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心理学与精神病学(第4版)(全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十三五”(临床专升本)规划教材)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六节 其他有关理论

一、社会学理论

社会学研究是从社会学或社会心理学理论和研究角度,探讨社会(环境)变量和社会心理变量(心理社会因素)与心身健康的关系,包括病因、病程、治疗、康复和预防等方面的关系;并涉及许多因素,如政治制度、经济状况、道德规范、宗教信仰、民族、民俗、家庭、人际交往,还包括人们的行为方式或生活习惯,社会适应等。

社会学的跨文化研究,重视不同群体的社会文化背景与群体健康关系的调查分析。不良的社会环境和不良的社会行为密切相关。对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威胁的性病、艾滋病的广泛流行和传播,均与不良的性行为、性自由有着重要关系。吸毒、吸烟、酗酒、药物依赖等不良行为也会对人类健康产生危害。

此外,社会学还研究社会生活因素与健康的关系,主要涉及生活事件和社会支持等概念,也研究疾病的社会干预,如改善环境、开展社区和家庭治疗等。

二、中医学理论

中医学中的心理学思想非常丰富,可以说重视心理现象是中医学基本属性的体现,这应从中医学的整体观念和辨证施治两个基本特点来看。整体观念是中医理论的重要特征,强调人的心身统一,如《黄帝内经》写到“形与神俱,乃成人;如形与神离,则骸独居而终。”因此,中医治病采用望、闻、问、切,辨证施治。其实质是针对个体心身特点及其疾病的反应状态而论证议治,重视个体心身差异,有针对性地选择治疗方法。

《黄帝内经》对心理活动过程作了精辟论述,在《灵枢·本神》中系统地阐述了人的精神活动产生的由来,“故生之来谓之精,两精相搏谓之神,随神往来谓之魂,并精而出入者谓之魄,所以任物者谓之心,心有所忆谓之意,意之所存谓之志,因志而存变谓之思,因思而远慕谓之虑,因虑而处物谓之智。”这些对思维过程的具体描述,与现代心理学所表达的认知活动有异曲同工之妙。《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有:“人有五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喜、怒、悲、忧、恐等五志是对情感的具体描述。

中医重视心理环境因素对疾病的影响。把心理因素归为“七情”,把外界环境因素归为“六淫”。中医的脏志学说认为“心志喜,肺志忧,脾志思,肝志恐”。并认为“七情”致病不同于“六淫”。认为“七情”为内伤,故《内经》中有“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的记载。中医诊治疾病重视内伤“七情”,也不忽视外感“六淫”或不内不外因素的作用,强调两者结合起来研究。如“寻其类例,别其三因,或内外兼并,淫情交错,推其深浅,断其所因为病源”。

中医诊病四诊时也注重心理社会因素。如《内经》中有“凡欲诊病者,必问饮食居住。暴苦暴乐,始乐后苦,皆伤精气”。唐代孙思邈《千金翼方》中有“人乐而脉实,人苦而脉虚,性急而脉缓,情缓而脉躁,此皆为逆”的记载。

中医治病历来注重使用心理治疗。如《内经》中有“精神进志意治,故病可愈。今精坏神去,荣卫不可复收。”并记载有多种心理治疗的方法。如《内经》中有“告之以其败,语之以其善,导之以其所便,开之以其所苦”,属于开导式心理治疗。还有“怒伤肝,用悲胜怒,喜伤心,用恐胜喜”等属于以情胜情式心理治疗。

中医重视精神摄生,内容十分丰富,如四气调神(顺春夏秋冬四时,调理精神,使之与大自然同步),恬淡虚无(减少欲望,行为安和,心底平静),和畅情志(不使情志过激为患,保持冲和的情绪),爱养神明(合理用脑,劳心保健),闲情逸致(琴棋书画等高雅情趣陶冶自己)等,有着广泛的适应性,可以说是我国民族传统的心理卫生方法。中医也非常重视预防,强调治未病,如“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不亦晚乎!”

《内经》心理学概念的论述说明了人的心理活动和五脏的生理活动密切相关,脏腑病变可导致情绪改变,情志失调也可产生疾病,两者相互影响,相互反映,为后世医家诊断、治疗心理疾病提供了理论依据。

(尹红新)

学习小结

在本章中,介绍了医学心理学相关的主要理论流派。 重点阐述了精神分析理论、行为学习理论、人本主义理论及认知理论的主要理论内容、在心理学发展、实践中的意义和局限性。 在简单介绍心理生物学理论的同时,考虑到针对我国民众的心理干预要符合本国特色,因此简单介绍了中医的医学心理学思想,为探索心理咨询本土化进行了一些尝试。

通过本章的学习,我们加深了对这些主要理论流派在健康和疾病中的作用的理解,为后继章节上述理论流派在医学中的应用学习打下基础。

复习参考题

1.精神分析理论有哪些主要内容? 对现代心理学的发展有何影响?

2.试分析行为学习理论、人本主义理论、认知理论的意义及局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