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心理学与精神病学(第4版)(全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十三五”(临床专升本)规划教材)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二节 不同年龄阶段的心理健康

下面按照临床医学分类方法,逐期描述心理发展特点和成长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一、胎儿期及婴儿期
(一)胎儿期

20世纪40年代在世界范围兴起的婴儿精神医学,就明确强调心理健康应该从孕期开始。胎儿期即孕期,是指从受孕到出生这段时间。

此期的胎儿生长发育迅速,大量的科学实验证实:在胎儿的内脏器官形成后,胎儿的视觉、听觉、味觉、触觉的感知能力开始发育,在妊娠末期已具有初步的听觉记忆能力和听觉分析能力,并可接受言语、音乐等外界刺激并获得经验,该经验能被保持到出生后并对其行为产生明显的影响。

孕妇的营养需要对孕妇本身以及胎儿的生长发育非常重要。妊娠期母体和胎儿体重迅速增加,如果营养供应不足,不仅孕妇容易患病,胎儿的发育也会受到影响,造成先天不足。供给孕妇的营养应合理,主要补充足够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营养要全面、均衡。

孕妇情绪保持平稳愉快,有助于胎儿身心发育。如果孕妇情绪忧虑烦燥,则会影响胎儿身心健康。研究表明,孕妇情绪过度紧张,可使肾上腺髓质激素和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增加,前者会影响胎儿脑的发育,后者会影响胎儿上颌骨发育,影响出生后智力或造成腭裂、唇裂畸形。另外,不良情绪还会使孕妇发生难产和子痫的概率增高。

(二)婴儿期

婴儿期指0~1岁的时期,是儿童生理发育和心理发展最迅速的时期。

1.心理发展特点

婴儿行为动作的发展改变着婴儿与周围环境的关系,对心理发展具有促进作用。在这一时期,婴儿不仅能理解成人的言语,也能够运用语言和非言语信息如手势、哭声的语调和速度等同成人进行交流;词的概括作用和对行为的调节作用也开始发展。具体表现在:①在知觉发展方面,开始产生初步的空间知觉,出现了有意注意的萌芽;②在记忆的发展方面,婴儿的记忆以无意识记忆为主,有意识记忆开始萌芽;③在思维和想象的发展方面,婴儿期思维的主要特点是知觉行动性,即只有在对物体的直接感知、直接活动中才能进行思维,而脱离了当前物体的直接感知,停止了直接活动,便无法进行思维;④在情绪发展方面,婴儿出生时就会表现出满足、兴趣和痛苦,这些情绪反应是遗传本能,尚无表达情绪的作用。在出生后5~6周,婴儿的情绪逐步分化,逐渐开始了情绪的表达;⑤在社会性发展方面,主要表现在婴儿的依恋(attachment)和婴儿的同伴交往两个方面。依恋是婴儿与主要抚养者(通常是母亲)间的最初的社会性联结,也是情感社会化的重要标志。通常表现为婴儿将微笑、咿呀学语等行为更多地指向母亲,最喜欢和母亲在一起,遇到陌生人时恐惧等。依恋对婴儿整个心理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婴儿是否同母亲形成依恋及依恋的性质,直接影响着婴儿的情绪和情感、社会性行为、人格和人际交往的基本态度。

2.婴儿期成长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①母乳营养全面、适合婴儿消化吸收,含有多种抗体和必需氨基酸,是保证婴儿智力和身体发育的重要营养来源。通过母乳喂养可增加母亲与婴儿在视、听、触摸、语言和情感的沟通,使婴儿获得安全感和满足感。新生儿大脑正在快速发育之中,除必须的营养外,充足的睡眠是保证大脑发育和心理健康的重要条件;②母亲的爱抚对婴儿的心理健康发展至关重要,而帮助婴儿建立依恋关系、减少分离焦虑是婴儿期心理卫生的重要内容。方法有:玩捉迷藏游戏;在安全的环境下,与婴儿保持适当的距离,观察婴儿的行为;在必须分离时,可给婴儿一两件柔软的玩具或小毯子,让婴儿将依恋感转移到寄托的物品上;③适宜的信息刺激能促进婴儿运动、感觉器官和智力的发展,因此,应有意识地为孩子提供适量视、听、触觉刺激,并结合游戏活动,不仅可增强体力,更重要的是促进大脑发育,有利于儿童的创造性、社会性和认知能力的发展。

