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行为学习理论
20世纪20年代,美国心理学家华生(Watson JB)——行为主义之父,创建了行为主义心理学,也称行为学派,带来了心理学历史上一次方法论的革命,尤其对心理学的应用工作方面有深远的影响。华生声称:“给我一打健康的婴儿,并在我设置的特定环境中教育他们,那么任意挑选其中的一个婴儿,不管他的才能、嗜好、性格和神经类型等种种因素如何,我都可以把他训练成我所选定的任何专家、医生、律师、艺术家、商人乃至乞丐或小偷。”
行为主义理论是建立在巴甫洛夫经典条件反射学说基础上,并深受桑代克(Thorndike EL)的“尝试错误”学习理论的启发。该理论否认传统心理学以主观体验到的知觉或意识为研究对象的做法,认为心理学要成为一门科学,必须摒弃意识、意象等主观的东西,只研究所观察到的并能客观地加以测量的刺激和反应——行为。该理论认为所有行为都是外部环境因素引起的,强调个体行为的习得性,认为人类的行为都是后天习得的,环境决定了一个人的行为模式,人的正常和病态行为包括外显行为及其伴随的心身反应形式,都可通过学习过程而形成。因此,学习是支配行为和影响心身健康的重要因素。通过对行为学习各环节的干预,可以矫正问题行为,进而治疗和预防疾病。
经典条件反射(classical conditioning reflex)又称反应性条件反射,就是某一中性环境刺激(无关刺激)通过反复与非条件刺激(unconditioned stimulus,UCS)相结合的强化,最终成为条件刺激(conditioned stimulus,CS),引起了原本只有非条件刺激才能引起的行为反应及条件反射(conditioned reflex,CR)的过程,也就是初级条件反射的形成。
经典条件反射理论是20世纪初俄国生理学家巴甫洛夫在研究消化的生理过程中通过实验发现而创立的,是目前公认的解释人和动物学习各种行为的最基本的生理机制理论。他用食物作为非条件刺激,用铃声作为条件刺激(无关刺激),条件刺激与非条件刺激反复结合,使狗产生唾液分泌反应。食物作为UCS所引起唾液分泌的反射过程称为非条件反射(unconditioned reflex,UR)。条件反射是在非条件反射基础上经过学习而获得的,称为习得性行为(learned behavior),是在大脑皮质中建立的暂时神经联系。当食物(非条件刺激)和与唾液分泌无关的中性刺激(如铃声)总是同时出现(强化),经过一定时间的结合以后,铃声成为食物的信号,转化为条件刺激(CS),此时,铃声引起唾液分泌的反射过程称为CR。这种CR过程不受个体随意操作和控制,属于反应性的行为,也称为经典条件作用(classical conditioning),如图5-1所示。经典条件反射就是某一中性环境刺激在反复与非条件刺激相结合的强化过程中,最终成为条件刺激,引起了原本只有非条件刺激才能引起的行为反应。
①强化(reinforcement)。是指环境刺激对个体行为产生促进的过程;②泛化(generalization)。指在条件反射形成过程中,某些与条件刺激相近似的刺激也可引起条件反射的效果。其主要机制是大脑皮质内兴奋过程的扩散;③消退(extinction)。是指当非条件刺激长期不与条件刺激结合时,已经建立起来的条件反射便消失的现象。
经典条件反射理论强调环境刺激S对行为反应R的影响。任何环境刺激,都可以通过经典条件作用机制影响行为(包括内脏活动、心理活动和社会行为)。据此,许多正常或异常行为可以通过经典条件作用而获得。行为治疗中的系统脱敏疗法,则是通过建立条件反射性的松弛反应,以帮助病人克服习得的紧张行为反应症状。相反,厌恶疗法则是同时施加不愉快的刺激,来帮助病人减少或终止某些重复性的不良行为。
