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使用本书
该书主要针对临床医生、研究人员和教育工作者。本书通过系统和多维度的整理、评价现有中医治疗各类常见疾病的最佳证据,以指导高等医学教育和临床实践。
本书最后呈现的术语表归纳总结了本书中多次出现的术语和概念,如统计检验、方法学、评价工具和干预措施等。例如,中西医结合是指中医与西医联合治疗,而联合疗法是指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的不同中医疗法(如中药、针灸或其他中医疗法)联合使用。
我们使用了大量的统计分析方法合并现有的临床研究证据。在一般情况下,二分类数据的效应量以相对危险度(RR)和95%置信区间(CI)形式报告;连续型数据则以均数差(MD)和95%CI形式报告。∗表示有统计学意义。读者应该注意到统计学意义与临床意义不能对等。结果的解释应考虑到临床意义、研究质量(高风险、低风险或偏倚风险不明确)和研究的异质性。异质性检验的统计量I2大于50%被认为各研究间存在较大异质性。
本书使用国际认可的证据质量评价与推荐体系GRADE来总结使用了合理对照(安慰剂及指南认可治疗)以及关键和重要结局(根据GRADE标准,结局重要性评价在4分及以上)的临床研究证据的质量和推荐强度。由于中医临床实践的复杂性、各国家地区卫生法规、中医药接受程度的不同,本书仅给出了证据质量评价的汇总表,未包含推荐意见。请读者参照当地医疗环境合理解读和使用证据。
读者应该注意一些关于古代文献和临床证据的方法学局限性。
•用于检索中华医典数据库的检索词可能尚不全面,这可能对结果有一定影响。
•对古籍条文的理解可能不同。
•古籍中的某些内容现代已不再使用。
•古籍描述的一些症状可能在多种疾病中出现,虽然我们的临床专业人员对这些症状与研究疾病的相似性进行了分析,但可能存在主观判断偏差导致的偏倚。
•绝大多数的中医药临床证据来自中国,其研究结果在其他国家和人群的适用性需要进一步评估。
•多数研究纳入的受试者疾病严重程度、病程、疗程等疗效影响因素不同,我们尽可能地进行了亚组分析;当无法进行亚组分析时,读者应注意Meta分析结果的适用性。
•多数纳入研究均存在偏倚风险等方法学局限性,读者应对基于极低至中等质量证据GRADE评价得出的结论进行谨慎解释。
•本书对九个中英文数据库和相关临床试验注册平台进行了全面检索,但仍然可能有少量文献未被检出,这可能对结果有一定影响。
•方剂频次的分析仅基于方剂名,可能存在不同研究使用的方剂名称不同但其组成相同或相似。由于方剂的复杂性,方剂之间的相似性判断尚难以实现。因此第5章报道方剂使用频次可能被低估。
•第五章对常用高频中药进行了描述,这为中药研究的进一步探索提供了线索。但该总结是基于发表文献所用方剂所含中药使用的频次,未考虑每个研究/方剂的疗效大小、实际临床使用频次和单味中药在方剂中发挥的作用。