是在个体的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受社会文化、教育和教养环境的影响。马克思曾说:“‘特殊的人格’的本质不是人的胡子、血液、抽象的肉体本性,而是人的社会特质。”“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实际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可见,人格是自然性与社会性的统一。

2.稳定性与可塑性

人格的稳定性是指个体的人格特征具有跨时间和空间的一致性。个体在生活中短暂的、偶然的表现,不能认为是一个人的人格特征。例如,某人在某个场合偶然表现出对他人冷淡,缺乏关心,我们不能以此断定这个人具有自私、冷酷的人格特征。只有一贯的、在绝大多数情境下都表现出来的心理现象才是人格的反映。

人格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社会现实和生活条件、教育条件的变化,年龄的增长,主观的努力等,人格可能会发生某种程度的改变。特别是经历重大生活事件或挫折的个体,其人格往往会发生明显的改变,这就是人格的可塑性。因此,人格既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又有一定的可塑性。

3.独特性与共同性

人格的独特性是指人与人之间的心理和行为是各不相同的,即个体间差异。构成人格的各种因素在每个人身上的侧重点和组合方式是不同的,如每个人在认识、情感、意志、能力、气质、性格等方面各表现出独特的一面。有的人知觉事物细致、全面,善于分析;有的人知觉事物粗略,善于概括;有的人情感丰富、细腻;有的人则情感冷淡、麻木等。如同世界上很难找到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一样,也很难找到两个人格完全相同的人。强调人格的独特性,并不排除人格的共同性。人格的共同性是指某一群体、某个阶级或某个民族在一定的群体环境、生活环境、自然环境中形成的共同的典型的心理特点。因为人格具有独特性和共同性,所以每个人形成了各自的复杂的心理面貌。另外,人格心理学家也发现了人格具有“个体内差异”的证据,即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情境下会表现出不同的行为模式。

4.整体性

人格是由许多心理特征组成的,这些成分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组成个体复杂的人格结构体系,使人的内心世界、个体动机与外显行为之间保持和谐一致,否则将会导致人格的病态表征。

(三)人格心理结构

人格心理可分为既相互联系又有区别的三个子系统。

1.人格倾向性(personality inclination)

是人格中的动力结构,推动人进行活动的动力系统,是决定社会个体发展方向的潜在力量,构成了人格结构中最活跃的因素,主要包括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与世界观等心理成分。需要是人格倾向性的源泉,在需要的推动下人格才逐渐形成和发展;动机建立在各种需要之上推动人进行活动并使活动朝着一定目的前进;信念、世界观居于人格倾向性的最高层次,决定着一个人总的人格倾向。

2.人格心理特征(psyc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personality)

是人格中的特征结构,是人的多种心理特征的一种独特的组合,它集中反映了一个人精神面貌的稳定的类型差异,主要表现在能力、气质和性格几个方面。气质是一个人生来就具有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即在个体行为上所表现出来的心理过程的强度、速度、稳定性及心理活动的指向性等特点。性格是个体在其先天素质的基础上通过后天生活过程中与社会环境的相互作用而形成的,是一个人对现实的稳定的态度和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更具有社会性。能力标志着人在完成某项活动时潜在可能性上的特征。能力总是和人的某种活动联系并表现在活动中,是保证活动取得成功的基本条件。

人格倾向性和人格心理特征相互联系、相互制约,从而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人格对心理活动有积极的引导作用,使心理活动有目的、有选择地对客观现实进行反映。人格差异通常是指人们在人格倾向性和人格心理特征方面的差异。

3.自我意识(self consciousness)

自我意识是指个体对自己作为客体和主体存在的各方面的意识,是一个多维度、多层次的心理系统,包括自我认知、自我体验和自我控制。三方面紧密联系,凝结成一个整体性的自我调节系统,成为人格的核心。

人格结构中的各种心理成分通过自我的协调和控制,而成为一个有组织的、稳定的整体。若自我发生障碍就会导致人格障碍。

(四)影响人格形成和发展的因素

人的人格不是生来就有的,而是在个体生物遗传的基础上,在一定的社会环境的影响下,通过实践活动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人的人格形成和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而复杂的人生过程。国内外研究已经表明,人格的形成主要受遗传、环境和个体素质的影响,环境因素对于“生物学危险因素和素质因素是否会导致精神障碍的发生”起着扳机作用。