华生认为,心理学作为一门自然科学,只能应用客观观察的方法来进行研究,而只有行为才是可以直接观察并进行科学研究的对象。他建立了刺激-反应模式:R=f(S),认为查明了环境刺激与行为反应之间的规律性关系,就能达到预测并控制动物和人的行为的目的。
华生认为行为是可以通过学习和训练加以控制的,行为就是有机体用以适应环境刺激的各种躯体反应的组合,有的表现在外表,有的隐藏在内部。其行为主义的基本假设就是:有关人类发展的结论应该以可观察的外显行为为基础,习得的外部刺激和可观察的反应(习惯)之间的良好连接是人类发展的基石。而发展就是个体独特的环境所塑造的行为改变的连续过程。因此他认为:父母对儿童的发展负有很大责任。在他眼里,环境决定了一个人的行为模式,无论是正常的行为还是病态的行为,都是经过学习而获得的,也可以通过学习而更改、增加或消除。
操作条件反射理论以斯金纳(Skinner BF)的操作条件反射(operative reflex)为基础,建立了操作行为主义,其理论强调了外部刺激在控制人类行为中的重要作用,也被称为极端的行为主义,是由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于20世纪30年代创立的。
操作条件反射理论多数来自斯金纳等人的实验。实验是在他设计的一种动物实验仪器即著名的“斯金纳箱”中进行的。实验表明:如果当行为反应R(如按压杠杆或回避行为)出现后总能获得某种结果(食物或撤销电击),个体就可以逐渐学会这一行为。这就是操作条件作用。由于操作条件反射是借助对工具操作的学习而形成,也称为工具操作条件作用。操作条件反射的类型在实验中,行为反应后的结果刺激既可是积极、轻松愉快的,也可是消极、痛苦的。这些刺激可以从无到有,逐渐增强;也可以从有到无逐渐减弱。根据操作条件反射中个体行为之后的刺激性质及行为变化规律的不同,可将操作条件反射分为以下几种情况:①正强化。正强化是指个体某一行为的结果导致了积极刺激的增加,从而使该行为增强;②负强化。是指个体某一行为的结果导致了消极刺激的减少,从而使该行为增强;③消退。是指行为的结果导致了原有的积极刺激减少,从而使行为反应减弱;④惩罚。是指行为的结果导致了消极刺激的增加或正强化物的减少,从而使该行为反应减弱。惩罚同样有正性惩罚和负性惩罚。
操作条件反射的关键在于对反应的及时强化。有机体首先要做什么,然后由环境给予强化,强化反过来提高了同一行为再次出现的可能性。人类许多正常的或异常的行为反应,各种习惯或症状,都可以是因操作条件反射而形成或改变。斯金纳认为人类的发展方向取决于外部刺激(强化物和惩罚物),因此,他的学习理论被称为环境决定论。
班杜拉(Bandura A)是一位新行为主义心理学家,与传统的行为主义心理学家不同,他特别强调环境中的社会因素对人类行为的影响,他的关于社会因素对行为影响的一系列论述,构成了社会学习理论的主要内容。班杜拉在其提出的社会学习理论中强调学习的认知方面。班杜拉认为,对动物来说,操作条件主义是一个很重要的学习形式,然而人与动物不同,人类有认知功能,是积极的信息加工者,能够思考行为与结果之间的关系,因此人更多地受事件后果的影响。
班杜拉的观察学习是他理论的核心部分。观察学习是通过观察他人(即榜样)的行为而进行的简单学习,又称为替代性学习。而如果没有认知加工,观察学习就不可能出现。可包含三种类型:①直接的观察学习。是人们对示范行为的简单模仿;②抽象性观察学习。是观察到行为中含有的规则或原理,在以后的情景中可表现类似行为;③创造性观察学习。指观察者将各个不同的原型的特点组合,产生一个不同于个别原型特点的新模式。班杜拉认为观察学习包括四个相关联的心理过程:①注意过程,即集中注意观察所要模仿的行为示范;②保持过程,指把观察得到的信息进行编码并储存在记忆中的活动;③动作再现过程,即通过自己的运用再现被模仿的行为;④动机确立过程,这是使一项模仿实际实行与否的制约因素,这一过程会影响前面三种过程。