二、幼儿期

幼儿期是指1~3岁的时期,是儿童生理与心理发展非常迅速的时期。

(一)心理发展特点

幼儿的心理健康十分重要,若教养不当或遭遇心理创伤,会对其人格发展产生难以估量的影响。幼儿期也是许多心理功能发生形成的关键期。

1.在生理发育的基础上,幼儿能较好地控制自己的身体和动作,大运动技能和精细运动技能得到发展。

2.随着语言和心理的发展,幼儿已经能使用各类词汇自由与人交谈,言语表达逐渐由连贯性言语取代情境性言语,从对话言语发展为独白言语。另外,幼儿对周围世界充满了好奇,喜欢提问,喜欢探索周围的事物,幼儿通过与他人的互动、与周围人的交往逐渐形成其智力。在行为及人格的塑造方面,其萌芽会受到外界环境的强烈影响。

(二)幼儿期成长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1.在这个时期,父母应尽可能更多地给予言语交往的机会,并通过歌谣和讲故事等来促进幼儿的知识积累。让他们在游戏和生活中多听、多看,把看到和听到的事物重复地讲、想、说,从而促进儿童对社会和自然界的认识以及对生活的热爱。

2.对幼儿的独立愿望因势利导,如学习舞蹈、钢琴、体操等技能,能掌握穿衣戴帽、系鞋带、扣纽扣等自我服务技能,其中绘画技能是这一时期精细运动技能发展最使人关注的方面。

3.要按照每个孩子的人格特点,充分利用亲子之间的情感交流,正面的言语和行为榜样,影响幼儿行为及人格的发展,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幼儿在与成人和同伴的交往中自我意识逐渐发展,会形成初步的自我评价,比如认为自己是漂亮的、聪明的、强有力的,或是丑陋的、笨拙的、无能的等。这一发展时期人格心理特征雏形的初步形成,使其出现了一定的对人、对事的态度和一整套的行为习惯。同时,幼儿的社会化行为开始建立,并形成了初步的社会认知。

4.幼儿期形成性别化、对审美感知、道德情感与认知、对他人心理的洞察,对游戏规则、对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的理解与掌握等,标志着开始慢慢融入社会。家庭的气氛、父母的言谈举止对幼儿心理发展有重要影响,幼儿评判是非对错常常以父母或老师的言行作为标准。

5.正确对待幼儿的无理取闹和过失,应很好地讲明道理,不能无原则地适应或哄劝,否则会对哭闹行为起到强化作用。

三、儿童期

儿童期是指学龄前期(3~6岁)和学龄期(6~12岁)。儿童期心理卫生是指儿童在3~12岁这一年龄阶段的心理卫生。进入儿童期后,幼儿园和学校的学习生活成了他们的主导活动,促进了他们心理过程和社会性的全面发展。

(一)心理发展特点

1.在思维方面,逻辑思维迅速发展,以形象逻辑思维为主,在发展过程中完成从形象逻辑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的过渡。

2.在记忆方面,有意识记忆超过无意识记忆成为记忆的主要形式;意义记忆(一种理解识记)在记忆活动中逐渐占主导地位;抽象记忆的发展速度逐渐超过形象记忆的发展速度。

3.在注意方面,选择性主动注意有较大的发展,无意注意仍在起着作用。

4.儿童期言语发展的主要任务有:①口头言语运用能力的发展。主要表现在对自己见解的表达、会话策略的运用、会话含义的理解和对会话活动的维持上;②书面言语中读写能力的发展。主要表现为在识字和阅读能力提高的基础上,经过训练写作能力逐渐发展;③逐步发展理解和把握言语与非言语信息,如眼神、手势的关系,与成人沟通和交流的综合运用能力逐步提升。

5.自我意识发展迅速,由于儿童期的认知发展出现了反省思维,儿童开始学会站在别人的立场上思考问题,学会体谅父母的劳动和辛苦。同时由于学校经常用社会比较的方式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成绩和操作表现等,促使小学生学会用“社会比较”的方式来思考自身,能够自发地、仔细地将自己的各种特征与同伴的相关特征进行比较,从而认识自己的长处和短处。随着社会认识能力的提高,自我控制的能力也显著提高。

6.在情感和社会性方面,儿童对成人权威的认知发生转变,从盲目的服从转向批评性的思考;亲子关系从家长控制阶段转移到家长与孩子共同控制阶段。在同伴关系上,随着年龄的增长由临时性和不稳定的同伴关系逐渐发展为紧密和亲密的同伴关系,交往的范围逐渐扩大。此阶段儿童高级的社会情感得到较大发展,理智感、荣誉感、友谊感、美感、责任感在小学儿童身上有明显体现。他们对道德概念的集中表现为从直观的、具体的、肤浅的认识到较抽象深刻的认识,对道德行为的评价也是从只注意行为的后果过渡到较全面地考虑动机和效果的统一。