1.生物因素

生物因素是人格形成和发展的基础。生物因素包括个体遗传的和非遗传的生物特点。遗传基因、神经、内分泌系统的特性、体态、体质、容貌,都可能影响人格的形成和发展。生物因素仅仅为人格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某种可能,要把这种可能性变成现实性,必须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

2.环境因素

环境因素是人格形成和发展的决定因素,指环绕在人周围、影响人身心发展的一切外部条件的综合。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前者对人格的形成与发展有一定的影响,起决定作用的是社会环境。社会环境包括家庭、学校教育、人际关系、社会文化、社会制度及意识形态等,影响着人格的形成与发展,其中家庭中父母行为和教养方式对早期儿童人格的形成有重大影响。

3.实践活动决定人格形成与发展的方向和水平

人在实践活动中参与并形成各种社会关系,接受社会环境的作用,逐渐形成自己的人格,这是一个积极能动的过程。不同的实践活动要求不同的人格特点,同时又塑造和发展了人的人格。

4.自我教育

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在人格形成与发展过程中起着积极的作用。环境因素及一切外来的影响都必须通过个体的自我调节才能起作用。

相关链接

大五人格

近年来,研究者们在人格描述模式上形成了比较一致的共识,通过词汇学的方法,研究发现大约有五种特质可以涵盖人格描述的所有方面,提出了人格的大五模式(the big five model),可以通过NEO-PI-R量表来评定,该量表包括以下五种人格因素:

1.外倾性(extraversion)好交际对不好交际,爱娱乐对严肃,感情丰富对含蓄;表现出热情、社交、果断、活跃、冒险、乐观等特点。

2.神经质或情绪稳定性(neuroticism)烦恼对平静,不安全感对安全感,自怜对自我满意,包括焦虑、敌对、压抑、自我意识、冲动、脆弱等特质。

3.开放性(openness)富于想象对务实,寻求变化对遵守惯例,自主对顺从。具有想象、审美、情感丰富、求异、创造、智慧等特征。

4.随和性(agreeableness)热心对无情,信赖对怀疑,乐于助人对不合作。包括信任、利他、直率、谦虚、移情等品质。

5.尽责性(conscientiousness)有序对无序,谨慎细心对粗心大意,自律对意志薄弱。包括胜任、公正、条理、尽职、成就、自律、谨慎、克制等特点。

二、需要
(一)需要的概念

需要(need)是个体对内外环境的客观需求在大脑中的反映,是个体心理活动和行为的基本动力。需要是生命活动的普遍现象。

(二)需要的分类

人类的需要十分复杂,多种多样。按需要的起源可以分为生理性需要和社会文化需要,前者是人与动物所共有的,是有机体维持和延续其种族生存所必需的条件反映,其特点是由有机体的生理机制决定和产生的,主要作用是维持个体生理状况的平衡,如饮食、睡眠、性等;后者是指个体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各种条件的反映,其特点是由社会生活环境的条件所决定,其弹性伸缩较大,具有连续性,包括生产劳动、人际交往、文化艺术和社会道德规范及行为规则等。按需要的指向对象也可分为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

(三)需要层次理论

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Maslow AH)提出了需要层次理论,将人类的主要需要归结为由低级到高级,呈金字塔状的五个层次(见图2-2)。需要是按层次发展的,当较低层次的需要得到满足时,将会向更高一级的层次发展,各层次的需要相互依赖、彼此重叠,呈波浪式发展。

图2-2 马斯洛需要层次论
1.生理的需要

是人类生存必不可少的需要,具有自我和种族保存的意义,位于多层次需要构成的“金字塔”图式的底部,包括衣、食、住、行及延续种族的需要等。当一个人的生理需要被控制时,其他需要均会被推到次要的地位。

2.安全的需要

当生理的需要得到一定程度满足后,随之产生安全需要,包括生命安全、财产安全、职业安全、劳动安全、环境安全和心理安全等,以求免除威胁和侵犯。

3.归属和爱的需要

人总是在一定的社会环境和群体中发展的。包括接受他人的爱和给予他人爱;从属于某一个组织或某一种团体,并在其中发挥作用,得到承认;希望同伴之间保持友谊和融洽的关系,希望得到亲友的爱等。归属和爱的需要缺失会抑制人的健康成长,影响人的发展潜力。

4.尊重的需要

是个体对自身价值的认同,包含自尊、自重,或要求被他人所尊重。每个人在社会中都会需要自己获得一定的认同,得到他人的尊重,从而产生自信、自强的心理体验,否则会产生自卑、虚弱和无能的感受。

