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传播学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八章 医患传播

第一节 医患传播的概念和含义

广义的医患传播是指医疗卫生行业、机构以及人员与患者、患者家属、社区以及大众之间所进行的信息、情感和文化互动,是临床治疗、康复护理、疾病预防、公共卫生服务和健康促进等一切医疗卫生工作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狭义的医患传播(也称为医患沟通)是指医护人员与患者及其家属之间进行的信息和情感互动,医患沟通的质量和效率不仅直接影响医患关系,也决定着医患双方的满意度、患者的依从性、治疗效果、复发率、患者的疾病管理能力、生活质量以及健康状况,同时也会对医疗卫生行业的整体形象、机构美誉度和医护人员在患者和公众中的职业魅力造成重要影响,更是提升公众医学科学和健康素养的重要渠道。

一、医患传播与医患关系
1.医患传播的概念和内涵

医患传播是最复杂的人际互动类型之一,主要表现在:①非自愿;②非平等;③沟通内容具有“致命”后果;④潜在的情绪化;⑤需要相互密切配合。特别是在精细复杂的技术在诊疗中得到广泛应用的情况下,人际沟通成了医患之间交流信息的基本工具和渠道。医患传播是医患关系的基本存在形式,其本质是特殊情境下的人际传播,其主体是医护人员,其能否成功实施,往往取决于医护人员的传播能力。医患传播包括信息交换、情感交流、不确定性管理、培养关系、作决定、促成和自我管理。

医患传播倡导“医患互为中心模式”,患者在说明症状、偏好及自身关注方面是“专家”,而医生在治疗方案和疾病细节方面具有自己的专业特长。医患需要通过信息交流确定治疗方案,而患者有知晓和理解的需求及被医生知晓和了解的需要。在癌症的确诊中,医生往往是根据客观的临床信息指出其类型、分级及治疗方案的分类,而患者则关心这对自己意味着什么,如能治愈吗?疼痛会持续多久?一般来说,医生往往确信自己已进行了精确的诊断,而患者则认为,除了知道自己患了癌症,别的什么也不知道。

研究表明,92%的癌症患者希望全面了解与疾病有关的信息,无论是好的还是坏的,但只有69%的患者愿意参与临床决策,这可能是因为患者并不愿意对治疗结果负责。癌症患者需要的不是全面参与临床决策,而是希望知道更多的关于医生为什么制定这个治疗方案的理由。对于医护人员来说,医患传播技巧可以通过学习,转化为内在气质。任何沟通技巧都并非与生俱来,即使是经验丰富的临床医生,也需要不断提高沟通技巧,不进行任何沟通的诊疗是不存在的。

2.医患关系的概念和内涵

医患沟通的三个目的包括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交流信息和确定治疗方案。良好的治疗从建立医患关系开始。医生应在不打断患者谈话的情况下全面听取主诉,同时促使患者说出自己的看法、感受,以达到信息交流的目的。传统的临床决策主要由医生主导,称为“父母型”,当代的决策类型是共同决策型。患者要参与决策,必需全面、详细了解有关疾病的信息,必须在医患之间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

医患关系是一种社交关系,所以,好的礼仪和举动是最重要的,其必要元素包括微笑、开玩笑、发起私聊、夸赞患者、传递兴趣、友谊、忠诚、表现出随时提供帮助的意愿、全神贯注、客观的态度以及展示社交取向。同情性的医患关系包括促发情感、沉思、沉默、倾听患者谈话、判断话外音、鼓励及非语言动作。

在诊疗过程中,技术和情感同等重要。技术行为与情感性行为是不同的,技术性行为主要包括提供信息、询问、咨询、指导、确认下一步需进行的检测和治疗、讨论副作用、检测结果、肿瘤的大小、解释治疗和不进行治疗的原因、“微转移”的概念等。而情感型行为包括鼓励、放松、友好、安抚、赞同、关注、同情、自我介绍、称呼患者名字、语言支持、触碰患者、每次谈话都保持专注等。一些专家把临床治疗看成是医患双方在相互信任的基础上,建立和维护有效的工作关系的行为。认为五个核心要件对于治疗效率非常重要:同情、尊重、真实、无条件接受和温暖。但一些具有临床和心理治疗背景的学者也认为,医患关系的好坏完全是由治疗的质量所决定的。