(二)儿童期成长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1.在这一时期对儿童的教育上,家长不要出现极端的教育方式。如,对待孩子采取封建式家长作风,管教和约束过严,或者动辄打骂,要求孩子绝对服从,其结果却伤害了儿童的自尊心,限制了儿童独立性和创造性的发展,并可能引起行为和人格的异常变化。还有些家长对孩子百依百顺,迁就溺爱,过分娇宠,特别是独生子女的家长会采取这种态度,结果造成儿童对家长的过分依赖,胸无大志,遇到困难就退缩;不能接受挫折或者对挫折的耐受力差,较容易发生焦虑、强迫性神经症或其他精神疾病。以上两种教育方式都不利于儿童身心健康的发展。因此,都不符合正确的儿童心理健康卫生的原则。

2.儿童进入幼儿园和学校后,便开始了以集体为单位的学习形式,这是儿童心理发展的转折时期。在这一时期要注重培养他们正确的学习动机和态度,以鼓励的方式引导他们对学习产生兴趣,把学习变为自觉的有兴趣的积极的行动。在学校里,通过学校教学方针的实施,教学目的的贯彻,学校风气的影响,教师的教育影响,同学之间的相互帮助和学习,均有利于儿童人际交往能力的发展。同时,儿童适当的参加一些集体活动不仅有利于儿童的心理发展,还能发展友谊和责任心,培养热爱劳动、助人为乐的高尚情操。

3.学前期及学龄期儿童容易出现入学适应困难、学习技能发育障碍、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学校恐惧症等问题。家长和老师务必保持警觉心态,既要尽早地发现儿童的不良心理行为,同时又要正确分清正常发展与异常表现的严格差异,正确引导,逐步调整。心理卫生工作者要做到关注孩子的正常需求,在具体案例中尽可能客观地从儿童和监护人双方查找原因,根据儿童心理学的知识,做出正确判断,采取正确的处理措施。

四、少年期

少年期又叫青春发育期,这一时期(12~18岁)正如“早上八九点钟的太阳”,是生动活泼最讨人喜欢的时期,但也是淘气逆反、容易让人生厌的时期。少年期是心身发展逐渐成熟的时期,是为成年打下基础的时期。身体基础和心理基础都是在这个时期建立起来的。这个基础打得越牢实,将来所能取得的成绩也越大。少年期也是创造力最旺盛的时期,很多伟大的发明创造都是在这个时期萌发的。

少年期个体心身发展很快,快速的心身发展使得青春期心身变化快、稳定性差。所以,这一时期是暴风骤雨、疾风怒涛的时期。随着青春期心身的发展,心身的功能也逐渐成熟,基本达到了一生中的最高峰。

(一)少年期心理特点

1.少年期的生理发育变化很大,高中生身体外形变化的重要特征则是身高、体重增长速度减慢和肌肉快速增长。少年时期性器官发育,第二性征出现。大脑发育完善,智力发展接近或达到成人水平。

2.少年期是一个人的认知水平由较低水平向较高水平发展成熟的时期,思维形式由幼儿时期的直观形象思维发展到抽象思维、逻辑思维;少年期也是记忆的最佳时期,智力发展到一个新的水平。

3.情绪和情感在少年期不断分化和成熟,少年期的情绪反应快而强烈,但不够持久、深刻,表现为变幻莫测、动荡不安,带有明显的两极性,时而热情洋溢、激动振奋,时而消沉郁闷、愤怒生气,很难保持持久而稳定的心境。

4.少年时期的人格特征处于似成熟非成熟、想独立又独立不了的阶段。自我学业意识、自我体验意识、自我成就意识、“成人感”都在猛烈增加。少年社会化发展体现在品德的发展和人际交往的发展,他们的品德发展由初中生的动荡性、不稳定性发展到高中生道德认识的稳定性、自觉性以及道德情感的成熟性等成为少年品德发展的特点。此阶段是少年初涉社会、学习交往的重要时期。当社会化过程基本完成,自我意识基本确立时,各种心理品质就基本上稳定了,人格也就形成了。

5.少年期伴随着生理上的急剧变化,心理上的突出变化是开始出现性欲以及与此相关联的一系列复杂的内心情感体验,并产生了追求异性的需要。由于对异性的好奇、吸引及性欲的产生,渴望了解性知识。在了解性知识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男性或女性的概念,形成了性别认同和性别角色。通过学习、认识、教育和与异性的接触,不断地形成、修正和完善恋爱观、婚姻观等重要的性观念。