5.自我实现的需要

指个人的潜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实现自身的价值。它是需要的最高层次、人生追求的最高目标,位于金字塔的顶端。对于多数人来说,自我实现的需要是个体追求并为之奋斗终生的目标,但只有少数人能够达到真正的自我实现。

马斯洛认为,这五种需要是人与生俱来的最基本的需要,构成了不同的等级或水平,并成为激励和指引个体行为的力量。需要的层次越低,力量越强。随着需要层次的上升,力量则相应减弱。在高级需要出现之前,必须先满足较低级的需要。低级需要得到适当的满足之后,它的激励作用就会降低,其优势地位将不再保持下去,高层次的需要会取代它成为推动行为的主要动力。例如,当一个人饥肠辘辘,为自己的生存感到恐惧时,他是不会追求归属和爱的需要的。但它们之间关系并非如此固定不变,而是一种相互作用的关系,有时可以同时存在,只是其中一种需要起到主导作用而已。

在从动物到人的进化中,高级需要出现的较晚。所有生物都需要食物与水分,只有人类才有自我实现的需要。在个体发展过程中,高级需要也出现得较晚。例如,婴儿期主要有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成人时自我实现的需要才更加突出。低级需要直接关系到个体的生存,必须立即得到满足;高级需要不是维持个体生存所必需的,可以延迟满足,但高级需要的满足能使人健康、长寿、精力旺盛。高级需要比低级需要复杂,其满足必须具备较好的外部条件,如社会条件、经济条件和政治条件等。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的积极性在于他提示了人的需要存在着不同的层次,重视人的自我价值和内在潜能的实现。虽然马斯洛也看到了个人的生活环境对需要层次的发展有着影响,但他忽视了社会因素对人的成长起着决定性的影响,忽视了人的多种需要往往是同时存在、互相制约的。个体对需要的追求也表现出不同的情况,有人对自尊的需要超过了对爱的需要和归属的需要,他们只有在感到非常自信并觉得有价值时,才会追求爱与归属的需要。

相关链接

马斯洛的生平

马斯洛(1908—1970年)出生于纽约市布鲁克林区。美国社会心理学家、人格理论家和比较心理学家,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主要发起者和理论家,心理学第三势力的领导人。1926年入康乃尔大学,三年后转至威斯康辛大学攻读心理学,在著名心理学家哈洛的指导下,1934年获得博士学位。之后,留校任教。1935年在哥伦比亚大学任桑代克学习心理研究工作助理。1937年任纽约布鲁克林学院副教授。1951年被聘为布兰戴斯大学心理学教授兼系主任。1969年离任,成为加利福尼亚劳格林慈善基金会第一任常驻评议员。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转到布兰代斯大学任心理学教授兼系主任,开始对健康人格或自我实现者的心理特征进行研究。曾任美国人格与社会心理学会主席和美国心理学会主席(1967年),是《人本主义心理学》和《超个人心理学》两本杂志的首任编辑。著名哲学家尼采有一句警世格言——成为你自己!马斯洛在自己漫长的生命历程中,不仅将毕生精力致力于此,更以独特的人格魅力证明了这一思想,成功地树立了一个具有开创性的形象。《纽约时报》评论说:“马斯洛心理学是人类了解自己过程中的一块里程碑”。还有人这样评价他:“正是由于马斯洛的存在,做人才被看成是一件有希望的好事情。在这个纷乱动荡的世界里,他看到了光明与前途,他把这一切与我们一起分享。”如果说弗洛伊德为我们提供了心理学病态的一半,那么马斯洛则将健康的那一半补充完整。

三、动机和挫折
(一)动机的概念

动机(motivation)是激励并维持个体的活动,以满足某些需要、达到目标的内在心理动力。动机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同时也受到信念、价值观、道德理念和个体差异等因素的制约。当人意识到自己的需要时,它就会推动人们去寻找满足需要的对象,从而产生了动机。此外,内驱力、情绪和各种诱因都可以激发动机。在人的一生中,影响动机的各种因素总在不断地发生变化。

动机有三大功能:一是始发功能,激发一个人开始进行某种活动;二是指引功能,使行动朝着预定的对象或目标进行;三是激励功能,不同性质、不同强度的动机会对行动产生程度不同的激励作用。