二、医患传播的目的

医患传播的目的是提高诊断和治疗的有效性,提高患者对治疗方案的依从性,卫生服务的有效利用,促进医患双方的掌控感和信心,减轻症状,预防并发症,减少残疾和死亡等。

1.安慰患者的病痛,缓解患者的紧张情绪,消除患者的焦虑

事实证明,医护人员一个小小的爱抚动作,一声亲切的问候,一个慈祥而坚毅的表情,都会对患者的心理产生极大的影响,进而影响患者对医护人员的信任度、病痛的缓解和最终的治疗效果。

2.展示医护人员的职业尊严

医护人员高水平的诊疗技术、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无私奉献的敬业精神和高尚的道德情操都是医学职业文化的组成部分,彰显出医护人员高贵的职业尊严,同时影响着患者的信任度、安全感和自信心,进而影响治疗效果。

3.提高患者的医学科学素养、自我保健和疾病的自我管理能力,实现医学转化为公众保护和促进自身健康的终极价值

最重要的是要让患者知道,医学是在不断发展中的科学,并不能包治百病;医生也有一个不断学习提高诊疗水平的过程,医生不是神,应给医护人员一定的宽容;患者的病情也会瞬息万变,很多时候不可能药到病除。

4.促使患者更好地理解治疗方案,作出有益于治疗的选择和决定

患者是疾病诊疗的重要参与方,对治疗方案的理解、支持和配合是疾病治疗的基础和前提。

三、医患传播的意义
1.医患传播是临床治疗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在治疗过程中,医生要通过问诊了解患者的自感症状、既往史以及与本次就诊有关的生活、工作和社会交往情况。没有熟练的沟通技巧,就无法全面准确获取这些信息资料,更无法作出正确判断。在对患者进行治疗时,同样需要用简单明确的语言,对患者说明有关治疗的建议,达成有关治疗方案的共识。

2.沟通本身即是一种治疗

语言是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的主要手段,同样是临床治疗的重要内容之一。“好话一句三冬暖,恶语半句六月寒”,医护人员一句关切的话、一个关怀的眼神就足以令患者得到极大的心理安慰,对建立患者的自信和医患信任发挥重要作用,从而对疾病的转归和治疗效果产生重要的影响。

3.医患沟通是法律赋予医护人员的职责和义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第二十二条第五款明确要求医护人员要对患者开展健康教育;《等级医院评审标准》 《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也都明确要求医护人员在诊疗的过程中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美国住院医师教育认证委员会(Accreditation Concil for Graduate Education)规定,人际传播技能是住院医师必须具备的6项核心能力之一,且融合在其他五项能力的执行中,包括能够与患者、患者家属、公众进行有效和适宜的沟通,能够与医师和其他专家或专业机构进行有效沟通,能够作为医疗小组的成员或领导进行有效工作,能够与其他医师和专家会诊,能够维护综合的、及时的和法律性医学记录。

4.沟通技巧是临床医护人员必备的素养之一

2002年《柳叶刀》(Lancet)杂志发表的“新世纪医师宣言”中提到医务人员工作的专业职责第四项,要求与患者建立和保持适宜的关系。在医学职业精神的三个基石中“沟通技能”赫然在列。医学实际上也是与患者沟通的艺术,作为临床医生,除了应具备深厚的医学基础知识和技能外,也应熟练掌握传播学、美学、社会学、心理学等社会人文学科的知识和技能,良好的沟通技能是一个合格医生的必备素养之一。

5.改善躯体健康

良好的医患沟通有助于诊断的准确性、治疗方案的适宜性、患者遵医、实践自我保健措施或影响患者的健康信念,从而改善用药和手术的效果。

6.改善社会心理健康

良好的医患沟通可帮助患者培养积极的信念和情感,减少负性的信念和情感(如担心、愤怒、焦虑、恐惧和绝望),增加社会支持。积极的社会心理状况是医患互动的直接结果,因为患者可通过医患互动,感到对病情的完全知晓、自己的想法得到肯定,产生新的希望,觉得很值得,觉得安心和舒适。间接上,可通过沟通达到心理治疗和社会支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