(二)少年期成长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由于青春期心身发展快,在发展过程中必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主要是学习问题、恋爱与性问题。解决好学习问题能为以后的工作和事业打下良好基础,解决好恋爱与性问题能为以后的家庭和婚姻的幸福打下基础。少年期常遇到的心理问题还有考试焦虑、自我否定、社交障碍、各种适应问题等。对此需要甄别情况,通过心理咨询、学校心理辅导等形式,进行恰当的处理。少年期的心理问题一旦出现,要及时解决,以免积少成多,妨碍学习,影响心身健康。

学习和适应问题在临床上较多见。少年期阶段要经历从小学、中学到大学的转换,所以,很可能出现各种与学习相关的问题,以及不同程度的人际或环境的适应问题,还可能导致某些临床心身症状(如失眠、食欲缺乏、头痛、注意集中困难、记忆减退)或一些心理反应(如自我评价降低、人际不信任、敏感多疑、易怒或过度自我表现)或一些行为问题(如不合群、退缩、冲动伤人、抽烟饮酒、过早恋爱)。这些问题一般经过心理咨询或一定的专业心理治疗都会好转,严重的心身疾病如焦虑、抑郁症等必要时可辅以药物治疗。

五、青年期

青年期(18~35岁)又称为成年初期,是个体毕生发展过程中从少年走向成人的第一个时期,是人生中最有朝气并富于幻想,又是好胜心最强的时期,是从心理上构建人生价值的时期。

(一)青年期的心理发展特点

1.青年期人体各组织器官的生长发育趋于成熟。身体内部各系统功能指标趋于平衡。个体的健康、力量、精力、耐力在此期间都达到了巅峰状态。

2.青年期的认知发展是以思维为核心的智力方面的发展变化。个体的观察力和记忆力发展达到了高峰,特别是逻辑记忆力的发展显得尤为突出。个体已具有较为稳定的知识结构和思维结构,他们更加理性、更加尊重科学技术,求知欲强,力求跟上时代发展趋势的变化。这个时期是个体创造性思维的重要表现时期。

3.青年期个体的情感体验进入最丰富的时期,友谊与爱情的发展占主导地位。同时其情感的内容也越发深刻且带有明显的倾向性。青年人伴随着不断接受新鲜事物,情绪出现强烈但不稳定的特征,有时出现明显的两极性。例如,既可以表现出对事物的不在乎、冷漠,也可以表现为充满激情、积极关注。随着年龄的增长,其自我控制能力在不断提高。

4.青年人的意志力是发展充分的。其表现在自觉性与主动性的增强,遇事常常愿意主动钻研,而不希望依靠外力。随着知识与经验的增加,行为的果断性也有所增强,动机斗争过程逐渐内隐、快捷。

5.青年期自我意识强烈,富有挑战精神。其人格会受到内外因素的影响而发生变化,但已相对稳定。其一,自我意识趋于成熟。一方面对自身能进行自我评价、自我批评和自我教育,做到自尊、自爱、自强、自立;另一方面也懂得尊重他人的需要,评价他人的能力也趋于成熟。其二,青年人生观、道德观已初步形成。其表现为对自然、社会、人生和恋爱等都有了比较稳定而系统的看法,对自然现象的科学解释,对社会发展的基本了解,对人生的认识与择偶标准的逐步确定表明其社会化的进程已大大加快了。其三,能力提高,兴趣、性格趋于稳定。青年人各种能力发展不一,但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注意力等均先后达到高峰。兴趣基本稳定,持久性在提高。性格已初步定型,以后的改变将比较小。

(二)青年期心理问题的调适

在青年人的身心发展过程中,常见社会适应问题、情绪问题和与性相关的问题等。采取适当的方法来维护青年人的心理发展是必要的。可以采取以下方法维护心理健康:

1.使青年正确地认识自己,了解自己的长处与不足,学会辩证的思维,对现实用客观的标准去衡量,帮助青年确定切合实际的奋斗目标,从而避免产生不必要的心理挫折和失败感,同时正确对待失败和挫折,并能从中汲取教训和经验。鼓励青年多与朋友及家人交流沟通,不断开发自我,增强信心,从而提高社会交往能力。

2.对自己及他人的期望值不要过高,凡事量力而行。如果目标在自己的能力范围之内,自然心情就会舒畅。人在情绪不安与焦虑时,不妨找朋友诉说,或找心理医生咨询,甚至可以一个人面对墙壁倾诉胸中的郁闷,把想说的说出来,心情就会平静许多。多回忆积极向上、愉快生活的体验,也有助于克服不良情绪;或者用新的工作、新的行动,去转移不良情绪的干扰。