(二)动机的分类

人类的动机由于个体的差异和复杂的社会生活环境等因素的影响,表现得十分复杂。根据动机起源,可分为生理动机和社会动机。根据动机影响的范围和持续时间的长短,可分为长远的动机和短暂的动机。根据动机在动机体系中的作用,可分为主导动机和辅助动机。根据引起动机的原因,可分为外部动机和内部动机。

(三)动机冲突

动机反映了一个人主观的、内在的心理状态。实际生活中,常常同时存在着多种动机,其性质和强度可能非常相似或者相互矛盾,使人一时难以取舍,这就形成了动机冲突(motivational conflict)。动机冲突有以下四种基本形式:双趋冲突、双避冲突、趋避冲突和双重趋避冲突(具体内容详见第九章第三节)。

(四)挫折
1.挫折(frustration)的概念

动机受到干扰阻滞、被迫暂时放弃或完全受阻所导致的需要不能满足的情绪状态,称为挫折。它是动机受到干扰、需要不能满足而产生的情绪反应,如紧张、烦闷等。挫折的后果有利有弊:从积极方面看,可以使人“越挫越勇”;从消极方面看,可能使人“一蹶不振”。

2.挫折产生的原因

挫折产生的原因多种多样,归纳起来主要有客观原因和主观原因:

(1)客观原因:

自然因素,如恶劣的气候、地震海啸等。社会因素,如社会动荡、宗教迫害等。家庭因素,如父母凶恶残暴或者过分溺爱等。学校因素,如师生关系紧张等。

(2)主观原因:

生理因素,如个体的智力水平、容貌等的限制。心理因素,如自负、自卑、内向、意志力薄弱等。

3.影响挫折的因素

人们对挫折感受的程度也因个体差异和主观认知而不同。主要影响因素如下:一是抱负水平:个人抱负水平过高,难以达到目标或低于自己期望值而易产生挫折感。二是个人承受能力:个体心理承受能力的高低不同,会导致其对挫折的感受程度也不同。三是外部因素:个体能够获得的自然、社会环境以及社会支持越多,其感受到的挫折感也会越低。

四、气质
(一)气质的概念

气质(temperament)一词来源于拉丁语,原意是掺和、混合,按比例将作料调和在一起。现代心理学中,气质是指不依活动目的和内容为转移的典型的、稳定的人格心理特征,主要表现在人的心理活动的动力方面,如心理活动过程的速度、稳定性、强度和指向性的特征,也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性情、秉性和脾气。它与人的生物学素质有关,并具有个人独特的色彩。气质不涉及心理活动的方向和内容,就一个人活动的社会价值和成就来说,气质无好坏之分,任何气质都有其积极和消极方面。

(二)气质类型及其生理基础

关于气质类型有多种学说。早在公元前5世纪,古希腊著名医生希波克拉底(Hippocrates)就按照人的四种体液(血液、黏液、黄胆汁和黑胆汁)的多少来区分和命名气质,提出多血质、胆汁质、黏液质和抑郁质四种气质类型。虽然体液学说缺乏严谨的科学依据,但在日常生活中确实可见到这四种气质类型的人,此后,心理学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研究和完善,因此该气质类型仍沿用至今。

我国古代的思想家孔子从类似气质的角度把人分为“中行”、“狂”、“狷”三类。他认为“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意思是说,“狂者”对客观事物的态度是积极进取的,言行比较激烈,表现于外;而“狷者”言行比较拘谨。我国古代医学中阴阳五行学说按阴阳的强弱把人分为太阴、少阴、太阳、少阳、阴阳和平五种类型,根据五行法则把人分为“金形”、“木形”、“水形”、“火形”和“土形”,各型有不同的肤色、体形和气质特点。

巴甫洛夫根据条件反射的实验研究提出了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学说。该学说认为,高等动物大脑皮质神经活动的基本过程为兴奋和抑制过程,具有强度、均衡性和灵活性三种基本特性,这三种特性在个体之间存在着差异,其不同的组合就构成了高级神经活动的四种类型(表2-1):①不可遏制型。兴奋过程强于抑制过程,是强而不平衡的类型;②活泼型。强而平衡、灵活型,其特点是热情活泼,反应迅捷;③安静型。强而平衡,但不灵活类型,其特点是较易于形成条件反射,但不容易改变,行动缓慢;④抑制型。兴奋与抑制过程都很弱,持续和较强的刺激都能引起该型精力的迅速消耗。