影响观察学习的因素很多,一般说来,高地位的、敌对的、攻击性的行为最容易被模仿,受到奖赏的行为比受到惩罚的行为更易被模仿。人类的许多行为可以通过观察学习形成,疾病角色行为的形成与观察学习有一定关系。
班杜拉用相互决定论的概念来描述关于人类发展的观点,进一步说明了人、行为、环境之间的关系是双向的或者交互的,环境影响人的发展,人也可以用自己的行为影响环境。如图5-2所示。
班杜拉还提出了自我调节论,进一步强调了人的心理的主观能动性,表明人具有理性认知的能力,自我调节就是自我强化的过程。此外,班杜拉提出自我效能是个人对于能够成功操作行为以产生确定成果的确信。在其1986年出版的《思想与行为的社会基础:一种社会认知理论》中,定义了自我效能是“对行为操作能力的知觉和有关恪守自我生成能力的信念”,说明了自我生成能力是最根本的能力,人们可以因此对技能进行判断,也可以对自己思想加以评价、改变。
内脏操作条件反射是操作条件发射的又一种类型。1967年,美国心理学家米勒(Miller NE)进行了内脏学习(visceral learning)实验,他首先用箭毒排除了任何随意肌反应,然后以刺激脑的“愉快中枢”作为奖赏办法,使动物的心率和肠收缩发生了预期的变化。米勒还训练动物成功地控制血压及其他内脏平滑肌运动和腺体分泌,证实了内脏反应也可以通过操作性学习加以改变。他的实验也称为内脏操作条件反射(visceral operant conditioning reflex)。以后其他研究者的研究进一步证明,借助表象、想象也能使人的心率、血压等发生变化。
米勒内脏操作条件反射理论对于医学心理学的意义在于,心身症状往往是习得的,因而人类也可以通过内脏学习学会有意识地调节和控制各种内脏活动。目前广泛应用的生物反馈疗法就是根据这一原理,将人体的各种生理变化信息转变为视听信号,使被治疗者通过学习达到一定限度的自我控制心率、血压、皮肤温度、胃肠蠕动、脑电波、腺体分泌等几乎所有的内脏反应,从而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
与精神分析理论相比,行为学习理论的明显特点是注重客观的观察和测量。通过实验研究,行为理论学习总结出个体获得新行为的基本学习方式是条件作用和观察学习。学习理论对外显行为的直接原因的强调具有重要的临床和实践应用价值。例如,很多问题行为现在可以很快用行为矫正技术来加以控制。行为主义理论可以解释和解决许多有关健康和疾病的问题。行为理论强调儿童早期的行为习惯的训练。某些疾病的发生可以是因为“错误的习得性行为”的结果。行为主义认为,人的许多病症就是由于这类学习过程而形成的。某些内脏功能的异常以及相当多的病态体征,也可能是错误的习得性行为。行为主义心理学的意义是:
1.某些适应不良行为可以用学习理论来解释,这些解释大多数有实验依据。这有助于消除人们对异常行为的偏见。
2.行为观点的形成是基于严格控制的心理实验所发现的事实,而不只是依据推理。因此,与精神分析理论相比,行为主义理论更客观。
3.行为理论为心理障碍的治疗提供了有效的方法。
行为主义理论的局限性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人的行为、发展的解释过于简单化。行为观点简化了人性,将人性简化为一些小的、可测量的单位,忽视人性、人的意识和人的主观能动性,忽视对心理现象的深入研究,也忽视了生物因素的重要影响。二是环境决定论,行为主义理论家坚持刺激-反应(S-R)模式,认为多数人的行为是两种条件作用的结果,一个人做什么和不做什么,不取决于人的自由意志,而取决于环境中的刺激。然而,影响个体发展的环境是一系列社会系统,如家庭、社区和文化,社会系统之间相互作用,并与个体以复杂的方式相互作用,这是在实验室的人为环境中不可以实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