3.在与性相关的问题上,对性要有正确的认知与态度是性心理健康的首要问题。要接受性冲动的自然性与合理性,越是不能接受、越压抑、越矛盾,性冲动有时会表现得越强烈甚至表现为病态。帮助青年人正确处理性意识发展,处理好性欲和性冲动与现实生活之间的矛盾。增强他们的意志力、自尊心和自信心,提高他们的自身心理调节能力,同时鼓励他们多参加有益的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使心理活动的指向性更加多样化、趣味化、高雅化,促进身心健康。最后要引导青年人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注意性器官的清洁卫生,及时治疗各种心身疾病。

问题与思考

关注青年期的心理问题

唐某,男,出生于1999年。父亲对孩子的管教非常严厉,对孩子说话常常用命令的口气,而母亲对孩子的教育则比较温顺、和气,甚至对孩子的过分要求也表现迁就。父亲经常为一些小的事情而对唐某吼叫,甚至有时动手使用棍棒“教训”,唐某的身体上常常留有各种伤疤,每每看到这些,唐某都十分愤怒、怨气,开始学会遇到困难或者问题就容易发脾气,甚至摔东西,自己也感觉脾气很差,耐性不好。中学期间,唐某因与老师公然顶撞而被叫家长,遭受了父亲、老师的严厉批评。回到家中,又在与父亲的再次争执中,首次动手打自己的父亲。这时,唐某的母亲终于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到某省精神卫生中心求助。

在本案例中,唐某为什么会伤害自己的父亲?他与父亲之间的矛盾应当怎样解决?

六、中年期

中年期(35~65岁)又称为成年中期,是个体最为成熟的时期。中年人正值壮年向衰老过渡,而在社会、家庭中,又处于一个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中坚地位。既要承担工作和事业上的重担,又要肩负赡养老人、抚育儿女的重任,从而成为负荷最大的人群。此期生理功能逐渐衰退,特别是在中年后期(50~65岁)身体的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内分泌系统等各脏器系统的功能开始减退。这个时期是生命过程中由生长、发育、成熟到逐渐衰老的转折期,也是各种主要疾病易发生的时期。此外,人的精力和记忆力都自觉不如以往,有时自感工作效率不佳,注意力不集中。由于渐感力不从心而产生的一种大好时光即将流逝的紧迫感,自觉或不自觉的加班加点,致使原来已遭耗损的身心受到更大的伤害。中年期复杂而被忽视的性生理和性心理的改变,也往往会给中年人带来不可名状的苦恼。所以中年期的心理卫生问题是相当突出的。

(一)中年期心理能力的发展特点

1.知识的积累和思维能力得到大幅的提升,善于联想,善于分析并作出理智的判断,具有对社会经验和各种知识进行思考的洞察力,具有独立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成人智力发展的最高境界就是创造力的不断发展。

2.较青年人更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较少有冲动性,情绪具有较好的稳定性。

3.对自己的才能和所处社会地位有正确的认识,善于决定自己的言行,有所为和有所不为。对既定目标,勇往直前,遇到挫折不气馁。同时也有理智地调整目标并选择实现目标的途径。

4.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建立稳定的社会关系,并顺利完成自己追求的人生目标。

中年人肩负着巨大的社会责任,面临着极大的工作压力。社会的迅速发展、竞争的日趋激烈使一些中年人感到跟不上形势的发展。工作不顺利,人际关系的变动,昔日的下级成为了顶头上司,婚姻出现裂痕或其他问题,事业上的挫折和生活上的困扰,教育子女不尽如人意产生的失败感,没有掌握过硬的技能去应对“竞争”、“新岗位”等问题,甚至看到其他人比自己各方面都要成功时,自卑、缺乏勇气、缺乏信心、嫉妒,甚至焦虑、抑郁等问题就油然而生,这些都给中年以后的生活和心理带来很多问题。同时,在家庭内,他们不仅承担着抚养子女和帮助子女成长、成才,还承担着照顾年迈多病的双亲甚至父母安度晚年的家庭责任。在社会和家庭双重重大责任下,许多中年人常常陷入角色超载和角色冲突之中。