表2-1 高级神经活动类型与气质类型对应关系

巴甫洛夫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学说阐明了人的气质类型的生理基础,验证了不同气质类型的个体之间在解剖和生理机制上的个体差异,从一定意义上阐明了气质是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在人的外显行为和活动中的表现。但并不是所有的人都可按照四种传统气质类型来划分,只有少数人是四种气质类型的典型代表,多数人是介于各类型之间的中间类型。因此,在判断某个人的气质时,并非一定要把他划归为某种类型,主要是观察和测定构成他的气质类型的各种心理特性以及构成。

(三)气质与性格的关系

气质和性格属于不同的人格特征。它们之间的区别表现在下述方面:

1.二者反映了人格的不同侧面。气质表现的是人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点,性格表现的则是人对现实的态度和习惯的行为方式。

2.气质主要是先天的,更多地受人的生理特点特别是神经系统的特点决定;性格则是先天和后天的“合金”,主要由人的社会环境所决定。

3.气质本身无好坏之分,而性格则具有社会评价意义。如勤奋、忠诚、坚定等性格特征就是好的,而懒惰、虚伪、懦弱等性格特征就是不好的。当然对这些特征的评价也应考虑人们的政治态度和道德品质。

4.气质可塑性较小,变化较慢;性格可塑性大,变化也较快。

5.在个体心理发展的过程中,气质形成得早,表现在先;而性格形成得晚,起作用的时间也晚。儿童出生时就已经显示出明显的气质特征,但一直到青年期,人的性格才能真正形成。

气质和性格也有密切联系。气质与性格同属人格特征,二者互相渗透、互相制约。气质对性格的影响表现在:

1.气质使性格具有某种独特的色彩或形式。如同是助人为乐,多血质的人是能说会道地去助人,胆汁质的人是慷慨大方地去助人,黏液质的人是不声不响地去助人,而抑郁质的人是带着怜悯的心情去助人。

2.气质影响性格的形成和发展的速度。例如,形成勇敢的性格特征,胆汁质的人就相对容易,抑郁质的人就相对困难;形成自制力的性格特征,胆汁质的人需要经过极大努力;而对抑郁质的人来讲,则比较容易和自然。性格对气质也有制约作用。由于社会实践活动的要求,性格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掩盖和改造气质。例如,外科医生必须具备沉着的性格特征,在形成这种性格特征过程中,有可能改造胆汁质的冲动和不可遏止的特点。

五、性格
(一)性格的概念

性格(character)是个人对客观现实稳定的态度及与之相适应的习惯化的行为方式。它是一个人的心理面貌本质属性的独特结合,是个体之间差异的一个主要方面。个体在社会生活过程中受到各种客观事物和信息的影响,在这些影响作用下,不断地丰富和充实了人的内心世界,产生了相应的认知、情感和意志活动,逐渐形成了自己特有的性格。性格是人生经历的反映,伴随环境和实践的重大变化,性格也可能发生相应的变化,所以性格既具有稳定性又具有可塑性。

(二)性格的特征
1.性格的态度特征

主要表现在对各种社会关系的处理上。一是对社会、集体、他人的态度,如爱集体、善交际、有礼貌等;二是对工作、学习、生活的态度,如勤劳、认真,懒惰、马虎等;三是对自己的态度,如自信、大方,羞怯等。其中对社会、集体、他人的态度起主导作用,影响和决定了其他两个方面。

2.性格的情绪特征

一是情绪活动的强度,表现为一个人受情绪感染和支配的程度,以及情绪受意志控制的态度;二是情绪的稳定性,表现为一个人情绪起伏和波动的程度;三是情绪的持久性,表现为情绪被激发后持续时间的长短;四是主导心境,是对现实态度形成的稳定而持久的主要情绪状态。

3.性格的意志特征

是个体对自己行为自觉调整和控制的水平特点,表现在意志品质的自觉性、果断性、自制性和坚韧性四个方面。

4.性格的理智特征

是指人们在感知觉、记忆、思维和想象等认知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个别差异。如主动观察型具有主动性和独立性,不易受环境因素影响;被动观察型容易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和制约等。

(三)性格的类型

心理学家从各自的理论观点提出了多种性格类型分类法,但迄今尚未达成共识。主要观点有以下几种。

1. 内倾型与外倾型

荣格(Jung CG)按力比多(libido)的活动方向把人的性格分为外倾型和内倾型,前者心理活动倾向于外部,活泼开朗,活动能力强,容易适应环境的变化;后者处世谨慎,深思熟虑,交际面窄,适应环境能力差。