相关链接

角色超载和角色冲突

角色超载(role overload)是指在有限的时间内对同一角色有过多的要求和期望所导致的紧张状态。例如,一位教授在同一时期要在四所不同的大学兼职任教,他要认真对待每所大学的每次讲课,使得他赶场般地奔波,这是“教授”角色的严重超载。角色冲突(role conflict)是指各种不同角色的需求和期望之间互相发生矛盾冲突的情况。例如,医生因为经常加班抢救病人而无法照顾家庭,不能很好地履行丈夫或妻子、父亲或母亲的责任,这时“医生”角色同“丈夫”或“妻子”、“父亲”或“母亲”角色发生冲突。在多重社会角色的扮演过程中,要不断权衡利弊,中年人常常处于一种思考、焦虑、郁闷、担心的状况,感觉心力交瘁,出现心身疲劳的一系列表现,如记忆力、注意力下降,学习和工作效率降低;情绪不稳,易冲动,易焦虑,心情不佳;睡眠质量不高;全身乏力、食欲减退、全身疼痛不适等。

(二)中年期心理问题的调适

面对诸多的社会心理压力,中年人应学会如下心理调适方法:

1.扩大关注的范围,要不断提醒自己工作固然重要,但它不是生活的全部。除了工作之外,还要关注家人的感受、朋友的关系、业余爱好以及工作以外的社会活动等。要注意生活目标的多样性。要给自己创造缓解压力的平台。

2.留出属于自己的私人时间,多做自己感兴趣和有意义的事情,增加心理上对外界事物的主控感。

3.善于分配时间,抓住工作的重点,把握好事物进展的轻重缓急和有序推进。

4.树立正确的得失和成败观,为此必须清晰地区分哪些事情是自己能力所及的,哪些事情是自己鞭长莫及的,要有自知之明。对于那些鞭长莫及的事情要冷静地予以接受。对于成功和失败都要泰然处之,既不过分地渴求成功,也不过分地责难失败。世界上没有永远的胜利者,也不存在永远的失败者。每个追求目标的过程,既有成功的希望,也包含失败的可能,因此对于成功和失败都要坦然接受。

5.不要求全责备。在中年这个特定的发展时期,几十个社会角色一下子集于一身,而这些角色之间又常常发生矛盾冲突,所以常常使许多中年人陷入力不从心、困惑、焦虑的境地。究其原因,痛苦的根源在于他们想将事事都做得优秀,但这是不可能的。俗话说“鱼和熊掌不可兼得”,“有一得必有一失”。所以,中年人要想缓解自己的压力,就要放弃求全责备的观念,学会欣赏和鼓励自己,多为自己已经获得的成功喝彩。

6.学会倾诉。包括哭出来、说出来、写出来,让负性的情绪能量都有一个发泄的出口。如有了心理压力,通过向人倾诉的方法,可以让自己同问题之间保持距离,确保自己尽可能冷静地分析、客观地处理问题。

7.科学健身。适当的运动量可以调节工作、生活的节奏,帮助驱除不良情绪。饮食上注意补充足够的蛋白质、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等。低钠饮食,忌高脂食品,多食牛奶、新鲜蔬菜,防止肥胖,及时治疗躯体疾病等。

另外,中年人要在事业上有所作为,需要一个安定、和睦的家庭做后盾。家庭是一个人身心调养、避开社会风浪的港湾。但是,婚姻问题常会成为影响中年人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另外,家庭中父母与子女关系的不协调也是中年人常常遇到的困惑之一。营造良好家庭氛围的做法如下:①要增进夫妻间的沟通交流,即使是多年夫妻,也要互相沟通,消除误会。促进建立“夫妻认同感”,夫妻双方在感情与行为上就会表现出较高的同一性。沟通最好的方式就是多听善说,学会赞美和欣赏对方,学会点头,学会微笑,这些既是处理婚姻问题的良药,也是处理好日常人际关系的“四大法宝”;②培养良好的子女养育方式,“孩子是父母的镜子”,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言传身教就是孩子最好的榜样。要想培养高质量的后代,父母要有良好的教育与修养,不过度保护,也不放纵姑息,采取一致的态度与处理问题的口径,同时也要调整好自己的情绪和适度的期望值。

七、老年期

老年期也称为成年晚期,指65岁至死亡这一阶段。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卫生保健工作的长足发展,人们的寿命随之增长,人口中老年人的比例亦随之增加。据统计,目前中国60岁以上的人口已超过1.67亿,老年人口居世界之首,据相关部门预测,到2020年中国老年人口将达到2.43亿,属标准的“老年型国家”。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出现,老年心理学开始有了系统的研究,并受到社会的重视。老年人的心理健康问题不仅仅是心理学研究的重要内容,更是一个严峻的社会问题。

进入老年期,生理、心理、社会诸方面都会出现一系列变化。老年人的生理功能处于程度不等的全面衰退状态。各大系统的衰退使身体抵御外界刺激的能力下降,自我修复的能力也减退,身体容易患上多种疾病,患病后的治疗康复变得比较困难。

(一)老年期的心理特点

老年人的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能力减退,皮肤的冷、热、触、痛觉下降,而听力下降会影响与外界的交流,给生活带来不便。老年人的近记忆保持效果差,远期记忆保持效果好一些,对往事的回忆准确而生动。随着年龄的增高,智力出现了发展与衰退两种对立的倾向。老年人在情绪上趋向不稳定,常表现为易兴奋、易激惹、喜欢唠叨,常与人争论,情绪激动后恢复平静需要较长时间。常感到寂寞、孤独、郁闷。人格上容易多疑,办事固执,刻板,缺少灵活性。有些老人变得以自我为中心、不合群、懒散、保守。

离退休和社会角色的变化,会使老年人产生一些心理和躯体的反应,主要表现如下:

1.权威心理

离退休是一个人社会角色的转变,从一线变为二线,从上级变为“闲人”,从命令指挥别人到被人指挥,从有职有权到平民百姓等,这种转变令不少老年人不适应。

2.失落、伤感情绪

离退休后对已习惯长期工作的老年人会产生巨大影响,易产生失落感、无用感等,子女离家(或称“空巢现象”)、亲友离别、丧偶等情况会导致某些老年人性格改变,变得忧伤,孤独无助,并有不安全感,有的甚至出现焦虑不安、悲观失望、心情抑郁等不良情绪。尤其是独居的老年人这种心理更加明显。

3.恐惧心理

老年期最大的恐惧是面对死亡。老年人常常患有一种或多种慢性疾病,给晚年生活带来痛苦和不便,因为体弱多病,自然常会想到与“死”有关的问题,并不得不做好随时迎接死亡的准备。特别是对于某些患有癌症等难以治愈疾病的老年人,有1/4以上常表现出惊恐、焦虑、不知所措。患病后没有经济来源或医疗保障不足,缺乏亲人照顾,使老年人对战胜疾病失去信心,对未来失去希望。一些老年人盲目追捧各类医药广告,“对号入座”服药后又觉没有效果,给脆弱的身体添加心理负担。

4.多疑心理

由于老年人的认识能力下降,常不能正确认识外界事物与自己的关系。自我价值感的丧失与较高的自尊心交织影响下,常使老人过分关注家庭成员或其他人对自己的看法,对晚辈间的谈话、做事易起疑心。

(二)老年期心理问题的调适

针对老年人的心理生理特点和特殊心理问题,以下的生活方式和处事态度可有助于老年人重新体验人生的丰富多彩:

1.躯体疾病的防治

老年人比年轻人易患躯体疾病,特别是高血压、动脉硬化、慢性支气管炎、肺源性心脏病、恶性肿瘤等。这类疾病严重影响老年人的健康,预防和积极的治疗是保持晚年情绪愉快、延长寿命的重要方式。要及时或定期检查身体,早发现、早治疗。老年人应注意不吸烟,少饮酒,粗细粮混合,荤素搭配,不偏食和食量适当。

2.接受现实,保持情绪的乐观

要承认现实,这就要充分认识到人生的生老病死自然规律是不可抗拒的。对于进入老年期以后躯体的生理和心理各方面趋于衰退的变化,在思想上要有所准备,承认现实并能够正确对待、泰然处之。将工作岗位让位于壮年人,有利于提高工作质量,有利于社会进步。在离退休前,做好思想上的准备,安排好离退休后的生活,使生活内容丰富多彩。到了晚年,有些老年人觉得对社会、人民已作出了贡献,不负此生,得以安心欢愉晚年。也有些老年人,哀叹“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不胜唏嘘,对未来忧心忡忡,惶惶不可终日。后一种态度,对老年人是不利的。他们需要心理治疗,需要鼓舞、支持,激发乐观愉快的情绪,使他们胸襟开阔,思想开放,心理放松,以更高的境界面对未来。

3.坚持学习,老有所为

活到老、学到老,坚持学习,可使自己紧跟时代的车轮前进,使自己放宽眼界,仍然生活在集体之中。将学习所得,加上自己过去的知识和经验,参加社会活动,做些有益于集体、有益于公众的事,使生活过得有意义。

坚持学习,进行脑力锻炼,可以提高老年人的心理活动,特别是记忆力和智力。坚持学习正是延缓和推迟衰老的重要措施。还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具体条件,在机关、单位以及家庭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把自己余年中尚存的潜能发挥出来。老年人经验多、阅历深,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仍可以继续发挥作用,许多老干部、老职工离职或退休以后,仍然被聘为顾问,为国家建设出谋划策,提供有益的经验和建议,就是很好的证明。这样不仅有益于社会,也有益于老年人自身的身心健康,使他们的内心世界重新变得充实,有利于克服或者减少老朽感、颓废感和空虚感。