2.场独立型和场依存型学说

威特金(Witkin HA)根据人的信息加工方式的不同将人的性格分成场依存型和场独立型。场依存型者倾向于以外在参照物作为信息加工的依据,他们易受环境或附加物的干扰,常不加批评地接受别人的意见,应激能力差;场独立型者不易受外来事物的干扰,更习惯于利用内在参照即自己的认识,他们具有独立判断事物、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应激能力强。

3.行为类型学说

美国心脏病学家弗里德曼(Friedman,M)通过对临床心脏病的研究提出的性格类型学说,将人的性格分为A型、B型和中间型三种类型。

(四)性格与气质的关系
1.区别

从形成过程看,气质是生来俱有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受到先天遗传素质的影响,反映了个体生理机制,尤其是高级神经活动类型的特性;而性格是在后天的社会环境中逐渐形成发展起来的。从表现形式看,气质形成的早,不易变化;而性格形成的晚,虽具稳定性,但比气质变化快。

2.联系

气质影响着性格的动态方面以及性格形成的速度。

六、自我意识
(一)自我意识的概念

自我意识是人对自己身心状态及对自己与客观世界的关系的意识。自我意识不仅是人脑对自身的意识与反映,也反映人与周围现实之间的关系。自我意识是人类特有的反映形式,是人的心理区别于动物心理的一大特征。

自我意识在个体发展中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首先,自我意识是认识外界客观事物的条件。一个人如果无法把自己与周围相区别,就不可能认识外界客观事物。其次,自我意识是人的自觉性、自控力的前提,对自我教育有推动作用。再次,自我意识是改造自身主观因素的途径,它使人能不断地自我监督、自我修养、自我完善。因此,自我意识影响着人的道德判断和人格的形成,尤其对人格倾向性的形成更为重要。

人的自我意识从婴幼儿期便开始萌芽,至青春期渐趋成熟。在发育过程中,如果个体的自我意识受内外环境的影响出现不良倾向,则会对个体的行为、学习和社会能力造成不良影响,使其人格发生偏移。

(二)自我意识的结构

自我意识的结构包括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自我控制。

自我认识是自我意识的认知成分,也是自我调节控制的心理基础,包括自我感觉、自我观察、自我概念、自我分析和自我评价。自我分析是在自我观察的基础上对自身状况的认知。自我评价是对自己能力、品行等方面的评估,最能代表一个人自我认识的水平。

自我体验是自我意识的情感成分,包括自尊心和自信心。自尊心是指个体在社会比较过程中所获得的有关自我价值的评价与体验。自信心是对自己的能力是否适合所承担的任务而产生的自我体验。自信心、自尊心与自我评价密切相关。

自我控制是自我意识的意志成分,主要表现为个体对自己的行为、活动和态度的调控,包括自我检查、自我监督、自我控制等。自我检查是个体将自己的活动结果与活动目的加以比较、对照的过程。自我监督是一个人以其良心或内在的行为准则对自己的言行实行监督的过程。自我控制是自我意识直接作用于个体行为的环节,它是一个人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重要机制。自我控制的实现是自我意识的能动性质的表现。

(金连海)

学习小结

在本章中,介绍了心理学的概念与心理的实质、心理的脑基础、社会学基础以及与精神活动的关系;正常的心理活动过程,包括认知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以及意识和人格的概念、特性、分类等。

通过本章的学习,我们掌握了心理的实质,即心理是脑的功能和心理是对客观现实主观能动的反映;熟悉了心理的脑基础、社会学基础以及与精神活动的关系以及知觉障碍、思维障碍、记忆障碍、智能障碍、情感障碍和自知力的定义、表现形式、临床意义以及某些症状之间的区别,为进一步学习医学心理学与精神病学知识和方法打下基础。

复习参考题

1.人的心理现象包括哪些范围?

2.心理过程包括哪些结构成分?

3.什么是感觉、知觉? 二者有何区别与联系?

4.知觉的基本特性有哪些?

5.人类思维的特点及其分类。

6.简述情绪和情感的区别与联系。

7.意志行动有哪些特征及其联系?

8.人格倾向性的心理成分及其作用。

9.气质与性格的区别与联系。

10.性格与气质的区别和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