4.培养兴趣爱好,丰富生活

有些老人,情趣与爱好越来越少,日子长了,可产生“活着无意义”的悲观情绪。怎样把闲逸的时间安排得丰富多彩,这是老年人心理卫生的一个重要问题。到户外和公园进行一些自己喜欢的轻微体育活动,如散步或慢跑、练气功或打太极等,可以呼吸新鲜空气,增进血液循环,既有益于身体健康,在心理上也可以得到一种轻松愉快、青春焕发的感受。老年人还可以通过养鸟、养鱼、种花等来填补生活上的空白,增添生活的乐趣,使自己精神有所寄托。

5.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

一方面,老年人自己应有自知之明,不要倚老卖老、指手画脚、发号施令,进行所谓权威指挥,而要实事求是,承认“弱者”的地位;另一方面,作为晚辈,应该理解老年人的心态,充分体谅他们各种能力的衰退现象以及当前的处境与心情,更多地给予安慰、体贴和照顾,让他们轻松愉快地安度晚年。

当老年人对于某一事的看法同别人不一致时,对原则性的重要问题,要心平气和地分析和讨论来求得一致。实在达不成一致,也应求同存异,而不应因此影响人际关系。对非原则性的小事,则应多尊重别人的意见,自己谦虚些。别人有什么事,主动去帮助别人。应以“助人为快乐之本”,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互敬互助,心情舒畅,有益于心理健康。

总之,老年人要懂得“动、静、乐、寿”的道理。动是指运动,体育锻炼是保持心理健康的重要办法,老年人的运动不能剧烈,要因人而异,活动增加新陈代谢,促使大脑活跃和思想运转;静就是安静;乐就是乐观;动静乐结合,才能健康长寿。

相关链接

中国人口老龄化

人口老龄化是指总人口中因年轻人口数量减少、年长人口数量增加而导致的老年人口比例相应增长的动态过程。国际上通常把60岁以上的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达到10%,或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达到7%作为国家或地区进入老龄化社会的标准。

以2010年11月1日零时为标准时点的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60岁及以上人口占13.26%,比2000年人口普查上升2.93个百分点,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占8.87%,比2000年人口普查上升1.91个百分点。预计2020年老年人口将达到2.4亿人,占总人口的17.17%;到2050年,老年人口总量将超过4亿,老龄化水平推进到30%以上。人口老龄化作为年龄结构变动的趋势主要是由生育率下降和人口结构转变引起的。西欧发达国家早在19世纪末如法国、大部分国家在20世纪初开始进入老龄化阶段。之后,随着生育率的减退和平均预期寿命的不断延长,加速了人口老龄化。现在包括美国和日本在内西方发达国家都面临着人口老龄化问题。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进一步加快,相应的养老金和医疗保障费用支出以更快的速度增长。从1990~1995年,我国离退休人员以每年平均6.1%的速度增长,而同期国有单位离退休人员保险福利费中医疗卫生费每年平均增长26.5%。同时,老年人的特殊的生理、心理和行为特征,产生了不同于其他人口群体的特殊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预示着老年人口消费、需求在社会市场总消费、总需求中所占的份额和比重越来越大,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从而将直接影响中国的市场需求、市场结构、供求关系和整个社会生产的变化,将会形成为满足老年人特殊需求的新型产业、新的行业,形成新的发展机遇。

(金连海)

学习小结

在本章中,介绍了人的发展与生命周期的关系;健康与心理健康的关系;孕期及婴儿期、幼儿期、儿童期、少年期、青年期、中年期、老年期的心理发展特点及各个时期中可能遇到的心理发展问题及其应对方式。

通过本章的学习,我们掌握了人的发展与生命周期的基本概念和关系、健康和心理健康的基本概念,熟悉和了解了人的一生中每个发展阶段所特有的心理发展任务及相应的心理健康特征,尤其是对各个时期出现的问题该如何应对,进而保持和促进个体的心理健康。

复习参考题

1.目前较公认的生命周期分期中,预防医学对生命周期分为哪几个阶段? 并简述各阶段特点。

2.简述马斯洛提出的心理健康的标准。

3.简述心理健康与心理障碍。

4.简述幼儿思维发展的基本特点。

5.少年期心理发展的矛盾和特点有哪些?

6.简述中年期如何调节心理问题。

7.简述成年晚期心理适应的具体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